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抗病小麦的环境生物安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史建荣 吴季荣 +2 位作者 徐剑宏 林凡云 祭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70-1174,共5页
转基因小麦研究已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我国小麦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小麦转基因安全评价体系,对转基因小麦的安全风险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厘清转基因小麦的安全忧虑,促进转基因小麦的产业化。本文对转基因抗病... 转基因小麦研究已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我国小麦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小麦转基因安全评价体系,对转基因小麦的安全风险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厘清转基因小麦的安全忧虑,促进转基因小麦的产业化。本文对转基因抗病小麦生物安全相关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阐述了目前国际上小麦转基因研究的主要目标基因、安全性及其评价方法,有助于建立我国转基因小麦的安全评价技术体系,保障转基因小麦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麦 抗病 环境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溯源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2
作者 白红武 孙传恒 +5 位作者 丁维荣 孙爱东 王冬兰 孙立荣 杨信庭 刘贤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共4页
溯源系统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从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者的需求角度,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溯源技术在农产品(蔬果产品、畜产品、禽产品和鱼产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农产品的个体标志、溯源标志和溯源方法,探讨了溯源粒... 溯源系统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从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者的需求角度,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溯源技术在农产品(蔬果产品、畜产品、禽产品和鱼产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农产品的个体标志、溯源标志和溯源方法,探讨了溯源粒度,提出了以企业为追溯单元的大粒度溯源系统更加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溯源系统 粒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和土壤中氨氯吡啶酸的残留量 被引量:6
3
作者 孙星 杨邦保 +3 位作者 丁悦 王冬兰 沈燕 刘贤金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6-550,共5页
建立了小麦植株、麦粒、面粉、麦麸和土壤样品中氨氯吡啶酸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用丙酮提取,经N-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串联石墨化炭黑柱净化,以Agilent ZORBAXSB-C18色谱柱分... 建立了小麦植株、麦粒、面粉、麦麸和土壤样品中氨氯吡啶酸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用丙酮提取,经N-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串联石墨化炭黑柱净化,以Agilent ZORBAXSB-C18色谱柱分离,以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0.01、O.1、0.5、1mg/kg4个添加水平下,氨氯吡啶酸在小麦植株、麦粒、面粉、麦麸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在78.9%~97.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6%~9.6%之间。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分析时间短,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适用于小麦和土壤中氨氯吡啶酸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吡啶酸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小麦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粉病菌入侵对不同抗性南瓜品种的病理和生理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周威 李彩霞 +2 位作者 王飞 许晓风 石志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11-1713,1755,共4页
为了寻找简便有效的品种鉴定方法,采用透明染色法比较了不同抗性南瓜品种接种白粉病菌(Podosphaera xanthii)后的组织病理表现,并用电泳分离法分析了这些品种染病前后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同工酶谱... 为了寻找简便有效的品种鉴定方法,采用透明染色法比较了不同抗性南瓜品种接种白粉病菌(Podosphaera xanthii)后的组织病理表现,并用电泳分离法分析了这些品种染病前后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同工酶谱变化。结果显示:在抗病南瓜品种上,白粉病菌生长缓慢,分生孢子形成较晚,叶片受侵染部位H2O2生成较多;接种后,所有抗病南瓜品种POD和PPO同工酶谱带均显著增强,而感病南瓜品种POD和PPO同工酶谱带无明显变化。因此,在筛选抗白粉病的南瓜品种时,可以把接种后POD和PPO酶活激发与否作为鉴别是否为抗病品种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鉴定 南瓜白粉病 H2O2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醛对辣椒疫霉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刘丽 胡梁斌 +3 位作者 王德德 陈健 薛延丰 石志琦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2-288,共7页
为了探讨肉桂醛对辣椒疫霉的抑制机制,研究了肉桂醛作用下辣椒疫霉菌丝的径向生长、辣椒疫霉孢子的萌发与活力、辣椒疫霉孢子内活性氧(ROS)含量和NADPH氧化酶基因(nox)的表达以及外援ROS清除剂谷胱甘肽(GSH)存在下肉桂醛对辣椒疫霉孢子... 为了探讨肉桂醛对辣椒疫霉的抑制机制,研究了肉桂醛作用下辣椒疫霉菌丝的径向生长、辣椒疫霉孢子的萌发与活力、辣椒疫霉孢子内活性氧(ROS)含量和NADPH氧化酶基因(nox)的表达以及外援ROS清除剂谷胱甘肽(GSH)存在下肉桂醛对辣椒疫霉孢子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肉桂醛能够有效地抑制辣椒疫霉菌丝的径向生长和孢子的萌发,抑制辣椒疫霉菌丝径向生长的EC50值为1.0 mmol/L,完全抑制辣椒疫霉孢子萌发的MIC值为0.4 mmol/L,并且Almar blue染色发现此时辣椒疫霉孢子几乎没有活力;0.4 mmol/L肉桂醛处理辣椒疫霉孢子0.50h时,孢子内ROS含量明显增加;GSH能够明显缓解肉桂醛对辣椒疫霉孢子的抑制作用;0.4 mmol/L肉桂醛处理辣椒疫霉孢子0.25 h,孢子内nox1基因表达上调,表明肉桂醛可能是通过上调nox1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大量的抑制辣椒疫霉的R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辣椒疫霉菌 nox基因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化肉桂醛抗辣椒疫霉病原菌增效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德德 莫海珍 +1 位作者 薛延丰 石志琦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0-216,共7页
肉桂醛是一种天然的食源性抗菌剂,在食品加工、香料、制药、日用化学品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但由于它难溶于水、容易氧化等性质,增加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难度,从而导致其药效降低.作者对其进行纳米化,形成了一种透明、低黏度的动力学和热... 肉桂醛是一种天然的食源性抗菌剂,在食品加工、香料、制药、日用化学品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但由于它难溶于水、容易氧化等性质,增加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难度,从而导致其药效降低.作者对其进行纳米化,形成了一种透明、低黏度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稳定体系,并将纳米化前后的肉桂醛对辣椒疫霉的抑菌活性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纳米化后的肉桂醛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稳定分散性;纳米化肉桂醛的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38.9 nm,均分布在15~60 nm之间;纳米化后的肉桂醛具有更好的抑菌效果,抑菌能力提高了50%~100%.总而言之,纳米化修饰提高了肉桂醛在食品和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霉 肉桂醛 纳米化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