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现状及其防控对策 被引量:25
1
作者 焦新安 涂长春 +1 位作者 黄金林 冯书章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4-11,共8页
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导致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这里包括了由食品生物性污染和化学物质残留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 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导致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这里包括了由食品生物性污染和化学物质残留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事件频频发生,在我国,由于食物链中病原细菌污染及其造成的食源性疾病也屡见不鲜。另外,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细菌耐药性也助推了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的流行。由此可见,人兽共患病原细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我国应加强对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的研究和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 人兽共惠细茵病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宠物重要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现状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7
2
作者 焦新安 黄金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59-64,共6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宠物数量日益增多,宠物人兽共患病发病率日渐增高,本文对我国宠物重要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状况、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防控对策。
关键词 宠物 人兽共患细菌病 现状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1年江苏地区散户鸭场沙门氏菌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丁鑫 谢添 +4 位作者 沈子城 高冉 夏泽淼 耿士忠 焦新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77,共5页
为了解江苏地区鸭源沙门氏菌流行情况,促进鸭养殖场沙门氏菌病防控,试验对1285份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分离、血清型鉴定、耐药性分析及基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分子分型。结果显示:共分离207株沙门氏菌,分离率为16.10%,鼠伤寒沙门氏菌... 为了解江苏地区鸭源沙门氏菌流行情况,促进鸭养殖场沙门氏菌病防控,试验对1285份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分离、血清型鉴定、耐药性分析及基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分子分型。结果显示:共分离207株沙门氏菌,分离率为16.10%,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主要优势血清型(44.44%);抗生素耐药性分析表明,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耐药种类在3种及以上的沙门氏菌分离株占85.51%;随机选取来源于7个市的43株鼠伤寒沙门氏菌PFGE亚分型显示,这些菌株可以分为4个聚类簇,同一市鼠伤寒沙门氏菌分离株同源性较高,也存在部分菌株同源性相差较大的现象,不同市鼠伤寒沙门氏菌分离株存在同源性较高的现象。研究表明,江苏地区散户鸭场沙门氏菌流行率较高,抗生素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严重,分离株可能有相同来源或者互相传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流行病学调查 耐药性 PF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州牛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灿奇 冯宇 +5 位作者 吕浪 苏晓玲 康德玛 陈祥 丁家波 蒋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0-275,共6页
目的检测大理州牛羊布鲁氏菌抗体,了解和掌握云南大理地区的家畜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方法采用动物布鲁氏菌竞争ELISA(cELISA)抗体检测方法、牛布鲁氏菌间接ELISA(iELISA)抗体检测方法、羊布鲁氏菌间接ELISA(iELISA)抗体检测方法、布鲁... 目的检测大理州牛羊布鲁氏菌抗体,了解和掌握云南大理地区的家畜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方法采用动物布鲁氏菌竞争ELISA(cELISA)抗体检测方法、牛布鲁氏菌间接ELISA(iELISA)抗体检测方法、羊布鲁氏菌间接ELISA(iELISA)抗体检测方法、布鲁氏菌荧光偏振(FPA)方法等4种不同方法,分别对大理州12县(市)2022年的18640份家畜血清进行检测,其中牛血清样品7813份、羊血清样品10827份。最后采用微量法补体结合试验(mCFT)对cELISA、iELISA和FPA检测阳性的样品进行确诊。结果大理州羊血清mCFT确诊阳性189份,阳性率为1.75%(189/10827),其中大理市1.90%(2/105)、宾川县4.23%(34/803)、祥云县2.53%(19/752)、巍山县1.58%(12/760)、洱源县2.52%(22/873)、剑川县2.00%(91/4554)、云龙县1.54%(9/585),牛血清布病抗体阳性率均为0。cELISA、iELISA和FPA 3种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样品采用mCFT进行确诊时,mCFT确诊的阳性样品与这3种方法检测阳性样品之间的符合率分别为75.00%,100.00%和98.81%,其中iELISA与mCFT符合率最高。结论大理州牛群未检测到布病抗体阳性,感染风险低;羊群布鲁氏菌感染率高,12个县(市)中有7个县(市)检出羊布病阳性样品,绘制的大理州羊布病流行情况分布图为今后有效防控和净化畜间布病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荧光偏振试验 微量法补体结合试验 流行病学 大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广谱沙门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5
作者 刘炜 马嘉怡 +4 位作者 耿浩宇 谢添 苗苏南 廖宗杰 耿士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61-4068,共8页
噬菌体能够特异性裂解靶向细菌,被认为是抗生素有效替代者。为了筛选到有效裂解沙门菌的噬菌体,为探索新的沙门菌防控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研究用丝裂霉素C诱导并分离纯化沙门菌噬菌体,通过噬菌斑与电子显微镜观察、宿主谱测定、... 噬菌体能够特异性裂解靶向细菌,被认为是抗生素有效替代者。为了筛选到有效裂解沙门菌的噬菌体,为探索新的沙门菌防控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研究用丝裂霉素C诱导并分离纯化沙门菌噬菌体,通过噬菌斑与电子显微镜观察、宿主谱测定、生物学特性测定以及对该噬菌体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评估该噬菌体。结果显示:成功诱导出1株广谱的长尾沙门菌噬菌体,命名为SP18-108,该噬菌体能够裂解至少14种不同血清型沙门菌;在30~40℃及pH 4~12条件下活性稳定;全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该噬菌体全长为43250 bp,GC%含量为49.96%,已知功能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s,CDS)占比为52%。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噬菌体属于长尾病毒科(Siphoviridae)。本研究诱导过程中分离出1株不具有溶源基因的广谱沙门菌噬菌体,为进一步研究沙门菌抗菌剂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全基因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奶牛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流行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黄金林 许海燕 +5 位作者 张弓 苏洁 潘志明 姜峰 刘秀梵 焦新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奶牛空肠、结肠弯曲菌流行及耐药状况。方法采用多重PCR方法对10个奶牛场的产奶牛、育成牛和饲养环境进行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流行状况调查,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分离株的耐药性。结果1531份样品中,119份空肠弯曲菌阳性... 目的了解江苏省奶牛空肠、结肠弯曲菌流行及耐药状况。方法采用多重PCR方法对10个奶牛场的产奶牛、育成牛和饲养环境进行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流行状况调查,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分离株的耐药性。结果1531份样品中,119份空肠弯曲菌阳性,平均阳性率7.77%;3份结肠弯曲菌阳性,平均阳性率0.20%;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0.91%、3.57%。在三类样品中,产奶牛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阳性率分别为5.02%、0.32%,育成牛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8.70%、未检出结肠弯曲菌,环境样品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阳性率为10.28%、0.18%。35株奶牛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对8大类21种抗生素高度敏感率的是:阿莫西林100%、阿齐红霉100%、链霉素97.14%、庆大霉素94.29%、红霉素91.43%、头孢噻肟82.86%、克林霉素82.86%;高度耐药率的是:头孢哌酮100%、恩诺沙星100%、环丙沙星97.14%、复方新诺明97.14%、左旋氧氟沙星94.29%、萘啶酸94.29%、头孢拉定94.29%、诺氟沙星91.43%、头孢克罗88.57%。菌株耐药谱显示,35株分离株的耐药主要集中在9耐到12耐,占88.57%,产奶牛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性较其它分离株更严重。结论我国奶牛群中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的流行和耐药状况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研究结果为正确评价我国奶牛群弯曲菌的流行状况和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结肠弯曲菌 多重PCR 流行病学分析 耐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oup_3798基因的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7
作者 王双娟 康喜龙 +6 位作者 杨燕娇 王新为 阮燕雨 孟闯 耿士忠 焦新安 潘志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46,共7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PCR方法,试验利用全基因组分析鸡常见血清型沙门氏菌,从中筛选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group_3798,并针对该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方法,测定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PCR方法,试验利用全基因组分析鸡常见血清型沙门氏菌,从中筛选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group_3798,并针对该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方法,测定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合率,应用粪便模拟样品及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的雏鸡泄殖腔拭子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家禽沙门氏菌中,group_3798特异性存在于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基因组,建立的PCR方法能在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扩增出924 bp的目的条带,而其他血清型沙门氏菌和非沙门氏菌均无扩增条带;基因组与菌液浓度检测限分别为2.593 pg/μL和8 CFU/mL;与国家标准中所述方法相比,对鸡白痢沙门氏菌临床分离株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鸡粪便模拟样品中可以特异性检测出鸡白痢沙门氏菌,未增菌培养时检测限为106 CFU/g;使用PCR方法和国家标准中所述方法同时检测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48 h后雏鸡泄殖腔样品,检测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建立的PCR方法可用于鸡粪便和泄殖腔拭子样品中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检测,为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 group_3798基因 PCR 粪便 泄殖腔拭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随机突变体库筛选和鉴定成膜相关基因
8
作者 时文健 徐磊 +5 位作者 张泽 杨蕊 辛凌翔 王楠 陈祥 鑫婷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92-4006,共15页
旨在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菌株的突变体文库,高通量筛选鉴定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菌株的突变体文库,用苏通培养基进行培养,筛选生物膜表型差异明显的突变株,通过抗性标记挽救法及测序... 旨在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菌株的突变体文库,高通量筛选鉴定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菌株的突变体文库,用苏通培养基进行培养,筛选生物膜表型差异明显的突变株,通过抗性标记挽救法及测序,确定突变基因位置;检测突变基因对菌株抗氧化性及抗SDS性能的影响;进一步以噬菌体系统构建靶标基因缺失、回补及过表达菌株,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靶基因对细菌菌丝影响,通过测定细菌的抗酸、抗氧化、抗SDS以及在小鼠巨噬细胞系J774A.1中的存活性能,检测靶标基因对细菌抗逆性和胞内存活的影响。利用突变体文库,筛选到8个生物膜形成缺陷的菌株,鉴定其中4个为单基因突变菌株,突变基因分别为Rv1096、Rv3425、Rv 3136和Rv 3671c;构建Rv 3671c基因敲除、回补和过表达菌株,通过PCR及Western blot验证构建成功,测试其生物膜形成能力、抗逆性和胞内存活性能,发现Rv 3671c基因可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抗SDS、生物膜形成及胞内存活等方面的能力。Rv 3671c基因在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的生物膜形成和抗逆性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构建的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菌株突变体文库可高效用于靶标基因的筛选和鉴定,为探索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的基因功能提供了可靠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 Himar 1转座子 随机插入突变库 生物膜 Rv 367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SifA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9
作者 苗苏南 何嘉文 +5 位作者 王静 夏泽淼 廖宗杰 赵一丁 焦新安 耿士忠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71,共8页
研究旨在制备沙门氏菌Sif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析其亚类、腹水效价、亲和力和反应性,并初步应用于检测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分泌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通过构建重组表达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sifA和BL21(DE3)/pGEX-6P-1-sifA,... 研究旨在制备沙门氏菌Sif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析其亚类、腹水效价、亲和力和反应性,并初步应用于检测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分泌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通过构建重组表达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sifA和BL21(DE3)/pGEX-6P-1-sifA,表达和纯化得到rHis-SifA和rGST-SifA蛋白,以rHis-SifA作为免疫抗原,rGST-SifA作为检测抗原,采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SifA单克隆抗体,并使用鼠源亚类鉴定试剂盒确定其亚类,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其腹水效价和亲和力,Western blot分析其反应性、与肠杆菌科其他细菌交叉反应的特异性和巨噬细胞中沙门氏菌SifA的分泌特性,评价其效果或应用潜力。结果显示:成功制备10株单克隆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10G6亚型为IgG1,其效价达1.0×10^(6)以上,亲和常数为3.66×10^(9)/M,能特异性结合rHis-SifA和rGST-SifA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8种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并能确定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的分泌特性。研究表明,成功制备10株单克隆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10G6具有良好的特性,为沙门氏菌的研究和检测提供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SifA蛋白 单克隆抗体 应用 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聚咪唑材料对沙门氏菌抑菌性能的评价及其初步应用
10
作者 王野 梁敬时 +5 位作者 邹紫阳 李青 康喜龙 焦新安 孟闯 潘志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4-75,共12页
研究旨在探究一类高效安全的抑菌材料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在家禽沙门菌防控中的应用潜力。试验通过化学合成3种聚咪唑(Polyimidazolium,PIM)PIM0、PIM1、PIM2,测定其对肠炎沙门氏菌和肯塔基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 研究旨在探究一类高效安全的抑菌材料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在家禽沙门菌防控中的应用潜力。试验通过化学合成3种聚咪唑(Polyimidazolium,PIM)PIM0、PIM1、PIM2,测定其对肠炎沙门氏菌和肯塔基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生长曲线、存活率的影响评价其抑菌性能;通过测定其对HeLa和HD11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BALB/c小鼠体重等生理变化和存活情况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通过测定其对模拟家禽生产中地面和设备的瓷砖和不锈钢板表面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评价其在家禽沙门氏菌防控中的应用潜能。结果显示:3种聚咪唑对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PIM2的MIC值为2μg/mL,低浓度(10μg/mL)时即可抑制细菌生长,高浓度(100μg/mL)时完全抑制细菌生长,显示其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最好;HeLa细胞和HD11细胞在不同浓度的3种聚咪唑中均有较高的存活率,其中在PIM0中存活率最高,达80%以上;3种聚咪唑灌胃后的小鼠在21 d的试验周期内存活率为100%,高浓度PIM2(1000μg/mL)处理后肝细胞变性及盲肠损伤,但整体损伤程度较低;PIM2杀菌效果最好,低浓度(10μg/mL)抑菌率(Inhibition rate,IR)达99.8%以上。研究表明,3种聚咪唑均有较好的沙门氏菌抑菌效果且安全性较高,表现出在家禽养殖和屠宰过程中沙门氏菌控制中的应用潜能,为进一步开展家禽生产过程中沙门氏菌的现场防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聚咪唑 化学合成 抑菌性能 家禽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菌诱导宿主细胞炎症小体应答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亚琴 潘志明 +1 位作者 焦新安 胡茂志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88,共6页
细胞内炎症小体应答是沙门菌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的热点之一。沙门菌感染激活宿主细胞内炎症小体通路,一方面可诱发细胞焦亡,有助于沙门菌的早期清除;另一方面可介导炎症小体依赖性细胞超活化,促进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产生。本文综... 细胞内炎症小体应答是沙门菌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的热点之一。沙门菌感染激活宿主细胞内炎症小体通路,一方面可诱发细胞焦亡,有助于沙门菌的早期清除;另一方面可介导炎症小体依赖性细胞超活化,促进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产生。本文综述了沙门菌感染激活宿主炎症小体的应答情况及其对获得性免疫产生的影响,以期为沙门菌致病机理和疾病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炎症小体 细胞焦亡 细胞超活化 获得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明燕 姜逸 +4 位作者 程旭 俞燕 范建华 贾雪波 孟闯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7-94,共8页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引起的雏鸡和成年鸡呼吸系统以及泌尿生殖道组织损伤和病变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疾病。虽然临床上广泛使用疫苗免疫防控该病,但由于...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引起的雏鸡和成年鸡呼吸系统以及泌尿生殖道组织损伤和病变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疾病。虽然临床上广泛使用疫苗免疫防控该病,但由于IBV基因组存在频繁的变异和重组,导致新基因型和血清型不断出现,从而造成我国鸡IB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文章详细介绍了基于IBVS1基因系统发育学建立的分型方法以及我国流行的IBV4个基因型、18个分支的来源、传播和流行现状,为IB防控和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 S1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学分析 基因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沙门菌免疫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康喜龙 唐娟 +5 位作者 焦扬 王超 胡茂志 周晓辉 潘志明 焦新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6,共6页
沙门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不仅可以感染畜禽,而且还可以感染人类。鸡白痢沙门菌、鸡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感染家禽后可以引起禽沙门菌病,导致隐性带菌感染,甚至引发死亡,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沙门菌感染的家禽及... 沙门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不仅可以感染畜禽,而且还可以感染人类。鸡白痢沙门菌、鸡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感染家禽后可以引起禽沙门菌病,导致隐性带菌感染,甚至引发死亡,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沙门菌感染的家禽及其污染的产品是食源性沙门菌的主要来源之一,不仅阻碍了家禽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疫苗的使用是防控沙门菌的手段之一,但是疫苗并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沙门菌的感染和传播。阐明沙门菌诱导家禽免疫应答规律有助于疫苗的理性设计。文章就沙门菌在家禽中的免疫应答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为禽沙门菌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家禽 天然免疫 获得性免疫 免疫逃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副溶血弧菌的分子鉴别与生长动力学模型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振泉 焦新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0-21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生长动力学特征,为建立海产品中Vp预测模型提供数据。方法应用PCR和RAPD方法对5株不同来源的Vp分离株进行了分子鉴别,并对不同菌株在适宜温度(37℃)和低温(15℃)下生长变...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生长动力学特征,为建立海产品中Vp预测模型提供数据。方法应用PCR和RAPD方法对5株不同来源的Vp分离株进行了分子鉴别,并对不同菌株在适宜温度(37℃)和低温(15℃)下生长变化进行了测定,采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拟合细菌的生长曲线,求出不同菌株的生长动力学参数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4株食物中毒样品来源的Vp菌株基因型均为tl+tdh+trh-toxR+,1株海产品分离株为tl+tdh-trh-toxR+,筛选的随机引物P21可以将5株不同来源的Vp菌株分成5个不同的分子亚型,不同菌株37℃的世代时间在0.210~0.238h之间,延滞时间在1.705~1.849h之间,生长曲线没有显著差异(R2>0.995),应用预测模型求得各菌株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均方根偏差在0.110~0.452之间;而在15℃条件下测得不同Vp菌株世代时间在0.727~1.062h之间,延滞时间在10467~12552h之间,生长曲线具有较大的变异性(R2>0.938),其中菌株VP06003和VP06127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均方根偏差分别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分子鉴别 生长动力学模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失活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振泉 焦新安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7-51,共5页
本实验对在4℃和-20℃贮藏温度下接种于带鱼样品中的4株副溶血弧菌的失活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4℃冷藏过程中,60d贮藏期内带鱼样品中副溶血弧菌的残活细胞数降低了6.55~8.22lgCFU,在起始20d内失活速度缓慢,平均下降速率为0... 本实验对在4℃和-20℃贮藏温度下接种于带鱼样品中的4株副溶血弧菌的失活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4℃冷藏过程中,60d贮藏期内带鱼样品中副溶血弧菌的残活细胞数降低了6.55~8.22lgCFU,在起始20d内失活速度缓慢,平均下降速率为0.06~0.1lgCFU/d,在第25~35d内失活速度变快,平均下降速率为0.16~0.2lgCFU/d,而在第35~60d的平均下降速率为0.11~0.12lgCFU/d,不同菌株之间下降速度有所差异,其中菌株Vp06001下降速度显著快于其它3个菌株(p<0.01)。在-20℃冷冻过程中,在开始5d内下降速度最快(0.39lgCFU/d),在10~60d下降速度缓慢(0.027lgCFU/d),菌株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应用线性模型、Weibull模型和Log-logistic模型对残活曲线进行了拟合,通过拟合方程计算分析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精确因子(Af)、偏差因子(Bf)、均方根差(RMSE)和相关系数平方(R2)4个评价参数,结果表明:在4℃冷藏过程中Log-logistic模型拟合的精确度显著高于线性模型和Weibull模型(p<0.01);而在-20℃贮藏温度下Weibull模型可以较好的描述Vp的失活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低温贮藏 失活动力学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NDV HN和IBDV VP2融合蛋白的重组减毒沙门菌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艳艳 刘莎莎 +9 位作者 丁轲 何雷 余祖华 李静 郁川 廖成水 程相朝 李银聚 殷月兰 张春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7-572,共6页
为构建表达鸡新城疫病毒(NDV)HN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融合蛋白的重组减毒沙门菌,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扩增了NDVHN和IBDVVP2主要抗原基因片段,通过重叠延伸PCR扩增获得HN-VP2融合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YA-HN-VP2,将该重组... 为构建表达鸡新城疫病毒(NDV)HN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融合蛋白的重组减毒沙门菌,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扩增了NDVHN和IBDVVP2主要抗原基因片段,通过重叠延伸PCR扩增获得HN-VP2融合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YA-HN-VP2,将该重组质粒电转化至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1344ΔcrpΔcyaΔasd中,获得表达HN-VP2融合蛋白的减毒重组菌SL1344ΔcrpΔcyaΔasd(pYA-HN-VP2),并分析其生化特性、遗传稳定性和毒力等生物学特性。Westernblot结果显示,重组减毒沙门菌可分泌表达HN-VP2融合蛋白,大小为84ku,且该融合蛋白分别能与相应特异性阳性血清发生反应;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重组菌株失去了利用麦芽糖、山梨醇及乳糖等碳源的能力,其生长速度显著慢于野生菌株SL1344;毒力较野生菌株至少下降5个对数单位,且能够稳定遗传重组质粒pYA-HN-VP2。本研究为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沙门菌病的三联口服疫苗研制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毒沙门菌 传染性法氏囊病 新城疫 构建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重组菌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殷月兰 焦新安 +4 位作者 杨芸 张晨菊 周海霞 潘志明 黄金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为了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运送外源抗原所诱导免疫应答特性进行评价,开展了以原核方式运送模式蛋白GFP的研究。方法利用SOEing PCR的方法把LLO的启动子与GFP融合在一起,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整合到yzuLM1-2actA和plcB基因片段之后,... 目的为了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运送外源抗原所诱导免疫应答特性进行评价,开展了以原核方式运送模式蛋白GFP的研究。方法利用SOEing PCR的方法把LLO的启动子与GFP融合在一起,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整合到yzuLM1-2actA和plcB基因片段之后,在LLO启动子的作用下实现GFP的表达。结果PCR扩增证实目的基因gfp融合到李斯特菌基基因组中,重组菌对小鼠的LD50为4.31×108,毒力比yzuLM1-2显著降低。以重组菌株免疫小鼠后获得的血清进行Western blot显示在27kD处出现特异印迹带;ELISA测定结果显示能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抗GFP的抗体水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减毒LM所运送的GFP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的特性,这为减毒株yzuLM1-2运送外源保护性抗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开展减毒重组菌与抗原递呈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诱导的免疫应答分析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绿色荧光蛋白 重组菌株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城镇居民禽肉消费决策型态与消费意向 被引量:4
18
作者 崔彬 李绍迎 +1 位作者 王菲菲 陈祥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2-78,共7页
为给禽肉生产和经营企业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提供依据及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禽肉消费引导策略提供决策参考,对江苏省城镇居民禽肉消费决策型态与禽肉消费意向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江苏城镇居民的禽肉消费决策型态分为:忠... 为给禽肉生产和经营企业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提供依据及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禽肉消费引导策略提供决策参考,对江苏省城镇居民禽肉消费决策型态与禽肉消费意向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江苏城镇居民的禽肉消费决策型态分为:忠诚习惯型、休闲娱乐型、决策困扰型、质量优先型、新潮时尚型、疫情认知型、时间节约型和品牌认知型等8种类型。而且,不同决策类型的居民其惠顾禽肉零售终端和购买禽肉制品的种类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偏好购买活禽的主要是忠诚习惯型和质量优先型居民,而偏好购买冷鲜禽肉的主要为休闲娱乐型居民。建议强化家禽交易管理,有针对性地采取冷鲜禽肉消费引导措施、提高网上生鲜超市的配送和服务质量、树立禽肉品牌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 禽肉消费 决策型态 消费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肠弯曲菌cjaA基因表达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金林 尹衍新 +3 位作者 胡元庆 张弓 刘秀梵 焦新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原核表达空肠弯曲菌CjaA蛋白,并制备其单克隆抗体(mAb)。方法:克隆目的基因并将其构建到pGEX-6p-1和pET30a(+)表达载体,分别以变复性纯化后的rGST-cjaA、rHis-cjaA蛋白为免疫原和检测原进行杂交瘤细胞的筛选。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 目的:原核表达空肠弯曲菌CjaA蛋白,并制备其单克隆抗体(mAb)。方法:克隆目的基因并将其构建到pGEX-6p-1和pET30a(+)表达载体,分别以变复性纯化后的rGST-cjaA、rHis-cjaA蛋白为免疫原和检测原进行杂交瘤细胞的筛选。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和mAb腹水效价,Dot-ELISA、Western blot分析mAb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pET30a(+)-cjaA和pGEX-6p-1-cjaA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融合表达rHis-cjaA和rGST-cjaA蛋白,Western blot试验显示全菌多抗血清能与体外表达的蛋白呈现特异性反应,表明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原性。筛选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CjaA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B6、3C2、4F11,其Ig亚类均为IgG1,腹水效价分别为1∶1×105、1∶2×105和1∶4×105;Western blot试验显示,3株mAb均能与表达rHis-CjaA重组蛋白的细菌发生特异性反应;Dot-ELISA试验表明,3株mAb均能与不同来源的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本研究制备的mAb有较高特异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研究空肠弯曲菌CjaA蛋白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以及建立快速检测技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jaA蛋白 空肠弯曲菌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奶牛乳房炎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分析
20
作者 丁颖 张伟 +5 位作者 魏铭清 刘非凡 张倩 周霞 王震 张辉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16-20,共5页
试验旨在了解石河子地区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致病性情况。试验对石河子周边地区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样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对分离株进行细菌生化鉴定、革兰氏染色镜检、16S rDNA鉴定以及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试验... 试验旨在了解石河子地区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致病性情况。试验对石河子周边地区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样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对分离株进行细菌生化鉴定、革兰氏染色镜检、16S rDNA鉴定以及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分离出一株疑似大肠埃希菌,其形态呈卵圆形或杆状菌,革兰氏染色呈红色,经生化鉴定后的鉴定值为A070,对其进行16S rDNA测序比对鉴定为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药物均具有一定的耐药性。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可致使小鼠死亡,死亡小鼠肝脏肿大,肝脏、脾脏、心脏均有淤血点。研究表明,试验成功从生鲜乳样本中分离到一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该菌株对部分抗生素具有一定耐药性,研究结果可为养殖场治疗奶牛乳房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致病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