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研副产品规范管理探索——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长付 付广青 还红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290-294,共5页
科研副产品的处置一直是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管理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分析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农业科研副产品管理中形成的特点与举措,探讨其如何规范管理和正确处置科研副产品、有效规避处置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等问题。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业科... 科研副产品的处置一直是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管理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分析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农业科研副产品管理中形成的特点与举措,探讨其如何规范管理和正确处置科研副产品、有效规避处置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等问题。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从制度上进行顶层设计,及时出台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在风险防控、规范操作等方面探索出了一系列管理新举措,形成的规范管理经验可推广至一般的农业科研单位,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 科研副产品 规范管理举措 顶层设计 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院所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平台开放共享的机制探索——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姜华珏 崔亚坤 徐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60-264,共5页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是激发科技创新潜力、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支撑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随着财政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如何盘活大型科学仪器、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让科技资源实现全共享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介绍了大型...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是激发科技创新潜力、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支撑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随着财政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如何盘活大型科学仪器、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让科技资源实现全共享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介绍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政策背景及平台管理运行的现状,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着力梳理科研院所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管理运行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围绕构建共享体系、强化政策保障、科学配置资源、优化平台运行管理、建设实验服务队伍、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提出实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平台高效利用服务共享的机制与路径,以期进一步提升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与服务水平,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科技创新产业需求提供更加有效的专业、精准服务,为科研院所推进仪器开放共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平台 高效利用 共享服务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制度主义视阈下农科系统内党建工作的改良路径--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考察对象
3
作者 杨舒仪 罗海荣 余向阳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1期127-129,共3页
在新制度主义视阈下,农科系统内党建工作弱化的原因有如下几点:部门管理上难以高效协同、工作内容上缺乏专业助力、考核设计上重科研轻政治。针对这些问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党建工作的探索实践包括:粮作所激发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果树所... 在新制度主义视阈下,农科系统内党建工作弱化的原因有如下几点:部门管理上难以高效协同、工作内容上缺乏专业助力、考核设计上重科研轻政治。针对这些问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党建工作的探索实践包括:粮作所激发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果树所赋予基层组织更多权限、兽医所发挥先进典型带动效用。运用新制度理论来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的路径可以概括为:突出主体地位以引导内生性制度创设、增强服务意识以丰富非正式制度内容、调整考核标准以提高嵌入性制度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农科系统 党建工作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院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究
4
作者 孙雨茜 肖敏 郁达威 《西藏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96-99,共4页
首先分析了科研院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重点介绍了近几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包括实验室科学布局、健全实验室管理体系机制、建立信息化监管系统、组建实验室管理人才队... 首先分析了科研院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重点介绍了近几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包括实验室科学布局、健全实验室管理体系机制、建立信息化监管系统、组建实验室管理人才队伍、建立安全监管激励与约束机制等。针对新形势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监管要求,从经费保障支持、人员管理考核制度标准化、安全培训长效机制等方面对科研院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院所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加快江苏省高效农业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还红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5-327,共3页
在回顾江苏发展高效农业所采取的一系列科技举措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高效农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鼓励利用非耕地资源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业生产附加值,发展循环农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以及... 在回顾江苏发展高效农业所采取的一系列科技举措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高效农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鼓励利用非耕地资源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业生产附加值,发展循环农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以及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等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高效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项目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6
6
作者 吴长付 付广青 +1 位作者 杜平 还红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338-342,共5页
随着科研项目数量的增加,科研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管理部门、项目负责人面临着项目全流程管理繁琐、科技信息关联度低、数据利用价值低等困惑,制约着科研项目管理的质量。笔者对科研项目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从项目立项、经... 随着科研项目数量的增加,科研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管理部门、项目负责人面临着项目全流程管理繁琐、科技信息关联度低、数据利用价值低等困惑,制约着科研项目管理的质量。笔者对科研项目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从项目立项、经费管理、费用提取、验收登记、数据统计等方面对科研项目的管理进行规范化设计,该系统实现了科研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为科研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及时性与实时掌握全院的科研状况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项目 信息化 管理系统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实践及其对农业科研的导向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初贤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保护 实践 农业科研 导向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实践及其对农业科研的导向作用
8
作者 张初贤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2005年第6期10-11,共2页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我国农业领域中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制度之一,实施几年来,对加强农业育种科研、加快种子产业发展、加速优良新品种示范推广、促进广大农村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同时也为农业科研单位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我国农业领域中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制度之一,实施几年来,对加强农业育种科研、加快种子产业发展、加速优良新品种示范推广、促进广大农村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同时也为农业科研单位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为育种科研面向市场参与竞争找到了切入点,真正让广大农业育种科研人员盼望已久的"让知识成为资本"的愿望成为了现实,引发对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农业科研人员的尊敬和对创造性农业科研成果重视的社会效应,促使农业科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的规律作出调整,以更多地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知识产权 领域 种子 智力成果权 财产权 繁殖器官 农业 新品种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豆素类化合物在农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朱述钧 王春梅 +1 位作者 沈寿国 石志琦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97-100,共4页
综述了香豆素类化合物在农业上的应用,包括对植物的生长调节作用、作为植保素的研究及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机制,介绍了新型香豆素类生物农药蛇床子素的杀虫抑菌活性。
关键词 香豆素 蛇床子素 农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管理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立宏 付蓉 +1 位作者 吴长付 黄俊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共5页
重点介绍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管理模式。介绍了重大科技项目征集和遴选所遵循的程序以及项目立项、实施和验收绩效评估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 重点介绍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管理模式。介绍了重大科技项目征集和遴选所遵循的程序以及项目立项、实施和验收绩效评估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管理的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科技项目 管理 模式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食品辐照现状与发展对策建议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述钧 刘春泉 朱佳廷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0-134,共5页
对江苏省辐照加工能力、食品辐照加工研究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江苏食品辐照加工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江苏省 食品 辐照加工 现状 持续发展 对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科研档案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国锋 刘红锦 +1 位作者 朱述钧 周桂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46-1146,1148,共2页
通过阐述科研档案的概念,分析建立规范科研档案的意义,提出了建立规范的科研档案的重要性,对提高广大科技人员的档案建立和规范管理意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科研档案 价值 意义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深层次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初贤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5,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科技兴农战略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计划调节 市场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11的拮抗活性及盆栽防效 被引量:25
14
作者 马艳 赵江涛 +3 位作者 常志州 黄红英 叶小梅 张建英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8-393,共6页
对从西瓜植株体内分离得到的内生拮抗枯草芽孢杆菌BS211的抗菌谱进行了测定;用5种培养基对BS211菌进行培养,测定了这5种BS211菌培养液无菌滤液的抑菌活性;采用硫酸铵沉淀法提取BS211菌抗菌粗提物,并测定了抗菌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和温度稳... 对从西瓜植株体内分离得到的内生拮抗枯草芽孢杆菌BS211的抗菌谱进行了测定;用5种培养基对BS211菌进行培养,测定了这5种BS211菌培养液无菌滤液的抑菌活性;采用硫酸铵沉淀法提取BS211菌抗菌粗提物,并测定了抗菌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和温度稳定性;运用砂培和盆栽方法进行BS211菌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试验;测定了BS211菌的宿主范围。结果表明:BS211菌对西瓜枯萎病菌等12种病菌都具有强烈的拮抗作用,而且拮抗性能稳定;BS211菌在5种培养基中的生长量没有显著差异而且均能产生抗菌物质,但在不同培养基中产生的抗菌物质的抑菌能力有差异;BS211菌液的硫酸铵沉淀物及上清液对不同病菌的抗性存在差异,说明BS211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为复合物;BS211菌抗菌粗提物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尤其是硫酸铵沉淀的上清液部分经121℃处理30 m in后活性无明显变化,对番茄青枯病菌仍有强烈的抑菌作用;BS211菌对西瓜枯萎病有显著防效;BS211菌能在辣椒等多种作物体内定殖,有较强的宿主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西瓜枯萎病 内生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花粉的离体萌发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暄 彭英 +4 位作者 郝姗 王玉花 房婉萍 张彩丽 黎星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3-235,共3页
选用无性系茶树品种龙井长叶花粉为材料,通过离体条件下花粉的萌发来探讨茶树离体花粉萌发的最适条件及最适保存方法。取蕾白期茶树花苞,干燥15 h后取花粉,以30 mmol/L的MES缓冲液(pH值5.5)为母液配制0.01%H3BO4+0.03%Ca(NO3)2+10%蔗糖+... 选用无性系茶树品种龙井长叶花粉为材料,通过离体条件下花粉的萌发来探讨茶树离体花粉萌发的最适条件及最适保存方法。取蕾白期茶树花苞,干燥15 h后取花粉,以30 mmol/L的MES缓冲液(pH值5.5)为母液配制0.01%H3BO4+0.03%Ca(NO3)2+10%蔗糖+15%聚乙二醇4000(PEG-4000)溶液(pH值6.5),作为基本培养基,统计不同组分的浓度、不同pH值和不同碳源对25℃处理1 h的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适液体培养基是:0.01%H3BO4+0.05%Ca(NO3)2+5%PEG-4000+5%麦芽糖,pH值在5.0~6.0之间(30 mmol/L MES)。在此条件下的萌发率为82.24%,花粉管生长长度为49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花粉 离体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农科院如何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以豫鲁2省农科院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伍玉洁 还红华 黄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55-456,共2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级奖励比例的压缩调整,农业科研获奖成果的数量呈下降趋势。然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依然能够成果产出成绩斐然,得益于他们立足于省情,把握省科技奖励政策提供的机遇,精心安排国家奖项争取工作。本研究以... 近年来随着国家级奖励比例的压缩调整,农业科研获奖成果的数量呈下降趋势。然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依然能够成果产出成绩斐然,得益于他们立足于省情,把握省科技奖励政策提供的机遇,精心安排国家奖项争取工作。本研究以河南省农科院和山东省农科院较高的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为范本,从地位优势、成果培育、学科建设、团队建设、激励机制等方面分析研究2单位在推进重大产出方面的具体举措,为省级农科院的科研产出推进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农科院 重大 科技成果 成果培育 学科建设 团队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植物病毒天然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述钧 王春梅 陈浩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90,共5页
结合抗人或动物病毒剂,综述了国内外植物、动物、微生物源的抗植物病毒蛋白、生物碱及抗生素等天然化合物,并对其在防治植物病毒病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天然化合物 抗病毒剂 植物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