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滨海盐碱地籼粳杂交稻产量优势形成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耿孝宇 张翔 +10 位作者 刘洋 左博源 朱旺 马唯一 汪璐璐 孟天瑶 高平磊 陈英龙 许轲 戴其根 韦还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3-1270,共18页
旨在探明滨海盐碱地大田条件下籼粳杂交稻产量优势形成特征。2021—2022年,在江苏省滨海盐碱地择取中度盐碱地(medium saline-alkali soil,MS,土壤电导率平均2.7 dSm^(-1))和重度盐碱地(high saline-alkali soil,HS,土壤电导率平均7.2 d... 旨在探明滨海盐碱地大田条件下籼粳杂交稻产量优势形成特征。2021—2022年,在江苏省滨海盐碱地择取中度盐碱地(medium saline-alkali soil,MS,土壤电导率平均2.7 dSm^(-1))和重度盐碱地(high saline-alkali soil,HS,土壤电导率平均7.2 dSm^(-1))两类典型田块,以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和甬优4949)、常规粳稻(南粳9108和淮稻5号)、杂交籼稻(丰优香占和Y两优372)3种类型水稻品种为试材,探究实地条件下盐胁迫对不同类型品种产量及其形成特征的影响。与中度盐碱地相比:(1)重度盐碱地下各类型品种的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显著低于中度盐碱地。中度和重度盐碱地下,籼粳杂交稻的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这主要是由于其较高的每穗粒数。(2)重度盐碱地下各类型品种关键生育期(拔节、抽穗和成熟期)的群体茎蘖数及茎蘖成穗率均显著下降。中度和重度盐碱地下,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关键生育期的群体茎蘖数及茎蘖成穗率均高于籼粳杂交稻。(3)重度盐碱地下各类型品种关键生育期的干物重均显著下降。中度及重度盐碱地下,籼粳杂交稻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重、拔节期—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作物生长速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重度盐碱地下各类型品种的收获指数呈上升趋势。籼粳杂交稻在重度盐碱地下的收获指数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4)重度盐碱地下各类型品种关键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播种期—拔节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抽穗期—成熟期光合势均显著下降。中度和重度盐碱地下,籼粳杂交稻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和抽穗期—成熟期光合势均显著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抽穗期—成熟期叶面积指数衰减率则呈相反趋势。(5)重度盐碱地下各类型品种株高、上三叶叶长和叶宽、叶片SPAD值和光合速率均显著下降。中度和重度盐碱地下,籼粳杂交稻上三叶叶长和叶宽、叶片SPAD值和光合速率均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本研究结果表明,滨海盐碱地实地条件下,盐胁迫显著影响水稻产量及其形成特征。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籼粳杂交稻在滨海盐碱地仍具有较高的产量优势,这主要得益于其较高的每穗粒数;此外,较高的作物生长速率、较大的上三叶叶面积及其较强的叶片持绿性也是籼粳杂交稻在滨海盐碱地具有较好产量优势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水稻 籼粳杂交稻 产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江苏省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傅鹏霄 王珏 +2 位作者 李广浩 陆卫平 陆大雷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51-1159,共9页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模式下江苏省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变化,为江苏省夏玉米高产高效轻简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江玉877(江苏省主推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夏玉米籽粒产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在4种栽培模式[基础地力水平(CK)、农户栽培模...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模式下江苏省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变化,为江苏省夏玉米高产高效轻简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江玉877(江苏省主推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夏玉米籽粒产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在4种栽培模式[基础地力水平(CK)、农户栽培模式(FL)、高产高效栽培模式(HH)、超高产栽培模式(SH)]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栽培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有显著影响。与FL模式相比,HH、SH模式3年平均千粒质量分别增加4.3%和0.8%,产量分别增加20.6%和23.6%,吐丝期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15.6%和20.2%,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26.3%和28.1%,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产量贡献率分别增加6.6%和2.4%,氮素积累量分别增加13.9%和31.9%,氮素转运量分别增加了20.5%和39.2%。不同模式下,HH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夏玉米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率。SH模式较FL模式氮素利用率增加。在江苏省夏玉米生产中,通过合理增加种植密度,肥料改普通复合肥基施+拔节期撒施氮肥为缓控释肥一次性基施,种肥同播,可达到节省肥料、增产的目标,实现绿色优质高产高效轻简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种植模式 产量 干物质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时序特征及脱钩弹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蒋岩 韦陈华 +3 位作者 董振杰 汪源 赵灿 霍中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39-245,共7页
为探究江苏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时序特征及其与粮食总产值之间的变化关系,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了粮食生产碳排放量,并通过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脱钩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粮食生产碳排放量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在2003年取得最低值782.50万t,... 为探究江苏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时序特征及其与粮食总产值之间的变化关系,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了粮食生产碳排放量,并通过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脱钩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粮食生产碳排放量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在2003年取得最低值782.50万t,2020年总碳排放量为837.00万t,较2000年降低了1.20%。但2020年粮食产量较2000年提高了20.04%,说明生产单位粮食带来的碳排放量明显降低。各生产要素中,水稻种植和化肥投入产生的碳排放量最高,2020年碳排放占比分别为47.03%、30.04%。从碳排放结构来看,水稻种植的碳排放占比维持在45%左右,化肥和农药的碳排放量占比逐年下降,而农膜、农用柴油和土地翻耕则与之相反。从脱钩关系来看,2001—2003年虽表现为强脱钩,但粮食产量大幅下滑。2004年和2005年因粮食生产能力反弹呈扩张连接状态。2014年后连续表现为强脱钩,且粮食产量和产值逐年提升,是理想的脱钩类型。综上所述,江苏省2000—2020年粮食生产总碳排放量得到明显控制,粮食生产能力逐年攀升,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粮食总产值脱钩状态理想,碳减排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农业碳排放 时序特征 脱钩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鲜食玉米化肥农药使用及生产现状调研与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文章荣 李广浩 +5 位作者 王珏 张世博 顾晓天 丁梦秋 陆卫平 陆大雷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91-96,共6页
对江苏省2017-2018年鲜食玉米主产区的化肥农药使用现状进行调研,分析鲜食玉米的耕整地、播种、施肥、植保和收获等基本情况,并对江苏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进行评估,根据限制因素影响程度建立了生产因素优先序,并提出江苏省鲜... 对江苏省2017-2018年鲜食玉米主产区的化肥农药使用现状进行调研,分析鲜食玉米的耕整地、播种、施肥、植保和收获等基本情况,并对江苏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进行评估,根据限制因素影响程度建立了生产因素优先序,并提出江苏省鲜食玉米的发展策略:一是结合设施栽培优化调整播种期,由传统的露地栽培向地膜覆盖、大(中)棚覆盖栽培、塑盘乳苗地膜移栽相结合发展,进而更好地提早或延迟上市,拉长鲜食玉米产品的供应期;二是促进鲜食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提高农民收益。针对江苏省鲜食玉米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不合理的问题,提出适合江苏省鲜食玉米生产的主推技术:优选品种、合理密植、缓释肥一次性精确定量施用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机械化收获技术等,积极宣传推广绿肥种植和秸秆还田等有机肥替代技术,以实现鲜食玉米省工节本生产和优质高产高效,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化肥 农药 生产技术 技术发展优先序 技术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碳点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5
作者 朱淇 刘洋 +3 位作者 崔茂亚 高平磊 陈英龙 戴其根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3-832,共10页
碳点(CD)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低成本、易合成、低毒性且可生物降解、高量子产率、小尺寸和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在农业领域日益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CD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从种子萌发、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矿质元素... 碳点(CD)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低成本、易合成、低毒性且可生物降解、高量子产率、小尺寸和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在农业领域日益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CD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从种子萌发、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矿质元素吸收、光反应、碳同化、抗氧化和抗逆性等方面阐述其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安全、可持续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理论参考。最后,讨论了CD在农业系统中的潜在应用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生长发育 光合作用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与栽培技术研究与实践
6
作者 韦还和 孟天瑶 +6 位作者 陈英龙 左文刚 姚荣江 高平磊 许轲 张洪程 戴其根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0,共8页
我国正积极推进滨海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水稻生产。鉴于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高产栽培技术不够明晰,存在产量不高且不稳定等实际问题,我们系统总结了本团队在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与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及实践工作。滨海盐碱地水... 我国正积极推进滨海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水稻生产。鉴于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高产栽培技术不够明晰,存在产量不高且不稳定等实际问题,我们系统总结了本团队在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与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及实践工作。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的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需确保群体穗数充足且穗型较大,以此协同实现足够的群体库容量,并保持较高的库容充实度;(2)要稳定水稻前期生长量,合理增加中期光合生长量,显著增强后期干物质积累能力;(3)凭借良好的株型和群体支撑力,保障群体库容能够充分结实。围绕上述规律,我们针对性开展了一系列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涵盖土壤脱盐关键技术、土壤培肥关键技术、耐盐水稻品种筛选与鉴定、适宜的密肥组合与微咸水灌溉技术,以及外源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整合并形成了“耕、晒、泡、旋、排”多次循环与增施有机肥相结合的快速高效脱盐培肥技术,以及以应用耐盐优质品种和“早播、勤灌、壮秧、密植、足肥”为特征的机插综合栽培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集成应用,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滨海盐碱地机插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在滨海盐碱地取得了显著的改良土壤与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水稻 产量形成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害和干旱对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及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唯一 朱济邹 +9 位作者 朱旺 耿孝宇 张翔 刁刘云 汪璐璐 孟天瑶 高平磊 陈英龙 戴其根 韦还和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70,共15页
我国正大力开发利用滨海盐碱地发展水稻生产。然而,受限于淡水资源和水利基础设施,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过程中极易遭受盐-旱复合胁迫,导致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显著下降,严重制约了滨海盐碱地水稻丰产提质目标的实现。本文系统综述了盐害... 我国正大力开发利用滨海盐碱地发展水稻生产。然而,受限于淡水资源和水利基础设施,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过程中极易遭受盐-旱复合胁迫,导致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显著下降,严重制约了滨海盐碱地水稻丰产提质目标的实现。本文系统综述了盐害、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水稻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并从渗透胁迫、离子平衡、光合作用、抗氧化保护、内源激素、碳氮代谢、代谢物及基因调控等方面阐明了其影响稻米品质形成的作用机制。此外,本文还从耐盐耐旱品种选育和栽培调控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减轻水稻盐/干旱胁迫的调控措施,对下一步深入开展盐-旱复合胁迫影响稻米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旱复合胁迫 盐胁迫 干旱胁迫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稻田杂草群落及其防控技术调查:以12个基地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国奇 窦志 +1 位作者 邢志鹏 郭保卫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9-72,共4页
为揭示江苏“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稻田杂草群落结构和农户杂草防控措施现状,对灌南、盐都、盱眙、高邮、广陵、溧阳、常熟等7个地方12个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开展田间调查和农户访谈。结果表明,在120块稻虾田内共记录到25种杂草;稻虾轮作... 为揭示江苏“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稻田杂草群落结构和农户杂草防控措施现状,对灌南、盐都、盱眙、高邮、广陵、溧阳、常熟等7个地方12个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开展田间调查和农户访谈。结果表明,在120块稻虾田内共记录到25种杂草;稻虾轮作田禾本科杂草和千金子的优势度显著高于稻虾共生田。稻虾轮作稻田杂草以稗属杂草、杂草稻、千金子、李氏禾、异型莎草、水苋菜属杂草、鸭舌草为主;稻虾共生稻田杂草以杂草稻、稗属杂草、千金子、异型莎草为主。除有机栽培模式外,稻虾轮作稻田控草方式为“土壤处理+茎叶处理+人工拔除”,稻田杂草防控总用药和人工成本平均1863.75元/hm^(2)。稻虾共生稻田控草技术主要为“水层控草+龙虾控草+人工拔除”,部分稻田使用丙草胺、苄嘧磺隆等土壤处理除草剂,稻田杂草防控总成本平均907.5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轮作 稻虾共生 杂草防控 农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太湖地区缓混肥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华小龙 周丽瑶 +1 位作者 徐烨 霍中洋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15-17,共3页
为了解缓混肥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品质的影响,该研究共设置5种不同缓混肥施肥模式,以常规复合肥处理为对照,探寻适合太湖地区规模化应用的缓混肥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缓混肥侧深分次施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稻米的加工和外观品质,... 为了解缓混肥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品质的影响,该研究共设置5种不同缓混肥施肥模式,以常规复合肥处理为对照,探寻适合太湖地区规模化应用的缓混肥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缓混肥侧深分次施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稻米的加工和外观品质,提升了稻米的营养品质,改善了米粉的RVA谱黏滞特性,提升了南粳46的综合食味水平,可在当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粳46 缓混肥 侧深施肥 品质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耐盐碱生理机制与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林兵 赵步洪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37-43,238,共8页
土壤盐碱胁迫是作物生产的重要障碍,钠离子则是引起水稻盐碱危害的主要因素。了解水稻耐盐碱生理机制和遗传改良的途径,对于耐盐碱品种的选育和减轻盐碱危害的生理研究有重要意义。水稻根系既是向植株地上部输送水分和养分的场所,又是... 土壤盐碱胁迫是作物生产的重要障碍,钠离子则是引起水稻盐碱危害的主要因素。了解水稻耐盐碱生理机制和遗传改良的途径,对于耐盐碱品种的选育和减轻盐碱危害的生理研究有重要意义。水稻根系既是向植株地上部输送水分和养分的场所,又是最先感知土壤盐碱度的器官,根系对盐碱信号的感应在研究水稻对盐碱胁迫的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是研究水稻耐盐碱生理的一个关键方向。本文从根系对无机离子吸收与调控、渗透物质平衡及转运蛋白调节、激素调节等方面概述了水稻耐盐碱胁迫的生理机制,从数量性状位点分子标记、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品种培育等方面介绍了盐碱胁迫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同时,本文基于多年来国内外研究,对水稻耐盐碱的生理机制和水稻耐盐碱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改良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讨论了减轻水稻盐碱胁迫的综合调控技术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盐碱性 生理机制 数量性状 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效水稻品种的叶片和冠层生理生态特征及其氮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苗 毛雨欣 +3 位作者 张德海 康钰莹 袁榕 张祖建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7-626,共10页
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被认为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关于高光效水稻品种的生理生态特征还不清楚,无论是在单叶水平还是群体冠层水平上。本文综述了叶片Rubisco酶含量和活性、叶片含氮量、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包括气孔性... 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被认为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关于高光效水稻品种的生理生态特征还不清楚,无论是在单叶水平还是群体冠层水平上。本文综述了叶片Rubisco酶含量和活性、叶片含氮量、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包括气孔性状、叶脉性状和叶肉解剖结构以及结构性物质与功能性物质之间的平衡对单叶光合作用的影响,冠层结构和冠层光氮匹配对群体冠层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受氮素调控的状况,总结了高光效水稻品种的叶片和冠层生理生态特征及其氮素调控效应。高光效水稻品种叶片Rubisco酶含量和氮含量高,气孔密度和孔径大,细胞间隙比例大,叶绿体覆盖率大,叶肉细胞和叶绿体面向细胞间隙的比表面积大,细胞壁薄,叶脉密度大,叶脉维管直径大,根系表面积大,根直径大,叶片挺、叶色深,冠层下部叶片多,冠层光氮匹配程度高等;增施氮肥可以增加叶片Rubisco酶含量和活性,提高叶肉层厚度,增加叶绿体覆盖率、叶肉细胞和叶绿体面向细胞间隙的比表面积,降低细胞壁厚度,提高叶绿素含量,减少细胞壁含量等,从而增强叶片光合作用,但是,过量施氮会降低氮肥利用效率,造成氨挥发、水体富营养化、N_(2)O排放增加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合作用 Rubisco酶 叶片 氮素 叶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产减排的氮肥管理技术及其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温雅 顾嘉怡 +3 位作者 王超瑞 张瑛 肖治林 张耗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7,共7页
氮素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科学的氮肥管理对于实现水稻高产至关重要,并且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深远影响。稻田作为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氮肥的使用对其排放具有显著影响。本文深入剖析了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机理,... 氮素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科学的氮肥管理对于实现水稻高产至关重要,并且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深远影响。稻田作为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氮肥的使用对其排放具有显著影响。本文深入剖析了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机理,系统综述了氮肥施用对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机制,以及实现高产与减排兼顾的氮肥管理技术。此外,本文还归纳总结了当前氮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管理 温室气体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性不同水稻品种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周振玲 林兵 +7 位作者 周群 杨波 刘艳 周天阳 王宝祥 顾骏飞 徐大勇 杨建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3-165,共13页
【目的】阐明耐盐性不同水稻品种对盐胁迫的响应差异及其生理机制。【方法】耐盐水稻品种连鉴5号、盐稻16Z38和盐敏感水稻品种华粳5号、连粳17号生长于盆钵,盆栽土设置2个不同盐浓度处理:0 g/kg(对照);3 g/kg(盐胁迫)。【结果】与对照相... 【目的】阐明耐盐性不同水稻品种对盐胁迫的响应差异及其生理机制。【方法】耐盐水稻品种连鉴5号、盐稻16Z38和盐敏感水稻品种华粳5号、连粳17号生长于盆钵,盆栽土设置2个不同盐浓度处理:0 g/kg(对照);3 g/kg(盐胁迫)。【结果】与对照相比,在盐胁迫下两类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耐盐品种减产的幅度明显小于盐敏感品种。耐盐水稻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主要在于较高的颖花量和结实率。与盐敏感品种相比,耐盐水稻品种在分蘖中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中期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酶活性较高,拔节期和抽穗期具有较高根系脯氨酸含量、脯氨酸合成酶活性和较高的K^(+)/Na^(+)值,分蘖至拔节以及抽穗至成熟期具有较高的作物生长率,抽穗期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片SPAD值,抽穗至灌浆中期具有较高的根系氧化力。【结论】在盐胁迫下耐盐水稻品种较高的总颖花量、较强的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较高的根系氧化力和K^(+)/Na^(+)值是其获得较高产量的重要原因。在盐胁迫下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强和根系氧化力较高可作为评定水稻品种耐盐性的重要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抗氧化 渗透调节 根系氧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节水灌溉方式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42
14
作者 李婷婷 冯钰枫 +7 位作者 朱安 黄健 汪浩 李思宇 刘昆 彭如梦 张宏路 刘立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3-302,共10页
水稻是耗水第一大作物。发展节水栽培对稻田水分高效利用和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水稻根系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也是多种激素、氨基酸和有机酸合成的重要部位。水分管理措施的改变会直接或间接引起根系生长发育发生改... 水稻是耗水第一大作物。发展节水栽培对稻田水分高效利用和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水稻根系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也是多种激素、氨基酸和有机酸合成的重要部位。水分管理措施的改变会直接或间接引起根系生长发育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稻地上部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本文综述了干湿交替灌溉、控制灌溉和覆盖旱种对水稻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今后节水灌溉下水稻根系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改善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和高产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节水灌溉 根系 形态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籼稻品种对低磷响应的差异及其农艺生理性状 被引量:12
15
作者 乔胜锋 邓亚萍 +6 位作者 瞿寒冰 张伟杨 顾骏飞 张耗 刘立军 王志琴 杨建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6-406,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籼稻品种对低磷响应的差异及其农艺生理性状。【方法】以12个江苏省近80年来各阶段在生产上应用的具有代表性的中熟籼稻品种为材料,进行全生育期水培种植,设置低磷(磷浓度为标准营养液中磷浓度的1/20)处理,以正常磷处理... 【目的】研究不同籼稻品种对低磷响应的差异及其农艺生理性状。【方法】以12个江苏省近80年来各阶段在生产上应用的具有代表性的中熟籼稻品种为材料,进行全生育期水培种植,设置低磷(磷浓度为标准营养液中磷浓度的1/20)处理,以正常磷处理(标准培养液配方)为对照。【结果】将耐低磷指数作为评价籼稻品种耐低磷性的指标,并将供试品种分为3类:强耐低磷品种(耐低磷指数≥0.9)、中耐低磷品种(0.5<耐低磷指数<0.9)、弱耐低磷品种(耐低磷指数≤0.5)。选择耐低磷性差异明显的强耐低磷品种2个以及弱耐低磷品种2个进行农艺与生理特征分析。与对照相比,低磷处理降低了各品种产量。与对照相比,低磷处理增加了水稻的磷素运转率(PTE)、磷产谷利用率(IPE)和磷收获指数(PHI),强耐低磷品种在低磷处理下的PTE和IPE高于弱耐低磷品种。与弱耐低磷品种相比,强耐低磷品种在低磷处理下具有较大的地上部干物质、根干质量和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和转运,根系氧化力降幅小,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幅高,分蘖受抑制程度小,并能保持较大的叶面积指数以及孕穗灌浆期较高的光合速率。【结论】与弱耐低磷品种相比,在低磷处理下保持较高的干物质、NSC积累和运转、根系氧化力、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光合速率以及磷素利用效率是强耐低磷品种重要的农艺与生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耐低磷 农艺性状 生理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利用率粳稻品种的碳氮积累与转运特征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任维晨 常庆霞 +3 位作者 张亚军 朱宽宇 王志琴 杨建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6-600,共15页
【目的】探明不同氮利用率水稻品种的氮素积累与转运特征及其机制。【方法】2个氮高效品种(武运粳30号和连粳7号)和2个氮低效品种(扬粳4038和宁粳1号)种植于大田,设置2个施氮量:全生育期不施氮(0 N)和全生育期施氮180 kg/hm^(2)(180N),... 【目的】探明不同氮利用率水稻品种的氮素积累与转运特征及其机制。【方法】2个氮高效品种(武运粳30号和连粳7号)和2个氮低效品种(扬粳4038和宁粳1号)种植于大田,设置2个施氮量:全生育期不施氮(0 N)和全生育期施氮180 kg/hm^(2)(180N),比较分析了不同氮利用率粳稻品种干物质生产、氮素积累与转运差异及其机制。【结果】与氮低效品种相比,氮高效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氮肥利用率、总颖花量和结实率,较高的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分蘖至穗分化始期和抽穗至成熟期较高的净同化率和作物生长率,抽穗期较高的糖花比,灌浆期较高的籽粒库活性、籽粒中脱落酸与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含量的比值和茎鞘中较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蔗糖合成相关酶活性以及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抽穗后较高的氮转运、氮素吸收量,灌浆期较高的比叶氮含量、叶片中细胞分裂素含量、氮代谢酶活性以及氮素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论】氮高效品种穗分化前和抽穗后较高的物质生产效率以及灌浆期较高的碳氮转运与积累是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协同提高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积累 氮转运 物质转运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旱复合胁迫下水稻根系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3
17
作者 朱旺 张翔 +8 位作者 耿孝宇 张哲 陈英龙 韦还和 戴其根 许轲 朱广龙 周桂生 孟天瑶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7-627,共11页
【目的】明确盐-旱复合胁迫影响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及产量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江苏沿海滩涂大面积种植的常规粳稻南粳9108为试材,设置对照(无胁迫,CK)、单一盐胁迫(0.15s,盐浓度0.15%;0.3s,盐浓度0.3%)、单一干旱胁迫(DJ,拔节期干... 【目的】明确盐-旱复合胁迫影响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及产量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江苏沿海滩涂大面积种植的常规粳稻南粳9108为试材,设置对照(无胁迫,CK)、单一盐胁迫(0.15s,盐浓度0.15%;0.3s,盐浓度0.3%)、单一干旱胁迫(DJ,拔节期干旱;DH,抽穗期干旱)和盐-旱复合胁迫(0.15s+DJ、0.15s+DH、0.3s+DJ、0.3s+DH),比较研究盐-旱复合胁迫下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内在关联。【结果】与对照相比,单一盐胁迫(0.15s、0.3s)下水稻产量降幅为25.8%和65.0%;单一干旱胁迫(DJ、DH)下产量降幅为4.3%和22.3%;盐-旱复合胁迫(0.15s+DJ、0.3s+DJ、0.15s+DH和0.3s+DH)下产量降幅分别为33.3%、67.3%、48.3%和72.6%。单一盐胁迫和盐-旱复合胁迫处理的每盆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显著低于对照,且盐-旱复合胁迫下水稻各产量构成因素均显著低于单一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单一盐胁迫、干旱胁迫和盐-旱复合胁迫下水稻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收获指数均低于对照,且盐-旱复合胁迫下植株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量、根冠比和收获指数均低于单一盐胁迫和干旱胁迫。与对照相比,单一盐胁迫和盐-旱复合胁迫处理下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根系氧化力和伤流强度均受到显著抑制,且在盐-旱复合胁迫下的抑制效应大于单一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单一盐胁迫、干旱胁迫和盐-旱复合胁迫处理降低了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尤其在盐-旱复合胁迫下降幅更大。【结论】盐-旱复合胁迫显著抑制水稻根系形态生理,进而影响叶片光合生理、同化物积累以及产量形成,且其抑制效应高于单一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具有叠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旱复合胁迫 水稻 根系形态生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的生理功能及其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18
作者 邱园园 刘昆 +6 位作者 卓鑫鑫 余锋 李思宇 黄建 朱安 汪浩 刘立军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47,共5页
铁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人体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稻米是世界上50%以上人口的主食,水稻可有效从土壤中吸收铁元素供人类食用,改善人类铁缺乏的现状。本文综述了水稻中铁的生理功能和水稻对铁的吸收及转运调控机制... 铁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人体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稻米是世界上50%以上人口的主食,水稻可有效从土壤中吸收铁元素供人类食用,改善人类铁缺乏的现状。本文综述了水稻中铁的生理功能和水稻对铁的吸收及转运调控机制,重点阐述了缺铁和铁过量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水稻铁生物强化和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转运机制 信号转导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茎秆抗倒伏评价及其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顾汉柱 王琛 +4 位作者 张瑛 吴昊 肖治林 景文疆 张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7,共7页
倒伏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水稻群体数量和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增加了倒伏的潜在风险,水稻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日益突出。茎秆作为水稻抗倒伏的主要研究对象,在水稻抗倒伏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因此,理解茎秆抗倒性的生... 倒伏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水稻群体数量和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增加了倒伏的潜在风险,水稻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日益突出。茎秆作为水稻抗倒伏的主要研究对象,在水稻抗倒伏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因此,理解茎秆抗倒性的生理机制是进一步改善高产品种抗倒伏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水稻倒伏的类型和评价方法,并依据前人研究梳理了水稻茎秆的力学特性、形态学特性(株高、节间长度、秆壁厚和茎秆直径)、生理特性(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木质素生物合成、植物激素)、品种差异、水分管理及肥料管理在水稻抗倒伏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实现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目标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倒伏 生理机制 水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害和干旱影响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和产量形成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朱旺 张徐彬 +5 位作者 耿孝宇 陈英龙 戴其根 周桂生 韦还和 孟天瑶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40,45,共8页
我国正大力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发展水稻生产,但受限于淡水资源和水利基础设施,在生产过程中盐害和干旱往往交织出现,极易遭受盐-旱复合胁迫,严重制约了沿海滩涂水稻高产稳产目标的实现。根系是植物感受盐害和干旱逆境的首要器官,也是最主... 我国正大力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发展水稻生产,但受限于淡水资源和水利基础设施,在生产过程中盐害和干旱往往交织出现,极易遭受盐-旱复合胁迫,严重制约了沿海滩涂水稻高产稳产目标的实现。根系是植物感受盐害和干旱逆境的首要器官,也是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受害部位。全面理解盐害、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的影响及其与稻谷产量形成的内在关联,可为沿海滩涂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科学支撑。本文概述了盐害、干旱和盐-旱复合胁迫对水稻根系形态结构、生理活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从渗透调节、离子平衡、光合作用、抗氧化酶系统和内源激素等方面阐述其影响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作用机制,探讨了缓解水稻盐害、干旱胁迫的调控措施,最后对下一步深入开展盐-旱复合胁迫对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干旱胁迫 复合胁迫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