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西甜瓜绿色简约化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推荐
1
作者 倪栋 羊杏平 +11 位作者 曾晓萍 张兴浩 徐锦华 刘广 徐建 包卫红 朱素英 李静 杨洁 李文红 张朝显 陈绳华 《长江蔬菜》 2025年第3期23-27,共5页
江苏省是全国主要的西甜瓜生产区,沛县西甜瓜种植历史悠久,栽培面积超0.33万hm^(2)。为筛选适合江苏地区栽培的西甜瓜品种,征集58个西甜瓜品种在连栋温室开展品比试验,通过观察和考种统计分析,优选出适宜江苏地区推广的西甜瓜新品种15个... 江苏省是全国主要的西甜瓜生产区,沛县西甜瓜种植历史悠久,栽培面积超0.33万hm^(2)。为筛选适合江苏地区栽培的西甜瓜品种,征集58个西甜瓜品种在连栋温室开展品比试验,通过观察和考种统计分析,优选出适宜江苏地区推广的西甜瓜新品种15个,并总结集成高效绿色简约化栽培技术,以供当地瓜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甜瓜 绿色 简约 栽培技术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葡萄芽休眠调控调查与分析
2
作者 王硕 范慧慧 +5 位作者 徐文清 宋思言 王西成 徐卫东 方项 上官凌飞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4,共9页
芽休眠调控技术已成为葡萄高效栽培的重要手段。为系统了解江苏葡萄芽休眠调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电话回访相结合的方式,对省内55家代表性葡萄园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人工破眠技术应用率达81.82%,具有促成栽培模... 芽休眠调控技术已成为葡萄高效栽培的重要手段。为系统了解江苏葡萄芽休眠调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电话回访相结合的方式,对省内55家代表性葡萄园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人工破眠技术应用率达81.82%,具有促成栽培模式、规模化经营、高产值或主栽早熟品种特征的果园应用率超85.00%。单氰胺作为主流调控手段(占比80.00%),施用时间多集中于1月与3月,受气候、主栽品种与栽培模式影响,应用率较高且呈现普及趋势。江苏省葡萄种植存在破眠管理相对粗放、技术手段单一、实施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烧芽”、萌芽效果不稳定等现象时有发生。基于调查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优化单氰胺应用体系、重视辅助破眠手段、推动标准化生产等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葡萄 芽休眠调控 调查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徐雯 黄波 +1 位作者 田婷 俞春涛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1期136-139,共4页
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现稳粮增豆、“一田双收”,对江苏这种人多地少的省份解决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问题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结合江苏本土实际,本文作者围绕种植模式、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播种、肥水管理、除草、病... 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现稳粮增豆、“一田双收”,对江苏这种人多地少的省份解决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问题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结合江苏本土实际,本文作者围绕种植模式、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播种、肥水管理、除草、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关键环节,系统探究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以期进一步提升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水平和产出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技术要点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葡萄育种成效及特点分析
4
作者 徐文清 薛倩 +3 位作者 宣旭娴 王硕 范慧慧 上官凌飞 《中国果树》 2025年第7期106-111,共6页
江苏省是我国重要的鲜食葡萄产区之一。巨峰、夏黑、阳光玫瑰等性状优良的葡萄品种的引进在江苏省葡萄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苏省非常重视葡萄新品种的选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总结了近20年来江苏省葡萄育种工作的成效,并对其... 江苏省是我国重要的鲜食葡萄产区之一。巨峰、夏黑、阳光玫瑰等性状优良的葡萄品种的引进在江苏省葡萄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苏省非常重视葡萄新品种的选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总结了近20年来江苏省葡萄育种工作的成效,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江苏省选育的葡萄新品种数量较多,具有果实大、糖度高、品质优等特点,但仍然存在没能在生产上得到规模生产与应用的问题。针对江苏省葡萄育种工作的现状,提出借助全省平台推广现有自育品种、加强杂交育种与芽变选种、建立高效育种体系等建议,以期助力江苏省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葡萄产业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茶叶生产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5
作者 梅菊芬 徐歆 +3 位作者 徐琪 钱雪飞 李亚奇 邢瑶 《中国茶叶》 2025年第3期67-75,共9页
江苏作为我国茶叶重点产区之一,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在我国茶产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文章概述了江苏茶树种质资源和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茶叶加工和智慧生产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江苏茶树种质资源和品种日益丰富,... 江苏作为我国茶叶重点产区之一,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在我国茶产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文章概述了江苏茶树种质资源和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茶叶加工和智慧生产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江苏茶树种质资源和品种日益丰富,栽培技术日趋完善和高效,病虫害防治技术从单一的化学防治逐步发展到综合防治、无公害防治、绿色防治和初步实现“无化”防治。江苏名茶加工技术不断提升,逐步实现了从手工加工到单机化、连续化,再到智能化的转变。智慧生产技术经历了初步探索、应用与拓展和集成发展阶段。未来,江苏茶产业将通过提升育种技术、推广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完善无化防治技术、推进智能连续加工技术以及全产业链智慧集成管理,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茶产业 品种 栽培 病虫害防治 加工 智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模式调查和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亚平 王海芹 +2 位作者 印杰 管永祥 龙珍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83-491,共9页
通过对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模式的调查研究,选取4种典型处理技术:DSP-SH(Anaerobic-Anoxic-Oxic,A^2/O)生物脱氮除磷技术、Hy Wat海沃特复合生物滤池技术、膜生物反应技术(Membrane Bio-Reactor,MBR)以及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通过对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模式的调查研究,选取4种典型处理技术:DSP-SH(Anaerobic-Anoxic-Oxic,A^2/O)生物脱氮除磷技术、Hy Wat海沃特复合生物滤池技术、膜生物反应技术(Membrane Bio-Reactor,MBR)以及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SBR)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除Hy Wat海沃特复合生物滤池技术处理效果基本达标外,DSP-SH(A^2/O)技术、SBR技术以及MBR技术对氮、磷去除效果较差,均未稳定达到一级B标准,需定期加药提高去除率。4种污水处理技术的投资及占地面积均较低,DSP-SH(A^2/O)和Hy Wat海沃特复合生物滤池技术的操作管理和后续维护均比较方便;MBR技术污水处理效果好,但运行费用较高,适用于经济较发达或对出水要求较高的地区;SBR技术运行方便灵活且费用适中,适用于受地形、占地面积限制的农村集中居住地。只有因地制宜地选用水处理技术模式,并结合稳定有效的资金投入和管理维护机制,才能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达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技术模式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花生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国伟 束红梅 +5 位作者 陈志德 杨长琴 王晓婧 黄波 徐婕 刘瑞显 《耕作与栽培》 2023年第5期109-113,共5页
为推动江苏省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江苏省花生产业现状,提出了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即省内花生品种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重茬比例高、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机械采收效率不高、绿色低碳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有待完善、花生深加工... 为推动江苏省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江苏省花生产业现状,提出了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即省内花生品种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重茬比例高、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机械采收效率不高、绿色低碳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有待完善、花生深加工潜力未得到充分开发。并提出了江苏省花生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即优质、高产、抗病、适宜机械化的花生新品种选育、绿色低碳标准化栽培技术建立、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和花生精深加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江苏省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生态茶园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5
8
作者 邢瑶 李欢 杨亦扬 《中国茶叶》 2024年第10期72-77,共6页
茶叶绿色生产是茶产业发展的方向,生态茶园建设是推动茶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江苏省生态茶园发展历程,对其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出江苏省生态茶园具有区域建设潜力大、园... 茶叶绿色生产是茶产业发展的方向,生态茶园建设是推动茶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江苏省生态茶园发展历程,对其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出江苏省生态茶园具有区域建设潜力大、园地建设条件完善、无性系良种占比高、茶园复合模式丰富、绿色技术应用突出等特点。同时,针对江苏省生态茶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加强深入研究集成、强化发展保障、拓宽转化路径等发展建议,以期为江苏茶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生态茶园 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徐雯 黄波 殷剑美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4期4-7,80,共5页
中药材是江苏省特色农业产业,优质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源头保障。本文作者通过总结梳理中药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提出了符合江苏生产实际的产业发展思路和对策与建议,... 中药材是江苏省特色农业产业,优质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源头保障。本文作者通过总结梳理中药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提出了符合江苏生产实际的产业发展思路和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江苏省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产业发展 现状 问题 对策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宜兴市野生大型真菌资源及分布特征分析
10
作者 丁宁 夏冬健 +3 位作者 师亮 李熠 赵明文 曾晓萍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6期9-17,共9页
宜兴市多样化的地形和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大型真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试验采用随机踏查法对不同地貌中的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共计采集到真菌样品609份。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定出分属于46个科93个属的... 宜兴市多样化的地形和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大型真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试验采用随机踏查法对不同地貌中的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共计采集到真菌样品609份。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定出分属于46个科93个属的192种真菌,其中红菇科、多孔菌科和蘑菇科为优势科。资源评价结果显示有28种食(药)用菌、26种药用菌。此外,本研究还表明,宜兴市海拔0~150 m的松树林是野生大型真菌最适宜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宜兴市 物种多样性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食用菌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金骏 曾晓萍 顾鲁同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6期112-115,120,共5页
通过阐述了江苏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生产结构等基本情况,分析了江苏省食用菌产业的优势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探讨了打造食用菌全产业链的思路、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措施建议。
关键词 食用菌 江苏省 全产业链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媚琳 顾鲁同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1期69-71,共3页
近年来,江苏花卉苗木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行业产值不断提升,成为带动效应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的“美丽经济产业”。从产销规模、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品牌建设、产业融合、行业交流等方面阐述了江苏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江苏省花... 近年来,江苏花卉苗木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行业产值不断提升,成为带动效应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的“美丽经济产业”。从产销规模、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品牌建设、产业融合、行业交流等方面阐述了江苏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江苏省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土地资源制约大、科技创新能力弱、劳动力技能不足、标准化生产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加快江苏省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产业 现状 存在问题 建议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翠南 吴雪 +5 位作者 唐玉新 蔡国芳 周学剑 曾晓萍 夏礼如 鲍恩财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15期10-14,共5页
该文以江苏省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出发点,深入分析并提出问题,针对产业需求提出设施农业今后的发展建议,从政策扶持、产业规划、体制创新和科学管理等角度,提出编制江苏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体系、研发江苏省特色宜机化的设... 该文以江苏省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出发点,深入分析并提出问题,针对产业需求提出设施农业今后的发展建议,从政策扶持、产业规划、体制创新和科学管理等角度,提出编制江苏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体系、研发江苏省特色宜机化的设施结构、完善设施农业技术装备体系、提高设施农业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以及全面促进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江苏特色设施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设施农业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设施瓜菜“轮、控、改、替”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 被引量:14
14
作者 管永祥 曾晓萍 +3 位作者 钱晓晴 江解增 杨洪建 马金骏 《长江蔬菜》 2018年第12期30-32,共3页
蔬菜产业既是种植业第一大产业,又是增加农民收入第一产业。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包括"脱贫攻坚"和"绿色发展",江苏省蔬菜产业在新时代下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的同时又能稳步增加农民收入?这就要求蔬菜生产既要"绿色"... 蔬菜产业既是种植业第一大产业,又是增加农民收入第一产业。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包括"脱贫攻坚"和"绿色发展",江苏省蔬菜产业在新时代下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的同时又能稳步增加农民收入?这就要求蔬菜生产既要"绿色"又要"高效",缺一不可,而实现"绿色"与"高效"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于生产技术,如何从技术角度来提升江苏省蔬菜绿色高效生产水平,是农业部门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技术体系 江苏省 瓜菜 设施 蔬菜产业 农民收入 绿色发展 第一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上) 被引量:4
15
作者 俞春涛 《农家致富》 2022年第8期22-23,共2页
一、品种选配1.玉米品种要以籽粒玉米为主,合理搭配鲜食、青贮等品种,选用株型紧凑、熟期适中、抗病性强、适宜密植和宜机收的高产多抗品种。籽粒玉米可选用江玉877、苏玉42等,鲜食玉米可选用苏科糯1505、苏玉糯11号等,青贮和籽粒玉米... 一、品种选配1.玉米品种要以籽粒玉米为主,合理搭配鲜食、青贮等品种,选用株型紧凑、熟期适中、抗病性强、适宜密植和宜机收的高产多抗品种。籽粒玉米可选用江玉877、苏玉42等,鲜食玉米可选用苏科糯1505、苏玉糯11号等,青贮和籽粒玉米可选用江玉898、苏玉29等兼用型品种。2.大豆宜选用耐荫、耐密、抗倒、早熟、抗病和宜机收的品种,粒用大豆可选用徐豆18、苏豆13等,鲜食大豆可选用苏新6号、通豆6号、淮鲜豆6号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大豆 鲜食玉米 玉米品种 熟期 青贮 籽粒玉米 宜机收 耐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江苏省小麦秋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上) 被引量:2
16
作者 束林华 《农家致富》 2022年第19期22-23,共2页
2022年,江苏省小麦秋播生产技术思路是:以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布局为基础,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和主推技术集成应用,切实提高秸秆还田和耕整地播种质量,努力压缩晚播面积,落实好抗逆应变措施,力争实现一播全苗匀苗壮苗,为2023年夏熟丰收... 2022年,江苏省小麦秋播生产技术思路是:以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布局为基础,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和主推技术集成应用,切实提高秸秆还田和耕整地播种质量,努力压缩晚播面积,落实好抗逆应变措施,力争实现一播全苗匀苗壮苗,为2023年夏熟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播全苗 播种质量 秸秆还田 晚播 耕整地 抗逆应变 播种面积 优化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江苏省小麦秋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中) 被引量:2
17
作者 束林华 《农家致富》 2022年第20期22-23,共2页
3.坚持适墒播种,防止烂耕烂种土壤墒情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时播种,既有利于机械作业,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也有利于播后及时出苗。墒情不足时,播后要及时洇水灌溉补墒,促进齐苗;土壤湿度过大或遇连阴雨天气时,要掌握“宁迟勿烂... 3.坚持适墒播种,防止烂耕烂种土壤墒情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时播种,既有利于机械作业,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也有利于播后及时出苗。墒情不足时,播后要及时洇水灌溉补墒,促进齐苗;土壤湿度过大或遇连阴雨天气时,要掌握“宁迟勿烂”的原则,首先要采取排水降渍措施,创造适宜的土壤墒情条件,避免烂耕烂种、僵苗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土壤相对含水量 连阴雨天气 播种质量 机械作业 土壤湿度 烂种 僵苗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水稻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洪建 《农家致富》 2016年第7期31-31,共1页
四、围绕藏粮于技战略,强化前瞻储备性技术创新集成一是强化水稻科技综合示范。以生产实际问题为导向,科学制定示范方案,优化丰富示范内容,集中示范展示一批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农业科技创新储备、... 四、围绕藏粮于技战略,强化前瞻储备性技术创新集成一是强化水稻科技综合示范。以生产实际问题为导向,科学制定示范方案,优化丰富示范内容,集中示范展示一批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农业科技创新储备、技术熟化集成、成果展示、示范宣传与辐射带动等功能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产技术 农业科技 技术创新 成果展示 全程机械化 生产水平 规模经营 智能监测 稻作生产 减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江苏省水稻生产技术意见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洪建 《农家致富》 2018年第7期26-27,共2页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江苏省水稻生产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有关工作部署,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突出"提质增效、生态保优、品牌兴稻...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江苏省水稻生产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有关工作部署,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突出"提质增效、生态保优、品牌兴稻"发展要求,明确思路、创新举措,大力示范推广硬地硬盘集中育秧、优良食昧稻米绿色保优栽培、稻田综合种养以及肥水精准调控等节本降耗、绿色增效技术,深度挖掘“稻田+”“稻米+”在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中的潜力,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绿提供有力的产业技术支撑。具体工作上,重点推进“四大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产 江苏省 生产技术 增效技术 农业增效 工作部署 绿色发展 保优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下) 被引量:1
20
作者 俞春涛 《农家致富》 2022年第9期22-23,共2页
六、肥水管理1.玉米按本地净作目标亩产水平,在适量施用有机肥基础上,原则上鲜食玉米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0~12公斤,青贮和籽粒玉米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4~16公斤,实行分期调控。基肥以氮磷钾配方肥或玉米专用缓控释肥为主,同时亩施硫酸锌1公... 六、肥水管理1.玉米按本地净作目标亩产水平,在适量施用有机肥基础上,原则上鲜食玉米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0~12公斤,青贮和籽粒玉米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4~16公斤,实行分期调控。基肥以氮磷钾配方肥或玉米专用缓控释肥为主,同时亩施硫酸锌1公斤。全生育期氮肥实行“一基两追”或“一基三追”模式,基肥配方肥氮素比例宜占30%~40%,追肥氮素比例宜占6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肥 缓控释肥 净作 肥水管理 施用有机肥 青贮 分期调控 大豆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