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春云 张桥 +3 位作者 秦吉洋 李红 周宏芳 梅爱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9期3870-3870,3900,共2页
研究了不同药剂及其不同用药时期、不同用药次数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始病期(病穴率≤5%)的用药效果好于发病盛期;不同药剂防效差异大,满穗、拿敌稳等防效高、有效期长,明显优于井冈霉素;增加用药次数可明显提高防效。建... 研究了不同药剂及其不同用药时期、不同用药次数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始病期(病穴率≤5%)的用药效果好于发病盛期;不同药剂防效差异大,满穗、拿敌稳等防效高、有效期长,明显优于井冈霉素;增加用药次数可明显提高防效。建议生产上坚持始病期用药,选用长效药剂,后期结合稻曲病进行1次兼治,如选用一般药剂,需增加用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防治适期 防治药剂 用药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插秧粳稻恶苗病重发原因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春云 李红 +1 位作者 赵元明 梅爱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131-133,共3页
根据2013~2015年的田间调查以及不同药剂、不同方法、不同浸种时间进行种子处理试验示范结果,分析了近年来机插秧恶苗病重发原因与症状特点,并提出了控制对策。重发原因包括:病田留种普遍,种子带菌量大;秧田覆膜育秧,病菌侵染有利;常... 根据2013~2015年的田间调查以及不同药剂、不同方法、不同浸种时间进行种子处理试验示范结果,分析了近年来机插秧恶苗病重发原因与症状特点,并提出了控制对策。重发原因包括:病田留种普遍,种子带菌量大;秧田覆膜育秧,病菌侵染有利;常用药抗性高,浸种防病效果差。控制对策包括:选用无病田留种,减少种子带菌量;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植株;淘汰抗性咪鲜胺,推广应用高效药;提倡药剂交替使用,延缓病菌产生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苗病 重发原因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不同施肥模式对“扬辐麦4号”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孔祥英 宋早芹 +2 位作者 张文杰 朱志凌 李梅 《上海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109-110,共2页
"扬辐麦4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春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于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为促进该品种在仪征市丘陵山区的推广种植,进行了不同施肥模式对"扬辐麦4号"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扬辐麦4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春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于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为促进该品种在仪征市丘陵山区的推广种植,进行了不同施肥模式对"扬辐麦4号"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总施氮量2 0 k g/6 6 7 m 2,基肥、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按5∶1∶2∶2运筹,氮∶磷∶钾比例为1∶0.5∶0.5,磷、钾肥基追肥各占50%,增施有机肥200 kg/667 m2的处理,小麦植株茎粗秆壮,抗倒能力强,穗型大,穗层整齐,每穗粒数多,千粒重高,比对照增产3 2.5%,经济效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地区 扬辐麦4号 肥料运筹 植株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麦种子处理在农药减量使用中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红 吴庭友 +3 位作者 张桥 张春云 卢毅 王志欣 《农业工程技术》 2016年第35期26-27,共2页
2010-2015年,多项次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选择针对性种衣剂进行稻麦种子处理(浸种或拌种),可有效预防多种病虫害,减少后期药剂防治,实现农药减量使用。
关键词 种子处理 农药减量 应用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飞虱“治前控后”防治策略的重要性探析
5
作者 张桥 张春云 +4 位作者 卢毅 周宏芳 梅爱萍 李红 蒋媛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4期4258-4259,4311,共3页
褐飞虱是易暴发成灾性害虫,其发生程度与迁入量(基数)、气候条件、品种布局及稻作方式、防治等因素密切相关,坚持"治前控后"的防治策略是控制褐飞虱主害代发生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同时结合科学合理选用药剂,提高用药质量,才能... 褐飞虱是易暴发成灾性害虫,其发生程度与迁入量(基数)、气候条件、品种布局及稻作方式、防治等因素密切相关,坚持"治前控后"的防治策略是控制褐飞虱主害代发生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同时结合科学合理选用药剂,提高用药质量,才能有效控制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治前控后”策略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