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伏美替尼对比吉非替尼单药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苏广全 易仁平 +4 位作者 方苹苹 夏一淼 潘旻 葛坤坤 沈爱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5-1251,共7页
目的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评价伏美替尼对比吉非替尼单药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成本效用。方法基于Ⅲ期临床试验FURLONG研究,构建三状态的分区生存模型,并结合治疗成本、效用值、不良反应发生率... 目的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评价伏美替尼对比吉非替尼单药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成本效用。方法基于Ⅲ期临床试验FURLONG研究,构建三状态的分区生存模型,并结合治疗成本、效用值、不良反应发生率、贴现率等参数,模拟得到总的增量成本效用比值(ICER),将ICER值与意愿支付值(WTP)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伏美替尼相较于吉非替尼单药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经济性。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伏美替尼组比吉非替尼组多支出成本85786元,但多获得了0.62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增量成本效用比值为138306元,小于我国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最佳支持治疗成本、无进展生存期(PFS)效用值和进展生存期(PD)效用值对ICER结果影响较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当WTP为3倍我国人均GDP时,伏美替尼组相比吉非替尼组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100.0%。情境分析结果验证了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结论在2022年中国3倍人均GDP的意愿支付阈值下,选择伏美替尼单药用于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相比吉非替尼更具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美替尼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分区生存模型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