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现代农业企业发展智慧农业的机遇与思考——以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正东 田祥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3期235-238,共4页
[目的]结合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探讨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以下简称“苏垦农发”)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智慧农业的机遇与思考,为大型现代农业企业发展智慧农业提供有效经验。[方法]以文献调研方法,了解国内外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以企业实证调... [目的]结合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探讨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以下简称“苏垦农发”)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智慧农业的机遇与思考,为大型现代农业企业发展智慧农业提供有效经验。[方法]以文献调研方法,了解国内外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以企业实证调研法,分析企业发展智慧农业面临的重要机遇、意义、障碍,提出推进苏垦农发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智慧农业的思考与建议。[结果]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高级阶段,是加速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虽然我国智慧农业起步较晚,但配套政策和技术都发展迅速。苏垦农发股份有公司是江苏最大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上市公司,从企业使命、突破瓶颈、质量控制、品牌宣传等角度考虑,发展智慧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公司当前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重视科技创新以及信息化建设也为发展智慧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同时,公司发展智慧农业还存在一些障碍,如企业利润降低、政策扶植不够、人才不足等问题。[结论]苏垦农发股份有限公司应按照提高思想认识、做好顶层设计、分期建设实施、动态持续完善的路径,逐步推进智慧农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现代农业 江苏农垦 机遇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农垦白马湖模式小麦丰产增效栽培技术研究
2
作者 王飞 田祥瑞 +5 位作者 叶凌凤 葛猛 邢全道 朱松 周凤明 王俊仁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7-31,共5页
近年来,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白马湖分公司更新和提升了常年稻麦轮作模式下小麦丰产增效栽培措施,并实现了小麦产量的历史性突破。总结了以下几点成功经验:首先,适时适量苗播种,适期提前抢播,促进幼苗均衡生长,为获得足穗大... 近年来,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白马湖分公司更新和提升了常年稻麦轮作模式下小麦丰产增效栽培措施,并实现了小麦产量的历史性突破。总结了以下几点成功经验:首先,适时适量苗播种,适期提前抢播,促进幼苗均衡生长,为获得足穗大粒建立基础;其次,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农机具及谷物临储通风技术,实现科技创新以保障农业的持续发展;第三,通过种子处理和封闭化除控制病原发展及压低杂草繁衍等“绿色防控”措施降低抗药力;第四,采取拾边地种植策略,高效利用土地,不断提高有效种植面积和效益;最后,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在农闲时节有效利用时间,增产增收,切实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益水平。以生产实践为出发点,提出苏垦农发白马湖小麦丰产增效栽培技术模式,系统阐述从种子到粮食各个阶段的重要农艺措施及创新的农业生产农机具及作业标准,旨在为各地的农业生产和经营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产增效 精细管理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淮地区半冬性小麦品种筛选与示范
3
作者 徐梦彬 周星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897-903,共7页
为筛选适宜江苏沿淮地区种植的半冬性小麦品种,2022—2023年在江苏沿淮地区的淮海农场、临海农场和新洋农场3个地点开展了品种筛选试验,选用近年审定的具有较大推广潜力的19个半冬性小麦品种,以淮麦33为对照品种,对其田间长势、产量表... 为筛选适宜江苏沿淮地区种植的半冬性小麦品种,2022—2023年在江苏沿淮地区的淮海农场、临海农场和新洋农场3个地点开展了品种筛选试验,选用近年审定的具有较大推广潜力的19个半冬性小麦品种,以淮麦33为对照品种,对其田间长势、产量表现及抗性等进行综合筛选鉴定。结果显示,对照品种淮麦33平均产量水平较高,667 m^(2)产量为742.6 kg,郑麦1860和烟农1212两个品种的平均产量高于对照,其中郑麦1860的平均产量相较于对照增产1.0%,烟农1212的平均产量相较于对照增产0.3%。此外,郑麦1860和烟农1212两个品种在3个试点均有较好表现,广适性较强。综上所述,郑麦1860和烟农1212这2个品种可在江苏沿淮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沿淮地区 半冬性小麦 广适性 产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六大发展重点 引领江苏现代农业
4
作者 路辉 《中国农垦》 2017年第5期42-44,共3页
贯彻落实中央农垦改革发展文件精神,2016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进一步推进江苏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苏农垦此为契机,高举现代农业发展大旗,着力把握“全产业链发展、种源发展、品牌发展、装备发展、融合发展、生态发展... 贯彻落实中央农垦改革发展文件精神,2016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进一步推进江苏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苏农垦此为契机,高举现代农业发展大旗,着力把握“全产业链发展、种源发展、品牌发展、装备发展、融合发展、生态发展”六大发展重点,强化引领作用,提升垦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现代农业 大发 农业发展 生态发展 农垦 省政府 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农垦植保无人机发展现状与趋势
5
作者 刘刚 《农业装备技术》 2021年第5期4-5,共2页
近年来,植保无人机发展较快、推广力度大,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果。基于江苏农垦在植保无人机应用实践,介绍了江苏农垦现代农业产业,分析了江苏农垦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植保无人机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指明了江苏农垦无人机发展趋势,提升... 近年来,植保无人机发展较快、推广力度大,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果。基于江苏农垦在植保无人机应用实践,介绍了江苏农垦现代农业产业,分析了江苏农垦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植保无人机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指明了江苏农垦无人机发展趋势,提升植保无人机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应用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农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6
6
作者 葛猛 瞿峰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2期266-268,共3页
本文简述了有机农业的内涵及其发展历史,分析了我国有机农业的现状,指出了我国有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自然环境限制、生产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混乱、假冒产品多、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法律法规和认证标准不健全等。在上述... 本文简述了有机农业的内涵及其发展历史,分析了我国有机农业的现状,指出了我国有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自然环境限制、生产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混乱、假冒产品多、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法律法规和认证标准不健全等。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生产布局、推进有机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完善认证管理体系建设等对策。总体上看,中国有机农业有着较好的基础和潜力,将向着良好方向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业 发展历史 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淮南地区白麦品种筛选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倪杰 王金锁 +1 位作者 冯丹丹 万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9-23,共5页
白皮小麦是一种大穗型且出粉率高的小麦品种,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受到农民的青睐,为了筛选出适宜江苏省地区大面积种植的白麦品种,通过选用常见的17种白麦,以淮麦33为对照品种,对田间表现、抗性及产量等进行了综合调查比较,以期筛选出综合... 白皮小麦是一种大穗型且出粉率高的小麦品种,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受到农民的青睐,为了筛选出适宜江苏省地区大面积种植的白麦品种,通过选用常见的17种白麦,以淮麦33为对照品种,对田间表现、抗性及产量等进行了综合调查比较,以期筛选出综合表现良好及产量高的白麦品种。结果显示,白麦的全生育期在215~219 d,对照淮麦33的全生育期偏长,大部分品种的全生育期都低于对照;在田间表现方面(株型、落粒性、穗层整齐度及熟相等),淮麦系列(淮麦45、淮麦47、淮麦49、淮麦52)、宁麦系列(宁中麦1号、宁麦16164)、瑞华麦549和徐麦2023表现良好;从抗性方面来看,所有白麦品种的冻害程度在冬季都高于春季,大部分品种均未发生倒伏,所有品种在温度适宜及病虫害防治及时后均未发生病害;从产量方面来看,淮麦33产量排名为12处于中等偏下,淮麦系列(淮麦45、淮麦47、淮麦49、淮麦52)、宁麦(宁麦16164和宁中麦1号)、瑞华麦549和徐麦2023的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品种,这主要与其有效穗和千粒重偏高有关。综上所述,综合考虑到田间性状、抗性及产量等方面,筛选出宁麦16164、淮麦45、淮麦47、徐麦2023、淮麦52、瑞华麦549、宁中麦1号、淮麦49这8个品种明显优于对照,可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小麦 生育期 性状 抗性 产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系淮海——记我在江苏农垦淮海农场的锻炼生活
8
作者 刘伟玮 《中国农垦》 2015年第10期73-75,共3页
提笔之时,我在淮海农场的基层锻炼生活已经结束。从最初抱着履行工作程序的心态,到对淮海农场和淮海人的渐渐熟悉,对基层工作逐步了解和掌握,再到基层生活带来的亲切与感动,切实加深了我对淮海以及农垦事业的认识,更让我对农垦有... 提笔之时,我在淮海农场的基层锻炼生活已经结束。从最初抱着履行工作程序的心态,到对淮海农场和淮海人的渐渐熟悉,对基层工作逐步了解和掌握,再到基层生活带来的亲切与感动,切实加深了我对淮海以及农垦事业的认识,更让我对农垦有了强烈的归属感——一个有着军垦背景的传统企业,拥有一群勤奋、朴实、可爱的员工,他们正一笔一划书写着新时期淮海农场的美丽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海农场 农垦事业 生活 锻炼 江苏 工作程序 基层工作 传统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国营岗埠农场机械化现状与地产探讨
9
作者 辛荣利 《南方农业》 2016年第27期135-136,共2页
我国是农业大国,想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须真抓实干资源共享扎实推进农机各项工作融合发展。随着江苏省高效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我国对地方出台的农业相关发展规划,为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明了... 我国是农业大国,想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须真抓实干资源共享扎实推进农机各项工作融合发展。随着江苏省高效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我国对地方出台的农业相关发展规划,为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部门一直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道路,在立足于江苏省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上,不断推进农机农业各项工作融合发展,实现了江苏省国营岗埠农场机械化程度高达97%的农业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抓实干 资源共享 扎实推进 现代农业 农机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三全”模式塑造苏垦农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10
作者 张双双 陈菀娟 《中国农垦》 2024年第2期34-35,共2页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苏垦农发”)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将保障粮食安全的使命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上,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坚持改革创新,聚力价值创造,全力打造全产业链“一体化”、...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苏垦农发”)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将保障粮食安全的使命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上,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坚持改革创新,聚力价值创造,全力打造全产业链“一体化”、全过程质量管理和全农服务的“三全”模式,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农垦 全产业链 全过程质量管理 发展新优势 三全 核心功能 苏垦农发 保障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插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王振 王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30-33,共4页
在水稻生产中,为了寻求简单高效的栽培方式,选择不同栽插方式来探究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开展大田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南粳9108为研究对象,共设置4种栽插方式,包括2种行距的栽插、钵苗摆栽以及水直播,探究这4种栽插方式对水... 在水稻生产中,为了寻求简单高效的栽培方式,选择不同栽插方式来探究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开展大田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南粳9108为研究对象,共设置4种栽插方式,包括2种行距的栽插、钵苗摆栽以及水直播,探究这4种栽插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5 cm行距栽插处理下水稻的灌浆速率提前达到最大,之后缓慢下降,而水直播处理下水稻抽穗晚导致灌浆速率延迟达到峰值;叶绿素含量在4种处理下总体呈随生育期推进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在灌浆初期水稻的光合作用能力表现为25 cm行距处理下较强,在灌浆末期其余处理水稻的叶绿素含量略高于25 cm行距处理;水稻产量表现为25 cm行距>钵苗摆栽>30 cm行距>水直播,主要是25 cm行距处理下水稻的实粒数最高,有效穗和千粒重都较高,产量三要素协调最终得到高产;从品质方面来看,水稻在钵苗摆栽处理下出米率(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最高,其次是25 cm行距处理,且外观品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在25 cm行距处理下保持中等水平。综上所述,25 cm行距处理下水稻的灌浆速率提前达到最大,光合能力也在灌浆期较强,这些都有利于有机物的提前大量积累,该处理下水稻产量的三要素协调发展达到最佳组合,且稻米品质也维持在中等水平,所以该区域推荐机插秧的行距为25 cm,既简化了栽培措施又能达到高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插方式 水稻 灌浆速率 叶绿素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小麦衰老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12
作者 汪康康 张鹏 +2 位作者 王静静 王素霞 杜洪艳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明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小麦衰老进程及产量的影响,以及合适的减氮配施有机肥比例。[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度函数法新构建了能定量表达小麦生长状态的植被生长指数(vegetation growth index,VGI),通过分析不同处理下小麦不... [目的]探明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小麦衰老进程及产量的影响,以及合适的减氮配施有机肥比例。[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度函数法新构建了能定量表达小麦生长状态的植被生长指数(vegetation growth index,VGI),通过分析不同处理下小麦不同农艺性状参数、产量性状参数的变化规律,对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小麦衰老进程及产量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基肥减15%~20%的氮肥配施5250~6000 kg/hm^(2)的有机肥作底肥,能够获得优于对照(CK1)的农艺性状表现,接近对照(CK1)的有效穗数,并对小麦千粒重产生一定的正向作用,从而在产量上表现出一定优势,同时还能延缓小麦生育后期的衰老进程。[结论]通过研究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小麦衰老进程及产量的影响,明确了减少氮肥配施有机肥的最佳比例,能够为减少化肥用量,改善耕作土壤理化特性,培肥地力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有机肥 主成分分析 隶属度函数 植被生长指数 产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化处理条件对沼液污染指标的影响及综合评价
13
作者 纪景纯 汪康康 +1 位作者 周加顺 张正东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82-186,197,共6页
为探究全年不同时期、稳定化处理天数对于沼液污染性的影响,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旺奶牛养殖场沼液为供试材料,分别在2023年1月13日、5月12日、7月11日取厌氧发酵输出沼液,模拟当地氧化塘环境进行稳定化处理0、60、120、180、240 d后,检... 为探究全年不同时期、稳定化处理天数对于沼液污染性的影响,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旺奶牛养殖场沼液为供试材料,分别在2023年1月13日、5月12日、7月11日取厌氧发酵输出沼液,模拟当地氧化塘环境进行稳定化处理0、60、120、180、240 d后,检测沼液电导率、化学需氧量(COD)及Hg、As、Pb、Cd、Cr、Cu、Zn含量,研究不同稳定化处理条件对沼液污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稳定化处理天数的延长,各项污染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稳定化初始日期影响沼液污染指标初始含量,7月11日的沼液初始污染性相对较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处理进行综合排名,由大到小为T3(1月13日,120 d)>T6(5月12日,0 d)>T1(1月13日,0 d)>T7(5月12日,60 d)>T11(7月11日,0 d)>T2(1月13日,60 d)>T13(7月11日,120 d)>T8(5月12日,120 d)>T4(1月13日,180 d)>T9(5月12日,180 d)>T12(7月11日,60 d)>T14(7月11日,180 d)>T10(5月12日,240 d)>T15(7月11日,240 d)>T5(1月13日,240 d)。其中,T5、T15、T10处理整体效果较好,不仅降低了沼液还原性物质含量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盐分含量,说明处理天数对沼液稳定化处理过程影响最为重要,无论何时开展沼液稳定化处理,240 d的稳定化处理天数均可以较好地降低沼液的污染性,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重金属 盐分 化学需氧量(COD) 稳定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控处理对大麦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14
作者 戴玉美 徐建锋 冒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5-7,29,共4页
为明确不同化控药剂组合处理对大麦生长的影响,在大麦5个不同发育时期用4种化控药剂进行不同组合喷施处理,对大麦植株抗倒性、茎蘖动态、穗粒结构、节间长度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供试4种化控药剂均对大麦安全,未产生药害现象,... 为明确不同化控药剂组合处理对大麦生长的影响,在大麦5个不同发育时期用4种化控药剂进行不同组合喷施处理,对大麦植株抗倒性、茎蘖动态、穗粒结构、节间长度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供试4种化控药剂均对大麦安全,未产生药害现象,不同处理对大麦分蘖数的影响较大。在大麦二至三叶期、五至六叶期、生理拔节期、剑叶抽出1/2、始穗期关键化控时期使用不同化控药剂化控,各处理对株高、倒二节节间长度、穗颈节节间长度有明显的影响;大麦苗期至始穗期关键化控时期全程使用化控药剂处理株高最矮、倒二节节间长度和穗颈节节间长度均最短,控高效果最好,但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最少,千粒重最低,对经济性状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化控药剂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抗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米粉中总砷
15
作者 董景川 周加顺 +3 位作者 高雯雯 孙文青 杨洁 史玉洁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137-139,共3页
为了提高检测效率,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大米粉中的总砷进行消解和测定。以微波消解作为样品前处理方式,建立了微波消解的最佳分析条件,明确了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参数设置以及影响砷测定的相关环境参数。对3种实验室标准大米粉... 为了提高检测效率,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大米粉中的总砷进行消解和测定。以微波消解作为样品前处理方式,建立了微波消解的最佳分析条件,明确了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参数设置以及影响砷测定的相关环境参数。对3种实验室标准大米粉样品中的砷进行测定,并对实际采集的大米粉样品进行回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对3种标准大米粉样品中砷的测定值均在证书参考值范围之内,其回收率为99.5%~107.0%,实际大米粉样品砷的加标回收率为100.4%~104.1%;结果良好,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实用性强,适用于常规实验室大米粉中总砷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原子荧光光谱法 大米粉 总砷 重金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病虫害及其机械化现代防控技术概述
16
作者 史庆强 刘乐 《现代农机》 2025年第2期17-19,共3页
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产量和质量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病虫害一直是影响油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在油菜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成为提高油菜产量和质量的有效... 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产量和质量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病虫害一直是影响油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在油菜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成为提高油菜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探讨农业机械在油菜病虫害防控中的具体应用、实践效果及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农业机械在油菜病虫害防控中的作用,为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油菜 病虫害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吐丝25 d去雄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7
作者 杨然 徐彬彬 +3 位作者 蒿呈龙 龙厚元 刘明敏 班学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3期65-68,183,共5页
研究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形式下玉米人工去雄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今后大田大面积机械去雄作业奠定理论基础。选用苏玉34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玉米吐丝后25 d进行人工去雄,设置去雄1张叶片保留棒上5叶(S1)、去雄2张叶片保留棒上4叶(... 研究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形式下玉米人工去雄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今后大田大面积机械去雄作业奠定理论基础。选用苏玉34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玉米吐丝后25 d进行人工去雄,设置去雄1张叶片保留棒上5叶(S1)、去雄2张叶片保留棒上4叶(S2)、去雄3张叶片保留棒上3叶(S3)、去雄4张叶片保留棒上2叶(S4)、去雄5张叶片保留棒上1叶(S5)5个去雄处理,其中以不去雄(CK)处理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去雄1~3叶显著改善了玉米生长状况、百粒重和穗粒数,且增产效果极为显著;去雄4~5叶抑制了玉米生长,其对百粒重、穗粒数及产量结构影响效果较差。因此,在后期对田间玉米生产去雄时,要想显著提高玉米田间产量,可以优先考虑去雄1~3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 玉米去雄 产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垦区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监测及其替代杀菌剂的防病效果 被引量:15
18
作者 伏进 朱洁琦 +7 位作者 蒋晴 李秀钰 张桂华 孙文忠 吴海琴 周娟 朱祥林 张安存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6-201,共6页
近年来的调查结果表明,江苏垦区小麦赤霉病菌群体中抗多菌灵菌株的频率逐年上升,多菌灵防效逐年下降,部分农场采用多菌灵防治几乎失效。为了筛选替代多菌灵的药剂,我们在白马湖等6个农场对几种新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 近年来的调查结果表明,江苏垦区小麦赤霉病菌群体中抗多菌灵菌株的频率逐年上升,多菌灵防效逐年下降,部分农场采用多菌灵防治几乎失效。为了筛选替代多菌灵的药剂,我们在白马湖等6个农场对几种新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SC、40%叶菌唑SC和25%丙硫菌唑WP在所有农场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25%丙硫菌唑WP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在所有农场其防效都超过80%,防治后乳熟期和成熟期病穗率变化不大。40%叶菌唑SC、25%丙硫菌唑WP以及25%氰烯菌酯SC和43%戊唑醇SC混用有显著增产作用,并能大幅度降低籽粒中DON含量。作者认为赤霉病的防治应立足种植抗(耐)病品种,扬花期选用有效杀菌剂适期进行防治。氰烯菌酯、叶菌唑和丙硫菌唑可作为多菌灵的替代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抗药性 化学防治 多菌灵 氰烯菌酯 丙硫菌唑 叶菌唑 戊唑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在江苏北部早播麦田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艳朋 李猛 +2 位作者 刘鸿恒 肖琦 李秀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2-215,共4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我国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2019年8月22日于江苏北部东辛农场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玉米,9月26日水稻田间零星见虫,10月22日在早播小麦上初次发现草地贪夜蛾造成危害,小麦被害率达52.60%,百株虫...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我国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2019年8月22日于江苏北部东辛农场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玉米,9月26日水稻田间零星见虫,10月22日在早播小麦上初次发现草地贪夜蛾造成危害,小麦被害率达52.60%,百株虫量20.4头。进一步研究发现5.7%甲维盐WG防治草地贪夜蛾药后7 d防效达96.45%,表现较好,可用于麦田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根据当前草地贪夜蛾为害小麦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加强对麦田草地贪夜蛾的监测与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小麦 被害率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垦区稻麦两熟周年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培红 徐启来 +2 位作者 王俊仁 秦建华 叶凌凤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11期271-274,共4页
针对江苏垦区稻麦两熟季节紧张、农机农艺不完全配套等突出问题,通过优化不同生态区稻麦优质高产品种组合,研究应用水稻稀播长秧龄育秧、水稻钵形毯状秧机插、旱整水栽等建立水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应用小麦精量播种和精确定量栽培... 针对江苏垦区稻麦两熟季节紧张、农机农艺不完全配套等突出问题,通过优化不同生态区稻麦优质高产品种组合,研究应用水稻稀播长秧龄育秧、水稻钵形毯状秧机插、旱整水栽等建立水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应用小麦精量播种和精确定量栽培、浸种催芽、轻型化农机作业等建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完善稻麦周年高产配套技术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垦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了江苏农垦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麦 周年高产高效 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