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秋来红实似繁花——江苏省第四届紫金山文学奖综述 |
汪政
|
《扬子江(评论)》
|
2011 |
0 |
|
2
|
沉湘哀郢都陈迹——论叶兆言的长篇小说《璩家花园》 |
汪政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场景、行动域与意义表征——刘醒龙《听漏》空间叙事论略 |
汪政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作家传记与文学研究 |
晓华
汪政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5
|
曲径通幽处(创作谈) |
胡学文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葛芳:书写当下经验--“江苏文学新青年”之一 |
汪政
晓华
|
《扬子江(评论)》
|
2011 |
0 |
|
7
|
“文革”后中国作家自传写作的局限与可能 |
韩松刚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2 |
0 |
|
8
|
作家四题 |
黄毓璜
|
《扬子江(评论)》
|
2007 |
0 |
|
9
|
解构与重构——评刘亮程长篇小说《本巴》 |
韩松刚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0
|
且看能人表演——说冯骥才的《刷子李》 |
汪政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1
|
理性与疯癫的“异态”世界——访谈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 |
彭青龙
毕飞宇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在历史和当下之间——臧晴文学批评印象 |
韩松刚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最后,还是要看到那一张面孔 |
鲁敏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湖岛会记住一切——评房伟的长篇报告文学《太湖万物生》 |
汪政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储福金小说中的流动美学——以《直溪》为例 |
胡玉乾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惯例及其对惯例的偏离——试论当前长篇小说文体的观念与实践 |
汪政
晓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6
|
|
17
|
余光中“新散文”的审美理想及其价值 |
张王飞
林道立
吴周文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8
|
论电影色彩的文化意蕴 |
袁玉琴
王臻中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5
|
|
19
|
朱自清散文文体的独创性及特殊的“语言指纹” |
吴周文
张王飞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20
|
范小青的变与不变--漫说《香火》及其他 |
汪政
晓华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2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