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内效贴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5
1
作者 姜文君 史佩佩 王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47-1049,共3页
肌内效贴疗法是一种在运动损伤中较常用到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来,肌内效贴在中枢性损伤康复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就近年来肌内效贴在中枢性损伤康复中疗效和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肌内效贴 脑卒中 脑性瘫痪 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重症康复中国专家共识(上) 被引量:146
2
作者 倪莹莹 王首红 +21 位作者 宋为群 李百强 陈建良 冯珍 郭兰 何志捷 黄怀 姜丽 寇秋野 刘宏亮 刘惠宇 陆晓 邱炳辉 石广志 万春晓 王于领 卫小梅 吴军发 许媛 杨翃 曾嵘 周君桂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4,共8页
随着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的提高,重症康复开始成为关注的热点。如何界定重症康复的内涵、其工作模式是什么?目前尚无统一认识。,在此背景下,我们启动了中国神经重症康复专家共识的编写。旨在明确基本思路,为规范神经重症康复医疗行为... 随着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的提高,重症康复开始成为关注的热点。如何界定重症康复的内涵、其工作模式是什么?目前尚无统一认识。,在此背景下,我们启动了中国神经重症康复专家共识的编写。旨在明确基本思路,为规范神经重症康复医疗行为提供参照。本共识由国内康复、重症等领域资深专家共同讨论,以循证医学研究为证据;历时10个月,经过多次分组座谈讨论和互审修改,最终完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康复 专家 中国 抢救成功率 工作模式 医疗行为 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重症康复中国专家共识(中) 被引量:121
3
作者 倪莹莹 王首红 +21 位作者 宋为群 李百强 陈建良 冯珍 郭兰 何志捷 黄怀 姜丽 寇秋野 刘宏亮 刘惠宇 陆晓 邱炳辉 石广志 万春晓 王于领 卫小梅 吴军发 许媛 杨栩 曾嵘 周君桂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第三部分影响神经重症康复的临床常见问题及处理原则 1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DOC)是指患者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刺激的觉醒感知能力不同程度降低或丧失。意识障碍根据觉醒障碍程度分为:嗜睡(somnolence)、... 第三部分影响神经重症康复的临床常见问题及处理原则 1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DOC)是指患者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刺激的觉醒感知能力不同程度降低或丧失。意识障碍根据觉醒障碍程度分为:嗜睡(somnolence)、昏睡(stupor)、昏迷(coma),根据意识内容障碍分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康复 专家 中国 意识障碍 觉醒障碍 感知能力 环境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疗法的生物机理及其在骨关节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毅 朱黎婷 +4 位作者 励建安 程洁 刘春龙 张志杰 曾育山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4-369,共6页
本文介绍了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疗法中主要成分血小板及其释放的各种生长因子在参与组织修复中的作用,血小板激活参与凝血途径与组织修复的关系,并阐述影响PRP疗效的相关因素。针对近5年PRP在骨关节病中的应用及研究... 本文介绍了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疗法中主要成分血小板及其释放的各种生长因子在参与组织修复中的作用,血小板激活参与凝血途径与组织修复的关系,并阐述影响PRP疗效的相关因素。针对近5年PRP在骨关节病中的应用及研究,介绍PRP主要涉及的疾病、治疗方法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浓缩物 凝血途径 生长因子 组织修复 骨关节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应用于术后急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朱毅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7-592,共6页
2010年,WHO将身体活动和健康效益运动列入《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议》(global recommendations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health)中,提出需要在临床运动治疗剂量作深入研究。在英国、瑞典、新西兰等发达国家,治疗项目中... 2010年,WHO将身体活动和健康效益运动列入《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议》(global recommendations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health)中,提出需要在临床运动治疗剂量作深入研究。在英国、瑞典、新西兰等发达国家,治疗项目中的运动项目已被国民接受并在基层医疗实践中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急性疼痛 PHYSICAL 术后 应用 身体活动 治疗剂量 有益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朱毅 李凝 励建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40-1143,共4页
目前国内外中药、针灸等在疼痛临床主要运用于骨骼肌系统,此外还运用于妇科病、功能性胃肠病、癌痛患者。中医药干预对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但未能得到充分的循证依据。近年来,中医药在疼痛的机理研究方向从结构转向功能... 目前国内外中药、针灸等在疼痛临床主要运用于骨骼肌系统,此外还运用于妇科病、功能性胃肠病、癌痛患者。中医药干预对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但未能得到充分的循证依据。近年来,中医药在疼痛的机理研究方向从结构转向功能,并引入系统生物学概念,试图通过功能为单位的基础研究解释中医药的整体性和各功能单位内在联系。在检索2002年~2012年各大数据库后,本文对传统中医药在疼痛管理中的特色、经历演变和创新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疼痛 传统 演变 疗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在平衡功能评定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5-196,共2页
三维运动分析系统是一种新型评估手段,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生物力学研究和评估体系之一,由运动捕捉系统、应力测试系统和表面肌电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关键词 测试系统 运动分析 功能评定 三维 应用 平衡 力学研究 运动捕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治疗颈痛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36
8
作者 王雪强 王于领 +32 位作者 张志杰 朱毅 李建华 杨霖 万里 马全胜 马明 刘春龙 祁奇 张伟明 谭同才 郭京伟 许志生 李扬政 宋朝 李艳 黄大海 李长江 矫玮 侯晓晖 黄力平 李豪杰 苟波 廖远朋 陈建 朱东 刘静 赵彦 王文清 江征 谢幼专 马辉 陈佩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9,共11页
颈痛(neck pain)是成年人慢性病中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发病率高达7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为进一步加强体医融合,提高运动疗法改善颈痛的治疗水平,来自中国康复... 颈痛(neck pain)是成年人慢性病中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发病率高达7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为进一步加强体医融合,提高运动疗法改善颈痛的治疗水平,来自中国康复科学、骨科以及运动科学等领域的专家组制定了“运动疗法治疗颈痛的中国专家共识”。经检索国内外常用电子数据库,参考国际常用的证据水平进行分级,结合中国正积极倡导的“非医疗健康干预”和“体医融合”,该专家共识提出了符合中国特色的运动疗法治疗颈痛的规范和推荐建议,指导物理治疗实践和推行体医融合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颈痛 专家共识 体医融合 循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解痉药配合物理疗法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6
9
作者 左惠榕 王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6-468,共3页
肌张力是指肌肉静止状态时的紧张度,是维持肢体位置,支撑体重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持肢体运动控制能力,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复杂运动的必要条件。肌张力异常增高是脑卒中后偏瘫的特征性表现,是牵张反射效应增高的结果,多由中枢神经系... 肌张力是指肌肉静止状态时的紧张度,是维持肢体位置,支撑体重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持肢体运动控制能力,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复杂运动的必要条件。肌张力异常增高是脑卒中后偏瘫的特征性表现,是牵张反射效应增高的结果,多由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引发。临床上表现为反射亢进、肌力降低、运动控制和协调功能障碍、出现典型上肢屈曲和下肢伸直痉挛模式、易疲劳,重者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目前肌痉挛的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和手术介入。药物治疗的方式包括了口服和注射,国内常用的口服抗痉挛药物有替扎尼定、巴氯芬等。我们观察这两种药物结合康复物理治疗对脑卒中后肌痉挛的效果,比较这两种药物疗效的差异,以合理地指导康复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偏瘫 物理疗法 肌张力 解痉药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日常生活能力 药物治疗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上尿路损伤风险预测的膀胱内压临界值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田 余展 +4 位作者 沙彬秀 朱小品 杨裕梅 吕雯 周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患者预测上尿路损伤风险的膀胱内压临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脊髓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诊断标准分为上尿路功能损害组和无上尿路功能损害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进行膀胱内压诊断上尿路损伤的ROC曲线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患者预测上尿路损伤风险的膀胱内压临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脊髓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诊断标准分为上尿路功能损害组和无上尿路功能损害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进行膀胱内压诊断上尿路损伤的ROC曲线分析。结果上尿路损伤组年龄显著大于无上尿路损伤组,病程显著短于无上尿路损伤组(均P<0.01),根据ROC曲线计算得到膀胱内压最佳临界值为33.25cmH2O。结论可将33.25cmH2O作为预测上尿路损伤的膀胱内压力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膀胱内压 上尿路损伤 ROC曲线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徒手肌力检查发展史及分级进展 被引量:76
11
作者 王盛 姜文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6-669,共4页
徒手肌力评估是在康复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肌肉力量的评估方法。但作为康复医学与康复治疗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很多书籍上对其由来及分级方法的介绍,存在很多差异性。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徒手肌力评估的演变史及与分级系统相关的一些争... 徒手肌力评估是在康复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肌肉力量的评估方法。但作为康复医学与康复治疗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很多书籍上对其由来及分级方法的介绍,存在很多差异性。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徒手肌力评估的演变史及与分级系统相关的一些争议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肌力评估 康复 分级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痛觉阈值及脊髓后角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向哲 王灿 +5 位作者 方露 丁洁 王庆华 董传明 王彤 吴勤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49-1155,共7页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训练对T10不完全性SCI大鼠机械性及热刺激痛觉阈值、脊髓后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CI-对照组(SCI-Sed组)和SCI-运动组(SCI-TT组)。SCI-Sed组和...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训练对T10不完全性SCI大鼠机械性及热刺激痛觉阈值、脊髓后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CI-对照组(SCI-Sed组)和SCI-运动组(SCI-TT组)。SCI-Sed组和SCI-TT组使用改良Allen’s法制作T10不完全SCI模型,Sham组只暴露脊髓。SCI-TT组于SCI第8天行减重平板训练。于SCI术前、术后第1、7、14、21、28、35天使用Von Frey单丝及热刺激痛觉测试仪对大鼠的痛觉阈值进行评估。SCI 5周后,使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所有大鼠L4—5脊髓进行染色,观察脊髓后角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并对大鼠痛觉阈值与胶质细胞活化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机械性痛觉阈值评估结果显示,SCI术后第1天,SCI-Sed组和SCI-TT组阈值均较Sham组增加(P<0.05);之后两组阈值均低于Sham组(P<0.05);第21—35天,SCI-TT组阈值明显高于SCI-Sed组(P<0.05)。热刺激痛觉阈值结果显示,SCI术后第1天,SCI-Sed组和SCI-TT组痛觉阈值较Sham组均增加(P<0.05);SCI 7天后,两组大鼠痛觉阈值均低于Sham组(P<0.05);术后14—35天,SCI-TT组痛觉阈值明显高于SCI-Sed组(P<0.05)。小角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CI-Sed组和SCI-TT组脊髓后角内的阳性细胞数量多于Sham组(P<0.05);而SCI-TT组明显少于SCI-Sed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CI后第35天,痛觉阈值与脊髓后角胶质细胞活化数量之间呈负相关(P<0.001)。结论:早期运动训练对缓解SCI大鼠NP的发生有一定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后角胶质活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运动训练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