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DNRB基因在Waardenburg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俪媛 陈梦冰 +4 位作者 李梦华 邱士伟 乔月华 张岩 时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4-348,共5页
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又被称为听觉-色素综合征,以色素分布异常和耳聋为主要特征,在先天性耳聋病例中占比约2%-5%。随着国内外WS研究数据的不断积累,目前一系列相关致病基因已被陆续报道。内皮素受体B型基因(endo... 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又被称为听觉-色素综合征,以色素分布异常和耳聋为主要特征,在先天性耳聋病例中占比约2%-5%。随着国内外WS研究数据的不断积累,目前一系列相关致病基因已被陆续报道。内皮素受体B型基因(endothelin receptor type B,EDNRB),对神经嵴发育起到关键调控作用,该基因突变与II型和VI型WS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多篇关于EDNRB基因突变诱发WS的相关报道,对EDNRB基因在WS发病中的作用予以全面综述,为后续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治提供必要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ARDENBURG综合征 EDNRB基因 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诱导类毛细胞HEI-OC1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吴俪媛 吴婷婷 +5 位作者 李雅兰 郑丽婷 陈梦冰 李梦华 时晰 乔月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4-521,共8页
目的建立H_(2)O_(2)诱导HEI-OC1细胞凋亡模型,以噪声性聋小鼠耳蜗内氧化应激水平为依据,模拟病理状态毛细胞(hair cell)氧化应激损伤,为大规模抗氧化药物筛选建立体外氧化应激介导细胞损伤实验模型。方法体外培养HEI-OC1细胞系,采用不... 目的建立H_(2)O_(2)诱导HEI-OC1细胞凋亡模型,以噪声性聋小鼠耳蜗内氧化应激水平为依据,模拟病理状态毛细胞(hair cell)氧化应激损伤,为大规模抗氧化药物筛选建立体外氧化应激介导细胞损伤实验模型。方法体外培养HEI-OC1细胞系,采用不同浓度H_(2)O_(2)处理不同时间构建氧化应激损伤细胞模型,进行细胞活性检测,并统计分析半抑制浓度(IC50);同时结合120dB白噪声处理4h后致聋小鼠耳蜗内氧化应激水平,共同确定体外细胞模型最适诱导条件。免疫荧光检测1 mM H_(2)O_(2)诱导12h下线粒体ROS及细胞凋亡过程中关键性半胱氨酸死亡蛋白酶Caspase 3激活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aspase 3、4-HNE、线粒体途径促凋亡蛋白信号分子Bax及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H_(2)O_(2)作用12h条件下,HEI-OC1细胞系随着H_(2)O_(2)浓度的升高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半抑制浓度(IC50)约在0.736mM;因此后续分别选取0.5mM和1 mM H_(2)O_(2)处理不同时间,观察发现HEI-OC1细胞系随着双氧水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活力明显下降;此外,免疫荧光结果表明,H_(2)O_(2)诱导HEIOC1产生mtROS积累、Caspase-3激活,同时WB数据证明,双氧水处理后的HEI-OC1细胞内存在4-HNE累积(且升高水平与噪声处理后小鼠耳蜗组织内4-HNE水平相当)、及Caspase 3激活、Bax升高,Bcl-2表达下降现象,预示H_(2)O_(2)可介导HEI-OC1氧化应激反应,并进一步诱导细胞凋亡。结论H_(2)O_(2)诱导HEI-OC1凋亡过程中,细胞活性减弱与H_(2)O_(2)剂量和处理时间密切相关,且1mM H_(2)O_(2)刺激细胞后诱发与噪声致聋小鼠耳蜗内近似程度的氧化应激反应及细胞凋亡现象。综上,该模型较为理想的模拟了耳蜗氧化应激损伤病理状态,有望为后续in vitro实验模拟氧化损伤及保护性药物筛选工作奠定必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H_(2)O_(2) HEI-OC1细胞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小鼠耳蜗毛细胞中的分布特征研究
3
作者 吴俪媛 郭瑞 +3 位作者 柳柯 冀飞 乔月华 时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5-451,共7页
目的研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耳蜗内外毛细胞中的分布特征,以及这种分布方式对毛细胞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分子Texas Red标记庆大霉素,以100mg/kg浓度将荧光标记庆大霉素复合分子给予小鼠腹腔注射,持续给药14天,以正常的未... 目的研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耳蜗内外毛细胞中的分布特征,以及这种分布方式对毛细胞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分子Texas Red标记庆大霉素,以100mg/kg浓度将荧光标记庆大霉素复合分子给予小鼠腹腔注射,持续给药14天,以正常的未给药小鼠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给药14天以及停止给药14天(28天)检测小鼠听力水平及庆大霉素在毛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庆大霉素持续暴露14天组ABR结果显示听力阈值有明显上移,共聚焦结果显示荧光标记庆大霉素在外毛细胞中分布于外毛细胞核上区接近纤毛的颈部区域,在内毛细胞核上区及核下区均有明显分布,在内毛细胞胞浆中呈瀑布状,特别是在内毛细胞底部带状突触区域有较为集中的荧光聚集。在停止注射庆大霉素14天后检测,听力并未得到改善且庆大霉素在内外毛细胞的分布情况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且毛细胞数量及排列未发生显著差别。结论庆大霉素暴露后可被耳蜗毛细胞显著摄取,其在内毛细胞中分布范围更加广泛,并且摄取的庆大霉素可在毛细胞内长时间存在,但毛细胞数量及排列未受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毒性 听力损失 庆大霉素 Texas R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