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后期喷施不同生长调节剂试验初报 被引量:3
1
作者 付广平 乔红梅 《上海农业科技》 2002年第2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产量 生长调节剂 小麦 后期喷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麦1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乔红梅 解晓林 +3 位作者 陈春 温晓慧 王祝彩 张晓慧 《上海农业科技》 2005年第6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高产栽培技术 品种审定委员会 特性 特征 有性杂交后代 里下河地区 江苏省 农科所 母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业丰在小麦上控旺防倒研究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乔红梅 吕玉亮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49-50,共2页
随暖冬现象频繁发生及后期不利气候影响,小麦倒伏面积日益增加,已成为限制小麦增产的重要原因.为控旺促长,缩短小麦节间,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优化群体结构,增产增收,2001~2002年度我所利用化控新药剂麦业丰在小麦上进行了控旺防倒伏试验.
关键词 麦业丰 小麦 控旺防倒技术 抗逆性 产量 群体质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套麦不同基本苗对产量及群体质量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风华 陈春 +3 位作者 吕玉亮 乔红梅 温小慧 王祝彩 《上海农业科技》 2002年第6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稻套麦 基本苗 产量 群体质量 产量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偃展一号"肥料运筹技术及其适宜密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温晓惠 陈风华 +3 位作者 吕玉亮 乔红梅 陈春 王祝彩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46-47,共2页
为进一步探索"偃展一号"在本地区的适宜密度和肥料用量,实现良种良法配套,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我所于2000~2001年度进行了该项试验.
关键词 偃展一号品种 水稻 肥料运筹技术 栽培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麦1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6
作者 温晓惠 解晓林 +3 位作者 乔红梅 陈春 王祝彩 张晓慧 《上海农业科技》 2005年第6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配套栽培技术 品种审定委员会 特性 特征 江苏省 有限公司 种业集团 农科所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茬对夏大豆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陈春 杨国友 陈丹 《上海农业科技》 2003年第4期105-105,共1页
关键词 重茬 夏大豆 产量 影响因素 干物质积累 叶面积系数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和肥料对稻茬麦“偃展1号”产量及其群体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许明宝 乔红梅 +1 位作者 吕玉亮 陈风华 《上海农业科技》 2003年第4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密度 肥料 稻茬麦 “偃展1号” 产量 群体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麦12号”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9
作者 温晓惠 陈风华 +3 位作者 吕玉亮 乔红梅 陈春 王祝彩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1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小麦 “扬麦12号” 特征特性 配套栽培技术 播种 肥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华粳1号”示范推广及其栽培技术
10
作者 张青 滕志英 +1 位作者 周风明 吕玉亮 《上海农业科技》 2003年第6期20-21,共2页
"华粳1号"(原名D09)是江苏农垦大华种子集团公司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高产、优质、多抗.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08.2kg,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1.04%;2001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生... "华粳1号"(原名D09)是江苏农垦大华种子集团公司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高产、优质、多抗.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08.2kg,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1.04%;2001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5.5kg,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6.4%,在5个品种中居第二位.同年1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摸索该品种在不同生态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2001年度江苏省农垦大华种子集团公司组织了沿江、沿海、苏中、苏北等不同生态区类型代表农场进行了示范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华粳1号” 技术推广 栽培技术 种植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素菌粒肥在大豆初花期应用效果初报
11
作者 王俊仁 陈风华 +2 位作者 陈春 吕玉亮 乔红梅 《上海农业科技》 2000年第4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大豆 酵素菌粒肥 初花期 产量 构成 干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淮麦19”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2
作者 温晓惠 陈风华 +3 位作者 吕玉亮 王祝彩 陈春 乔红梅 《上海农业科技》 2003年第4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淮麦19”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产量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118"合理行距配比研究
13
作者 李建琴 陈风华 +2 位作者 吕玉亮 周凤鸣 吕宏飞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32-32,共1页
"Ⅱ优118"系江苏农垦大华种子集团选育的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经几年试验、示范表明,不仅产量高、增产潜力强,且抗性强、品质好,200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研究旨在通过行距变化,改善田间小气候,协调个体与群体之... "Ⅱ优118"系江苏农垦大华种子集团选育的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经几年试验、示范表明,不仅产量高、增产潜力强,且抗性强、品质好,200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研究旨在通过行距变化,改善田间小气候,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为"Ⅱ优118"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 Ⅱ优118品种 行距配比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肥料对“淮麦18”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吕以忠 滕金平 +1 位作者 陈春 杨国友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密度 肥料 “淮麦18” 产量 群体质量 小麦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华粳1号”产量效应及增产途径
15
作者 滕金平 滕志英 +2 位作者 周风明 吕玉亮 卢晓莉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2期24-25,共2页
水稻新品种"华粳1号"系江苏农垦大华种子公司选育,2001年12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自示范推广以来,在省内种植面积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并表现出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农艺性状优、稻米品质12项指标中9项达国... 水稻新品种"华粳1号"系江苏农垦大华种子公司选育,2001年12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自示范推广以来,在省内种植面积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并表现出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农艺性状优、稻米品质12项指标中9项达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食味性优、综合抗性强等优点.为更好地发挥该品种增产潜力,使良种良法配套,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华粳1号品种 选育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增产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和肥料对“苏麦6号”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16
作者 王俊仁 乔红梅 +1 位作者 吕玉亮 陈风华 《上海农业科技》 2000年第6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小麦 苏麦6号 产量构成 栽植密度 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油4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17
作者 王祝彩 陈风华 +3 位作者 吕玉亮 乔红梅 陈春 温晓慧 《上海农业科技》 2003年第4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扬油4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产量表现 甘蓝型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和肥料对“淮麦16”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18
作者 乔红梅 陈风华 +2 位作者 吕玉亮 杨国友 李见芹 《上海农业科技》 2001年第2期60-60,35,共2页
关键词 淮麦16 密度 施肥量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香粳14号"生育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9
作者 解晓林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29-30,共2页
"武香粳14号"属早熟晚粳稻新品种,由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和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以"京58///248-5/254-13//武香粳9号"杂交而成,于1999年成育,2002年通过审定.
关键词 武香粳14号品种 生育特性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晚粳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