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郑微微 沈贵银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1-5,共5页
江苏省一直高度重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生产逐步进入绿色发展道路。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体制机制、生产方式、产品品质等已得到基本确立与保障,但仍然存在生产要素支撑体系不完备、绿色生产标准和规范匮乏、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 江苏省一直高度重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生产逐步进入绿色发展道路。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体制机制、生产方式、产品品质等已得到基本确立与保障,但仍然存在生产要素支撑体系不完备、绿色生产标准和规范匮乏、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政府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须要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完善理论体系,明确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绿色发展 江苏省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长归因、现实困境与政策建议——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分析
2
作者 徐雪高 赵培芳 孙小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71-279,共9页
为进一步探究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长动因和现实困境,在界定农业企业高质量内涵特征的基础上,选取5个国内农业领军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基于扎根理论提炼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长路径,剖析其面临的主要困境,以期为我国农业企业高质量发... 为进一步探究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长动因和现实困境,在界定农业企业高质量内涵特征的基础上,选取5个国内农业领军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基于扎根理论提炼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长路径,剖析其面临的主要困境,以期为我国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维度上的借鉴与启示。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农业企业应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环境友好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案例企业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后发现,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长归因可归纳为以顺应环境变化为契机形成市场导向驱动路径、以现代管理体制为抓手形成制度创新驱动路径、以科技支撑为关键形成技术创新驱动路径、以产业链延伸为突破形成产业发展创新路径等4个方面。当前农业企业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有两极分化特征明显、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企业风险管控压力较大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进而从加强技术创新、全产业链建设、提高社会责任、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企业 高质量发展 成长归因 现实困境 政策建议 三级编码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达地区粮食稳产保供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大威 何泽新 +2 位作者 柏青 朱方林 樊晶慧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0,共3页
粮食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本文在分析粮食稳产保供生态补偿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为例,探讨了经济发达地区粮食安全面临的粮食面积萎缩、种粮收益偏低、种粮地块不稳、涉粮补贴不足等问题,总... 粮食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本文在分析粮食稳产保供生态补偿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为例,探讨了经济发达地区粮食安全面临的粮食面积萎缩、种粮收益偏低、种粮地块不稳、涉粮补贴不足等问题,总结了武进区探索粮食稳产保供生态补偿机制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研究结果可为保障粮食安全、优化农村生态补偿政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生态补偿 经济发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绿色食品梨特征营养品质挖掘与保持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玲玲 刘鹏琰 +1 位作者 王玉玲 季国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149,共9页
梨是江苏省优势特色产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绿色食品梨市场需求呈现上升趋势,但关于其特征营养品质的关注及品质保持技术的研究不足。本研究选取江苏省绿色食品梨为代表,旨在探究绿色食... 梨是江苏省优势特色产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绿色食品梨市场需求呈现上升趋势,但关于其特征营养品质的关注及品质保持技术的研究不足。本研究选取江苏省绿色食品梨为代表,旨在探究绿色食品梨的特征营养品质评价指标,通过营养品质与生长环境因子、栽培方式以及采摘期等关联因素的研究分析,明确其特征性营养功能成分形成的关键调控因素,解析特征营养品质形成的关键影响因子。研究过程中,应用化学检测分析技术手段,通过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基于品种和环境质量因子的品质参数进行归类响应分析,构建江苏地区绿色食品梨产品特征性营养品质评价指标包括维生素C、山梨醇、苹果酸、可滴定酸、Mg、果糖和Ca。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露天和套袋2种栽培模式下,露天种植模式的石细胞含量更低,口感更好,果糖、葡萄糖、柠檬酸、Mn和Se含量较高;最适采摘期研究表明,露天梨采摘早于套袋梨,且均在二者成熟期中期采摘的梨果品质比较优良;决定梨品质形成的关键可控环境因子为土壤pH值、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以影响农产品特征营养品质的关键或者重要影响因子作为突破口,形成区域适宜性梨品种选择技术、口感与风味调控栽培关键技术,以及优化水肥土管理、最佳采摘期选择、全程质量控制及溯源配套技术,并以此为核心构建江苏绿色优特农产品营养品质保持的生产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食品 特征营养品质 保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江苏农村“三新”经济培育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汪翔 沈贵银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79-284,共6页
江苏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简称“三新”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中起关键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实现农业多元价值,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 江苏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简称“三新”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中起关键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实现农业多元价值,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与资源利用率,引领城乡消费模式创新,并吸引社会资本要素下乡。在梳理发展农村“三新”经济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分别围绕构建监测体系、夯实发展基础、探索融合发展与绿色发展、打造新载体与培育新主体等方向,提出推动江苏省农村“三新”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建议进一步完善配套用地政策,加快要素多元投入,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支撑,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江苏农村 “三新”经济 培育路径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江苏与太平洋岛国农业领域交流合作的对策
6
作者 邹轶 彭英 +1 位作者 亢志华 张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75-279,共5页
江苏省与太平洋岛国虽远隔重洋,但友好交往,农业合作由来已久,合作基础良好。从自然环境、农业产业类型、农业土地制度、农业科技装备、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系统分析当前太平洋岛国的国情和农业概况,揭示太平洋岛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 江苏省与太平洋岛国虽远隔重洋,但友好交往,农业合作由来已久,合作基础良好。从自然环境、农业产业类型、农业土地制度、农业科技装备、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系统分析当前太平洋岛国的国情和农业概况,揭示太平洋岛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土分散度高,土地资源不集中;气候变化明显,自然灾害频发;土地与劳动力资源不匹配,人均劳动生产率低;基础设施落后,生产设备老旧;农产品流通体系薄弱,加工增值率低。而江苏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已有较好的基础,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有条件也有责任做好“一带一路”国家的技术援助和农业合作工作。但同时江苏省与太平洋岛国农业领域合作还存在缺乏多层级磋商机制、多元化产业融合、区位帮扶优势等问题,进而提出在完善交流机制、创设新型智库、扩大经贸交流、深化科技合作等方面深化江苏省与太平洋岛国在农业领域交流合作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太平洋岛国 农业合作 “一带一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主要经济作物种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沙琴 陈新 +6 位作者 薛晨晨 沈一 许乃银 付三雄 亢志华 张洁夫 李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0-27,共8页
大豆、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为江苏省传统优势农业产业,是江苏省农作物多元轮作、深化供给侧改革和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大豆、油菜为研究对象,从科研育种力量、品种审定、品种登记、品种推广、知识产权以及相关种子企业分布等... 大豆、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为江苏省传统优势农业产业,是江苏省农作物多元轮作、深化供给侧改革和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大豆、油菜为研究对象,从科研育种力量、品种审定、品种登记、品种推广、知识产权以及相关种子企业分布等方面调查分析江苏省主要经济作物的种业现状,剖析当前大豆、油菜种业创新发展面临的自主创新能力弱、育繁推环节割裂、突破性品种缺乏等“卡脖子”问题,从打好差异化聚焦战略、打造品种选用共同体、加强推广体系建设、扶持种业龙头企业、推进“走出去”战略等方面提出针对性举措,探索种业双循环发展新路径,以适应江苏省经济作物产业实际,促进江苏省种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现状 大豆 油菜 经济作物 企业 江苏省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江苏农业农村发展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沈贵银 廖小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共7页
“十四五”时期是江苏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全面分析“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所取得成就以及农业农村发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深刻把握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点从缩小区... “十四五”时期是江苏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全面分析“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所取得成就以及农业农村发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深刻把握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点从缩小区域间与产业内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差距,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并提高产业附加值以及解决好城乡间、区域间、家庭间的收入不均衡问题等方面谋划“十四五”江苏省农业农村工作,建立健全适应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与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农村制度政策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区域差异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晓倩 李玲 孙小龙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9-1141,共13页
加快核心科学技术创新对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极具重要性。本研究基于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科技创新对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区域差异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2010-2020年,... 加快核心科学技术创新对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极具重要性。本研究基于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科技创新对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区域差异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2010-2020年,中国科技创新水平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上升;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中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作用效果较明显,对东部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作用次之,而对西部地区的作用不显著;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对毗邻省份的间接影响高于对该省的直接影响。所以应继续加大科技投入,统筹规划各地区农业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辐射作用,实现农业整体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农业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空间溢出效应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季国军 纪洪亭 +6 位作者 程琨 刘满强 江瑜 胡正锟 张岳芳 胡乃娟 胡锋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2-1054,共13页
系统分析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碳足迹及经济效益对水稻生产碳减排和发展低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省级尺度上关于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研究尚少见报道。基于江苏水稻农情调查数据,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江... 系统分析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碳足迹及经济效益对水稻生产碳减排和发展低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省级尺度上关于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研究尚少见报道。基于江苏水稻农情调查数据,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江苏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碳足迹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16-2020年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单位面积碳足迹为11.28~14.39t·hm^(-2),单位产量碳足迹为1.30~1.52kg·kg^(-1),单位产值碳排放为0.49~0.58kg·yuan^(-1),单位面积碳足迹、单位产量碳足迹和单位产值碳足迹从大到小依次为抛秧水稻或手插水稻、机插水稻、直播水稻。机插水稻和手插水稻生产单位面积碳足迹随年份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机插水稻、手插水稻和直播水稻单位产量碳足迹随年份的变化呈下降趋势。不同水稻生产种植方式碳足迹中占比最大的是稻田甲烷排放,其次为氮肥施用导致的碳足迹、稻田氧化亚氮排放和灌溉用电导致的碳足迹。氮肥和灌溉用电是影响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同水稻种植方式总收益为2.51×10^(3)~2.75×10^(3)yuan·hm^(-2),资源投入成本为1.88×10^(3)~1.99×10^(3)yuan·hm^(-2),碳排放成本为0.20×10^(3)~0.25×10^(3)yuan·hm^(-2),考虑碳排放的净收益(NI-CO_(2))为0.39×10^(3)~0.64×10^(3) yuan·hm^(-2)。机插水稻NI-CO_(2)低于其他三种水稻种植方式,这与机插水稻较高的总收益和较低的资源投入成本和较低的碳排放成本有关。综上所述,仅考虑碳排放,直播水稻是最为低碳的水稻种植方式,综合碳排放和经济效益,机插水稻优于手插、直播和抛秧水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方式 碳足迹 经济效益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产业链视角下江苏省推进节粮减损的现实困境与纾解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媛 朱方林 +1 位作者 汤勇华 朱大威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6-231,共6页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然而当前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严峻,维护粮食安全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在全产业链视角下,剖析了江苏省粮食产业存在着由于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增加、绿色储粮标准化和物流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粮食过度加工、节粮...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然而当前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严峻,维护粮食安全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在全产业链视角下,剖析了江苏省粮食产业存在着由于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增加、绿色储粮标准化和物流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粮食过度加工、节粮意识淡化等原因导致的粮食损失与浪费问题,探讨了生产源头、仓储物流、加工利用、宣传教育等各环节节粮减损的具体实施路径,提出加强标准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引领、强化应急管理、凝聚实施合力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产业链 节粮 减损 实施路径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AD方法的县域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评估——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春红 宋冠呈 +2 位作者 陆剑峰 李柯 朱大威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3-277,共5页
宅基地制度改革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和引擎,科学、系统地评估宅基地改革试点成效,对于优化完善政策、深入推进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在实地获取各类宅基地改革资料、多层次开展半结构访谈的基础上,... 宅基地制度改革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和引擎,科学、系统地评估宅基地改革试点成效,对于优化完善政策、深入推进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在实地获取各类宅基地改革资料、多层次开展半结构访谈的基础上,选择S-CAD方法评估宅基地改革试点成效,基于政府视角,对宅基地改革政策的受众、工具、逻辑、因果开展一致性、充要性、依赖性分析。结果表明,昆山市宅基地改革工作逻辑思维清晰,改革举措和预期目标一致性较强;设计科学合理,每项改革举措均发挥支撑作用;汇聚改革合力,并形成各方利益主体共同推动改革的良好局面,取得了预期成效,并形成了宅基地改革的“昆山样本”。根据评估结果,凝练出宅基地改革中找准改革方向、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户意愿、强化风险管控、发挥协同效应等经验启示,以期为其他内类地区开展宅基地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改革 S-CAD 评估 经济发达地区 经验启示 昆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农业电商发展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25
13
作者 刘岩 张文宇 +2 位作者 秦建军 施宇恬 曹宏鑫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30-333,共4页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的融合既带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改变了传统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当前,凭借发达的电商平台、便捷的购买方式以及畅通的物流体系,农业电商逐步占据了农产品营销市场。基于"互联网+"视角,分析农业电商的定义...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的融合既带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改变了传统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当前,凭借发达的电商平台、便捷的购买方式以及畅通的物流体系,农业电商逐步占据了农产品营销市场。基于"互联网+"视角,分析农业电商的定义、作用、现状、机遇、挑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电商 现代农业 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径与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微微 徐雪高 沈贵银 《农业展望》 2024年第10期90-96,共7页
民以食为天,农以地为本。江苏作为全国重要的“粮仓”,通过强化政府高位推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创新建设推广模式、强化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等关键举措,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规模效益、经营效率以及农业农... 民以食为天,农以地为本。江苏作为全国重要的“粮仓”,通过强化政府高位推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创新建设推广模式、强化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等关键举措,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规模效益、经营效率以及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明显提升与改善。然而,对标高质量发展,江苏仍存在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大、项目建设推进难度大、科技成果应用有差距、监督管理难度大、责任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基于此,锚定农业强省建设目标,面向新阶段高标准农田建设新需求,不仅需要强化分区推进、全面覆盖,协同推进、系统配套,统筹兼顾、提升质量,加强监督、强化责任的建设新路径,还需在探索投入机制创新、优化外部条件支持、落实管护责任制度、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强化基层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政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粮食安全 建设路径 高质量发展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双创农民培育提升策略研究——基于江苏省X市农民双创情况统计和442位双创农民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孟祥海 徐宏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65,共7页
实现乡村振兴是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鼓励和引导农民双创是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江苏省X市7个涉农县区、92个乡镇、523个村农民双创情况普查以及对农民双创载体(包括农民创新创业园、乡镇工业集... 实现乡村振兴是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鼓励和引导农民双创是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江苏省X市7个涉农县区、92个乡镇、523个村农民双创情况普查以及对农民双创载体(包括农民创新创业园、乡镇工业集中区等)和农民双创公共服务机构的数据统计的分析表明,普遍存在着双创农民自身竞争能力薄弱、双创融资难、培训效果有限、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成为阻碍农民双创的关键因素。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需要着力抓好以农业、农村农民为核心的金融创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培训质量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双创农民 培育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江苏省提高粮食有效供给能力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媛 朱方林 张露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225-230,共6页
利用相关的统计资料和研究文献,从粮食种植、粮食产量、粮食消费和区域分布着手,全面地总结和分析了江苏省粮食生产的现状、粮食供需平衡和有效供给的态势。从保障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资源利用角度,提出了江苏粮食有效供给的发展思... 利用相关的统计资料和研究文献,从粮食种植、粮食产量、粮食消费和区域分布着手,全面地总结和分析了江苏省粮食生产的现状、粮食供需平衡和有效供给的态势。从保障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资源利用角度,提出了江苏粮食有效供给的发展思路,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优化产业链管理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有效供给 对策 江苏省 供需形势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绿色发展制度机制创新:浙江实践 被引量:10
17
作者 徐雪高 郑微微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6期293-296,共4页
近年来,浙江省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生产逐步进入绿色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了一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但仍然存在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要素支撑体系不完备、农业绿色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品的标准和规范还比较匮乏等问题,... 近年来,浙江省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生产逐步进入绿色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了一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但仍然存在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要素支撑体系不完备、农业绿色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品的标准和规范还比较匮乏等问题,须要进一步从市场机制、绿色生产支撑要素、标准化体系及综合评价体系等方面强化制度机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绿色发展 制度机制 创新 浙江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立冬 曹明霞 +1 位作者 张照新 徐雪高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263-268,共6页
利用1 247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及其结构性特征。研究发现:(1)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总体尚可但难言乐观;(2)从地区结构上来看,东部地区农业产业化... 利用1 247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及其结构性特征。研究发现:(1)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总体尚可但难言乐观;(2)从地区结构上来看,东部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要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3)从行业结构来看,乳品、畜禽和水产3个行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相对较好,皮毛和棉麻丝等行业相对较差;(4)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或交易额规模与社会责任履行两者之间呈现倒"U"形曲线关系。规模为10亿~50亿元标准的龙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最好,而规模达百亿元标准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社会责任 履行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思柱 张萌 孙洪武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3-239,共7页
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开展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是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的重要探索。在对国家和地方农业科技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的特点,提出评价县域农业科技现... 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开展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是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的重要探索。在对国家和地方农业科技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的特点,提出评价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构想,从产业科技化、人才专业化和生态绿色化三个方面建立10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根据产粮大县、都市农业县、发达地区县、农业特色县四种县域类型进行差异化赋权,通过水平指数和发展指数合成综合指数,构建形成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评价模型。研究将为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的动态评估和建设成效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农业科技现代化 分类评价 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发展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秦建军 汪翔 +1 位作者 陆建珍 徐雪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6期240-243,共4页
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是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的重要基础。对江苏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发展状况分析表明:近年来,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保有量和机械作业量均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经营主体的服务能力得以提升、服务收益能力也持... 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是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的重要基础。对江苏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发展状况分析表明:近年来,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保有量和机械作业量均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经营主体的服务能力得以提升、服务收益能力也持续彰显;江苏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发展中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服务能力不足、推广应用人才缺乏以及机械作业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促进江苏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更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初加工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