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增强剂CVC1302调控体细胞高频突变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杜露平 鲁海燕 +6 位作者 侯立婷 于晓明 程海卫 张元鹏 陈瑾 郑其升 侯继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216,共6页
为探究CVC1302调控生发中心B细胞发生体细胞高频突变的免疫机制,本研究将4-羟基-3-硝基苯乙酰基耦联鸡卵白蛋白(NP-OVA)混合免疫增强剂CVC1302后,利用ISA206乳化获得疫苗。BALB/c小鼠分为2组,分别后腿肌肉注射NP-ISA206和NP-CVC1302-ISA... 为探究CVC1302调控生发中心B细胞发生体细胞高频突变的免疫机制,本研究将4-羟基-3-硝基苯乙酰基耦联鸡卵白蛋白(NP-OVA)混合免疫增强剂CVC1302后,利用ISA206乳化获得疫苗。BALB/c小鼠分为2组,分别后腿肌肉注射NP-ISA206和NP-CVC1302-ISA206,每只50μg NP-OVA,免疫后14 d,利用流式分选获得生发中心B细胞,利用巢氏PCR扩增B细胞免疫球蛋白序列可变区VH_(186.2),Western blot检测诱导活化的胞苷脱氨酶(AID)、Pax5表达水平,β-actin作为内参,比较组间AID、Pax5表达差异;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AID、Pax5基因转录水平。试验结果显示:CVC1302显著诱导生发中心B细胞免疫球蛋白序列VH186.2突变频率,试验组W33L突变频率为62.2%,而对照组仅为20.25%;CVC1302可提升AID蛋白、Pax5蛋白表达水平,其中试验组AID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为0.72,对照组仅为0.16,试验组Pax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为0.62,对照组仅为0.26;CVC1302增强AID基因、Pax5基因转录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分别提高2.36、4.13倍。推断CVC1302依赖Pax5介导AID表达,调控生发中心B细胞发生体细胞高频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增强剂CVC1302 体细胞高频突变 免疫机制 生发中心B细胞 胞苷脱氨酶 PAX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佐剂猪流感灭活疫苗小鼠皮内免疫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阮卓雨 陈超阳 +4 位作者 邓碧华 尹文竹 马芳 卢宇 王海燕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90,共8页
皮内免疫是一种高效的疫苗免疫途径,亟需安全高效的皮内免疫佐剂。将佐剂Gel02和ISA15分别与猪流感抗原配成疫苗,免疫接种小鼠,分别于免疫后不同时间对小鼠接种部位皮肤反应和抗体水平进行检测,评估其作为皮内免疫佐剂的潜力。结果显示... 皮内免疫是一种高效的疫苗免疫途径,亟需安全高效的皮内免疫佐剂。将佐剂Gel02和ISA15分别与猪流感抗原配成疫苗,免疫接种小鼠,分别于免疫后不同时间对小鼠接种部位皮肤反应和抗体水平进行检测,评估其作为皮内免疫佐剂的潜力。结果显示,两种佐剂均无红肿破损等皮肤副反应,可引起皮肤短暂性的炎性因子上调和炎性细胞聚集,Gel02相较ISA15皮肤吸收性更快。两种佐剂均能显著提升血清中血凝抑制和IgG及其亚类抗体效价。Gel02倾向诱导IgG2a和IgG2c反应,ISA15则诱导IgG1反应。Gel02能提升肺泡灌洗液中IgG表达,不能提升IgA表达,ISA15均不能提升。因此,Gel02皮内免疫安全性、吸收性和效力均良好,更适用于猪流感皮内免疫,为猪流感灭活苗皮内免疫新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内免疫 佐剂 猪流感 安全性 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血清2型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3
作者 李倩文 华涛 +3 位作者 常晨 颜星宇 李军星 唐波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1-911,共11页
[目的]明确浙江地区某猪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感染情况,明确分离株的血清型、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为临床控制副猪嗜血杆菌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发病猪的肺脏、心脏血液、关节液等病料中分离、纯化菌株,并对其进... [目的]明确浙江地区某猪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感染情况,明确分离株的血清型、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为临床控制副猪嗜血杆菌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发病猪的肺脏、心脏血液、关节液等病料中分离、纯化菌株,并对其进行革兰染色镜检、16S rRNA基因PCR扩增及测序,明确分离株的血清型,检测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情况、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对小鼠的致病性,使用饱和硫酸铵法提取菌株分泌蛋白,并通过电泳分析蛋白主要富集区域。[结果]分离株在TSA培养基上生长出圆形、光滑湿润、颜色灰白、边缘整齐的针尖大小的菌落;接种至TSB培养基后,1~3 h生长缓慢,3~4 h进入对数生长期,4~12 h进入生长稳定期;革兰染色镜检呈红色短杆状、长杆状,长度不等,疑似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基因PCR扩增结果显示,出现680 bp的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相符。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检测到2型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特异性条带。BLAST比对显示该分离株为血清2型副猪嗜血杆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携带cdtA、cdtB、cdtC、vtaA1、rfaD、rfaE、gnd、cpaD、espP2、vacJ、rfaF、vtaA2、htrA和ompP2基因。该菌株以1.0×10^(9) CFU/mL剂量感染BALB/c小鼠,在5~10 h出现死亡,并引起小鼠肝脏细胞核浓缩、坏死,肺泡腔内有大量浆液性渗出物,混有红细胞和菌体,脾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头孢哌酮、头孢呋辛钠、哌拉西林、青霉素等药物耐药,对氯霉素表现中介,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药物敏感。该菌株分泌蛋白大小主要集中在25~180 ku。[结论]本研究分离鉴定获得1株血清2型副猪嗜血杆菌,该分离株编码多种毒力基因,具有致病性,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有明显的耐药性,并分泌多种蛋白。试验结果提示该猪场可使用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及氨基糖苷类药物进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血清型 分离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增强剂CVC1302辅助抗原诱导小鼠机体产生长效体液免疫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杜露平 侯立婷 +3 位作者 于晓明 程海卫 郑其升 陈瑾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7-603,共7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免疫增强剂CVC1302促进淋巴滤泡生发中心(GC)应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模式抗原4-羟基-3-硝基苯乙酰基耦联鸡卵白蛋白(NP-OVA)与CVC1302配伍后,与ISA206佐剂乳化制备疫苗NP-CVC1302,免疫6周龄BALB/c雌性小鼠。免疫...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免疫增强剂CVC1302促进淋巴滤泡生发中心(GC)应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模式抗原4-羟基-3-硝基苯乙酰基耦联鸡卵白蛋白(NP-OVA)与CVC1302配伍后,与ISA206佐剂乳化制备疫苗NP-CVC1302,免疫6周龄BALB/c雌性小鼠。免疫后不同时间点,利用NP-BSA作为捕获抗原检测小鼠血清NP^(+)抗体水平及亚型抗体水平。免疫后14 d,流式细胞术检测腹股沟淋巴结的滤泡辅助性T细胞(T_(FH)细胞)、NP^(+)GC B细胞、NP^(+)浆母细胞比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GC数目;免疫后42 d,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处NP^(+)长寿浆细胞(LLPC)比例。[结果]NP-CVC1302组小鼠NP特异性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NP组(P<0.01),且NP特异性IgG_(1)、IgG_(2a)抗体水平也显著高于NP组(P<0.05或P<0.01);NP-CVC1302组小鼠腹股沟淋巴结T_(FH)细胞和NP^(+)GC B细胞比例极显著高于NP组(P<0.01或P<0.001),且GC数目也极显著高于NP组(P<0.01);此外,骨髓处NP^(+)LLPC比例也极显著高于NP组(P<0.01)。[结论]CVC1302通过促进腹股沟淋巴结处T_(FH)细胞分化,通过对NP^(+)GC B细胞进行正向选择,促使其分化为浆母细胞,进而随着血流进入骨髓形成LLPC,持续分泌NP^(+)抗体,为机体提供体液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免疫增强剂 模式抗原 4-羟基-3-硝基苯乙酰基耦联鸡卵白蛋白(NP-OVA) 生发中心应答 滤泡辅助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伪狂犬病病毒传代致弱LA2017株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志胜 刘名江 +8 位作者 陈赛赛 乔永峰 郭容利 郑亚婷 许梦微 刘娅梅 张传健 吕家轩 王继春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6,共10页
为检测猪源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AH02LA株作为疫苗后选株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本研究对4日龄初生仔猪和产前1个月妊娠母猪免疫LA2017株后的安全性、28~35日龄仔猪免疫效力以及免疫猪后排毒和同群传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滴鼻接种4日... 为检测猪源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AH02LA株作为疫苗后选株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本研究对4日龄初生仔猪和产前1个月妊娠母猪免疫LA2017株后的安全性、28~35日龄仔猪免疫效力以及免疫猪后排毒和同群传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滴鼻接种4日龄仔猪和肌肉注射产前1个月的妊娠母猪,均无任何临床症状,表明该疫苗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肌肉注射接种28~35日龄的仔猪,免疫后7 d产生对PRV变异株AH02LA的完全保护并且可以阻止排毒,免疫14 d后攻毒均未发病和排毒,而PRV Bartha K61株免疫猪后7 d攻毒,有4头猪出现了体温升高,鼻拭子样品均检出病毒,免疫后14 d和21 d时对试验猪攻毒,PRV Bartha K61株免疫组均有猪发病,且鼻拭子样品均检出病毒;在抗体产生水平方面,PRV LA2017株免疫后14 d产生高水平中和抗体,PRV中和指数抗体≥10 000,且维持至免疫后5个月,而Batha-K61组免疫后1个月至3个月针对PRV变异株AH02LA的中和指数仅为178~1000,且4个月就开始下降;在同群感染方面,PRV LA2017株肌肉注射接种28~35日龄仔猪后14 d内均未从鼻拭子和肛门拭子检出排毒,gB抗体全部转为阳性,同群非免疫接种猪PRV gB和gE的ELISA抗体均为阴性,表明PRV LA2017株安全性好,无横向传播,不引起同群感染。结果表明,PRV LA2017株作为疫苗株对猪伪狂犬变异株的保护效果显著优于Bartha K61株,该毒株安全性好、抗体水平高和持续时间长,是一株极具开发价值的猪伪狂犬病流行株的弱毒疫苗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流行变异株 传代弱毒株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免疫增强剂CVC1302口蹄疫灭活疫苗缩短免疫应答窗口期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杜露平 章晨昕 +3 位作者 侯立婷 于晓明 郑其升 陈瑾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7-533,共7页
为探究免疫增强剂CVC1302缩短口蹄疫灭活疫苗(KV)免疫应答窗口期的机制,本研究将灭活的O型口蹄疫病毒(FMDV)与CVC1302按照1.50配比后,与ISA206佐剂乳化制备疫苗(KV-CVC1302);将灭活的FMDV与ISA206佐剂乳化制备疫苗(KV),将上述疫苗分别免... 为探究免疫增强剂CVC1302缩短口蹄疫灭活疫苗(KV)免疫应答窗口期的机制,本研究将灭活的O型口蹄疫病毒(FMDV)与CVC1302按照1.50配比后,与ISA206佐剂乳化制备疫苗(KV-CVC1302);将灭活的FMDV与ISA206佐剂乳化制备疫苗(KV),将上述疫苗分别免疫6周龄BALB/c雌性小鼠。免疫后7 d、28 d、56 d、90 d、120 d、150 d和180 d采血分离血清,利用O型FMD液相阻断ELISA(LBP 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FMDV特异性抗体水平。免疫后1 d,取注射位点肌肉,分别利用qPCR和ELISA检测其中细胞趋化因子的转录及表达水平。免疫后1 d、3 d、5 d和7 d分别采集注射位点肌肉及腹股沟淋巴结,制备单个淋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注射位点肌肉和腹股沟淋巴结的抗原递呈细胞(APC)[树突状细胞(DC)、巨噬细胞(Mph)、单核细胞(Mo)]的数量;免疫后1 d,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注射位点肌肉中DC的活化情况。结果显示,KV-CVC1302组小鼠FMDV特异性抗体水平、注射位点趋化因子转录及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KV组(p<0.01、p<0.001);且注射位点APC的数量及DC的活化水平也显著提高(p<0.001),该组小鼠腹股沟淋巴结APC的数量也明显高于KV组(p<0.05、p<0.01或p<0.001)。综上结果表明,CVC1302通过增强KV于注射位点诱导产生趋化因子的能力,募集大量的APC,进而对FMDV进行有效的捕获加工和递呈,转运至腹股沟淋巴结,诱导B细胞的形成,并分泌高水平抗体,从而缩短免疫应答窗口期。本研究首次证实CVC1302是在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启动阶段发挥作用,其通过募集活化的APC捕获更为有效的抗原以激活免疫系统,缩短了免疫应答窗口期,为后续研制新型免疫增强剂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增强剂 O型口蹄疫病毒 免疫应答窗口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灭活疫苗(LA-A株)的最小免疫剂量和制品保存期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乔永峰 郭容利 +9 位作者 宋增财 刘娅梅 许梦微 郑亚婷 陈赛赛 王志胜 张传健 侯继波 范红结 王继春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2,共7页
本研究将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变异株(PRV AH02LA株)的gE基因缺失株(LA-A株)接种BHK-21细胞,经纯悬浮培养制备抗原,甲醛灭活后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并确定该灭活疫苗的最小免疫剂量和效力检验方法,以及在2~8℃保存期。... 本研究将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变异株(PRV AH02LA株)的gE基因缺失株(LA-A株)接种BHK-21细胞,经纯悬浮培养制备抗原,甲醛灭活后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并确定该灭活疫苗的最小免疫剂量和效力检验方法,以及在2~8℃保存期。结果显示:猪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灭活疫苗(LA-A株)的效力检验方法为以2.0 mL(抗原含量108.20TCID50)接种4~5周龄PRV阴性健康仔猪,颈部肌肉注射,间隔28 d以相同剂量和方法加强免疫,加强免疫后第21 d,免疫猪血清PRV抗体中和指数应不低于10000,攻毒保护率应不低于80%;最小免疫剂量为1.0 mL(抗原含量107.90 TCID50);制品保存期:在2~8℃保存期为18个月。该研究结果为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灭活疫苗 最小免疫剂量 保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增强剂提高猪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效力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于晓明 侯立婷 +5 位作者 张元鹏 王义伟 乔绪稳 郑其升 陈瑾 侯继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30-835,共6页
为评价免疫增强剂CVC1302对猪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增强效力,本研究以50日龄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将不同浓度的CVC1302添加到口蹄疫疫苗中免疫仔猪,免疫后28 d采血,液相阻断ELISA (LPB-ELISA)检测免疫猪抗体水平,以筛选CVC1302最佳使用剂量;... 为评价免疫增强剂CVC1302对猪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增强效力,本研究以50日龄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将不同浓度的CVC1302添加到口蹄疫疫苗中免疫仔猪,免疫后28 d采血,液相阻断ELISA (LPB-ELISA)检测免疫猪抗体水平,以筛选CVC1302最佳使用剂量;采用LPB-ELISA监测最佳使用剂量下疫苗对免疫仔猪的免疫持续期;免疫后28 d对所有猪以1000倍半数感染量(PID50) O型口蹄疫病毒(FMDV) MYA98株攻毒评价疫苗的保护效力。同时评价免疫增强剂CVC1302对现有商品化疫苗(O型灭活疫苗、O/A/Aisa-1型三价灭活疫苗及合成肽疫苗)的免疫增强效力。结果表明,高、中、低3个剂量的CVC1302均能够极显著提高口蹄疫疫苗的特异性抗体水平约3个滴度(p<0.01),并且中剂量的CVC1302效果最佳。CVC1302可以延长口蹄疫疫苗的合格抗体持续期达6个月,并可以将灭活疫苗的攻毒保护力(PD50)从6.9提升至15.59。将CVC1302添加到商品化疫苗中能够极显著提高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力(p<0.01)。结果表明,免疫增强剂可以较大幅度增强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力,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为提高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增强剂 口蹄疫疫苗 免疫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靶向融合蛋白用于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对鸭的免疫效率的提高作用
9
作者 李玲 祝博森 +4 位作者 朱婷 商璐 邓碧华 卢宇 徐海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17-2323,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双靶向融合蛋白用于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毒株对鸭的免疫效率的提高作用,为提升鸭新城疫免疫防控能力做有益探索。将特异性结合囊膜病毒表面糖蛋白的红藻凝集素(GRFT)与靶向结合禽树突状细胞的纳米抗体分子(VHH)的编码... 本研究旨在探究双靶向融合蛋白用于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毒株对鸭的免疫效率的提高作用,为提升鸭新城疫免疫防控能力做有益探索。将特异性结合囊膜病毒表面糖蛋白的红藻凝集素(GRFT)与靶向结合禽树突状细胞的纳米抗体分子(VHH)的编码基因进行串联表达,经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制备双靶向融合蛋白。利用组氨酸(His)标签纯化GRFT-VHH融合蛋白,采用有限稀释法定量评价融合蛋白与La Sota病毒的结合能力。用饱和结合融合蛋白的La Sota病毒制备疫苗,分组免疫无特定病原体(SPF)雏鸭,监测免疫后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以及IL-4、IFN-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大肠杆菌能够高效表达融合蛋白,经Ni柱纯化回收的GRFT-VHH54、GRFT-VHH74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230μg/mL、1350μg/mL,仅需100 ng融合蛋白即可完全结合1×10^(8)半数感染量(EID 50)病毒;NDV+GRFT-VHH54组免疫后21 d HI抗体效价达到7 log 22以上,血清中IL-4和IFN-γ含量分别为80.0 pg/mL、8.8 pg/mL,显著高于NDV单独免疫组(P<0.05)。双靶向融合蛋白GRFT-VHH54能够提高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对鸭的免疫效率,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做进一步的开发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融合蛋白 靶向 免疫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V编码蛋白拮抗宿主天然免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海鑫 丁芳艺 +4 位作者 梁荣 苗晋锋 卢宇 刘永杰 张金秋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7-113,共7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属于冠状病毒家族成员,是近年来引起新生仔猪水样腹泻致死的主要病原之一,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威胁。病毒感染后,宿主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促进I型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产生,进...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属于冠状病毒家族成员,是近年来引起新生仔猪水样腹泻致死的主要病原之一,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威胁。病毒感染后,宿主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促进I型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抑制病毒的增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EDV能够通过其编码蛋白对宿主的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进行调节,成功逃避免疫识别或拮抗宿主的天然免疫反应,为自身的快速复制和增殖创造条件。本文结合目前关于PEDV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综合分析了PEDV编码的各种蛋白在感染过程中拮抗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分子机制,旨在为进一步认识PEDV乃至其他冠状病毒的致病机制,也为探索新的抗病毒药物靶标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天然免疫 干扰素 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对鸡卵清蛋白递送-免疫增强佐剂效力评估
11
作者 许泽玉 党安雷 +4 位作者 邓碧华 左晓昕 卢宇 杨平 尹文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5-1078,共14页
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氧化鳞片石墨,获得富含羟基和羧基的氧化石墨烯量子点(GOQ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测试表征其理化性质。此外,利用鸡卵清蛋白(OVA)作为模式抗原,构筑GOQDs/OVA纳米疫苗并评估其载量... 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氧化鳞片石墨,获得富含羟基和羧基的氧化石墨烯量子点(GOQ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测试表征其理化性质。此外,利用鸡卵清蛋白(OVA)作为模式抗原,构筑GOQDs/OVA纳米疫苗并评估其载量、安全性、免疫效力等。结果显示,GOQDs/OVA纳米疫苗直径在5 nm左右,具有高度的水分散性和稳定性。其对OVA的最大负载量约为500 mg·g^(-1),在pH=5.5和7.4环境下24 h的释放率分别为74.65%和56.93%,表现出pH刺激响应释放性能。当GOQDs浓度在500μg·mL^(-1)以下时,不会引起溶血、细胞损伤、重要组织发生病变等现象。免疫后,与OVA单独免疫对照组相比,GOQDs/OVA纳米疫苗可以诱导产生高水平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G1(IgG1)及免疫球蛋白G2a(IgG2a)抗体,提高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4和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同时促进脾中辅助性(CD4+)和细胞毒性(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量子点 佐剂 吸附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CD205分子CysR-FN Ⅱ蛋白特异性纳米抗体的筛选与鉴定研究
12
作者 孙鑫 杨利 +7 位作者 郭东辉 马旭东 杜露平 侯立婷 陈瑾 冯秀丽 郑其升 程海卫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947,共7页
[目的]猪CD205分子作为猪树突状细胞(DC)特异性的抗原提呈受体,在抗原提呈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针对猪CD205分子CysR-FNⅡ蛋白进行筛选以获得其特异性的纳米抗体,为猪CD205靶向抗原提呈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 [目的]猪CD205分子作为猪树突状细胞(DC)特异性的抗原提呈受体,在抗原提呈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针对猪CD205分子CysR-FNⅡ蛋白进行筛选以获得其特异性的纳米抗体,为猪CD205靶向抗原提呈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前期制备的猪CD205分子CysR-FNⅡ蛋白进行羊驼免疫,经6次皮下免疫后采集羊驼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总RNA后反转录获得cDNA,经PCR扩增编码纳米抗体的基因片段,构建猪CD205分子CysR-FNⅡ蛋白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基因文库,再运用噬菌体展示技术针对猪CD205分子CysR-FNⅡ蛋白进行亲和筛选,随机挑选单克隆菌落并使用Phage-ELISA方法鉴定出针对猪CD205分子CysR-FNⅡ蛋白的特异性纳米抗体。[结果]4轮亲和筛选后,通过Phage-ELISA方法鉴定和序列比对分析,共成功获得12个猪CD205分子CysR-FNⅡ蛋白特异性纳米抗体,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7×10^(3)。[结论]本研究成功筛选并获得猪CD205分子CysR-FNⅡ蛋白特异性的纳米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05 CysR-FNⅡ 纳米抗体 噬菌体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GⅠ-19基因型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序列分析及致病性研究
13
作者 武奇 徐梦成 +3 位作者 魏邓乐 张雪花 李丁 梅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102,共9页
为了解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遗传变异及致病性,试验对江苏某鸡场发病鸡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株S1基因进行同源性、遗传进化树、糖基化位点、S蛋白裂解位点和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从发病鸡肾脏组织中分离并鉴定到1株IBV,该... 为了解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遗传变异及致病性,试验对江苏某鸡场发病鸡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株S1基因进行同源性、遗传进化树、糖基化位点、S蛋白裂解位点和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从发病鸡肾脏组织中分离并鉴定到1株IBV,该分离株经SPF鸡胚盲传5代后,可引起典型的侏儒胚特征病变,其S1基因大小为1620 bp,分离株被命名为CK/CH/WJ215;CK/CH/WJ215与GⅠ-19基因型毒株S1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4.3%,与流行优势基因型GⅠ-19属于同一分支;RDP4重组分析显示该分离株S1蛋白不存在重组事件;进一步糖基化位点分析表明,与常用疫苗株相比,CK/CH/WJ215 S1蛋白在第51、77、103、138、163、178、247、276、283、530位点出现变异,值得注意的是,与H120疫苗株和QXL87疫苗株相比,CK/CH/WJ215 S1蛋白分别在138和530位出现了新的糖基化位点;7日龄SPF鸡致病性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可导致SPF鸡100%(15/15)发病,66.7%(10/15)死亡,并且导致严重的肾脏病变;感染鸡从第2天开始持续排毒,直到第21天气管和泄殖腔排毒率仍为80%(4/5)和100%(5/5)。研究表明,从江苏某鸡场发病鸡群种分离的GⅠ-19基因型IBV对SPF雏鸡具有很强的致病性,结果为该地区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病学及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GⅠ-19基因型 S1基因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4型禽腺病毒fiber-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梅梅 陆吉虎 +3 位作者 张雪花 唐应华 卢宇 侯继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51-1255,共5页
为研究I群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fiber-2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含fiber-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载体,将其转染Sf9细胞后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fiber-2,并采用悬浮放大工艺表达重组fiber-2蛋白。通过间接免... 为研究I群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fiber-2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含fiber-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载体,将其转染Sf9细胞后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fiber-2,并采用悬浮放大工艺表达重组fiber-2蛋白。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fiber-2的表达,并采用免疫琼扩试验(AGP)检测fiber-2蛋白效价。以fiber-2蛋白作为免疫原制备油乳剂疫苗免疫SPF鸡进行免疫效力试验,分别设fiber-2疫苗组、fiber-2疫苗配伍免疫增强剂CVCVA5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后14 d、21 d和28 d采集SPF鸡外周血分离血清,利用AGP法检测其血清抗体水平。IFA结果显示fiber-2蛋白在昆虫细胞中获得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蛋白能够与FAdV-4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蛋白分子量约62 ku;AGP结果显示fiber-2蛋白AGP效价达1:16。免疫后14 d两组实验组鸡均可检测到特异性琼扩抗体,免疫后28 d fiber-2疫苗组SPF鸡抗体AGP效价平均值可达1:24,配伍CVCVA5疫苗组SPF鸡抗体AGP效价平均值可达1:104。以上结果表明fiber-2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免疫后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FAdV-4亚单位疫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4型禽腺病毒 纤突蛋白 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佐剂对猪细小病毒和圆环病毒二联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雪花 张道华 +5 位作者 陆吉虎 梅梅 华涛 唐波 侯继波 唐应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1-367,共7页
为评价高效佐剂VA5对猪细小病毒和猪圆环病毒二联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将VA5与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疫苗混合免疫BALB/c小鼠和豚鼠。结果显示,VA5佐剂能明显提高猪细小病毒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和血清病毒中和抗体效价,亦能提高猪圆环... 为评价高效佐剂VA5对猪细小病毒和猪圆环病毒二联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将VA5与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疫苗混合免疫BALB/c小鼠和豚鼠。结果显示,VA5佐剂能明显提高猪细小病毒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和血清病毒中和抗体效价,亦能提高猪圆环病毒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效价,并可降低二种抗原的使用量。VA5佐剂显著提高小鼠和豚鼠免疫后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攻毒后,VA5佐剂处理组动物脾脏PCV2/PPV病毒载量明显低于不含高效佐剂的免疫组。VA5佐剂能提高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疫苗在小鼠/豚鼠中的抗体效价,提高细胞免疫力,降低攻毒后的排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佐剂 猪细小病毒 猪圆环病毒 抗体 细胞免疫 病毒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传健 刘娅梅 +1 位作者 侯继波 王继春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118,共8页
伪狂犬病病毒(PRV)属于疱疹病毒,含有多个复制非必需区,可以通过基因缺失研制弱毒疫苗,也可以通过异源基因的插入或替换构建活载体疫苗。目前构建重组PRV的技术方法包括传统同源重组技术、细菌人工染色体技术(BAC)、CRISPR/Cas9介导的... 伪狂犬病病毒(PRV)属于疱疹病毒,含有多个复制非必需区,可以通过基因缺失研制弱毒疫苗,也可以通过异源基因的插入或替换构建活载体疫苗。目前构建重组PRV的技术方法包括传统同源重组技术、细菌人工染色体技术(BAC)、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2011以来,一种毒力更强的变异株在我国暴发流行,应用变异株构建的基因缺失活疫苗(gE/gI、gE/TK或者TK/gE/gI)能对变异株提供完全的保护,为PRV在我国的净化和PRV变异株活载体疫苗的构建奠定了基础。研究发现以PRV基因缺失株为载体,与其他病原的抗原编码基因共同构建重组病毒,能快速地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达到一针多防的效果,应用前景广阔。适合的插入位点选择、外源基因高效表达和克服PRV母源抗体干扰等是提高活载体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重组病毒 载体 外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与猪细小病毒混合感染对仔猪致病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国阳 唐波 +3 位作者 常晨 华涛 侯继波 张道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79-85,共7页
对35日龄健康仔猪进行人工单独或混合感染猪细小病毒(PP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采用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血清学检测等手段,比较了不同实验组攻毒后仔猪的症状差异。实验结果显示:PPV和PCV2混合感染能够引起更加严重的断奶仔猪... 对35日龄健康仔猪进行人工单独或混合感染猪细小病毒(PP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采用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血清学检测等手段,比较了不同实验组攻毒后仔猪的症状差异。实验结果显示:PPV和PCV2混合感染能够引起更加严重的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症状,并加重PCV2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和仔猪消瘦的严重程度;混合感染后,仔猪病毒血症出现更早,持续时间更长,且病毒含量明显高于单独感染组;混合感染组仔猪的PCV2 ELISA抗体水平和血清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PCV2单独感染组的。说明PPV能够明显增强PCV2的临床症状,加重PMWS的发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猪细小病毒 混合感染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LipA在毕赤酵母中的重组表达及产量优化
18
作者 郑毅恒 侯颖 +3 位作者 赵仕达 成莉凤 李炳坤 李丁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5-1375,共11页
本研究将来源于疏棉状嗜热丝孢菌的脂肪酶LipA在毕赤酵母中进行高效表达,并通过多拷贝构建、共表达分子伴侣、高密度发酵等策略对其产量进行优化。首先,在毕赤酵母中对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LipA进行异源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 本研究将来源于疏棉状嗜热丝孢菌的脂肪酶LipA在毕赤酵母中进行高效表达,并通过多拷贝构建、共表达分子伴侣、高密度发酵等策略对其产量进行优化。首先,在毕赤酵母中对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LipA进行异源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酶学性质分析;接着,通过构建多拷贝酵母菌株提高目的基因的转录水平,通过共表达分子伴侣改善蛋白的折叠与运输,通过高密度发酵进一步挖掘酵母菌株的生产潜能。结果显示:LipA的最适pH为9,最适温度为50℃。LipA在温度和pH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非常适合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含有2个拷贝菌株的2-α-LipA具有最高的LipA产量,酶活力可达2453.63 U/mL,与单拷贝菌株1-α-LipA的1753.69 U/mL相比提高了39.9%(P<0.05)。在此基础上,共表达了8种不同的分子伴侣,发现其中HAC1显著提高了LipA的产量(P<0.05),使酶活力进一步提高至3233.2 U/mL,增幅达47.6%。通过对优化后的菌株进行高密度发酵,其最高酶活力可达28932 U/mL。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利用毕赤酵母对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LipA进行了异源表达,通过综合进行基因剂量优化、共表达分子伴侣和高密度发酵,LipA的最终产量相较于初始产量增加了16.4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棉状嗜热丝孢菌 脂肪酶 基因剂量 分子伴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增强剂提高禽用多联疫苗在蛋鸡的免疫效力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吉虎 张雪花 +2 位作者 梅梅 侯继波 唐应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30-1036,共7页
评价VA5免疫增强剂对禽用多联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将VA5与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下降综合症-H9亚型禽流感(新-支-减-流)四联疫苗合用免疫海兰褐壳蛋鸡和罗曼蛋鸡、与新-支-流三联疫苗合用免疫海兰褐壳蛋鸡,评价免疫后的抗体效价和... 评价VA5免疫增强剂对禽用多联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将VA5与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下降综合症-H9亚型禽流感(新-支-减-流)四联疫苗合用免疫海兰褐壳蛋鸡和罗曼蛋鸡、与新-支-流三联疫苗合用免疫海兰褐壳蛋鸡,评价免疫后的抗体效价和攻毒后的保护效力。海兰褐壳蛋鸡或罗曼蛋鸡免疫含VA5的四联疫苗、三联疫苗后的第2、第3和第4周,针对新城疫、传支、减蛋综合征和禽流感的血清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均持续高于不加增强剂的常规疫苗组,且第3和第4周HI抗体效价均差异显著(P<0.05);针对新城疫、传支、减蛋综合征和禽流感的粘膜HI抗体效价均亦高于不加增强剂的常规苗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免疫含VA5四联疫苗组的海兰褐壳蛋鸡,在新城疫强毒攻毒后,以临床症状判断,可以100%保护;在禽流感H9变异株攻毒后,可完全抑制不排毒。对上述2种病毒的攻毒保护力均高于常规疫苗。结果表明,VA5免疫增强剂能够提高鸡新-支-减-流四联疫苗、新-支-流三联疫苗对蛋鸡的免疫效力,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 免疫增强剂 多联疫苗 抗体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C1302通过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对免疫反应的调控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立婷 于晓明 +5 位作者 杜露平 张元鹏 程海卫 陈瑾 郑其升 侯继波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80-1385,共6页
为获得C57BL/6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DC)的体外制备方法并探讨免疫增强剂CVC1302对DC免疫调控的影响,取8周龄的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在体外经过重组鼠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mouse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 为获得C57BL/6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DC)的体外制备方法并探讨免疫增强剂CVC1302对DC免疫调控的影响,取8周龄的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在体外经过重组鼠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mouse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rm GM-CSF)诱导分化为DC。诱导当天与诱导第3 d、第7 d时,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诱导第7 d时,收获细胞,鉴定表型。利用流式细胞术评价CVC1302对DC表面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用超高分辨率显微镜评价CVC1302对DC递呈抗原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的活化数量,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方法检测T淋巴细胞活化后干扰素γ(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表明,体外诱导的DC在显微镜下具有非常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经典的1型树突状细胞(Conventional type 1 dendritic cell, cDC1)和经典的2型树突状细胞(Conventional type 2 dendritic cell, cDC2)亚群均可检测到。CVC1302能够显著促进DC表面分子活化并且增强DC对鸡卵清白蛋白(OVA)抗原的递呈;CVC1302能够显著活化T淋巴细胞并且提高T淋巴细胞活化后IFN-γ的分泌水平。本研究利用rm GM-CSF成功在体外刺激诱导DC的产生,并证实了CVC1302在体外同样具有促进DC成熟、DC对OVA抗原的递呈及T淋巴细胞活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小鼠 树突状细胞 CVC1302 抗原递呈 T淋巴细胞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