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水平短跑运动员跳深动作表现分析:下肢关节生物力学视角 被引量:13
1
作者 臧宇 许贻林 +3 位作者 项晓琰 翟一飞 陈刚 王然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9,共9页
目的:对比跳深(drop jump,DJ)动作中髋、膝、踝关节之间在生物力学指标上的差异,探究下肢关节生物力学指标与跳深动作表现指标之间的关系,明确影响跳深动作表现指标的下肢关节生物力学因素。方法:招募16名运动等级为一级及以上的男子短... 目的:对比跳深(drop jump,DJ)动作中髋、膝、踝关节之间在生物力学指标上的差异,探究下肢关节生物力学指标与跳深动作表现指标之间的关系,明确影响跳深动作表现指标的下肢关节生物力学因素。方法:招募16名运动等级为一级及以上的男子短跑运动员完成0.45 m落地高度跳深动作测试并同步采集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结果:1)高水平男子短跑运动员跳深动作中髋、膝和踝关节在力矩、负功率、正功率、负功、正功以及刚度(stiffness)指标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踝关节跖屈力矩和膝关节刚度对地面接触时间的影响(调整R2=0.801,P=0.011)、膝关节正功对腾空高度的影响(调整R2=0.677,P<0.001)、踝关节正功率对平均功率输出的影响(调整R2=0.554,P<0.001)、膝关节刚度和踝关节正功率对反应力量指数的影响(调整R2=0.842,P=0.004)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水平男子短跑运动员在完成跳深动作时,膝关节刚度主要影响跳深动作离心阶段动作时间,而踝关节跖屈力矩和正功率主要影响跳深动作向心阶段动作时间,进而导致跳深动作完成时间和反应力量的差异;膝关节正功和踝关节正功率作为主要功率来源可调控跳深动作的腾空高度和力学功率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长-缩短周期 关节刚度 关节力矩 反应力量 超等长 短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肌肉结构评估:肌骨超声成像技术在运动表现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文静 张立萍 +3 位作者 许贻林 徐恺 路恒 王然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4-86,F0003,共14页
肌肉结构是影响运动表现的关键因素。肌骨超声成像(musculoskeletal ultrasonography,MSKUS)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手段,凭借其便携性、易操作、无辐射及成本效益等显著优势,已成为评估肌肉结构与运动表现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研... 肌肉结构是影响运动表现的关键因素。肌骨超声成像(musculoskeletal ultrasonography,MSKUS)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手段,凭借其便携性、易操作、无辐射及成本效益等显著优势,已成为评估肌肉结构与运动表现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研究发现:1)MSKUS技术可测量的关键肌肉结构指标包括肌束长度、羽状角、肌肉横截面积和肌肉厚度,这些指标通过直接影响肌肉的收缩机制、力量传递效率和力量生成能力,进而对肌肉力量与爆发力等体能素质产生影响。具体而言,肌束长度决定了肌肉的收缩范围,羽状角影响力量传递的效率,而肌肉横截面积和厚度与肌肉的力量生成能力直接相关。2)不同运动项目对肌肉结构有特定的适应性要求。短跑运动员通常具有较长的肌束长度和较大的肌肉横截面积,以优化其爆发力;长跑运动员则表现出较大的羽状角和较小的横截面积,以适应耐力要求;力量型运动员则拥有较大的肌肉横截面积和较短的肌束长度,以提升力量的生成和传递效率。上述肌肉结构特征为运动员的选材和个性化训练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3)在运动损伤领域,定期监测肌束长度和肌肉横截面积的变化可有效评估运动员的肌肉功能状态,帮助识别潜在的高风险个体,并为伤后康复及重返赛场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4)基于肌肉的适应性和可塑性特征,抗阻训练、增强式训练、弹振式训练和拉伸训练等方法通过各自独特的机制,能够促进肌肉结构和功能的多样化适应,从而实现肌肉力量增强、爆发力提升以及柔韧和敏捷性改善等不同的训练目标。鉴于MSKUS技术在体能素质、专项运动表现、运动损伤预防与恢复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建议将其作为运动表现分析和运动员潜力评估的重要工具,纳入现有的运动表现评估和训练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超声成像 肌肉结构 肌肉功能 运动表现 运动损伤 抗阻训练 训练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