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设施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8
1
作者 姚於康 孙宁 +1 位作者 刘媛 许才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82-1386,共5页
分析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特点、作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快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设施农业 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7年农业信息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定量与网络图谱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岩 蒋婷婷 +4 位作者 杨月 孙艺伟 曹宏鑫 任妮 张文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146-150,共5页
通过研究2008~2017年间国家基金对农业信息学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的资助情况,分析了农业信息学主要研究方向和发展动态,以期为农业信息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信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础研究 定量分析 发展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生态农业建设障碍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钦 孙洪武 赵言文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8-331,共4页
选取了江苏省15个省级生态农业县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生态、社会角度筛选了23个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障碍因素诊断法,对江苏省生态农业建设进行诊断,归纳分析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针对限... 选取了江苏省15个省级生态农业县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生态、社会角度筛选了23个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障碍因素诊断法,对江苏省生态农业建设进行诊断,归纳分析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针对限制因素,分别提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对策,为江苏省下一阶段生态农业建设提供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障碍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设施农业智能化战略及实施方案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露 姚於康 +1 位作者 吴曼 许才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5-429,共5页
分析江苏省设施农业智能化现状,并提出促进江苏省设施农业智能化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任务、原则、发展重点、关键技术和战略措施。
关键词 设施农业智能化 关键技术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雯 任妮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第27期14-18,共5页
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分析评价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对促进数字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设置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76个涉农县(市、区)报送的数据进行分析,... 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分析评价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对促进数字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设置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76个涉农县(市、区)报送的数据进行分析,从多个角度评价全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分析全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江苏省数字农业农村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数字农业农村 发展水平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知识融合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黄挺松 任妮 +1 位作者 石水倩 胡昊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8,共10页
农业知识融合是整合多源数据、消除知识歧义和构建农业领域知识图谱的重要流程和关键技术,对促进农业知识智能服务具有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本文重点综述了农业知识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从概念分类、技术进展、难点与对策3个方面对农业... 农业知识融合是整合多源数据、消除知识歧义和构建农业领域知识图谱的重要流程和关键技术,对促进农业知识智能服务具有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本文重点综述了农业知识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从概念分类、技术进展、难点与对策3个方面对农业知识融合研究进行总结论述。首先,从农业知识融合这一概念出发,对农业知识融合的关键概念和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其次,对农业领域知识融合技术应用进展进行阐述,重点介绍实体对齐和实体链接技术;最后,基于概念应用梳理和技术进展介绍,对农业领域知识融合研究难点进行分析,总结现存挑战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农业知识融合目前主要围绕实体对齐和多模态数据融合2个方面展开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未来须进一步关注农业实体链接和多模态知识融合方法研究,多模态数据集构建与知识融合,借助多视图方法提升实体对齐精度,利用大模型赋能知识融合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知识融合 实体对齐 实体链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成效及应用潜力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彭汉艮 王宝佳 +2 位作者 魏祥帅 尚芬芬 姜舒文 《江苏农机化》 2021年第6期7-10,共4页
农业物联网技术是推动现代农业智能化发展的新兴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文章阐述了江苏省农业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在规范和标准化农业物联网集成、促进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提升数字农业管理能力、提高农业物联网专... 农业物联网技术是推动现代农业智能化发展的新兴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文章阐述了江苏省农业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在规范和标准化农业物联网集成、促进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提升数字农业管理能力、提高农业物联网专业化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结合平台应用现状,分析了平台应用潜力,并提出了加快应用主体数据对接、强化物联网技术模式发布及推广、加强数据分析利用、探索长效服务机制等促进平台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物联网 平台建设 管理服务 成效 潜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产业规划中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及实例分析——以江苏连云港市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陈海霞 亢志华 +1 位作者 马康贫 刘华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871-13873,13912,共4页
按照现代农业产业规划中主导产业的选择的标准和要求,确定了现代农业规划中主导产业选择方法,以江苏省连云港为例,对连云港现代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连云港目前优势产业中具有主导产业潜力的产业排名,以期... 按照现代农业产业规划中主导产业的选择的标准和要求,确定了现代农业规划中主导产业选择方法,以江苏省连云港为例,对连云港现代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连云港目前优势产业中具有主导产业潜力的产业排名,以期为主导产业的确定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规划 主导产业选择 连云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功能性的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探讨 被引量:10
9
作者 许才明 刘爱军 马康贫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9-453,共5页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原来的生产性功能和生活保障性功能在得到强化的同时,文化传承与休闲性功能和生态性功能越来越得到彰显。本研究剖析了江苏农业的四大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关键词 农业多功能性 现代农业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调减模式遥感监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玲 单捷 +3 位作者 卢必慧 王晶晶 黄晓军 王志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1-918,共8页
本研究基于遥感卫星影像,获取江苏省监测区内2015年和2019年水稻种植的空间分布信息,分析监测区内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程度、变化模式以及变化位置。结果表明,至2019年,监测区内90.7%的水稻田仍为水稻田,9.3%的水稻田调减为非水稻田,与201... 本研究基于遥感卫星影像,获取江苏省监测区内2015年和2019年水稻种植的空间分布信息,分析监测区内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程度、变化模式以及变化位置。结果表明,至2019年,监测区内90.7%的水稻田仍为水稻田,9.3%的水稻田调减为非水稻田,与2015年相比,监测区内水稻面积总计减少5.7%。在调减的水稻面积中,调减为水产养殖的占29.7%,调减为水生作物的占18.3%,调减为其他作物的占52.0%。调减幅度和调减模式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水稻面积减少幅度大于10.1%的图幅框集中分布于里下河农区,减少幅度小于5.0%的图幅框集中分布于徐淮农区。针对监测区内3种调减模式,徐淮农区占比最大的是水稻→其他作物,其次是水稻→水生作物,最少的是水稻→水产养殖;里下河农区占比最大的是水稻→水产养殖,其次是水稻→水生作物,最少的是水稻→其他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面积调减 调减模式 遥感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指数和核密度估算的江苏省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单捷 邱琳 +4 位作者 田苗 王志明 王晶晶 卢必慧 黄晓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72-1882,共11页
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和耕地集聚程度,可以为制定合理有效的耕地保护、耕地资源利用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高精度耕地地块数据,采用耕地指数、景观指数、核密度估算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江苏省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和耕地集聚程度,可以为制定合理有效的耕地保护、耕地资源利用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高精度耕地地块数据,采用耕地指数、景观指数、核密度估算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江苏省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江苏省耕地指数空间分布呈北高南低的特征,耕地高比重区分布于苏北和苏中,低比重区分布于苏南;耕地指数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呈显著的集聚状态;耕地高比重集聚区分布在苏北,低比重集聚区分布在苏南。(2)江苏省耕地景观指数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平均斑块面积指数排序为苏北>苏中>苏南;斑块密度指数和边界密度指数排序为苏中>苏北>苏南;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排序为苏南>苏中>苏北;边界密度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平均斑块面积指数、斑块密度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的空间自相关性均不显著。(3)江苏省50%以上地区耕地的平均斑块面积指数、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随着耕地密度的增大而升高;全省70%以上地区耕地的边界密度指数和斑块密度指数随着耕地密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景观指数 核密度估算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创新体系的思考——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戴起伟 曹静 +2 位作者 凡燕 朱科峰 王支凤 《农业展望》 2010年第8期54-58,共5页
近年来,农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农村科技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由政府主办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严重不适应这种变化,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成为十分迫切而重要的任务。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 近年来,农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农村科技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由政府主办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严重不适应这种变化,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成为十分迫切而重要的任务。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与多元参与的市场化相结合的运作机制。文章对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制的迫切性、组织体制创新、服务宗旨、模式内涵、创新优势、运行与管理和科技服务的效益评价机制等提出了系统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科技服务 体系创新 农业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农业学报》1985~2008年百期引文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戴起伟 孙宁 蒋永忠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59-1166,共8页
采用文献计量学和数理统计方法,对1985~2008年《江苏农业学报》所载百期科技论文进行分类统计,获得引文量、被引文量、被引频次分布、基金论文被引分布、被引论文作者及单位分布等指标,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农业学报》被... 采用文献计量学和数理统计方法,对1985~2008年《江苏农业学报》所载百期科技论文进行分类统计,获得引文量、被引文量、被引频次分布、基金论文被引分布、被引论文作者及单位分布等指标,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农业学报》被引文量与影响因子自创刊以来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其上升幅度特别显著;该刊发文被引率为62.49%;基金论文被引频次占总被引频次的66.86%;被引期刊为568种,其中65种被引期刊的被引频次占期刊类被引频次的84.17%;总发文量的78.0%来自于15个科研单位,其被引频次占总被引频次的88.3%;高被引频次论文作者大多来自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农业学报》 引文 被引频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9年江苏省水稻主产区规模连片水稻时空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玲 邱琳 +1 位作者 单捷 王晶晶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5-361,共7页
选择农田防护林作为界定田块是否连片的标准,分析了水稻规模连片种植的时空格局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11-2019年,研究区内0.67×103 hm2以上规模连片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其中,6.67×103 hm2以上连片水稻种植面积平均减少... 选择农田防护林作为界定田块是否连片的标准,分析了水稻规模连片种植的时空格局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11-2019年,研究区内0.67×103 hm2以上规模连片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其中,6.67×103 hm2以上连片水稻种植面积平均减少7.38%,3.34×103~6.67×103 hm2连片水稻种植面积平均减少2.40%,0.67×103~3.33×103 hm2连片水稻种植面积平均减少0.76%。②位于洪泽县,东海县、灌云县、连云港城区交界处,东海县的大于6.67×103 hm2连片水稻种植面积持续保持稳定;位于淮安市楚州区,滨海县、射阳县、阜宁县交界处,盐城市盐都区的大于6.67×103 hm2水稻连片区从大到小或从有到无,变化幅度较大。③随着水稻规模连片区的缩小,连片区内水稻种植逐步单一化、水稻田块空间分布紧密度提高。本研究提出的用田块间间距来界定田块是否连片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区域性农作物规模连片种植的量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水稻 规模连片种植 空间分布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外共生理论的农业精准信息服务框架构建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妮 罗瑞 +1 位作者 花梦婷 戴红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4-181,共8页
传统农业信息服务存在难以实现以问题为导向,以用户实际需求出发开展信息服务的问题。致使产业需求和动能挖掘不足,信息资源获取渠道不畅通,信息鸿沟难以消解。将“内外共生理论”引入农业信息服务领域,以生产经营主体和科技创新主体作... 传统农业信息服务存在难以实现以问题为导向,以用户实际需求出发开展信息服务的问题。致使产业需求和动能挖掘不足,信息资源获取渠道不畅通,信息鸿沟难以消解。将“内外共生理论”引入农业信息服务领域,以生产经营主体和科技创新主体作为内生力量,以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作为外生力量,构建内外共生循环互动的农业精准信息服务框架。具体通过挖掘两大内生主体的信息需求,探索三大主体内外共生的可能性,进而提出具体的共生举措。具体包括:挖掘内生主体的个性化需求、知识获取习惯、用户行为轨迹及基本特征信息,构建农业需求精准表达模型;对农业领域多源异构资源进行加工再组织,面向产业需求,开展多层次、个性化、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在服务平台上,深度挖掘产业需求,对应匹配内容产品,形成精准服务模式。本研究提出该框架构建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形成一种可复制、可借鉴的农业信息服务模板,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共生理论 农业信息服务 农业精准服务 信息资源 内外生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实际测评 被引量:4
16
作者 姚於康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65-169,共5页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我国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和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阐述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主要内容,提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设置方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评分法对江苏省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我国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和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阐述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主要内容,提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设置方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评分法对江苏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指标体系 测评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全国农业科研院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婷 任妮 +1 位作者 孙艺伟 刘家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6-243,共8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是国家支持农业领域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本研究通过对2010—2019年全国农业科研院所NSFC资助的概况、项目类型、学科、机构、学者等进行深入分析,全面了解近10年全国农业科研院所NSFC资助情况,以期为我国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是国家支持农业领域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本研究通过对2010—2019年全国农业科研院所NSFC资助的概况、项目类型、学科、机构、学者等进行深入分析,全面了解近10年全国农业科研院所NSFC资助情况,以期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管理决策及项目申报提供数据参考。研究发现:近10年全国农业科研院所资助数量和资助金额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和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是获得资助的主要项目类型;在生命科学部资助的数量和资助金额均最高,在农学基础与作物学、植物保护学、园艺学与植物营养学等学科获得的支持力度最大;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多类型多学科的资助中表现突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资助数量和资助金额在省级农业科学院系统中最高;高资助数量学者呈现出职称高、机构集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SFC 资助数量 资助金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信息动态监测服务流程与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贵淑婷 郭婷 任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3期184-187,202,共5页
深入分析了科技信息动态监测理论和方法,根据农业科技人员的信息需求特征,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流程和服务保障机制2个方面,探索并构建了农业科技信息动态监测服务方式,以期满足农业科研人员精准且实时的信息需求,为农业科技信息动态监测... 深入分析了科技信息动态监测理论和方法,根据农业科技人员的信息需求特征,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流程和服务保障机制2个方面,探索并构建了农业科技信息动态监测服务方式,以期满足农业科研人员精准且实时的信息需求,为农业科技信息动态监测服务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信息 动态监测 服务流程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角下我国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婷 罗瑞 +2 位作者 任妮 贵淑婷 符晴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10,共10页
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对比分析发达国家智慧农业的发展特点和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智慧农业发展任务与对策建议,对我国智慧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政策环境、产业现状、... 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对比分析发达国家智慧农业的发展特点和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智慧农业发展任务与对策建议,对我国智慧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政策环境、产业现状、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深入分析全球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并通过剖析美国、荷兰、日本等国外发达国家的典型案例,研判出我国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高精度的农业环境感知设备、适应力强的农业智能机器人、以数据为核心的算法开发与利用、场景化应用的落地与推广4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并从科技成果推广落地、标准建设和数据治理、资源共享共建共用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科技创新 国际视角 重点任务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卫星影像数据融合的冬小麦田空间信息提取
20
作者 韩振强 毛星 +4 位作者 李卫国 李伟 马廷淮 张宏 刘力源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6-1062,共7页
为给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粮食安全生产措施的制定提供准确信息,在对国产GF-1/PMS卫星影像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和裁剪等预处理的基础上,经过影像融合提取了高标准麦田多地物的点像元光谱信息,通过分析不同地物光谱特征,利... 为给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粮食安全生产措施的制定提供准确信息,在对国产GF-1/PMS卫星影像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和裁剪等预处理的基础上,经过影像融合提取了高标准麦田多地物的点像元光谱信息,通过分析不同地物光谱特征,利用波段反射率、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和差值植被指数(DVI)构建植被光谱特征指标阈值,进而对冬小麦田及非麦田进行分类,以获取高标准麦田的空间分布信息。结果表明,光谱特征指标选择BR_(4)>0.3、NDVI>0.619和DVI>0.317,可以较准确地从影像中识别出冬小麦田,并减少田间道路被误判为冬小麦田像元。在非麦田分类中,选择BR_(3)>0.15和BR_(4)>0.2,可将建筑用地与河流(沟渠)区分开。利用田间样方统计面积和遥感提取面积进行精度验证,总体精度可达97.33%,说明通过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融合,结合多重光谱特征指标建立合理的分类阈值,可以准确提取冬小麦田及非麦田的分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多光谱指标 高标准麦田 决策树分类 空间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