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重视基础查素质,关注创新考能力——2017年高考数学江苏卷评析及启示 |
徐永忠
|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2017 |
1
|
|
2
|
2011江苏高考第20题的探索 |
张艳玉
|
《数学之友》
|
2011 |
0 |
|
3
|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
葛成虹
|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
2016 |
1
|
|
4
|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 |
邹祥龙
孙冬强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2000 |
1
|
|
5
|
双曲线渐近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张乃贵
|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
2024 |
0 |
|
6
|
一则值得细品的任务驱动型课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品读 |
徐地仁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4 |
0 |
|
7
|
大观念视域下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施探索 |
张宏祥
|
《英语教师》
|
2024 |
0 |
|
8
|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阅读教学实践探新 |
徐丹
|
《教育界》
|
2024 |
0 |
|
9
|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文化的渗透探析 |
宦继庆
|
《数理化解题研究》
|
2024 |
1
|
|
10
|
基于“问题解决”的一次数学探究性学习 |
张乃贵
张俊
|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
2014 |
5
|
|
11
|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关于“功”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
陆光华
|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
2018 |
1
|
|
12
|
培养评估意识,把握实验全局 |
丁德生
|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
2014 |
1
|
|
13
|
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生态课堂的育人价值——以公开课“函数与方程”为例 |
徐永忠
|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2017 |
2
|
|
14
|
发展辩证思维 提升思维水平——一道三角求值例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张乃贵
|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
2013 |
2
|
|
15
|
特法发展为通法的历程——以一个最值问题为例 |
张乃贵
|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
2014 |
2
|
|
16
|
两道高考试题的渊源及联系 |
张乃贵
|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
2012 |
2
|
|
17
|
高中物理课堂微生态的调查研究 |
陆光华
丁德生
王春其
|
《数理化解题研究》
|
2018 |
0 |
|
18
|
寓深厚于平淡,似无心而有意——从《林黛玉进贾府》看贾府如何定位黛玉 |
徐地仁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9
|
极坐标法解一类二元最值问题 |
孙健
赵春
|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
2014 |
0 |
|
20
|
开展研究性学习 提升数学建模素养——以三角恒等变换应用问题为例 |
徐永忠
|
《数学之友》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