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制管桩处治高速公路拓宽软土路堤附加荷载传递规律与变形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文俊 章定文 +2 位作者 于春江 李涛 张自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543,共8页
为揭示预制管桩处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软土路堤附加荷载传递规律和沉降变形特性,建立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全过程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探讨了新路堤填筑引起的地基附加应力分布特征和主要沉降变形来源。结果表明:预制管桩能够将路堤荷... 为揭示预制管桩处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软土路堤附加荷载传递规律和沉降变形特性,建立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全过程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探讨了新路堤填筑引起的地基附加应力分布特征和主要沉降变形来源。结果表明:预制管桩能够将路堤荷载有效传递至深部持力层,减小地基浅层软土层中的附加应力,地基主要受力变形区下移至桩端下卧层;预制管桩约束了新路堤的下移趋势,新路堤荷载向老路堤下部地基偏移,老路边坡内侧沉降变形是新老路堤差异沉降的主要来源;预制管桩加固软土地基能够有效降低新路堤沉降变形、新老路堤差异沉降及工后横坡变化率。研究成果可为预制管桩处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拓宽软土路堤 预制管桩 附加应力 沉降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联合加固河堤变形特征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沈晨 章定文 +1 位作者 宋涛 张国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10-215,共6页
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联合加固河堤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采用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上河堤,可有效控制地基的沉降和减小了软土地基的水平位移,河堤边坡稳定性高。堤顶处沉降最大,尽管施工完成一年后沉降... 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联合加固河堤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采用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上河堤,可有效控制地基的沉降和减小了软土地基的水平位移,河堤边坡稳定性高。堤顶处沉降最大,尽管施工完成一年后沉降尚未完全稳定,但沉降速率放缓;由于搅拌桩的应力集中效应显著加速了地基的固结速率,根据实测沉降和超静孔隙水压力计算得到施工完成一年时搅拌桩加固地基的固结度分别达到了80%,75%以上。因桩土刚度差异,桩土应力分配呈现模型的应力集中效应,实测的水泥土搅拌桩桩土应力比介于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柱状搅拌桩 格栅搅拌桩 河堤 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含量对沿河公路路基抗冲刷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汪淼 任昊铭 +1 位作者 王凡超 章定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7-194,共8页
沿河公路的路基冲刷是威胁山区公路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依托喀喇昆仑公路水毁灾害整治工程,采用冲蚀函数测定仪开展不同黏土含量下黏土-粗砂混合土路基填料冲刷试验,研究混合土样的冲刷速率、起动切应力和理论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并结... 沿河公路的路基冲刷是威胁山区公路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依托喀喇昆仑公路水毁灾害整治工程,采用冲蚀函数测定仪开展不同黏土含量下黏土-粗砂混合土路基填料冲刷试验,研究混合土样的冲刷速率、起动切应力和理论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土骨架理论对混合土的冲刷特性和破坏模式进行探讨,得到如下结论:随着黏土含量的增加,土样起动切应力增加,抗冲刷性能增强,冲刷特性由以无黏性冲刷特性过渡为黏性土冲刷特性;黏性细颗粒的分布形式从分布在粗颗粒空隙间,到与粗颗粒黏结在一起,最后将粗颗粒分隔开;混合土样在冲刷水流下的破坏模式因粗颗粒和黏土的填充形式而异;Wilson模型与试验数据拟合度好,能够适用于预测较大切应力的情况,弥补过剪应力模型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填料 起动切应力 抗冲刷性能 土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