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田间油菜的适宜磷用量研究
1
作者 徐丽萍 陈其军 +1 位作者 马洪波 许仙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6期180-181,274,共3页
[目的]为了确定南京六合区油菜适宜的磷施用量与配比。[方法]在代表性土壤上对六合区油菜主要品种施用不同用量磷肥,同时分析油菜产量和含磷量。[结果]施磷肥90.0~112.5 kg/hm^2,配合施用适量的氮钾肥,产量最高,效益最佳。如果再增加磷... [目的]为了确定南京六合区油菜适宜的磷施用量与配比。[方法]在代表性土壤上对六合区油菜主要品种施用不同用量磷肥,同时分析油菜产量和含磷量。[结果]施磷肥90.0~112.5 kg/hm^2,配合施用适量的氮钾肥,产量最高,效益最佳。如果再增加磷肥施用量,那么磷肥利用率急剧下降,造成浪费,污染环境。[结论]该研究为高产、经济、环保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磷肥 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麦轮作体系钾肥全部施于薯季提高甘薯和周年产量 被引量:13
2
作者 宁运旺 张辉 +2 位作者 许仙菊 马洪波 张永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35-946,共12页
【目的】薯麦轮作是我国甘薯种植的主要模式,施钾对甘薯、小麦都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本文研究了薯麦轮作中钾肥最佳运筹方案,以便更好地发挥钾肥效益。【方法】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位于南京的六合基地连续进行了三年田间定位试验,在周年... 【目的】薯麦轮作是我国甘薯种植的主要模式,施钾对甘薯、小麦都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本文研究了薯麦轮作中钾肥最佳运筹方案,以便更好地发挥钾肥效益。【方法】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位于南京的六合基地连续进行了三年田间定位试验,在周年钾肥投入总量K_2O 270 kg/hm^2的前提下,设置5个甘薯(S)/小麦(W)钾肥分配量处理,分别为S0W270、S90W180、S135W135、S180W90、S270W0,重复三次。调查了产量、产量组成和生物量分配,测定了吸钾量、钾生理效率和钾表观平衡。【结果】钾肥分配量显著影响甘薯的块根产量、单株薯数、单个薯重、冠根比、吸钾量和钾生理效率,而对小麦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草谷比、吸钾量、钾收获指数和钾生理效率均无显著影响。甘薯产量和周年产量均以钾肥全部施于薯季的S270W0处理最高,全部分配于麦季的S0W270处理次之,S270W0的甘薯产量和周年产量比薯麦两季分配的S90W180、S135W135、S180W90处理提高20.7%~24.5%(P<0.05)和17.8%~20.9%(P<0.01),S0W270的分别提高了9.9%~13.4%(P>0.05)和8.2%~11.0%(P>0.05)。S270W0处理的单株薯数和单个薯重分别比钾肥施两季的处理高5.2%~10.4%和8.5%~30.6%(P<0.01),是其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S0W270处理的单株薯数比这三个处理高18.9%~24.8%(P<0.001),但单薯重低于其他处理,较高的单株薯数是该处理甘薯增产的主要原因。S180W90和S270W0处理甘薯整株吸钾量比S90W180和S0W270高出9.7%~16.1%(P<0.05)。随薯季施钾量增加,甘薯冠根比先增后减(P<0.001)、钾生理效率先减后增(P<0.01)、钾收获指数和商品率变化较小(P>0.05)。甘薯吸钾量平均为K_2O 228.0 kg/hm^2,是小麦的2.3倍;钾收获指数平均为0.55,是小麦的5.5倍。薯蔓中储存的钾占甘薯吸钾量的46.6%,薯蔓还田可满足小麦对钾的需求;麦秸中贮存的钾占小麦吸钾量的91.0%,麦秸还田只能满足甘薯吸钾量的39.5%。本研究施钾量下,秸秆不还田,甘薯和小麦年均携出土壤的钾达K_2O 327.9 kg/hm^2,年末土壤速效钾呈快速下降,三个轮作周期后土壤速效钾降低49.2%;秸秆和薯蔓完全还田条件下,薯麦轮作施钾量为K_2O 134.3 kg/hm^2时即可保持土壤钾素平衡。【结论】薯麦轮作中,以钾肥单施于甘薯上,可显著增加单株薯数和单个薯重,增加甘薯产量和周年产量。全部钾肥施于甘薯上,薯蔓还田可以满足小麦的钾素营养。麦秸和薯蔓完全还田条件下,可适当减少钾肥的投入,年施K_2O 134.3 kg/hm^2时即可保持钾素平衡。供试地区土壤和管理条件下,钾肥的管理模式建议为"秸秆还田+适宜施钾量+钾肥全部施于薯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小麦 轮作 钾肥运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条件对甘薯水分利用效率和稳定性碳同位素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辉 朱绿丹 +2 位作者 宁运旺 张丛志 张永春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6-813,共8页
以我国大面积种植的典型旱地作物甘薯为研究对象,进行可控条件的不同水分处理的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下甘薯各典型生育期各器官碳同位素判别值(Δ13C)、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其之间的关系。试验设3个水分条件: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0%(W... 以我国大面积种植的典型旱地作物甘薯为研究对象,进行可控条件的不同水分处理的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下甘薯各典型生育期各器官碳同位素判别值(Δ13C)、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其之间的关系。试验设3个水分条件: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0%(W1),75%(W2),100%(W3)。结果表明,各生育期各器官生物量均随着水分增加而增加,在W3处理时达到最大,各生育期WUE则在W1处理时达到最大。尽管W3处理最终总生物量积累及产量最高,但高水分处理下将降低光合同化物向地下部的分配比例;同时,甘薯光合速率和Ru Bis CO活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甘薯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的Δ13C各不相同,其中根的Δ13C最小,然后依次为叶柄、茎秆、叶片,表明甘薯叶片光合同化物质在各器官中分配时发生碳同位素的分馏作用;在甘薯的各生育期,各器官Δ13C和瞬时WUE呈一致性的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碳同位素可以作为灵敏简单、快速准确的甘薯WUE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甘薯 生育期 水分利用率 碳同位素判别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氮素平衡的氮肥推荐方法——以水稻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宁运旺 张永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1-292,共12页
基于土壤氮素平衡提出了一种新的氮肥推荐方法——氮素归还指数法,并以水稻为例介绍了其实施过程。经江苏省太湖地区和里下河地区45个水稻田块的举例推荐,用肥料效应函数法推荐的最佳经济施氮量(OENR)、氮素归还指数法推荐的氮素归还施... 基于土壤氮素平衡提出了一种新的氮肥推荐方法——氮素归还指数法,并以水稻为例介绍了其实施过程。经江苏省太湖地区和里下河地区45个水稻田块的举例推荐,用肥料效应函数法推荐的最佳经济施氮量(OENR)、氮素归还指数法推荐的氮素归还施氮量(RNR)和理论施氮量法推荐的理论施氮量(TNR)分别平均为N 246.8±42.5、216.9±27.3和176.9±22.3 kg hm-2。氮素归还指数法可不经过田间试验实现以目标产量为唯一变量的氮肥推荐,但在区域氮素净损失率能否保持相对稳定、长期实施氮素归还施氮量能否使土壤不致产生氮素盈余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推荐 氮素平衡 氮素归还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