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利弊分析及收储运对策研究
被引量:
40
1
作者
钱玉婷
张应鹏
+3 位作者
杜静
孔祥平
常志州
叶小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54-160,共7页
为推动区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以稻麦轮作区的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对秸秆还田与离田综合利用进行了利弊分析,围绕秸秆捆型、收储运模式及作业成本角度分析了对秸秆收储运的影响,并针对目前秸秆收储运体系存在问题,从政府引导、设备自...
为推动区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以稻麦轮作区的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对秸秆还田与离田综合利用进行了利弊分析,围绕秸秆捆型、收储运模式及作业成本角度分析了对秸秆收储运的影响,并针对目前秸秆收储运体系存在问题,从政府引导、设备自给率、资金扶持方向和研发投入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结果表明,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和实地调研发现,秸秆离田方式不仅有利于下茬作物耕种和减少生态环境影响,同时可为种田主体节约成本,增加收入,也为秸秆收储主体通过销售秸秆商品获得经济利润;通过分析打捆秸秆类型对收储运环节的影响,得出大圆捆秸秆是江苏省秸秆收储运作业的优选捆型。同时,针对目前主要的第三方秸秆收储运模式,通过深入分析该模式下不同收储运主体之间的运行机制、秸秆收储运各环节作业成本和利润空间,指出在政策引导及政府行政推动下,秸秆离田收储运是容易实现的,并且收储运成本相对比较稳定且透明,而制约秸秆离田综合利用的瓶颈在于末端秸秆利用形式及终端产品附加值高低。最后,通过剖析现有的秸秆收储运体系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效果质量和收储运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综合利用
收储运
江苏省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然沉降作为沼液浓缩膜前预处理的效果初探
被引量:
5
2
作者
杜静
张聪
+4 位作者
奚永兰
孔祥平
张应鹏
王莉
叶小梅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749-751,756,共4页
膜浓缩技术可实现沼液的减量化和无害化。沼液高悬浮物的特性易导致膜污染,缩短膜寿命,增加运行成本;因此,膜前预处理技术是实现沼液膜浓缩技术应用的关键。以自然沉降作为沼液膜前预处理方式,设置自然沉淀3 h、9 h、12 h、1 d、3 d和5 ...
膜浓缩技术可实现沼液的减量化和无害化。沼液高悬浮物的特性易导致膜污染,缩短膜寿命,增加运行成本;因此,膜前预处理技术是实现沼液膜浓缩技术应用的关键。以自然沉降作为沼液膜前预处理方式,设置自然沉淀3 h、9 h、12 h、1 d、3 d和5 d等处理,探究不同沉降时间对沼液中悬浮物去除和理化指标变化的影响,并在选定的最佳自然沉降条件下,考查沼液中污染物质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自然沉降的最佳时间为1 d,此时沼液中悬浮物的粒径主要集中在10~30μm,对悬浮物、化学需氧量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8.3%、40.0%、36.5%,但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较低,仅分别为8.7%和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悬浮物
自然沉降
膜前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利弊分析及收储运对策研究
被引量:
40
1
作者
钱玉婷
张应鹏
杜静
孔祥平
常志州
叶小梅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华东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54-160,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800802-0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42191)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2018K123C)
文摘
为推动区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以稻麦轮作区的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对秸秆还田与离田综合利用进行了利弊分析,围绕秸秆捆型、收储运模式及作业成本角度分析了对秸秆收储运的影响,并针对目前秸秆收储运体系存在问题,从政府引导、设备自给率、资金扶持方向和研发投入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结果表明,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和实地调研发现,秸秆离田方式不仅有利于下茬作物耕种和减少生态环境影响,同时可为种田主体节约成本,增加收入,也为秸秆收储主体通过销售秸秆商品获得经济利润;通过分析打捆秸秆类型对收储运环节的影响,得出大圆捆秸秆是江苏省秸秆收储运作业的优选捆型。同时,针对目前主要的第三方秸秆收储运模式,通过深入分析该模式下不同收储运主体之间的运行机制、秸秆收储运各环节作业成本和利润空间,指出在政策引导及政府行政推动下,秸秆离田收储运是容易实现的,并且收储运成本相对比较稳定且透明,而制约秸秆离田综合利用的瓶颈在于末端秸秆利用形式及终端产品附加值高低。最后,通过剖析现有的秸秆收储运体系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效果质量和收储运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秸秆
综合利用
收储运
江苏省
对策
Keywords
straw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Jiangsu Province
countermeasures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然沉降作为沼液浓缩膜前预处理的效果初探
被引量:
5
2
作者
杜静
张聪
奚永兰
孔祥平
张应鹏
王莉
叶小梅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华东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749-751,756,共4页
基金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CX(18)306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903204-02)。
文摘
膜浓缩技术可实现沼液的减量化和无害化。沼液高悬浮物的特性易导致膜污染,缩短膜寿命,增加运行成本;因此,膜前预处理技术是实现沼液膜浓缩技术应用的关键。以自然沉降作为沼液膜前预处理方式,设置自然沉淀3 h、9 h、12 h、1 d、3 d和5 d等处理,探究不同沉降时间对沼液中悬浮物去除和理化指标变化的影响,并在选定的最佳自然沉降条件下,考查沼液中污染物质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自然沉降的最佳时间为1 d,此时沼液中悬浮物的粒径主要集中在10~30μm,对悬浮物、化学需氧量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8.3%、40.0%、36.5%,但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较低,仅分别为8.7%和20.0%。
关键词
沼液
悬浮物
自然沉降
膜前预处理
分类号
S4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利弊分析及收储运对策研究
钱玉婷
张应鹏
杜静
孔祥平
常志州
叶小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自然沉降作为沼液浓缩膜前预处理的效果初探
杜静
张聪
奚永兰
孔祥平
张应鹏
王莉
叶小梅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