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鹅输卵管TLR家族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应诗家 戴子淳 +4 位作者 郭佳佳 李辉 雷明明 施振旦 沈明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95-1399,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已公开的10种鸟类Toll样受体(TLRs)家族基因在鹅输卵管不同功能部位的差异表达。分别采用RT-PCR和q RT-PCR技术检测输卵管基因表达谱和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除TLR1-1和TLR5分别在膨大部和子宫部组织无表达外,其他TLR家族基... 本试验旨在研究已公开的10种鸟类Toll样受体(TLRs)家族基因在鹅输卵管不同功能部位的差异表达。分别采用RT-PCR和q RT-PCR技术检测输卵管基因表达谱和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除TLR1-1和TLR5分别在膨大部和子宫部组织无表达外,其他TLR家族基因在输卵管不同部位均表达,其中4个基因在阴道部高表达,2个基因分别在伞部和峡部高表达,1个基因分别在膨大部和子宫部高表达;TLR2-2和TLR21在输卵管不同功能部位间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阴道部TLR1-1表达显著高于伞部(P<0.05),TLR3表达显著高于伞部、峡部和膨大部(P<0.05),TLR5表达显著高于伞部和膨大部(P<0.05),TLR15表达显著高于子宫部(P<0.05);伞部TLR1-2和TLR2-1表达显著高于峡部和阴道部(P<0.05);峡部TLR4表达显著高于子宫部和阴道部(P<0.05),TLR5显著高于伞部和膨大部(P<0.05);膨大部TLR2-1表达显著高于峡部和阴道部(P<0.05);子宫部TLR7表达显著高于伞部、峡部、膨大部和阴道部(P<0.05)。表明鹅输卵管不同功能部位差异化表达TLR,存在抵御病原微生物侵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 TOLL样受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原始生殖细胞体外分离与冷冻保存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建宁 闫乐艳 +4 位作者 陈哲 邵西兵 戴子淳 应诗家 施振旦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1-407,共7页
为了建立针对鹅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的分离纯化与冷冻保存方法,对血液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血液ACK裂解法、生殖腺胰酶-EDTA消化法与生殖腺消化结合体外短时间培养法4种PGCs分离方法以及STEM-CELLBANKER、CELLBA... 为了建立针对鹅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的分离纯化与冷冻保存方法,对血液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血液ACK裂解法、生殖腺胰酶-EDTA消化法与生殖腺消化结合体外短时间培养法4种PGCs分离方法以及STEM-CELLBANKER、CELLBANKER 2与10%DMSO加90%血清等3种冻存液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糖原染色与PGCs特异免疫荧光染色鉴定PGCs,同时利用台盼蓝染色检测PGCs活力等方法对其分离和保存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鹅胚血液与生殖腺中均已经成功分离到鹅PGCs;生殖腺消化结合体外短期培养法与传统的血液分离法相比,获得的鹅PGCs数量、纯度与活力最高,每枚胚胎获得的鹅PGCs数量达到115个、细胞纯度达80.8%、细胞活率达88.3%;而商业化的干细胞冷冻保护液STEM-CELLBANKER同一般的体细胞冻存液相比更适合鹅PGCs的冷冻保存,冷冻解冻后的细胞存活率达90%左右。试验可以得出结论:生殖腺消化结合体外短期培养法成功分离到数量与纯度都可观的鹅PGCs,STEM-CELLBANKER冻存液能够用于鹅PGCs的长期冷冻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生殖细胞 生殖腺消化结合短期培养法 冷冻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附植期梅山猪EphrinA1全编码区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周艳红 付言峰 +2 位作者 赵为民 刘红林 任守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0-356,共7页
为了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配体A1(Ephrin A1)对梅山猪胚胎附植期胚胎在子宫内膜间迁移和对子宫内膜黏附活动的影响,利用克隆测序、生物信息学和qRT-PCR方法,克隆了Ephrin A1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对其表达的蛋白结构和功能进行了... 为了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配体A1(Ephrin A1)对梅山猪胚胎附植期胚胎在子宫内膜间迁移和对子宫内膜黏附活动的影响,利用克隆测序、生物信息学和qRT-PCR方法,克隆了Ephrin A1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对其表达的蛋白结构和功能进行了预测,并检测了其mRNA表达变化。梅山猪Ephrin A1基因编码区有5个c SNPs变异,其中2个导致氨基酸突变,分别为Glu29Asn和Trp33Arg,位于Ephrin A1外显子1和外显子2上。Ephrin A1编码序列中含5个外显子,编码205个氨基酸。Ephrin A1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有1个信号肽和一个保守区域,无跨膜区。另外,Ephrin A1在梅山猪胚胎附植期有较强的mRNA表达。表明Ephrin A1基因可能参与梅山猪的胚胎附植调控,其c SNPs有望成为影响猪产仔数基因的潜在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山猪 胚胎附植 EPHRIN A1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脂肪沉积和胚胎附植期FTO基因的表达及碱基突变检测 被引量:3
4
作者 付言峰 李兰 +3 位作者 Robert V.Knox 李碧侠 方晓敏 任守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1-598,共8页
为了研究脂肪肥胖相关基因(FTO)对猪脂肪沉积和胚胎附植的影响,本研究以太湖流域10头苏山猪和3头梅山猪母猪为试验对象,利用Real-time q PCR方法分析了该基因在脂肪沉积过程中苏山猪不同组织样和胚胎附植过程中梅山猪各组织样中的mRNA... 为了研究脂肪肥胖相关基因(FTO)对猪脂肪沉积和胚胎附植的影响,本研究以太湖流域10头苏山猪和3头梅山猪母猪为试验对象,利用Real-time q PCR方法分析了该基因在脂肪沉积过程中苏山猪不同组织样和胚胎附植过程中梅山猪各组织样中的mRNA的表达,并用克隆测序方法检测了苏山猪群中FTO编码序列上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脂肪沉积过程中,苏山猪16种组织样中均检测到FTO的mRNA表达,且背膘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任何组织(P<0.01),高脂猪背最长肌中的FTO表达量显著高于低脂猪(P<0.05)。胚胎附植时期,梅山猪15种组织样中均检测到FTO的mRNA表达,且繁殖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下丘脑除外)(P<0.05),表达量前2位组织样依次为:子宫、胚胎。苏山猪FTO编码序列(15~1 532 bp)上共发现10个c SNPs突变,其中有8个直接引起了编码氨基酸的变化。综上所述,FTO作用广泛,很可能在猪脂肪沉积和胚胎附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c SNPs可成为潜在的猪肉质性状和繁殖性状育种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O 脂肪沉积 胚胎附植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山猪胚胎附植期EphA1基因表达及甲基化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付言峰 李兰 +4 位作者 周艳红 李碧侠 赵为民 赵芳 任守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64-1970,共7页
旨在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A1(EphA1)在某些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期的细胞间侵入和黏附活动中发挥一定作用以及EphA1基因甲基化对胚胎附植期其表达的影响。本研究以梅山猪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亚硫酸... 旨在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A1(EphA1)在某些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期的细胞间侵入和黏附活动中发挥一定作用以及EphA1基因甲基化对胚胎附植期其表达的影响。本研究以梅山猪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亚硫酸氢盐测序法,分析了EphA1基因的mRNA表达、蛋白表达和CpG岛甲基化。结果表明,在梅山猪胚胎附植前期(13d)、中期(18d)、后期(24d)的子宫内膜附植点,EphA1的mRNA表达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P<0.05),蛋白表达趋势为逐渐降低,且妊娠猪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空怀猪(P<0.05)。附植前期的EphA1甲基化程度最高,中期的次之,后期的最小,即EphA1甲基化趋势与蛋白表达趋势一致。综上表明,EphA1的CpG岛甲基化很可能影响了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影响了猪胚胎附植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 表观遗传学 EphA1 胚胎附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H3S10及H3S28磷酸化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的调控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慧利 王婧 +2 位作者 孟春花 李静心 曹少先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0-856,共7页
[目的]进一步明确小鼠卵母细胞中组蛋白H3的磷酸化模式及其对卵母细胞成熟过程的调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对不同减数分裂阶段小鼠卵母细胞中组蛋白H3S10/H3S28的磷酸化状态进行了检测,在利用Aurora激酶广谱抑制剂ZM447439处理并... [目的]进一步明确小鼠卵母细胞中组蛋白H3的磷酸化模式及其对卵母细胞成熟过程的调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对不同减数分裂阶段小鼠卵母细胞中组蛋白H3S10/H3S28的磷酸化状态进行了检测,在利用Aurora激酶广谱抑制剂ZM447439处理并检测卵母细胞成熟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测了处理后卵母细胞H3S10/H3S28磷酸化状态、染色体排列形态及Aurora激酶自身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组蛋白H3S10/H3S28持续磷酸化;ZM447439处理浓度依赖性地损害了卵母细胞的成熟能力,并相应导致H3S10/H3S28磷酸化减弱直至消失、染色体排列异常及Aurora激酶A/B/C自身磷酸化水平的改变。[结论]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组蛋白H3S10/H3S28呈磷酸化状态,ZM447439处理引起组蛋白磷酸化减弱和染色体排列异常及Aurora激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并导致了卵母细胞成熟能力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组蛋白磷酸化 H3S10 H3S28 AURORA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消安消减鹅胚内源性原始生殖细胞 被引量:1
7
作者 于建宁 陈哲 +4 位作者 闫乐艳 宋永宏 朱欢喜 李辉 戴子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3-867,共5页
降低胚胎内源性原始生殖细胞是提高禽类生殖嵌合体效率的最有效途径,本试验首次研究白消安对鹅胚内源性原始生殖细胞的消减作用。将白消安乳化剂直接注射到鹅种蛋的卵黄内,待鹅胚发育到第8 d时分离生殖腺中的PGCs,并统计PGCs数目。结果... 降低胚胎内源性原始生殖细胞是提高禽类生殖嵌合体效率的最有效途径,本试验首次研究白消安对鹅胚内源性原始生殖细胞的消减作用。将白消安乳化剂直接注射到鹅种蛋的卵黄内,待鹅胚发育到第8 d时分离生殖腺中的PGCs,并统计PGCs数目。结果显示,糖原染色与免疫荧光染色充分证明从鹅胚生殖腺中成功分离到PGCs;较低浓度(每1颗卵注射150μg)的白消安能显著降低鹅胚内源性原始生殖细胞,从对照的单胚约1 200个PGCs降低到处理组的80个左右。鹅相对于鸡而言对白消安更敏感,较低浓度即可显著降低鹅内源性PG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消安 生殖腺 原始生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山猪胚胎着床期EphB6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付言峰 李兰 +4 位作者 李碧侠 方晓敏 王学敏 赵为民 任守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5-580,共6页
为了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B6(Eph B6)在猪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胚胎之间的迁移和粘附活动中是否发挥了作用,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分析了Eph B6基因在太湖流域梅山猪胚胎着床前期(妊娠... 为了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B6(Eph B6)在猪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胚胎之间的迁移和粘附活动中是否发挥了作用,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分析了Eph B6基因在太湖流域梅山猪胚胎着床前期(妊娠第13 d)、中期(妊娠第18 d)和后期(妊娠第24 d)子宫内膜和卵巢组织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表明,Eph B6在胚胎着床期猪子宫内膜着床点和着床点间的mRNA和蛋白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表达趋势,即着床中期(妊娠第18 d)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前期(妊娠第13 d)和后期(妊娠第24d)(P<0.01);Eph B6在胚胎中的mRNA表达也是妊娠第18 d极显著高于妊娠第24 d(P<0.01);而Eph B6在卵巢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相反:mRNA表达为先降低后升高,蛋白表达为先升高后降低。说明,Eph B6基因很可能在猪胚胎着床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可成为潜在的猪产仔数性状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B6基因 表达 梅山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中特异表达真核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特异性验证
9
作者 赵为民 任守文 +5 位作者 方晓敏 李碧侠 涂枫 付言峰 赵芳 王学敏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59-1366,共8页
为构建肌肉中特异表达真核载体,本试验以PGL4.10质粒为骨架,利用基因合成、酶切连接方法获得重组载体,同时利用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2作为标记基因来检测重组载体在非肌源细胞和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含有肌球蛋白... 为构建肌肉中特异表达真核载体,本试验以PGL4.10质粒为骨架,利用基因合成、酶切连接方法获得重组载体,同时利用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2作为标记基因来检测重组载体在非肌源细胞和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含有肌球蛋白轻链基因MLC启动子及其增强子的肌肉中特异表达载体,通过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该表达载体在非肌源性细胞和肌细胞中均不表达DsRed2,只在分化的肌细胞中表达DsRed2。该表达载体的构建为制备肌肉中特异表达的转基因动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 表达载体 MLC 启动子 DsRed2 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物醌氧化还原酶定向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细胞转染表达检测
10
作者 于建宁 杨燕燕 +3 位作者 于峰祥 时小艳 徐小波 王公金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为建立硫化物醌氧化还原酶(SQR)的肠道定向表达载体,同时通过转染小鼠肠道上皮细胞确定载体的有效性,本试验采用重叠PCR、中间载体法、酶切连接法获得重组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载体转入小鼠肠道上皮细胞,并鉴定重组载体的特异性... 为建立硫化物醌氧化还原酶(SQR)的肠道定向表达载体,同时通过转染小鼠肠道上皮细胞确定载体的有效性,本试验采用重叠PCR、中间载体法、酶切连接法获得重组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载体转入小鼠肠道上皮细胞,并鉴定重组载体的特异性表达。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以肠脂肪酸结合蛋白质(IFABP)为启动子的SQR肠道定向表达载体pc DNA3.1(-)-IFABP-SQR-GFP,并在小鼠肠道上皮细胞中检测到表达的融合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表明IFABP启动子能够在肠道细胞中定向启动SQR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醌氧化还原酶 定向表达载体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质 肠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