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秋来红实似繁花——江苏省第四届紫金山文学奖综述
1
作者 汪政 《扬子江(评论)》 2011年第6期53-56,共4页
第四届紫金山文学奖今年三月份启动,经过申报、评审,结果已经于11月初公布,并将于近日颁奖。本届紫金山文学奖覆盖面广,获奖作者层次多样,既有国内外知名作家,又有刚走上文坛的新人,既有专业作家,又有分布在各行各业的业余作者。本届评... 第四届紫金山文学奖今年三月份启动,经过申报、评审,结果已经于11月初公布,并将于近日颁奖。本届紫金山文学奖覆盖面广,获奖作者层次多样,既有国内外知名作家,又有刚走上文坛的新人,既有专业作家,又有分布在各行各业的业余作者。本届评奖增加了影视文学剧本奖和网络文学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奖 紫金山 江苏省 综述 获奖作者 知名作家 专业作家 文学剧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四题
2
作者 黄毓璜 《扬子江(评论)》 2007年第4期29-37,共9页
1."诗性"苏童我开设的"江苏作家动物园"里,苏童是最早进入园子的一个,我把他比称做"鹤"的时候,是想起刘禹锡笔下那只"排云上"的秋鹤,以为"便引诗情到碧霄"。
关键词 作家 苏童 文学作品 诗性 艺术精神 后现代 小说 故事 重述 向日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与重构——评刘亮程长篇小说《本巴》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松刚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80,共8页
在我看来,《本巴》是对《江格尔》的“解构与重构”,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本巴》作为一部长篇小说的本质才得以确立。但解构不是对《江格尔》史诗意义的消解,重构更不是对《江格尔》历史价值的遮蔽,相反,它是以最大的敬意实现对《江格尔... 在我看来,《本巴》是对《江格尔》的“解构与重构”,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本巴》作为一部长篇小说的本质才得以确立。但解构不是对《江格尔》史诗意义的消解,重构更不是对《江格尔》历史价值的遮蔽,相反,它是以最大的敬意实现对《江格尔》作为古老史诗在当下的丰富和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它自身也随着不衰的想象和新的英雄的诞生成了史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巴》 时间 游戏 英雄 史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历史和当下之间——臧晴文学批评印象
4
作者 韩松刚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在文学批评欢愉而激越的当下,臧晴的文学批评似乎并不那么主流。热门的文学现象、热闹的文学话题、热点的作家作品,几乎都不在她的研究视域之内。与之相对应,她的文学批评就少了那种“在场”的躁动、变幻和绮丽,而多了“不在场”的冷静... 在文学批评欢愉而激越的当下,臧晴的文学批评似乎并不那么主流。热门的文学现象、热闹的文学话题、热点的作家作品,几乎都不在她的研究视域之内。与之相对应,她的文学批评就少了那种“在场”的躁动、变幻和绮丽,而多了“不在场”的冷静、充分和理智。和一般的女性批评者比起来,臧晴的文字克制而理性,既没有一味赞美的冲动,又没有忘我哀伤的情调,有的是一种渗透到生命中的知识性和学理性。她是天生乐观的“学院派”。在臧晴身上,你看不到那种被学术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紧迫感,也看不出那种在文字领地上孤独爬梳的艰辛感,研究和批评已构成她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她的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既是文学的促进,又是生命的促成,从而形成了她独具个人风格的研究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学理性 个人风格 在场 欢愉 作家作品 研究视域 学院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命运的召唤,或回忆的诱惑——评麦家长篇小说《人生海海》 被引量:4
5
作者 韩松刚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5-150,共6页
《人生海海》是命运之书、人心之书、生活之书和回忆之书。麦家通过对于命运、人心、生活的体察和洞观,以回忆的方式为我们建构起文学隐喻和诗化心史。在麦家的笔下,一切的灵魂都是充满了意志的精神武器。作品将命运与人生、人心与人性... 《人生海海》是命运之书、人心之书、生活之书和回忆之书。麦家通过对于命运、人心、生活的体察和洞观,以回忆的方式为我们建构起文学隐喻和诗化心史。在麦家的笔下,一切的灵魂都是充满了意志的精神武器。作品将命运与人生、人心与人性、生活与生命精密地勾连在一起,以抒情和史传相结合的笔法,与现实对话、与理想对接,从而实现对生活的超越和对世界的整体性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家 《人生海海》 命运 回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到南方——余华小说论 被引量:2
6
作者 韩松刚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2-138,共7页
南方有故事。所以余华说,回到南方。“我非常怀念过去的世界,因为它把我的童年带走了。我儿时的很多记忆都让我感到痛惜和遗憾。虽然我现在生活在北京,可是我知道自己属于中国的南方,当我坐到写字桌前,我就明白自己要回到南方去了。只... 南方有故事。所以余华说,回到南方。“我非常怀念过去的世界,因为它把我的童年带走了。我儿时的很多记忆都让我感到痛惜和遗憾。虽然我现在生活在北京,可是我知道自己属于中国的南方,当我坐到写字桌前,我就明白自己要回到南方去了。只有在我不写作的时候,我才能意识到北京是存在的。”余华在“阳光明媚”的北京对于“阴雨绵绵”的南方的这番真情表白,想必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更不是一次毫无意义的文学做秀,而是试图在历史的颤音中完成一次盛大的青春葬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小说 南方 北京 无意义 故事 真情 文学 成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家小说的“奇”与“正”——以《暗算》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松刚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2-86,共5页
"奇正",是中国古代兵法的一个战术术语。刘勰借用"兵谋无方,而奇正有象"的兵法思想,阐明奇正相生如何体现于文学,他认为"执正以驭奇"才是文学的正路和正道。我觉得麦家走的就是这样一条道路。以《暗算》... "奇正",是中国古代兵法的一个战术术语。刘勰借用"兵谋无方,而奇正有象"的兵法思想,阐明奇正相生如何体现于文学,他认为"执正以驭奇"才是文学的正路和正道。我觉得麦家走的就是这样一条道路。以《暗算》为例谈论麦家,其实就是谈论一种异质的经验,就是思考一种写作的开放和可能,这就是麦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家 《暗算》 奇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拒绝平庸:诗歌小众时代的精神对话
8
作者 李少君 张清华 +4 位作者 汪政 何言宏 子川 黄礼孩 马铃薯兄弟 《扬子江(评论)》 2011年第4期77-84,共8页
值《扬子江》诗刊改版之际,本刊邀请《扬子江》诗刊特聘执行主编子川,与诗歌评论家汪政、张清华、何言宏,诗人李少君、马铃薯兄弟,诗歌民刊《诗歌与人》主编黄礼孩等,就诗歌与时代、诗歌刊物的品格、官刊与民刊等话题进行笔谈。
关键词 诗歌 精神对话 平庸 扬子江 评论家 张清华 诗刊 主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像之外的爱情——鬼子《一根水做的绳子》简评
9
作者 晓华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08年第1期6-8,共3页
有些出人意料,鬼子的第一部长篇并不是按照他的中短篇的路子走出来的,更出人意料的是,鬼子写了爱情,而且是写了这样的一个爱情故事。看来我们不能不认真对待了。我们先回顾一下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爱情书写,起码是对新时期文学发生以来的... 有些出人意料,鬼子的第一部长篇并不是按照他的中短篇的路子走出来的,更出人意料的是,鬼子写了爱情,而且是写了这样的一个爱情故事。看来我们不能不认真对待了。我们先回顾一下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爱情书写,起码是对新时期文学发生以来的爱情主题及其审美表现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主题 新时期文学 爱情书写 爱情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爱情故事 爱情描写 爱情小说 想像 爱情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座皆闻锦绣香——第五届紫金山文学奖述评
10
作者 汪政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5年第2期71-74,共4页
第五届紫金山文学奖从2014年7月启动,共收到申报项目283个,经过来自省内外评委们的严格评审,最后产生了52个获奖项目。 作为连续性的区域性的综合文学奖,本届紫金山文学奖比较地全面反映了三年来江苏文学的发展与现状,不失为考察... 第五届紫金山文学奖从2014年7月启动,共收到申报项目283个,经过来自省内外评委们的严格评审,最后产生了52个获奖项目。 作为连续性的区域性的综合文学奖,本届紫金山文学奖比较地全面反映了三年来江苏文学的发展与现状,不失为考察近年来江苏文学的平台。具体地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禀承现实主义传统,接通现实历史,讲述“中国经验”。张文宝的长篇报告文粼水晶时代》是二十多个水晶人物的创业故事,也是他们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奖 紫金山 述评 现实主义传统 申报项目 获奖项目 中国经验 创业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近40年乡土小说“语言问题”再认识 被引量:2
11
作者 妥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4,共11页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观念对于文学界而言,似乎是无可指摘的共识。然而文学、语言这两个概念及其所表征的具体范畴、理念,以及两者相互交织的互动关系,却并非不言自明。这不仅涉及如何定位语言作为文学基本要素的价值、标准,同时也涉...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观念对于文学界而言,似乎是无可指摘的共识。然而文学、语言这两个概念及其所表征的具体范畴、理念,以及两者相互交织的互动关系,却并非不言自明。这不仅涉及如何定位语言作为文学基本要素的价值、标准,同时也涉及如何理解“作为文学的语言”与“作为语言的文学”之间的理论区隔。同样如何理解作为“语言”之艺术的文学,即如何定位、平衡语言与文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往往也是研究者无法遽然回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小说 语言与文学 具体范畴 基本要素 互动关系 语言的艺术 定位 文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