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转基因抗虫棉后时代棉花科技问题思考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倪万潮
郭书巧
束红梅
沈新莲
张香桂
徐鹏
-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下游棉花与油菜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共6页
-
基金
国家转基因专项(2011ZX08005-001/2012ZX0801-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1452)
+1 种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0465)
江苏省“333工程”(005035310922)
-
文摘
简述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研发的意义,分析转基因抗虫棉成功产业化以来棉花科技本身和生产上的基本问题,指出转基因抗虫棉促进了我国棉花生产高产稳产的发展,但是发展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抗虫资源的过度使用,遗传背景的匮乏,次生害虫的演变,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等。分析转基因抗虫棉后时代我国棉花科技取得新的重大突破的可能性。指出棉花科技要坚持生物技术为先导,在超高产的前提下,以品质改良和综合抗性为突破口,再创棉花生物技术研发的高峰,促进棉花生产再上新台阶。
-
关键词
棉花生物技术
第二代转基因棉花
超高产
高品质
综合抗性
-
Keywords
Cotton biotechnology Second-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cotton Hyper-yield Fine fiber quality Comprehensive stress tolerance
-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棉花品种区域试验适宜试验点数量的抽样估计
被引量:6
- 2
-
-
作者
许乃银
金石桥
-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下游棉花与油菜重点实验室.南京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出处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62,共6页
-
基金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2ZX08013008-003)
农业部农作物区域试验项目(012022911108)
-
文摘
基于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泗棉3号、湘杂棉2号、湘杂棉8号和鄂杂棉10号在2000-2011年期间84~270次试验中早熟性、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表现,构建了对照品种抽样总体,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估计了在不同精确度水平下鉴别棉花品种主要性状表现所需要的试验点数量,旨在为长江流域棉区国家棉花区域试验的试验点数量设置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其它棉区乃至其它作物区域试验中适宜试验点数量的估计提供参考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点数量的需求与目的性状选择及变异度密切相关,皮棉产量的表型标准差最高,在同等精确度水平下需要的试点数量也最多。目前,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设置18个试点,对皮棉产量的估计精确度为90%;增加16个试点,估计精确度将提高到93%;而随后再增加试点数量对提高估计精确度收效甚微。
-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hirsutumL.)
区域试验
样本容量
试验点
估计精确度
-
Keywords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
cotton regional trial
sample size
regional trial locations
estimation accuracy
-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