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幼保健医院护理流程再造中人文关怀的运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姜立荣 顾则娟 +5 位作者 韩娟 王蓓 缪琴 黄桂琴 柴德春 周琴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期6-8,共3页
目的从流程管理入手,探讨保证护理服务与人文关怀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方法依据卓越护理流程设计的原则、华生人文关怀理论、患者需求、患者权利,对所有直接服务于患者的护理项目中的人文关怀措施进行个性化设计,对设计后的流程试运行3... 目的从流程管理入手,探讨保证护理服务与人文关怀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方法依据卓越护理流程设计的原则、华生人文关怀理论、患者需求、患者权利,对所有直接服务于患者的护理项目中的人文关怀措施进行个性化设计,对设计后的流程试运行3个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征求患者的意见,定稿后进行培训和执行。结果流程再造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11项指标评价及舒适达标、护理质量、安全评价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将人文关怀融入各项护理流程再造中,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幼保健医院 人文关怀 流程再造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拉酵母菌散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敏 陈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698-3699,共2页
轮状病毒肠炎是一种导致婴幼儿出现腹泻的主要因素,其能够致使婴幼儿水电解质受到影响,情况严重者,甚至还会对生命造成威胁[1]。尽管近两年加大了轮状病毒肠炎的免疫机制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力度,但至今仍未得到统一定论,当根据相关研究成... 轮状病毒肠炎是一种导致婴幼儿出现腹泻的主要因素,其能够致使婴幼儿水电解质受到影响,情况严重者,甚至还会对生命造成威胁[1]。尽管近两年加大了轮状病毒肠炎的免疫机制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力度,但至今仍未得到统一定论,当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 布拉酵母菌 临床疗效 治疗 水电解质 发病机制 免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皮瓣引流有效负压阈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韩玲 王蓓 +1 位作者 王开慧 潘俊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8期2725-2727,275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引流压力的有效阈值。[方法]将36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置皮瓣引流病人随机分为放置-20kPa引流装置组(A组)120例,-80kPa引流装置组(C组)120例,-95kPa引流装置组(B组)120例,比较3组引流装置引流效果、并发...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引流压力的有效阈值。[方法]将36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置皮瓣引流病人随机分为放置-20kPa引流装置组(A组)120例,-80kPa引流装置组(C组)120例,-95kPa引流装置组(B组)120例,比较3组引流装置引流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病人治疗积极性以及医护患满意度。[结果]C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引流量分别为(170±24)mL、(115±15)mL、(100±10)mL,高于其他两组;引流管留置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切口裂开发生率及切口疼痛程度均低于其他两组,在满意度及治疗积极性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80kPa的压力为乳腺癌术后切口引流的有效阈值,能有效减少乳腺癌术后切口相关并发症,提高病人舒适度及治疗积极性,显著提高医护患三方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手术 皮瓣引流 负压阈值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新生儿危重评分对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出院前结局预测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洋 池霞 +4 位作者 童梅玲 周晓玉 程锐 潘晶晶 陈筱青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08-615,共8页
目的寻找预测极低出生体质量(VLBW)儿和超低出生体质量(ELBW)儿出院前结局的敏感的评分指标。方法收集2018年7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收治的VLBW儿和ELBW儿的临床资料。评估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NAP-Ⅱ)、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生... 目的寻找预测极低出生体质量(VLBW)儿和超低出生体质量(ELBW)儿出院前结局的敏感的评分指标。方法收集2018年7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收治的VLBW儿和ELBW儿的临床资料。评估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NAP-Ⅱ)、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生期补充-Ⅱ(SNAPPE-Ⅱ)、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CRIB)及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对VLBW儿和ELBW儿出院前死亡、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出血、脑室旁白质软化及视网膜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收治VLBW儿491例,经筛选最终纳入223例VLBW儿(含56例ELBW儿)。无论VLBW儿或ELBW儿,存活组的NCIS评分高于死亡组,SNAP-Ⅱ、SNAPPE-Ⅱ以及CRIB评分均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LBW儿中,经ROC曲线分析发现,CRIB评分预测VLBW儿死亡的AUC最大,AUC为0.888,95%CI为0.827~0.949,当CRIB评分为1.5时,其预测VLBW儿死亡的约登指数为0.672,灵敏度0.944,特异度0.728。在ELBW儿中,CRIB评分预测ELBW儿死亡的AUC最大,AUC为0.901,95%CI为0.819~0.982,当CRIB评分为5.5时,其预测ELBW儿死亡约登指数为0.673,灵敏度0.895,特异度0.778。四种评分中只有CRIB对VLBW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视网膜病变有预测区分价值;四种评分对VLBW儿肺出血的发生均有预测价值,但只有CRIB对ELBW儿肺出血有一定预测区分度。结论四种危重评分中CRIB对VLBW儿和ELBW儿死亡风险具有更敏感的预测价值。但各评分对VLBW儿和ELBW儿出院前其他结局的预测价值仍较为有限,亟需研发更为合适的评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疾病评分 低出生体质量儿 预后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韩玲 王蓓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4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乳腺癌患者按照所住病房编号的奇偶分为对照组592例和观察组5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全程护理模式,患者在整个疾病期间由专人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及康复指...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乳腺癌患者按照所住病房编号的奇偶分为对照组592例和观察组5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全程护理模式,患者在整个疾病期间由专人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工作。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出院3个月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全程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患者满意率,促进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模式 乳腺癌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