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伪狂犬病病毒新流行变异毒株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
作者 华利忠 刘剑锋 +2 位作者 冯志新 杨若松 邵国青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共5页
近30年内,猪伪狂犬活疫苗的应用对中国猪伪狂犬病的防控贡献巨大。2011年以来,中国许多免疫猪场相继暴发猪伪狂犬疫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研究显示最新流行的PRV毒株为变异株,部分商品化活疫苗不能对其提供完全的保护。本文详... 近30年内,猪伪狂犬活疫苗的应用对中国猪伪狂犬病的防控贡献巨大。2011年以来,中国许多免疫猪场相继暴发猪伪狂犬疫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研究显示最新流行的PRV毒株为变异株,部分商品化活疫苗不能对其提供完全的保护。本文详细介绍了2011年以来中国猪伪狂犬病的发病情况及其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了猪伪狂犬新变异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变异株来源,同时论述了针对PRV突变株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深入开展中国猪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变异株 分子生物学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8
2
作者 曹东阳 王小敏 +2 位作者 钱爱东 何孔旺 茅爱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0-398,共9页
为了解中国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猪圆环病毒Ⅱ型( PCV2)的分子流行病学以及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运用PCR技术对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猪场且PCV2检测为阳性的样品进行全基因组序列的扩增和测序,共获得18株PCV2全基因序列,并对所得... 为了解中国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猪圆环病毒Ⅱ型( PCV2)的分子流行病学以及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运用PCR技术对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猪场且PCV2检测为阳性的样品进行全基因组序列的扩增和测序,共获得18株PCV2全基因序列,并对所得到的毒株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8株毒株与国内外的参考毒株同源性为93.5%~99?7%,而ORF2核苷酸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7.1%~99?9%和84.2%~99?6%,说明毒株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18株毒株中有5株PCV2a,7株PCV2b,6株PCV2d,其中20150429YC全长为1766 bp,与(HM038031.1 PCV2d等)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为100?0%,未发现PCV2c。同时,Cap蛋白的抗原表位和抗原性也发生了变化。说明,目前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猪群中PCV2感染较为普遍,PCV2的流行毒株以PCV2b基因型为主,PCV2d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Ⅱ型 分子流行病学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绵羊溶血性曼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基棕 李文良 +4 位作者 毛立 郝飞 杨蕾蕾 张纹纹 江杰元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6-158,共3页
为确定导致绵羊细菌性感染死亡的病原,从送检病死绵羊肺脏中分离纯化出1株细菌,并对其进行培养特性观察、生化反应、PCR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纯化的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经生化反应和PCR鉴定为溶血性曼氏杆... 为确定导致绵羊细菌性感染死亡的病原,从送检病死绵羊肺脏中分离纯化出1株细菌,并对其进行培养特性观察、生化反应、PCR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纯化的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经生化反应和PCR鉴定为溶血性曼氏杆菌;该细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噻肟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利福平、卡那霉素、恩诺沙星和大观霉素耐药;将1×10~9CFU/m L菌液10倍系列稀释后感染6~8周龄小白鼠,该细菌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10^(6.2)CFU/m L;死亡动物的剖检病变与发病绵羊类似,并从病变器官内分离到细菌。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溶血性曼氏杆菌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溶血性曼氏杆菌 分离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彦伟 刘茂军 +4 位作者 武昱孜 张旭 李桂兰 张映 邵国青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4-88,共5页
猪肺炎支原体是猪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原。近年来对该病原研究较多,但主要都集中在基因和膜蛋白方面。论文从猪肺炎支原体基因结构、黏附蛋白、蛋白组学和猪肺炎支原体的细胞炎性因子反应等方面对猪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理进行综述,为相关... 猪肺炎支原体是猪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原。近年来对该病原研究较多,但主要都集中在基因和膜蛋白方面。论文从猪肺炎支原体基因结构、黏附蛋白、蛋白组学和猪肺炎支原体的细胞炎性因子反应等方面对猪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理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 致病机理 蛋白组学 细胞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结核棒状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病原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基棕 李文良 +4 位作者 毛立 郝飞 杨蕾蕾 张纹纹 江杰元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158-162,共5页
从疑似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的肩前淋巴结脓肿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革兰氏染色为无芽孢的阳性棒状杆菌;伪结核棒状杆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表明,该细菌的序列与伪结核棒状杆菌同源性达99.0%以上,确定其为伪结核棒状杆菌。用15种常用抗... 从疑似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的肩前淋巴结脓肿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革兰氏染色为无芽孢的阳性棒状杆菌;伪结核棒状杆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表明,该细菌的序列与伪结核棒状杆菌同源性达99.0%以上,确定其为伪结核棒状杆菌。用15种常用抗生素纸片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高度敏感;对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林可霉素和大观霉素耐药。致病性试验发现,腹腔注射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10-6.0CFU/m L;皮下注射小白鼠2 d后出现大小不等的脓肿;分别用2×108、2×106CFU/m L 2种剂量皮下注射羊后出现体温持续升高,接种部位和周边的浅表淋巴结出现脓肿,切开后有干酪样脓汁,并从病变器官和脓汁中分离到细菌。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皮肤和肌肉层有坏死灶及肉芽肿形成,肌纤维断裂坏死,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结出现化脓灶,并有大量上皮样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本研究为伪结核棒状杆菌疫苗研制及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结核棒状杆菌 分离鉴定 病源学特征 药敏试验 致病性试验 组织病理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佐剂体内外促进细胞免疫刺激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熊祺琰 董璐 +2 位作者 冯志新 刘茂军 邵国青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54-1360,共7页
为增强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在肌肉注射免疫时的细胞免疫刺激能力,对7种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可用佐剂的细胞免疫应答促进作用进行了体外及体内试验评价。7种佐剂中除皂角素外,其余6种对活疫苗活力皆无明显影响。用这6种佐剂体外刺激淋巴细... 为增强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在肌肉注射免疫时的细胞免疫刺激能力,对7种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可用佐剂的细胞免疫应答促进作用进行了体外及体内试验评价。7种佐剂中除皂角素外,其余6种对活疫苗活力皆无明显影响。用这6种佐剂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发现左旋咪唑、免疫刺激复合物基质、黄芪多糖和胞壁酰二肽可以在体外单独刺激或协同刀豆蛋白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及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其中免疫刺激复合物基质仅需ng/ml级别浓度即可起效,而壳聚糖和卡波姆不能在体外刺激细胞增殖。选用其中5种佐剂与活疫苗配合肌肉注射免疫小鼠,发现左旋咪唑、免疫刺激复合物基质、黄芪多糖、卡波姆可以显著增加机体针对猪肺炎支原体抗原的细胞免疫应答。结果表明,利用适当佐剂可以实现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在肌肉注射条件下对机体细胞免疫应答的有效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 活疫苗 猪支原体肺炎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鼻支原体表面可变脂蛋白vlpA黏附宿主细胞功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必雄 熊祺琰 +6 位作者 王佳 纪燕 倪博 韦艳娜 冯志新 刘茂军 邵国青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97-1904,共8页
猪鼻支原体(Mycoplasma hyorhinis)可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肺炎及中耳炎等多种慢性炎症,感染率极高,且与人类肿瘤的发生有关,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已有研究表明猪鼻支原体表面可变脂蛋白(vlp)家族参与支原体黏附宿主细胞的过... 猪鼻支原体(Mycoplasma hyorhinis)可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肺炎及中耳炎等多种慢性炎症,感染率极高,且与人类肿瘤的发生有关,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已有研究表明猪鼻支原体表面可变脂蛋白(vlp)家族参与支原体黏附宿主细胞的过程,本试验主要详细研究vlp家族成员之一vlpA的黏附细胞功能,特别是其Ⅲ区重复片段重复次数变化对其黏附能力的影响。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vlpA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菌体DNA中扩增获得vlpA基因,或者人工合成Ⅲ区重复片段重复次数不等的一系列vlpA基因,均克隆至pET-32a(+)质粒中进行表达,获得目的蛋白质。同时利用固相合成法制备含两段Ⅲ区重复片段的多肽。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微孔板黏附试验检测所制备的各种重组vlpA蛋白和多肽的黏附功能。通过诱导表达和镍柱亲和层析纯化,成功获得纯度较高的各个目的蛋白质。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vlpA可以黏附宿主细胞;利用微孔板黏附试验定量检测不含Ⅲ区的重组vlpA0蛋白及Ⅲ区重复片段多肽的黏附能力,结果发现vlpA0可黏附细胞,而Ⅲ区重复片段多肽无明显黏附能力;进一步利用微孔板黏附试验检测含Ⅲ区重复片段次数分别为3、6、9、12次的重组蛋白vlpA3、vlpA6、vlpA9、vlpA12的黏附能力,结果显示四种重组蛋白质均可黏附细胞,但黏附水平均低于不含Ⅲ区的重组vlpA0蛋白,且随着Ⅲ区重复片段重复次数的增加黏附能力下降。本研究结果提示vlpA为猪鼻支原体黏附因子之一,其Ⅱ区含有黏附位点,而整体分子的黏附能力随着Ⅲ区重复片段重复次数的增加明显减弱。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猪鼻支原体的黏附及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鼻支原体 可变脂蛋白vlpA 细胞黏附 重复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桃谷鸭OASL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毕可然 韩凯凯 +5 位作者 李银 刘青涛 赵冬敏 刘宇卓 黄欣梅 杨婧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共6页
为了获得樱桃谷鸭寡腺苷酸合成酶样蛋白质基因(OASL)全长cDNA,并且初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采用RT-PCR和RACE方法从鸭脾脏组织总RNA中扩增OASL基因cDNA片段,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分析鸭OASL的遗传进化以及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 为了获得樱桃谷鸭寡腺苷酸合成酶样蛋白质基因(OASL)全长cDNA,并且初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采用RT-PCR和RACE方法从鸭脾脏组织总RNA中扩增OASL基因cDNA片段,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分析鸭OASL的遗传进化以及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和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樱桃谷鸭OASL基因(Gen Bank登录号:KX255654)全长1 630 bp,其中包含19 bp的5'UTR(Untranslated region,UTR)、99 bp的3'UTR(Untranslated region,UTR)和PolyA尾巴、1 512 bp的编码区(Coding region,CDS),翻译编码504个氨基酸多肽。鸭OASL蛋白具有寡腺苷酸合成酶(OAS)蛋白家族的典型特征,即N端为寡腺苷酸合成酶样结构域(OAS-like domain,OLD),C端为2个串联的泛素化样结构域(Ubiquitin-like domains,Ub LDs),不具有信号肽和跨膜区。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OASL氨基酸序列在同种之间比较保守,与已报道的鸭OASL的同源性高达100%,与鹅同源性为78%,与人、鼠和猪等哺乳动物的同源性仅为4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谷鸭 OASL基因 RACE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转录因子STAT1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韩凯凯 赵冬敏 +6 位作者 毕可然 章丽娇 刘青涛 刘宇卓 黄欣梅 杨婧 李银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6-141,共6页
本研究以小鼠组织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得到小鼠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1(STAT1)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的碱基序列,然后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 DsRed-N1中,构建p DsRed-N1-STAT1重组质粒。测序成功的真核质粒转染至BHK-21细胞,... 本研究以小鼠组织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得到小鼠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1(STAT1)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的碱基序列,然后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 DsRed-N1中,构建p DsRed-N1-STAT1重组质粒。测序成功的真核质粒转染至BHK-21细胞,通过α干扰素(IFN-α)分子刺激,检测细胞中STAT1分子的活化状态与定位,最终通过坦布苏病毒刺激,荧光显微镜检测STAT1分子的细胞内定位。结果表明,小鼠的STAT1基因开放阅读框为2 250 bp,编码749个氨基酸。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小鼠STAT1与人、大鼠、猪、马等哺乳动物STAT1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分别为92%、97%、91%、91%。转染结果表明,构建的p DsRed-N1-STAT1真核表达质粒在BHK-21细胞中成功表达,无IFN-α刺激时,红色荧光只在BHK-21细胞的细胞质中出现,而加入IFN-α后,红色荧光则大多分布于细胞核内。用坦布苏病毒感染细胞后,红色荧光多分布于细胞质中。说明,构建的真核质粒p DsRed-N1-STAT1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能够正确表达融合蛋白质Red-STAT1,而且在IFN-α刺激下,Red-STAT1可由细胞质向细胞核转运,同时发现,坦布苏病毒感染能够有效抑制STAT1分子的核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1 Α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保护剂提高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保存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青涛 卢凤英 +7 位作者 汪爱芬 尹秀凤 朱秀同 何平有 赵玉龙 朱晓玮 薛家宾 张小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52-157,共6页
为提高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的耐热性能,根据前期研究设计了3个耐热保护剂配方,比较不同配方对疫苗的抗原冻干损失、温度耐受性和保存期的影响。结果显示,保护剂TS11、TS37、TS51所制备疫苗的抗原冻干损失均在0.5 lg以下,... 为提高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的耐热性能,根据前期研究设计了3个耐热保护剂配方,比较不同配方对疫苗的抗原冻干损失、温度耐受性和保存期的影响。结果显示,保护剂TS11、TS37、TS51所制备疫苗的抗原冻干损失均在0.5 lg以下,相互之间差异不明显。但TS37所制备疫苗在37℃和45℃耐受后的抗原效价下降滴度明显低于TS11和TS51,这说明TS37具有更好的耐热保护效果。另外,25℃、2~8℃保存试验显示,配方TS37可使疫苗在室温下至少能保存1个月、冷藏条件下至少保存27个月而抗原含量和攻毒保护仍能达到质量标准要求。因此,本试验研制成功针对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的耐热保护剂TS37,该保护剂可使疫苗实现2~8℃下长期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保护剂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 保存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滴鼻免疫保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若松 邢宪平 +4 位作者 冯志新 华利忠 熊祺琰 Hassan Zackaria Ali Ishag 邵国青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97,共5页
本研究通过滴鼻免疫新途径免疫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与肺内免疫组及对照组进行比较,来确定滴鼻免疫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的免疫保护力。将20只猪随机分为肺内免疫组、滴鼻免疫组、健康对照组和攻毒对照组。定期观察和检测各组... 本研究通过滴鼻免疫新途径免疫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与肺内免疫组及对照组进行比较,来确定滴鼻免疫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的免疫保护力。将20只猪随机分为肺内免疫组、滴鼻免疫组、健康对照组和攻毒对照组。定期观察和检测各组猪免疫后的临床症状。结果表明:滴鼻免疫组免疫后,猪群体温正常,无免疫引起的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免疫途径安全可行;滴鼻免疫组和肺内免疫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Ig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但滴鼻免疫组与肺内免疫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4+数值未发生显著性变化。肺脏剖检评分显示滴鼻免疫组的肺脏的病变水平与攻毒对照组相比呈极显著降低(P<0.01),保护率达到60%,相对低于肺内免疫组100%的保护率。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通过滴鼻免疫方式,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 滴鼻免疫 SIGA 肺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醛缩酶原核表达及致猪气管上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华利忠 王世杰 +6 位作者 马丹夫 刘茂军 冯志新 刘蓓蓓 韦艳娜 于岩飞 邵国青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22,共6页
为了研究Ⅱ类果糖二磷酸醛缩酶(FBA)是否为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的毒力因子,并参与其致病作用,根据已发表的猪肺炎支原体醛缩酶全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以猪肺炎支原体168株基因组为模板,通过Overlap PCR点... 为了研究Ⅱ类果糖二磷酸醛缩酶(FBA)是否为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的毒力因子,并参与其致病作用,根据已发表的猪肺炎支原体醛缩酶全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以猪肺炎支原体168株基因组为模板,通过Overlap PCR点突变扩增醛缩酶基因。将FBA克隆至pET-28a(+)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FBA基因全长864 bp。将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28a(+)/FBA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通过筛选获得阳性克隆,重组工程菌在IPTG诱导下成功获得表达融合蛋白猪肺炎支原体Ⅱ类果糖二磷酸醛缩酶(Mhp FBA),大小约为35 ku。纯化蛋白并接种于猪气管上皮细胞至FBA终浓度分别为0、10、50、100、150、200μg/mL,孵育24 h后进行上清中丙酮酸浓度的检测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上清中丙酮酸浓度随着FBA浓度的上升,出现先极显著上升(P<0.01)、后急剧下降的现象;细胞平均凋亡率依次分别为3.54%、10.91%、13.99%、27.19%、32.84%和40.71%,并随着FBA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且相比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成功构建了Mhp FBA重组菌,表达获得了Mhp重组蛋白FBA,该蛋白可能为猪肺炎支原体的毒力因子,参与猪肺炎支原体的致病作用,从而为进一步开展Mhp致病机理和药物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 果糖二磷酸醛缩酶 原核表达 气管上皮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源坦布苏病毒株NJX-4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敬峰 李银 +3 位作者 赵冬敏 黄欣梅 周晓波 刘宇卓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8-229,297,共3页
采用vero细胞与鸡胚传代接种法,从江苏省南京市某肉鸭场发病鸭(临床表现为瘫痪、卧地不起、全身多器官出血)肝脏、脾脏病料组织中分离出1株病毒。RT-PCR结果排除了分离病毒为禽流感、新城疫、鸭减蛋综合征、传染性支气管炎、鸭病毒性肝... 采用vero细胞与鸡胚传代接种法,从江苏省南京市某肉鸭场发病鸭(临床表现为瘫痪、卧地不起、全身多器官出血)肝脏、脾脏病料组织中分离出1株病毒。RT-PCR结果排除了分离病毒为禽流感、新城疫、鸭减蛋综合征、传染性支气管炎、鸭病毒性肝炎、鸭瘟等病毒的可能性;禽坦布苏病毒特异引物扩增结果呈阳性。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病毒与GenBank上登录和实验室保存的坦布苏病毒E基因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部分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该分离病毒不能凝集鸡红细胞,且对乙醚、三氯甲烷敏感,可引起试验鸭感染发病。分离毒株NJX-4是一种新的坦布苏病毒,属于黄病毒科坦布苏病毒属,暂称为鸭坦布苏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江苏省部分中小规模猪场PCV-2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华伟 张敬峰 +2 位作者 何孔旺 赵永前 茅爱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117-119,共3页
应用韩国JBT公司的PCV-2抗体检测试剂盒,对2014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临床门诊收集的。来自宿迁、连云港、南通、盐城和徐州5市未进行PCV-2疫苗免疫接种的32个中小规模猪场的990份血清进行PCV-2的抗体检测,... 应用韩国JBT公司的PCV-2抗体检测试剂盒,对2014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临床门诊收集的。来自宿迁、连云港、南通、盐城和徐州5市未进行PCV-2疫苗免疫接种的32个中小规模猪场的990份血清进行PCV-2的抗体检测,并对其中50份阳性血清进行PCV-2的PCR检测,以诊断和分析PCV-2在江苏的感染情况。抗体检测结果表明,990份血清样品平均抗体阳性率为83.8%。PCR检测结果显示:50份阳性血清的PCV-2检出率为32.0%。表明,PCV-2感染在江苏省中小规模猪场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中小规模猪场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和动物支原体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邱明君 刘茂军 +3 位作者 张旭 武昱孜 张映 邵国青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09-713,共5页
支原体可感染人、动物、植物及细胞等,给人类、动植物健康和科研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危害巨大。目前,研究人员开始从蛋白质水平阐述病原菌的致病机制,研发新型疫苗和药物,从而控制支原体疾病的发生与危害。本文将近年来的人和动物支原体... 支原体可感染人、动物、植物及细胞等,给人类、动植物健康和科研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危害巨大。目前,研究人员开始从蛋白质水平阐述病原菌的致病机制,研发新型疫苗和药物,从而控制支原体疾病的发生与危害。本文将近年来的人和动物支原体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为今后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蛋白质组学 样品制备 研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糖基化E2蛋白和E0蛋白的协同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文良 毛立 +2 位作者 杨蕾蕾 张纹纹 江杰元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7-361,共5页
为了研究杆状病毒表达的糖基化亚单位疫苗的协同免疫保护作用,将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制备猪瘟E2、E0重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和糖基化情况。用重组蛋白单独或联合免疫家兔,检测血清中抗体水平变化。在首免后4周用猪瘟兔... 为了研究杆状病毒表达的糖基化亚单位疫苗的协同免疫保护作用,将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制备猪瘟E2、E0重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和糖基化情况。用重组蛋白单独或联合免疫家兔,检测血清中抗体水平变化。在首免后4周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C株攻毒家兔,监测其体温变化,并运用RT-PCR检测家兔脾脏中病毒RNA。结果表明,E2、E2+E0免疫组兔均可诱导产生高水平的抗体和中和抗体,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攻毒后E2免疫组2/5兔出现轻热症状,1/5兔脾脏病毒阳性;E2+E0组兔均未出现发热症状,也未检测到C株病毒RNA。E0组不能诱导兔产生中和抗体,但也能提供部分保护(2/5)。可见,基于E2、E0的亚单位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且两者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有望成为新型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亚单位疫苗 E2蛋白 E0蛋白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模式下小反刍兽疫母源抗体消长规律 被引量:16
17
作者 郝飞 李文良 +11 位作者 毛立 许宝军 唐朝忠 张纹纹 李基棕 杨蕾蕾 侯福银 时凯 王建辉 魏勇 陈应江 江杰元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160-162,共3页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法定须报告的具有重要经济影响的跨境传染病,山羊和绵羊易感,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和死亡率。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小反刍兽疫的重要手段。当前,规模化羊场...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法定须报告的具有重要经济影响的跨境传染病,山羊和绵羊易感,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和死亡率。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小反刍兽疫的重要手段。当前,规模化羊场对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均实施了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但抗体检测发现时常存在羔羊免疫失败现象,这可能是羔羊首免日龄不当受到母源抗体干扰而导致的。为了解不同养殖模式与养殖条件下羔羊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小反刍兽疫免疫程序提供依据,在江苏省选择8个不同的山羊和湖羊养殖场,分别选取1月龄羔羊6只,定期采血,采用商品化竞争ELISA试剂盒检测羔羊母源抗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场PPRV母源抗体的变化规律不一致,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持续时间为1~3个月,个别湖羊场羔羊4月龄时母源抗体仍呈现极高水平。生产实际中须要做好母羊和羔羊小反刍兽疫抗体水平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模式 羔羊 小反刍兽疫 母源抗体 消长规律 感染率 死亡率 疫苗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联合用药、隔离早期断奶(SEW)和“三点式”生产体系培育猪气喘病阴性群 被引量:8
18
作者 甘源 华利忠 +10 位作者 熊祺琰 马庆红 徐飞扬 刘茂军 杜改梅 武昱孜 韦艳娜 冯志新 王海燕 白方方 邵国青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7-201,共5页
为探索猪肺炎支原体阴性群的培育方法,本试验研究了集成联合用药、SEW和"三点式"饲养管理体系等技术对猪肺炎支原体的净化效果。先通过妊娠母猪的筛选,母猪程序性用药,SEW技术,屏障隔离系统,"三点式"生产饲养管理... 为探索猪肺炎支原体阴性群的培育方法,本试验研究了集成联合用药、SEW和"三点式"饲养管理体系等技术对猪肺炎支原体的净化效果。先通过妊娠母猪的筛选,母猪程序性用药,SEW技术,屏障隔离系统,"三点式"生产饲养管理体系及仔猪程序性用药的培育方法,再通过猪肺炎支原体血清抗体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检测鼻拭子的方法对所培育的仔猪进行长达4个月的监测,结果发现新培育的5批猪在35日龄后血清抗体均为阴性,鼻拭子抗原检测全为阴性。结果表明集成联合用药、SEW和"三点式"生产管理体系技术可以有效净化猪肺炎支原体,为国内猪气喘病的控制和净化提供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W 早期断奶 屏障系统 “三点式”生产饲养管理体系 药物净化 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风险评估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6
19
作者 谭业平 陆昌华 +2 位作者 胡肄农 何孔旺 黄小国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2-606,共5页
为建立适用于现代规模猪场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风险评估方法,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传入猪场和场内循环传播的相关风险因素组成的总体风险为建模系统,将其按层次建成由2个Ⅰ级、8个Ⅱ级和29个Ⅲ级风险指标变量组成的... 为建立适用于现代规模猪场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风险评估方法,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传入猪场和场内循环传播的相关风险因素组成的总体风险为建模系统,将其按层次建成由2个Ⅰ级、8个Ⅱ级和29个Ⅲ级风险指标变量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计算各级指标变量风险值的评估系统。该评估系统通过调查问卷、实地收集和工具辅助3种指标数据采集方法获取猪场PRRS风险相关数据,并计算输出各级指标风险值,提示猪场高风险指标和单一高风险因子,为规模猪场PRRS风险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猪场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风险评估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 PR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鼻支原体与猪地方性肺炎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占伟 熊琪琰 邵国青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36-1039,共4页
猪鼻支原体(Mhr)是小猪呼吸道的常在菌,在猪群中的检出率很高,可引起猪发生肺炎、多浆膜炎、关节炎和中耳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猪的生长和生产性能,并可继发其它病原感染,加重呼吸道症状。Mhr也是细胞培养的常见污染物和多种癌症的诱发... 猪鼻支原体(Mhr)是小猪呼吸道的常在菌,在猪群中的检出率很高,可引起猪发生肺炎、多浆膜炎、关节炎和中耳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猪的生长和生产性能,并可继发其它病原感染,加重呼吸道症状。Mhr也是细胞培养的常见污染物和多种癌症的诱发因素。Mhr引起猪肺炎的机理除了在病理变化方面有介绍外,其深层次的机制还未见报道,其在呼吸道移行及诱导全身性疾病的机制也不清楚。本文将从猪地方性肺炎(SEP)及主要致病原、可能的致病机理和研究方法方面进行阐述Mhr肺炎,为该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新思路与新手段,同时也为Mhr和其它病原共感染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鼻支原体 猪地方性肺炎 猪肺泡巨噬细胞 体外感染 致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