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视基础查素质,关注创新考能力——2017年高考数学江苏卷评析及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永忠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7年第10期49-54,64,共7页
2017年许多省份进入高考的新一轮改革,江苏省虽然从2018年才开始改革,但是江苏省的自主命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对2017年高考数学江苏卷及试卷中的典型问题做了详细评析,试图让读者了解试题考查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 2017年许多省份进入高考的新一轮改革,江苏省虽然从2018年才开始改革,但是江苏省的自主命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对2017年高考数学江苏卷及试卷中的典型问题做了详细评析,试图让读者了解试题考查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等情况,以及考查学生学习潜能和创新能力的方式。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材的作用,打好基础;重视能力的培养,抓好审题、反思环节,反对'贪多求快';重视规范表达训练,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以数学写作为抓手,着眼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数学 江苏卷 试卷评析 教学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江苏高考第20题的探索
2
作者 张艳玉 《数学之友》 2011年第16期73-74,共2页
高考试题一般集中体现了高考命题专家的智慧,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因此一段时间内易成为考试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压轴题.而当中的研究,不仅仅是就题本身的解法探究,更主要的是对该题进行反思、寻根求源的究与拓展延伸的索,挖... 高考试题一般集中体现了高考命题专家的智慧,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因此一段时间内易成为考试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压轴题.而当中的研究,不仅仅是就题本身的解法探究,更主要的是对该题进行反思、寻根求源的究与拓展延伸的索,挖掘其教学价值与落在价值.以2011江苏卷第20题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试题 2011年 江苏 数学教学 等差数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被引量:1
3
作者 葛成虹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6年第12X期92-92,共1页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和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和融合,现代高中生物教学中对于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从高中学生的生物学习方法的创新、生物学习思维的创新以及生物实验教学的加强与创新进行分析探...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和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和融合,现代高中生物教学中对于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从高中学生的生物学习方法的创新、生物学习思维的创新以及生物实验教学的加强与创新进行分析探究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高中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 被引量:1
4
作者 邹祥龙 孙冬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83-86,共4页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协同发展。中学语文教学中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培养并重 ,不可偏废。突破思维定势 ,克服“归纳”的局限 ,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理性思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多一点课堂讨论、辩论 ,多一点持之有据...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协同发展。中学语文教学中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培养并重 ,不可偏废。突破思维定势 ,克服“归纳”的局限 ,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理性思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多一点课堂讨论、辩论 ,多一点持之有据和言之成理的分析、评议 ,注意学科间思维方式的相互渗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理性思维 形象思维
全文增补中
双曲线渐近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5
作者 张乃贵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24年第3期27-32,共6页
自然引入双曲线的渐近线,凸显逼近思想,突出解析几何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思维方式,用代数工具研究几何问题,提炼解析几何“形—数—形”的研究路径.让学生经历“具体实例—抽象理论—具体实例”的多次循环,领悟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用哲学... 自然引入双曲线的渐近线,凸显逼近思想,突出解析几何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思维方式,用代数工具研究几何问题,提炼解析几何“形—数—形”的研究路径.让学生经历“具体实例—抽象理论—具体实例”的多次循环,领悟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用哲学思维指导数学教学,用辩证思维分析矛盾、转化矛盾,解决问题.基于理解记忆双曲线渐近线的方程.在“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教学中,发展“四能”,把培育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线渐近线 解析几何 数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则值得细品的任务驱动型课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品读
6
作者 徐地仁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6期80-83,共4页
孔子记录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从当下课改背景来看,是一节可垂范的任务驱动型课。孔子课上赞曾皙之志,课后话留三分式地评价了其他三位弟子的所言之志。孔子让弟子各言其志,实质上是欲借此以观弟子们对他这个老师之... 孔子记录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从当下课改背景来看,是一节可垂范的任务驱动型课。孔子课上赞曾皙之志,课后话留三分式地评价了其他三位弟子的所言之志。孔子让弟子各言其志,实质上是欲借此以观弟子们对他这个老师之志的理解接受情形。以这节课的设定任务为驱动,不仅能加深对孔子礼治思想的理解,还能加深对孔子人格的认知,并进一步提升当下任务驱动教学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品读 实践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观念视域下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施探索
7
作者 张宏祥 《英语教师》 2024年第6期22-24,共3页
介绍大观念的概念。阐述大观念视域下开展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现实意义。结合教学实例,探索大观念视域下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路径,即依据教材逻辑,整合单元教学目标;完善单元框架,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明确单元主题,优化单元阅... 介绍大观念的概念。阐述大观念视域下开展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现实意义。结合教学实例,探索大观念视域下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路径,即依据教材逻辑,整合单元教学目标;完善单元框架,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明确单元主题,优化单元阅读氛围;确定教学方向,完善单元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观念 高中英语 单元整体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阅读教学实践探新
8
作者 徐丹 《教育界》 2024年第34期122-124,共3页
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理解与表达意义,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为了切实发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作用,教师应当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教学,围绕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一系列活动和任务... 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理解与表达意义,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为了切实发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作用,教师应当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教学,围绕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一系列活动和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实践,从而逐步发展思维、提升能力。文章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的语篇“The Amazon rainforest:a natural treasure”的教学为例,介绍按照分析教材、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和任务、进行评价的顺序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活动观 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文化的渗透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宦继庆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年第9期82-84,共3页
物理文化是指以物理学科所涉及的知识、思维方式、实验方法和应用技术为主要内容,与其他学科交叉,包含着人类对自然宇宙各种现象与规律的探索、认识和理解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物理文化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各... 物理文化是指以物理学科所涉及的知识、思维方式、实验方法和应用技术为主要内容,与其他学科交叉,包含着人类对自然宇宙各种现象与规律的探索、认识和理解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物理文化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深入挖掘物理文化的内涵并发掘其潜在的教育功能,成为当前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物理 物理文化 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题解决”的一次数学探究性学习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乃贵 张俊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4年第6期30-33,共4页
以残缺椭圆为背景,围绕问题解决,开展数学探究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工具、新方法,发现了解析几何一些经典的结论(如椭圆中的类垂径定理、类圆周角定理等),实现了“再创造”.
关键词 椭圆 问题解决 数学探究 学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关于“功”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光华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8年第5期56-57,共2页
本文针对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学生在核心概念"功"上出现的低级错误,寻找其原因,并进行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 核心概念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评估意识,把握实验全局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德生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4年第3期32-35,共4页
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实验的各个环节渗透误差评估意识,用评估结果确定实验设计的优劣,从全局上控制实验的误差,选取最佳实验方案,从而切实提升学生实验学习和设计能力.
关键词 渗透 误差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生态课堂的育人价值——以公开课“函数与方程”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永忠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7年第11期33-37,51,共6页
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国内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开展研究性学习,实施生态课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以M老师的'函数与方程'公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生态课堂的育人价值。M老... 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国内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开展研究性学习,实施生态课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以M老师的'函数与方程'公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生态课堂的育人价值。M老师的公开课通过情境引入,介绍数学史典故,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生成新的概念,并注重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定理。M老师的公开课体现了研究性学习、营造生态课堂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课堂 研究性学习 数学核心素养 育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辩证思维 提升思维水平——一道三角求值例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乃贵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3年第3期27-29,共3页
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方法学习的过程,从学生自己的方法走向教材上运用的方法,实现问题解决的优化,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提高思维的层次.分析课本中角代换方法产生的脉络,运用代换方法解决问题.
关键词 辩证思维 程序性知识学习 角的整体代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法发展为通法的历程——以一个最值问题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乃贵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4年第12期45-47,共3页
以一个最值问题为例,通过对其求解过程的反思,揭示通法与特法之间的联系,理解特法的由来.应用待定系数法,拓展特法(分离常数、赋值),解决一类最值问题,将特法发展为通法,改善学生的认知系统和信念,让学生既掌握通法,又理解特法,实现... 以一个最值问题为例,通过对其求解过程的反思,揭示通法与特法之间的联系,理解特法的由来.应用待定系数法,拓展特法(分离常数、赋值),解决一类最值问题,将特法发展为通法,改善学生的认知系统和信念,让学生既掌握通法,又理解特法,实现创造性地应用通法和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法与特法 最值问题 待定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道高考试题的渊源及联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乃贵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2年第4期33-34,共2页
从课本中一道例题出发,开展研究性学习,得到关于椭圆的命题1,用命题1简捷解决2011年江苏高考解析几何18题第(3)问的推广.进一步探索命题1的反向问题,得到命题2,用命题1、命题2来解决2010年江苏高考18题的第(3)问的推广.从而... 从课本中一道例题出发,开展研究性学习,得到关于椭圆的命题1,用命题1简捷解决2011年江苏高考解析几何18题第(3)问的推广.进一步探索命题1的反向问题,得到命题2,用命题1、命题2来解决2010年江苏高考18题的第(3)问的推广.从而揭示课本题与高考题、高考题与高考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本例题 高考试题 研究性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物理课堂微生态的调查研究
17
作者 陆光华 丁德生 王春其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第18期61-62,共2页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高中物理课堂微生态系统中各因子的现状,找出生态化教学的限制性因子,为构建生态课堂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物理 教师 学生 课堂 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寓深厚于平淡,似无心而有意——从《林黛玉进贾府》看贾府如何定位黛玉
18
作者 徐地仁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X期33-36,共4页
脂砚斋评阅红楼,至第三回“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写了这样的侧批:“这方是正文起头处。此后笔墨,与前两回不同。”[1]可见林黛玉进贾府这段情节在全书中的位置之重。林黛玉进贾府,与通常意义上的走亲戚不同。《红楼梦》第三回开... 脂砚斋评阅红楼,至第三回“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写了这样的侧批:“这方是正文起头处。此后笔墨,与前两回不同。”[1]可见林黛玉进贾府这段情节在全书中的位置之重。林黛玉进贾府,与通常意义上的走亲戚不同。《红楼梦》第三回开头交代,丧母不久的林黛玉本来不忍弃父而往贾府,不过是因了外祖母的强烈要求,再加上父亲林如海明确的表态,才不得已“抛父进京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黛玉进贾府》 《红楼梦》 平淡 脂砚斋 林如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坐标法解一类二元最值问题
19
作者 孙健 赵春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4年第11期9-9,共1页
随着高中新课程把极坐标内容列入选修系列4,因而极坐标的应用又成为高中数学的热点.本文介绍极坐标解法在求解一类二元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供高中师生教学时参考.
关键词 极坐标法 最值问题 二元 高中新课程 最小值问题 高中数学 最大值 中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研究性学习 提升数学建模素养——以三角恒等变换应用问题为例
20
作者 徐永忠 《数学之友》 2022年第18期57-63,共7页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颁布四五年了,六个核心素养已经被广大数学教师所熟知.课标与教材里都安排了数学探究与数学建模课时,但是如何落实数学探究与数学建模,进而提升数学建模等素养,是许多教师存在的问题.本文就以“三角恒等变形应用问题”...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颁布四五年了,六个核心素养已经被广大数学教师所熟知.课标与教材里都安排了数学探究与数学建模课时,但是如何落实数学探究与数学建模,进而提升数学建模等素养,是许多教师存在的问题.本文就以“三角恒等变形应用问题”为例,谈了笔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要提高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持之以恒地开展研究性活动,既要关注高考培养能力,更要着眼长远提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数学应用问题 数学探究 数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