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GE双标图和AMMI模型对江苏省水稻区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8
1
作者 曹元元 丁逸帆 +7 位作者 左示敏 陈宗祥 许明 朱敏妍 李鹏程 徐扬 徐辰武 杨泽峰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8-43,51,共7页
本研究综合利用GGE双标图方法和AMMI模型对2017年江苏省杂交中粳稻区域试验的12个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杂交中粳稻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在所有参试品种中,杂中区03和杂中... 本研究综合利用GGE双标图方法和AMMI模型对2017年江苏省杂交中粳稻区域试验的12个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杂交中粳稻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在所有参试品种中,杂中区03和杂中区12是丰产稳产的广适性品种,可在粳稻适区进行推广。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试点代表性最强,而江苏欢腾农业有限公司试点的鉴别力最强。AMMI和GGE双标图的综合运用,可准确直观地评价各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GGE双标图 AMMI模型 丰产性 稳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脱氧胞苷对水稻基因组甲基化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邓卉 鄂志国 +2 位作者 牛百晓 王磊 陈忱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目的】DNA甲基化是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表观修饰形式,其在调节基因表达、维持基因组稳定以及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拟对基因组甲基化如何影响水稻发育进行解析。【方法】利用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脱氧胞苷(A... 【目的】DNA甲基化是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表观修饰形式,其在调节基因表达、维持基因组稳定以及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拟对基因组甲基化如何影响水稻发育进行解析。【方法】利用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脱氧胞苷(AZA, 5-Aza-2′-deoxycytidine)处理水稻幼苗,研究DNA甲基化抑制剂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AZA处理后水稻基因组甲基化水平下降、植株发育迟缓,但种子萌发并不受AZA处理的影响;DNA和组蛋白表观修饰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到AZA处理抑制。此外,防卫反应和光合通路相关基因表达也受到AZA处理的影响,暗示DNA甲基化在这些基因的表达调控中可能发挥作用。【结论】这些结果表明AZA是一种有效的DNA甲基化抑制剂,AZA处理可以破坏水稻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的正常状态,从而影响水稻的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幼苗生长 基因表达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解析玉米苗期根系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3
作者 段娅敏 王后苗 +3 位作者 杨泽峰 徐辰武 李鹏程 王芸芸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8-857,共10页
非生物胁迫已成为制约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阐明玉米响应非生物胁迫的机制,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B73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对照(CK)、干旱胁迫处理(D)、盐胁迫处理(S)以及干旱+盐复合胁迫处理(DS),对B73主胚根长进行动态监测,... 非生物胁迫已成为制约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阐明玉米响应非生物胁迫的机制,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B73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对照(CK)、干旱胁迫处理(D)、盐胁迫处理(S)以及干旱+盐复合胁迫处理(DS),对B73主胚根长进行动态监测,并对根系进行转录组测序。表型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卷苗后第3 d至第7 d不同胁迫处理主胚根长均显著变短。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对照和不同胁迫处理比较组中共鉴定到1526个差异表达基因。在对照与干旱胁迫、盐胁迫和干旱+盐复合胁迫比较组中分别鉴定到207个、170个和1274个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结果表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由脱落酸(ABA)合成和信号转导、转录因子介导的应对非生物胁迫的生物学过程。其中,MYB家族和ERF家族转录因子基因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最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玉米幼苗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非生物胁迫 转录组学 差异表达基因 脱落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H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马佳琦 刘鹏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3期34-40,共7页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DNA缠绕在组蛋白八聚体外侧形成核小体。核小体的串珠结构在组蛋白H1的存在下形成紧密的30 nm染色质纤维。多种H1亚型的存在及其不同翻译后修饰揭示组蛋白H1功能的复杂性。本文综述了组蛋白H1的生物学功能...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DNA缠绕在组蛋白八聚体外侧形成核小体。核小体的串珠结构在组蛋白H1的存在下形成紧密的30 nm染色质纤维。多种H1亚型的存在及其不同翻译后修饰揭示组蛋白H1功能的复杂性。本文综述了组蛋白H1的生物学功能,H1在表观修饰、基因转录和DNA复制方面的调控机制,并概括了H1翻译后修饰及其功能调控的研究进展,为H1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H1 表观遗传修饰 基因转录 翻译后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