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苏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志德
仲维功
+2 位作者
王才林
杨杰
张红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9-204,共6页
以误差变异系数(CEV)和相对最小显著差数(RLSDα)为参数,分析了江苏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1983~1992年中粳组和1999~2003年(缺2001年)迟熟中粳组的试验精度。结果表明:①1年单点试验中,约有85%点次的中粳组和90%点次的迟熟中...
以误差变异系数(CEV)和相对最小显著差数(RLSDα)为参数,分析了江苏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1983~1992年中粳组和1999~2003年(缺2001年)迟熟中粳组的试验精度。结果表明:①1年单点试验中,约有85%点次的中粳组和90%点次的迟熟中粳组的CEV〈5%,但仅有45.7%点次的试验能鉴别出5%的产量差异,因此1年单点的试验精确度较高,而品种比较精确度则有待提高;②1年多点所有点次试验的CEV和RLSD0.05均小于5.0%,即以多点试验为基础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精度较高;③根据1年单点试验的精度对试点进行取舍时必须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区域试验
试验精确度
品种比较精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光温条件对水稻9311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6
2
作者
陆佳岚
马成
+5 位作者
陶明煊
曾彦达
张亚东
赵春芳
方先文
李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5-543,共9页
为研究不同光温条件对水稻9311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进行分期播种以及人工光温控制试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分期播种的光温差异对9311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整个生长季较低的积温和日照时数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并可降低...
为研究不同光温条件对水稻9311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进行分期播种以及人工光温控制试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分期播种的光温差异对9311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整个生长季较低的积温和日照时数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并可降低垩白、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获得较好的品质。苗期较高温度使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降低,提高蒸煮品质,对产量影响不显著。遮光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降低光照度可使籽粒总蛋白质含量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降低,垩白增加。因此,9311在生育期维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有利于获得高产和优良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气温
光照度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粳型短光敏核不育系5021S育性基因的定位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胜东
赵志刚
+2 位作者
江玲
翟虎渠
万建民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3-679,共7页
以育性转换表现为"长光高温下可育,短光低温下不育"反(向)光、温敏核不育种质5021S为材料,5021S与轮回422杂交组合F2作为遗传群体进行育性相关基因的QTL定位,利用124对SSR标记构建了一张全长1 912.3 cM平均图距为14.98 cM的...
以育性转换表现为"长光高温下可育,短光低温下不育"反(向)光、温敏核不育种质5021S为材料,5021S与轮回422杂交组合F2作为遗传群体进行育性相关基因的QTL定位,利用124对SSR标记构建了一张全长1 912.3 cM平均图距为14.98 cM的饱和分子连锁图谱。利用Windows QTLCartographer2.5软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到4个控制育性相关性状的QTLs位点,分别位于第2、第3、第5、第7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4.5%~32.5%表型变异。其中位于第2染色体上RM5804与RM425之间的qpms-2贡献率为32.5%,第3染色体RM130与RM3405之间的qpms-3贡献率为16.1%。表明5021S的核不育性受2对隐性主基因控制,同时受微效基因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短光敏核不育
育性基因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流域中稻产量和品质性状差异与其生育期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
22
4
作者
陆佳岚
王净
+13 位作者
马成
陶明煊
赵春芳
张亚东
李霞
方先文
张俊
陈长青
张巫军
夏加发
江学海
柳开楼
乔中英
张彬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61-1372,共12页
为了探讨在不同光温条件下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响应特点,利用长江流域中稻区多样的气候条件,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长江流域中稻区9个省(市)设立10个和11个试验点,选择各地区代表性品种8~9个,共18个品种,进行大田分期播种试验,以当地最...
为了探讨在不同光温条件下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响应特点,利用长江流域中稻区多样的气候条件,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长江流域中稻区9个省(市)设立10个和11个试验点,选择各地区代表性品种8~9个,共18个品种,进行大田分期播种试验,以当地最适播种期为基准,前后共分3期播种,分析供试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变化,并记录同期的气象特征。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点2年3期分期播种水稻品种的光温特征可以分为3个区域,即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以及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产量高低顺序为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精米率为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垩白粒率和蛋白质含量均为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直链淀粉含量为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胶稠度为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糊化温度区域间差别不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齐穗后光、温分别与产量和品质均显著相关(P<0.05),在长江流域中稻区,选择适宜的品种,参照长江流域中部“双减”(齐穗后20 d内的平均温度不超过31℃,日照时数不超过160 h)、长江流域东部“一减(温)一增(光)”(齐穗后平均温度不超过29℃,日照时数不少于90 h)以及长江流域西部“双增”(平均温度不低于20℃,日照时数不少于110 h)等温光原则,均可以种植出高产与优质协调的稻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长江流域
产量品质温度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志德
仲维功
王才林
杨杰
张红生
机构
南京
农业
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9-204,共6页
基金
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BE2004388)
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SX(2005)041]
文摘
以误差变异系数(CEV)和相对最小显著差数(RLSDα)为参数,分析了江苏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1983~1992年中粳组和1999~2003年(缺2001年)迟熟中粳组的试验精度。结果表明:①1年单点试验中,约有85%点次的中粳组和90%点次的迟熟中粳组的CEV〈5%,但仅有45.7%点次的试验能鉴别出5%的产量差异,因此1年单点的试验精确度较高,而品种比较精确度则有待提高;②1年多点所有点次试验的CEV和RLSD0.05均小于5.0%,即以多点试验为基础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精度较高;③根据1年单点试验的精度对试点进行取舍时必须慎重。
关键词
水稻
区域试验
试验精确度
品种比较精确度
Keywords
rice( Oryza sativa L. )
regional trial
experimental precision
variety comparison precision
分类号
S511.03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光温条件对水稻9311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6
2
作者
陆佳岚
马成
陶明煊
曾彦达
张亚东
赵春芳
方先文
李霞
机构
江苏省
农业
科学院
/
江苏省
优质
水稻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国家
水稻
改良
中心
南京分
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
工程
学院
江苏省
粮食作物现代产业
技术
协同创新
中心
出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5-543,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50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1585)。
文摘
为研究不同光温条件对水稻9311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进行分期播种以及人工光温控制试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分期播种的光温差异对9311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整个生长季较低的积温和日照时数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并可降低垩白、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获得较好的品质。苗期较高温度使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降低,提高蒸煮品质,对产量影响不显著。遮光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降低光照度可使籽粒总蛋白质含量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降低,垩白增加。因此,9311在生育期维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有利于获得高产和优良的品质。
关键词
水稻
气温
光照度
产量
品质
Keywords
rice
air temperature
light intensity
yield
quality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粳型短光敏核不育系5021S育性基因的定位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胜东
赵志刚
江玲
翟虎渠
万建民
机构
南京
农业
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
农业
科学院
中国
农业
科学院
作物
科学
研究
所
出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3-679,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01A01-7)
国家“863”项目(2010AA101302)
文摘
以育性转换表现为"长光高温下可育,短光低温下不育"反(向)光、温敏核不育种质5021S为材料,5021S与轮回422杂交组合F2作为遗传群体进行育性相关基因的QTL定位,利用124对SSR标记构建了一张全长1 912.3 cM平均图距为14.98 cM的饱和分子连锁图谱。利用Windows QTLCartographer2.5软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到4个控制育性相关性状的QTLs位点,分别位于第2、第3、第5、第7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4.5%~32.5%表型变异。其中位于第2染色体上RM5804与RM425之间的qpms-2贡献率为32.5%,第3染色体RM130与RM3405之间的qpms-3贡献率为16.1%。表明5021S的核不育性受2对隐性主基因控制,同时受微效基因调控。
关键词
粳稻
短光敏核不育
育性基因
QTL定位
Keywords
japonica
short photoperiod-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ity
genetic analysis
QTL mapping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流域中稻产量和品质性状差异与其生育期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
22
4
作者
陆佳岚
王净
马成
陶明煊
赵春芳
张亚东
李霞
方先文
张俊
陈长青
张巫军
夏加发
江学海
柳开楼
乔中英
张彬
机构
江苏省
农业
科学院
/
江苏省
优质
水稻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国家
水稻
改良
中心
南京分
中心
/
江苏省
农业
资源种质保护与平台
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
学院
江苏省
粮食作物现代产业
技术
协同创新
中心
中国
农业
科学院
作物
科学
研究
所
南京
农业
大学
重庆市
农业
科学院
安徽省
农业
科学院
贵州省
水稻
研究
所
江西省红壤
研究
所
苏州市
农业
科学院
广东省
农业
科学院
出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61-1372,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50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1585)。
文摘
为了探讨在不同光温条件下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响应特点,利用长江流域中稻区多样的气候条件,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长江流域中稻区9个省(市)设立10个和11个试验点,选择各地区代表性品种8~9个,共18个品种,进行大田分期播种试验,以当地最适播种期为基准,前后共分3期播种,分析供试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变化,并记录同期的气象特征。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点2年3期分期播种水稻品种的光温特征可以分为3个区域,即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以及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产量高低顺序为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精米率为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垩白粒率和蛋白质含量均为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直链淀粉含量为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胶稠度为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糊化温度区域间差别不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齐穗后光、温分别与产量和品质均显著相关(P<0.05),在长江流域中稻区,选择适宜的品种,参照长江流域中部“双减”(齐穗后20 d内的平均温度不超过31℃,日照时数不超过160 h)、长江流域东部“一减(温)一增(光)”(齐穗后平均温度不超过29℃,日照时数不少于90 h)以及长江流域西部“双增”(平均温度不低于20℃,日照时数不少于110 h)等温光原则,均可以种植出高产与优质协调的稻米。
关键词
水稻长江流域
产量品质温度光照
Keywords
rice
Yangtze River basin
yield
quality
temperature
light
分类号
S162.5+3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S511.0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苏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精度分析
陈志德
仲维功
王才林
杨杰
张红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光温条件对水稻9311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陆佳岚
马成
陶明煊
曾彦达
张亚东
赵春芳
方先文
李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粳型短光敏核不育系5021S育性基因的定位
黄胜东
赵志刚
江玲
翟虎渠
万建民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长江流域中稻产量和品质性状差异与其生育期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陆佳岚
王净
马成
陶明煊
赵春芳
张亚东
李霞
方先文
张俊
陈长青
张巫军
夏加发
江学海
柳开楼
乔中英
张彬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