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占位病变能谱CT成像中不同期相虚拟平扫替代真实平扫的效能及方案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顾芳燕 朱晓梅 +1 位作者 聂芳 王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9-815,共7页
目的基于肝脏病变,探讨Revolution CT不同期相虚拟平扫(VNC)与真实平扫(TNC)的等效性及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4月行肝脏平扫及动脉(A)、静脉(V)及延迟(D)三期能谱增强的62例患者,测量... 目的基于肝脏病变,探讨Revolution CT不同期相虚拟平扫(VNC)与真实平扫(TNC)的等效性及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4月行肝脏平扫及动脉(A)、静脉(V)及延迟(D)三期能谱增强的62例患者,测量直径≥5 mm的肝脏病灶,按TNC的CT值分为1组(≤20 Hu)及2组(>20 Hu),按强化程度分为a组(三期增强强化程度均≤20 Hu)和b组(三期增强中至少有一期强化程度>20 Hu),分别比较TNC和三期VNC组病灶的CT值、最大径及病灶检出率,使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观察VNC与TNC CT值差值的影响因素。结果各组病灶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F=14.712、18.603、7.334,P均<0.01),仅1a组病灶VNCV和VNCD与TN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病灶与TNC相比,a类病灶VNC偏低,b类病灶VNC偏高(P均<0.05)。各组病灶VNCA和VNCV与TNC的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呈极强相关(P均>0.05;r均>0.8,P均<0.001)。4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60,P<0.001),VNCV高于VNCA及VNCD(P均<0.05)。VNC与TNC的CT值差值与增强CT值呈正相关(r^(2)_(修正)=0.209、0.142、0.062,P均<0.001)。结论对于肝脏病变,Revolution CT静脉期VNC是替代TNC的最佳期相,并能通过静脉期CT值行一定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疾病 虚拟平扫 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Rho激酶1纳米探针联合MRI可视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杨雅雯 夏敏 +1 位作者 宋梦星 马占龙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2,共7页
目的评估Rho激酶(Rho-kinase,ROCK)1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中的表达,合成ROCK1靶向探针,并探索其可视化AS斑块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ROCK1抗体与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偶联制备靶向探针(Fe3O4@PEG-ROCK1)并表征。... 目的评估Rho激酶(Rho-kinase,ROCK)1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中的表达,合成ROCK1靶向探针,并探索其可视化AS斑块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ROCK1抗体与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偶联制备靶向探针(Fe3O4@PEG-ROCK1)并表征。高脂喂养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Edeficient,ApoE^(-/-))小鼠,在10、16、22、28、34周随机取小鼠(n=5)测量体质量。主动脉免疫染色切片及蛋白印迹实验观察ROCK1的表达及活性。将34周ApoE^(-/-)小鼠分成两组,一组尾静脉注射Fe3O4@PEG(n=10),一组尾静脉注射Fe3O4@PEG-ROCK1(n=10),注射探针前及注射后8、16 h进行MRI。Image J软件计算斑块信号。病理分析腹主动脉标本。结果Fe3O4@PEG和Fe3O4@PEG-ROCK1在水溶液中均匀分散,水合粒径分别为(27.06±1.52)nm及(30.52±2.95)nm,Zeta电位分别为(−35.18±0.31)mV及(−16.60±3.26)mV。Fe3O4@PEG-ROCK1可降低巨噬细胞的吞噬清除,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无毒,且保持免疫活性。Fe3O4@PEG-ROCK1饱和磁化强度为0.0868 T及T2弛豫率为162.3 mM^(-1 )s^(-1)说明探针磁敏感性较好。随着AS进展,ApoE^(-/-)鼠体质量明显增加,ROCK1在斑块中的表达逐渐增多(r=0.959,P<0.001)。ApoE^(-/-)鼠腹主动脉ROCK1活性高于健康C57BL/6鼠(0.30±0.02 vs.0.24±0.02,P<0.001)。平扫时Fe3O4@PEG和Fe3O4@PEG-ROCK1组斑块信号分别为8.25±1.39和7.81±3.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探针后两组斑块信号均减低,与Fe3O4@PEG组相比,Fe3O4@PEG-ROCK1组的斑块信号减低更明显(8 h,5.37±1.79 vs.3.91±2.26,P=0.001;16 h,6.68±2.39 vs.4.61±2.80,P=0.001)。普鲁士蓝染色显示的铁纳米沉积区域与免疫组化的ROCK1阳性区域对应。结论ROCK1在AS斑块中表达高和活性高。ROCK1靶向探针(Fe3O4@PEG-ROCK1)是有效磁共振对比剂,有助于实现风险斑块的无创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RHO激酶 纳米探针 分子影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CS-SEMAC、HBW和Dixon三种去金属伪影技术在脊柱金属植入术后MRI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尹凡 章宇媚 +3 位作者 李丙萱 徐磊 孙仪 邹月芬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126,共7页
目的探讨压缩感知结合层面编码金属伪影校正(compressed sensing-slice-encoding metal artifact correction,CS-SEMAC)技术用于脊柱金属植入物术后MRI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比较招募的35例脊柱金属植入物术后患者3.0 T MRI矢状位CS-SE... 目的探讨压缩感知结合层面编码金属伪影校正(compressed sensing-slice-encoding metal artifact correction,CS-SEMAC)技术用于脊柱金属植入物术后MRI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比较招募的35例脊柱金属植入物术后患者3.0 T MRI矢状位CS-SEMAC序列、高带宽(high bandwidth,HBW)序列和水脂分离(Dixon)三种序列在金属植入物伪影面积、椎体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图像质量、图像清晰度、脂肪抑制效果以及植入物周围解剖结构的可见性方面的差异。结果CS-SEMAC在T1、T2矢状位图像上金属伪影面积分别为(15.45±6.84)、(22.23±9.76)cm^(2),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种序列在T2抑脂矢状面图像上的SNR两两比较显示:HBW序列椎体SNR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序列,Dixon序列椎体SNR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序列,CS-SEMAC序列椎体SNR低于HBW序列,高于Dixon序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图像清晰度上,T2WI-tirm-CS-SEMAC序列评分低于其他两种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2WI-tirm-CS-SEMAC序列在图像质量和脂肪抑制效果方面评分显著优于其他两种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CS-SEMAC序列相较于其他两种序列更能清晰显示植入物周围椎体、椎弓根、椎间孔及神经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S-SEMAC序列相比于HBW、Dixon序列能够有效减少植入物周围的金属伪影,并且能显著提高T2抑脂序列的图像质量和脂肪抑制效果,虽然在T2抑脂上金属植入物邻近椎体SNR相比HBW序列有所下降,图像比HBW和Dixon图像略模糊,但是椎体周围关键解剖结构的可见度明显提升,对脊柱术后解剖结构的显示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磁共振成像 压缩感知结合层面编码金属伪影校正技术 高带宽技术 金属伪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评估直肠癌局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0
4
作者 戴鑫 徐青 +2 位作者 余静 李燕 施海彬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分析直肠癌区域淋巴结的MRI影像学表现,评价MRI在评估直肠癌局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12月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94例直肠癌患者的MRI图像,观察并记录目标淋巴结的短径、边界、信号、ADC值及周围... 目的:分析直肠癌区域淋巴结的MRI影像学表现,评价MRI在评估直肠癌局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12月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94例直肠癌患者的MRI图像,观察并记录目标淋巴结的短径、边界、信号、ADC值及周围脂肪信号,以病理诊断转移淋巴结阳性为标准进行分组。对转移淋巴结和非转移淋巴结的边界、信号、周围脂肪信号进行卡方检验,短径和ADC值进行t检验。对有统计学意义的诊断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诊断价值。结果: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边界、信号及周围脂肪信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淋巴结和非转移淋巴结的短径分别为(6.25±2.25)mm和(4.80±1.38)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短径、边界、信号、周围脂肪信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淋巴结边界诊断价值最高,其次为周围脂肪信号、信号和短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0.798、0.770、0.710。结论:综合分析直肠周围淋巴结短径、边界、信号特点及周围脂肪信号对诊断转移淋巴结有较大作用,其中边缘、周围脂肪信号的作用最为显著,信号、短径也有助于提高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在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渊全 贾中芝 +1 位作者 冯耀良 施海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7-441,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CTPI)在HCC 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24例HCC患者于TACE术前1~3d、术后6~8d和30~40d分别行双源CT灌注扫描,经肝脏CT灌注软件得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等彩色... 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CTPI)在HCC 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24例HCC患者于TACE术前1~3d、术后6~8d和30~40d分别行双源CT灌注扫描,经肝脏CT灌注软件得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等彩色灌注图,在图像上分别测定相应的灌注参数值,观察TACE治疗前后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变化及肿瘤的大小改变,评价TACE治疗肿瘤的疗效。结果TACE术前9例肿瘤呈均匀高灌注,15例呈不均匀高灌注。术后8例瘤灶内碘油沉积密实,16例碘油沉积不均。灌注图像显示碘油沉积区域无血流灌注,碘油稀疏及缺乏区域仍有血流灌注。所有患者术前、术后6~8d及肿瘤残留患者复发前后的肿瘤组织HAP、H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VP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6~8d肿瘤最大径以及肿瘤残留患者复发前后肿瘤最大径均无明显变化(P>0.05)。TACE术后,16例残瘤组织及正常肝组织HAP、PVP、H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灌注成像能直观和定量地反映肝癌TACE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TACE疗效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CT灌注成像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的血供分型及其对栓塞治疗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杰 张国英 +6 位作者 杨乃明 施海彬 冯耀良 王卫东 王永利 刘圣 刘嘉茵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274-277,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血供特征并提出血管造影分型、探讨血供分型对于栓塞的指导意义。方法50例资料完整、血管造影显示清晰的子宫肌瘤病例,采用Dextran微球子宫动脉栓塞。栓塞前,先作双侧选择性的髂内和子宫动脉血管造影,分析血管造影图...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血供特征并提出血管造影分型、探讨血供分型对于栓塞的指导意义。方法50例资料完整、血管造影显示清晰的子宫肌瘤病例,采用Dextran微球子宫动脉栓塞。栓塞前,先作双侧选择性的髂内和子宫动脉血管造影,分析血管造影图像以确定双侧子宫动脉对子宫和子宫肌瘤的血供、血供比例、子宫动脉的跨中线吻合和卵巢实质显影等情况。结果按照双侧子宫动脉对子宫肌瘤的不同供血比例可将之分为3型:单侧供血型、一侧优势型和双侧均势型。50例中,这3型的比例分别为6%(3例,1例右侧,2例左侧)、84%(42例,左右侧优势各21例)和10%(5例)。双侧子宫动脉间存在明显吻合者5例、发现副子宫动脉者2例。有15例可见子宫动脉的卵巢支显影及卵巢实质染色,而通过卵巢血管吻合逆行显示同侧卵巢动脉者为5例,占10%。结论应倡导个体化的子宫肌瘤动脉栓塞策略。根据两侧子宫动脉对子宫肌瘤的不同供血比例合理分配微球栓塞剂。当造影看到卵巢动脉显影时,则宜选择直径大于350μm的微球作子宫动脉栓塞,以保护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血供分型 策略 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胰腺癌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晶 田建明 +1 位作者 郝强 王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569-572,共4页
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胰腺癌患者34例,健康志愿者28例,采用VIBE序列进行全胰腺灌注成像,通过胰腺癌和正常胰腺各感兴趣区的时间-信号曲线,计算各感兴趣区的峰值时间(TTP)、最大斜率(SS),比较胰腺癌与正常胰腺... 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胰腺癌患者34例,健康志愿者28例,采用VIBE序列进行全胰腺灌注成像,通过胰腺癌和正常胰腺各感兴趣区的时间-信号曲线,计算各感兴趣区的峰值时间(TTP)、最大斜率(SS),比较胰腺癌与正常胰腺的灌注值差别。胰腺癌TTP值为140.24±24.14s、正常胰腺TTP值为24.33±3.74s,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胰腺癌和正常胰腺的SS值分别为16.10±2.20、30.23±4.66,两者间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对正常胰腺,胰腺癌的TTP显著延长,SS明显降低。磁共振灌注成像可以在活体无创的评估胰腺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磁共振 灌注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深度全卷积网络的肝脏CT影像三维区域自动分割 被引量:9
8
作者 孙明建 徐军 +1 位作者 马伟 张玉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5-393,共9页
肝脏分割对于肝肿瘤肝段切除及肝移植体积测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由于在CT影像中肝脏与邻近脏器的灰度值相似性很高,因此对肝脏区域的三维自动分割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为解决精准肝脏分割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深度全卷积网络结... 肝脏分割对于肝肿瘤肝段切除及肝移植体积测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由于在CT影像中肝脏与邻近脏器的灰度值相似性很高,因此对肝脏区域的三维自动分割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为解决精准肝脏分割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深度全卷积网络结构3DUnet-C2。该结构充分利用肝脏CT图像的三维空间信息,并有效结合肝脏区域的浅层特征和深层特征。特别地,还提出一种新的3DUnet-C2网络训练策略,通过选取清晰图像,并从图像中截取肝脏区域作为样本进行训练的方式,得到初步3DUnet-C2模型权重,并使用该权重来初始化3DUnet-C2的网络参数,从而使网络达到收敛。最后,针对3DUnet-C2网络分割肝脏边界不精准的问题,在原有3DUnet-C2网络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三维条件随机场构建3DUnet-C2-CRF模型来优化肝脏分割边界。为了验证所提出三维分割模型的性能,从ISBI2017 Liver Tumor Segmentation Challenge的数据集中选取100张CT图像用于训练、验证和测试,3DUnet-C2-CRF模型在随机选取的20张测试集上的分割准确率的Dice系数为96.9%,高于3DUnet和Vnet模型的Dice系数。实验结果表明,3DUnet-C2-CRF模型具有更好的特征表达能力以及更强的泛化性能,从而可提升模型的分割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分割 深度全卷积网络 条件随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手术患者术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分布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顾梅 王雪梅 +3 位作者 曹茜 孙云珍 王增龙 施海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手术患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6-7月283例介入手术患者进行MEWS评分,观察并分析总结MEWS的分布特征及临床价值。结果介入MEWS可划分为0~2分、3~4分、5分及以上3个分值段,评分以... 目的探讨介入手术患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6-7月283例介入手术患者进行MEWS评分,观察并分析总结MEWS的分布特征及临床价值。结果介入MEWS可划分为0~2分、3~4分、5分及以上3个分值段,评分以0~2分为主,占63.25%,以不同分值段患者手术类型比较差异、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术中紧急处理比例比较差异、不同麻醉方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合介入手术特点改良后的介入MEWS可以对介入手术患者术中病情进行即时有效评估,具有预测和降低术中各类潜在风险发生概率的作用,对于MEWS在5分及以上的术中患者,予以重点严密监护,采取预见性护理手段,积极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对保障介入手术的高效、安全、成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手术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分布特征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叶癫痫的^1HMRS和MRI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齐静 杜湘珂 +1 位作者 王德航 谢敬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通过对顽固性颞叶癫痫病人的质子波谱 (1HMRS)和磁共振成像 (MRI)研究 ,探讨这两种方法对癫痫灶定位诊断的作用。方法  2 2例无颞叶占位的癫痫病人和 3 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了1HMRS采集和MRI扫描后海马结构定量研究 ,分析NAA/C... 目的 通过对顽固性颞叶癫痫病人的质子波谱 (1HMRS)和磁共振成像 (MRI)研究 ,探讨这两种方法对癫痫灶定位诊断的作用。方法  2 2例无颞叶占位的癫痫病人和 3 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了1HMRS采集和MRI扫描后海马结构定量研究 ,分析NAA/Cr +Cho和DHF在癫痫组的改变及对癫痫组定侧定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HMRS可对 16例病人进行定侧诊断 ,并发现 10例有双侧颞叶病变。MRI可准确判断 10例海马萎缩。结论 1HMRS对颞叶癫痫定侧敏感性高于海马体积测量 ,并能发现双侧病变 ;MRI海马结构定量发现海马硬化特异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海马 磁共振成像 质子波谱分析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局部溶栓治疗肢体动脉闭塞疾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永利 贺能树 +5 位作者 施海彬 孙建中 范海伦 张长林 杨建国 吕提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2期1300-1302,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局部溶栓治疗肢体动脉闭塞疾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经导管小剂量持续步进输注尿激酶治疗 17例患者 ,2 1段肢体闭塞动脉。结果 急性动脉闭塞尿激酶平均用量 75万IU ,血管再通率 10 0 % ( 5 /5段 ) ;慢性动脉闭塞... 目的 探讨经导管局部溶栓治疗肢体动脉闭塞疾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经导管小剂量持续步进输注尿激酶治疗 17例患者 ,2 1段肢体闭塞动脉。结果 急性动脉闭塞尿激酶平均用量 75万IU ,血管再通率 10 0 % ( 5 /5段 ) ;慢性动脉闭塞尿激酶平均剂量 2 2 5万IU ,溶栓成功率 81% ( 13 /16段 )。结论 经导管小剂量持续步进输注尿激酶为肢体动脉闭塞溶栓的有效治疗方法 ;溶栓治疗同时应使用抗凝剂 ;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溶栓受诸多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局部溶栓 肢体动脉闭塞 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SE基础上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17
12
作者 祝新 王德杭 朱斌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SENSE基础上扩散加权成像在诊断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以及表面扩散系数(ADC)评估肝占位病变的价值。方法对161例共有224个肝占位病灶患者在SENSE基础上行扩散加权成像。224个肝占位病灶中原发性肝癌80个,肝血管瘤45个,肝囊... 目的探讨SENSE基础上扩散加权成像在诊断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以及表面扩散系数(ADC)评估肝占位病变的价值。方法对161例共有224个肝占位病灶患者在SENSE基础上行扩散加权成像。224个肝占位病灶中原发性肝癌80个,肝血管瘤45个,肝囊肿49个,转移性肝癌50个。应用梯度因子b值为0和50的扩散图像,并获取ADC值。结果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和转移性肝癌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99±0.33)×10-3mm2/s、(1.99±0.30)×10-3mm2/s、(3.80±0.37)×10-3mm2/s和(1.08±0.29)×10-3mm2/s,前三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ENSE基础上扩散加权平面回波成像对肝癌(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敏感性编码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占位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祝新 王德杭 朱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0期936-938,共3页
随着磁共振 (MR)技术的发展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imaging ,DWI)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转移瘤Gd-DTPA M R I增强检查前后对比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仁法 王雁 王承缘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44-346,共3页
为研究MRI(磁共振影像) 增强检查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对33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 使用GE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 Signa 1.5 Tesla MR扫描和使用Gd-DTPA (顺磁造影剂- 钇二乙烯五胺乙酸... 为研究MRI(磁共振影像) 增强检查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对33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 使用GE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 Signa 1.5 Tesla MR扫描和使用Gd-DTPA (顺磁造影剂- 钇二乙烯五胺乙酸) MRI增强检查。结果:Gd-DTPA增强MRI检查能很好显示脊柱转移瘤数目及椎旁肿块和周围组织关系,同时探讨脊柱转移瘤生物学与影像学之间的特征联系, 揭示了脊柱转移瘤典型MRI征象。结论: Gd-DTPA增强检查能更好地显示脊柱转移瘤, 并在脊柱病变中有一定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总结出显示脊柱转移瘤MRI检查最佳影像学组合是用SE (自旋回波) 序列T1WI(加权像) 与Gd-DTPA T1W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增强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畸胎瘤二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青 王小宁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8期892-892,共1页
关键词 肾上腺畸胎瘤 病理检查 症状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对待介入治疗并发症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麟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17-218,共2页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介入治疗中的并发症。并发症可以分为两大类:①无法控制的并发症,包括:患者的体质因素,如过敏;患者同时存在其他疾病而导致的并发症;药物因素;器械因素;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伴随效应以及对疾病的认识能力。②可能避免的并...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介入治疗中的并发症。并发症可以分为两大类:①无法控制的并发症,包括:患者的体质因素,如过敏;患者同时存在其他疾病而导致的并发症;药物因素;器械因素;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伴随效应以及对疾病的认识能力。②可能避免的并发症,包括:医护人员的责任心;设备、环境以及技术因素。总结与回顾并发症有很重要的意义,认真研究其原因,把并发症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全胰腺磁共振灌注成像:两种序列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晶 田建明 +1 位作者 郝强 王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564-568,共5页
探讨胰腺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序列选择;探讨正常胰腺血流灌注的情况。健康志愿者28例,每例间隔24h分别采用FLASH2D与VIBE序列进行全胰腺灌注成像,比较两种方法所得图像的信噪比(SNR);在胰腺头、颈、体、尾部各划定一个感兴趣区(ROI),通过各... 探讨胰腺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序列选择;探讨正常胰腺血流灌注的情况。健康志愿者28例,每例间隔24h分别采用FLASH2D与VIBE序列进行全胰腺灌注成像,比较两种方法所得图像的信噪比(SNR);在胰腺头、颈、体、尾部各划定一个感兴趣区(ROI),通过各ROI的时间-信号曲线(TIC),计算各ROI的峰值时间(TTP)、最大斜率(SS)等,比较两种成像方法所得胰腺灌注值的差别;分别比较两种方法中胰腺各部位的灌注值差别。①采用FLASH2D序列:获得胰头11例、胰颈12例、胰体及胰尾各17例。采用VIBE序列,获得胰头、胰颈、胰体及胰尾各28例,全部胰腺包括在扫描范围内。两种序列所得图像的SNR分别为55.71±11.44、111.52±29.35,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②正常胰腺头、颈、体、尾各部位TTP值分别为24.33±3.74s、23.82±2.14s、23.75±3.94s、23.47±2.40s,SS值分别为30.23±4.66、29.69±3.39、31.02±2.54、30.83±2.60,各部位之间TTP值、SS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①行全胰腺灌注成像,VIBE序列成像速度快,范围大,图像信噪比高,在临床应用中更具有全面性。②正常胰腺各部位灌注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磁共振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方法给药与局部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光元 赵志泉 王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85-186,189,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新途径。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SAP ,比较常规方法给药及局部动脉灌注两组的治疗效果、病死率及住院时间。 结果 :常规给药组及局部动脉灌注组的病死率分别为 2 7.2 7%(3/ 11)及 8.33% (1/ 12 ... 目的 :探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新途径。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SAP ,比较常规方法给药及局部动脉灌注两组的治疗效果、病死率及住院时间。 结果 :常规给药组及局部动脉灌注组的病死率分别为 2 7.2 7%(3/ 11)及 8.33% (1/ 12 ) ;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 (2 9.3± 6 .1)天及 (14 .4± 3.1)天 (P <0 .0 5 )。 结论 :局部动脉灌注疗法可以降低SAP病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动脉灌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及切除可能性的探讨
19
作者 黄庆娟 王小宁 +1 位作者 王德杭 韩修龄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1年第3期130-132,共3页
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是我国和亚非地区的常见癌症。目前CT已成为其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CT诊断 结节性肝硬化 亚非地区 肝癌发生 小肝癌 肝右后叶 肝细胞肝癌 右叶 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体表线圈磁共振波谱成像诊断前列腺癌
20
作者 蒋方方 汪剑 +3 位作者 吴骋 张晶 杨庆 陆建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采用体表线圈进行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前列腺良性增生或前列腺癌的老年男性患者术前单纯采用体表线圈进行三维多体素磁共振波谱成像扫描,获取各体素[胆碱类化合物(Cho)... 目的探讨单纯采用体表线圈进行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前列腺良性增生或前列腺癌的老年男性患者术前单纯采用体表线圈进行三维多体素磁共振波谱成像扫描,获取各体素[胆碱类化合物(Cho)+肌酸(Cr)]/枸橼酸盐(Cit)值。参考病理结果,将前列腺各体素性质分为癌与非癌,分别分析前列腺中央带与外周带各体素(Cho+Cr)/Cit值,并对(Cho+Cr)/Cit值以体素性质为金标准描画接受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并以Youden指数最大为标准求得阈值及相应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不同性质体素(Cho+Cr)/Ci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ho+Cr)/Cit值诊断前列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中央带为0.652,外周带为0.821;阈值:中央带(Cho+Cr)/Cit值为0.645,相应敏感度、特异度为0.512、0.71;外周带(Cho+Cr)/Cit值为0.815,相应敏感度、特异度为0.72、0.84。结论仅用体表线圈可以顺利完成前列腺三维质子波谱成像,以(Cho+Cr)/Cit值0.815为阈值对外周带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波谱学 磁共振成像 外周带 中央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