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规模地质储氢工程现状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浩 徐俊辉 +8 位作者 陆佳敏 张高 罗淼 赵云松 王卫东 徐孜俊 戴秋霞 陈留平 王同涛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204,共25页
【研究目的】地质储氢具有规模大、周期长、可跨季节储能等突出优势,是未来氢能大规模储备的重要发展方向。【研究方法】本文通过系统搜集和整理地质储氢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基于文献调研对地质储氢工程现状进行了论述。同时,充分借鉴... 【研究目的】地质储氢具有规模大、周期长、可跨季节储能等突出优势,是未来氢能大规模储备的重要发展方向。【研究方法】本文通过系统搜集和整理地质储氢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基于文献调研对地质储氢工程现状进行了论述。同时,充分借鉴盐穴天然气储气库工程建设的经验,分析了中国盐穴储氢库建设中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思路。结合江苏省金坛区盐盆资源条件和盐穴综合利用经验,探索在该地建设盐穴储氢库的技术路线的可能性。【研究结果】(1)地质储氢库根据地质构造分为盐穴、枯竭油气藏、含水层以及废弃矿洞,其中,盐穴储氢库已投产运行和中试示范的项目数量最多,且已实现纯度95%的氢气储存,是大规模地质储氢的优先发展方向。(2)盐穴储氢库的建设周期可划分为选址、钻井、造腔、注采完井、注气排卤、不压井作业、运行以及监测等8个阶段,可参考盐穴天然气储气库的建设经验,但仍存在政策、材料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的问题。(3)在江苏金坛地区,盐穴储氢技术路线可以与该地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和盐穴储天然气技术相结合,形成一套综合技术方案,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高压空气压缩技术、电解水制氢技术以及天然气管道掺氢技术等不同领域技术。【结论】近年来,国外地质储氢库的选址调研与试验论证工作正在加速进行,出现了多个处于中试阶段的地质储氢项目。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以及技术难度等多个方面,盐穴储氢被认为是中国大规模地质储氢的优先发展方向。建成盐穴储氢验证平台,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将有助于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盐穴储氢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储能技术 地质储氢 盐穴储气库 盐穴储氢库 能源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地下储氢技术研究展望 被引量:25
2
作者 陆佳敏 徐俊辉 +3 位作者 王卫东 王浩 徐孜俊 陈留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699-3707,共9页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能源行业一直在寻找可再生能源来满足绿色消费需求。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为了落实能源需求变革,氢能的安全高效存储尤...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能源行业一直在寻找可再生能源来满足绿色消费需求。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为了落实能源需求变革,氢能的安全高效存储尤为重要。地下储氢技术由于其储氢规模大、综合成本低而受到了广泛关注。本工作分析了世界地下储氢项目概况和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盐穴储气密封性好、结构稳定、操作灵活的优点,是目前大规模地下储氢最有前景的选择。从氢气的特点出发,综合阐述了在工程实施中氢气的注采对井况和地下环境造成金属腐蚀、橡胶失效、水泥降解、氢气泄漏等问题,为国内发展盐穴储氢技术研究提供借鉴。进一步结合中盐金坛盐穴综合利用的经验以及江苏地区的地域特点,探索盐穴储氢的技术路线的可能性。该路线通过将水电解制氢技术、盐穴储氢技术及天然气管道掺氢技术相结合,解决“制、储、运”的关键问题,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思路。盐穴储氢具有能源电力消纳、电网削峰填谷、跨季节存储、平衡氢能供需以及低成本等优势,这对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剩余电量的大规模存储、绿色清洁氢能源的使用与发展以及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盐穴储氢 地下存储 低碳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水系液流电池中纳米粒子改性石墨毡电极研究
3
作者 聂昌通 韩红静 +3 位作者 李永浩 安梦乾 徐俊辉 陈留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3,共5页
简单介绍了典型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石墨毡本身的结构特征与物化性质,重点阐述了近年来纳米粒子修饰改性电极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对比分析了不同修饰改性工艺及不同类型纳米粒子对电极材料性能的优化效果,并进一步总结了纳米粒子提高... 简单介绍了典型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石墨毡本身的结构特征与物化性质,重点阐述了近年来纳米粒子修饰改性电极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对比分析了不同修饰改性工艺及不同类型纳米粒子对电极材料性能的优化效果,并进一步总结了纳米粒子提高电极材料电化学活性机制机理。最后针对电极性能优化研究提出了未来有助于提高电池效率、降低电池成本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电池 纳米粒子 石墨毡电极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可再生能源与盐穴氢储能技术耦合发电的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晗 李正宇 +2 位作者 徐俊辉 陈留平 龚领会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059-4066,共8页
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可再生能源与氢能的发展趋势,对国内外当前地下盐穴储氢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江苏省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与地下盐穴资源,其可再生资源与储能地址的重合性较好可作为发展该技术路线的理想选址。并对可再生能... 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可再生能源与氢能的发展趋势,对国内外当前地下盐穴储氢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江苏省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与地下盐穴资源,其可再生资源与储能地址的重合性较好可作为发展该技术路线的理想选址。并对可再生能源与盐穴氢储能耦合发电技术的可行性与该技术路线全周期的发电成本进行了系统分析。这一技术路线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以化学能形式回收可再生能源,然后通过地下盐穴大规模储能,并在需要时利用燃料电池再发电将可再生能源重新利用。本文综合考虑和分析了制氢成本、储氢成本以及再发电成本,对该技术路线再发电的度电成本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当前该方式再发电的度电成本较高,为1.88元/kWh左右,其中电费成本和设备成本分别占总成本的61.1%和25.6%。若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过盈电能进行电解水制氢且技术路线中的相关设备成本降低至当前的50%,则该技术路线的度电成本可降低至0.49元/kWh。想要进一步降低该技术路线的发电成本则还需要依赖于技术和制造水平的进步将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进一步提高,若燃料电池效率提升至60%,则该技术路线的度电成本能够进一步降低至0.43元/kWh,基本与当前电价持平,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同时该技术路线的发展能够促进相关制造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与在国际能源领域的竞争力,并助力我国尽快实现能源结构优化转型和“双碳”目标。随着未来电解槽和燃料电池等设备的技术水平与效率的提升,该技术路线将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盐穴氢储能技术 绿氢 度电成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水相有机液流电池的双电子紫精化合物
5
作者 韩俊甜 崔耀星 +3 位作者 苏志俊 武奕 陈留平 徐俊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35-1041,共7页
由3-氯-1,2-丙二醇与4,4′-联吡啶通过简单的一步反应得到具有双电子特性的1,1′-双(2,3-二羟丙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DHPV2+Cl^2-),其理论比容量为142.56 mA·h/g.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有利于提升电池容量,且还原电位低... 由3-氯-1,2-丙二醇与4,4′-联吡啶通过简单的一步反应得到具有双电子特性的1,1′-双(2,3-二羟丙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DHPV2+Cl^2-),其理论比容量为142.56 mA·h/g.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有利于提升电池容量,且还原电位低至-0.807 V(vs.Ag/AgCl).以NaCl为支持电解质\,DHPV 2+Cl 2-为负极活性物质\,氮氧自由基哌啶醇(4-OH-TEMPO)为正极活性物质的全电池电压高达1.562 V,且可在10~10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稳定运行.采用25 mA/cm^2的电流密度充放电,活性物质的有效利用率为70.90%.循环100次后的放电容量保持率为98.09%,每次循环的容量平均保持率为99.93%,表现出较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相有机液流电池 紫精类化合物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