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婴来源植物乳杆菌的体外益生特性及安全性评价
1
作者 徐晶晶 于俊娟 +6 位作者 严浩东 张臣臣 康文丽 潘丽娜 汪家琦 李威 顾瑞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151,共8页
为筛选适用于婴幼儿的候补益生菌,该研究从母乳和婴儿粪便中分离乳酸菌。利用耐胆盐能力对其进行初筛,并针对耐酸能力、模拟胃肠液耐受能力、Caco-2肠上皮细胞黏附能力、抑菌能力、溶血能力、产生物胺能力和耐药性对其体外益生特性及安... 为筛选适用于婴幼儿的候补益生菌,该研究从母乳和婴儿粪便中分离乳酸菌。利用耐胆盐能力对其进行初筛,并针对耐酸能力、模拟胃肠液耐受能力、Caco-2肠上皮细胞黏附能力、抑菌能力、溶血能力、产生物胺能力和耐药性对其体外益生特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研究共分离到131株母婴源乳酸菌,其中4株菌的耐胆盐能力较强,在1 g/L胆盐中的存活率均大于45%,经鉴定均为植物乳杆菌。4株菌在pH值2.5模拟胃液中的存活率均大于50%。其中,M664在模拟胃肠液中的存活率达到49.32%。应激消化后,M678对Caco-2细胞的黏附率达到10.98%。4株菌对6种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6 mm,不溶血,不产生物胺,对大多数抗生素表现敏感。总体而言,该研究得到的植物乳杆菌有别于西方膳食模式国家的母婴来源乳杆菌,植物乳杆菌M664有较强的胃肠道环境耐受能力,植物乳杆菌M678有更好的抑菌能力和细胞黏附能力,2株菌表现出更为优良的益生潜力和安全性,是国人婴幼儿适用的优良益生菌候补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婴儿粪便 植物乳杆菌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链球菌937胞外多糖生物合成途径及表型分析
2
作者 夏亚灵 徐欣 +2 位作者 徐心怡 瓦云超 顾瑞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108,共8页
嗜热链球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胞外多糖能够改善发酵乳制品质地,还具有多种生理生化功能。为探究组氨酸、异亮氨酸和谷氨酸对嗜热链球菌937胞外多糖的调控机制,该研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了菌株胞外多糖合成途径,随后探究了3种氨基酸... 嗜热链球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胞外多糖能够改善发酵乳制品质地,还具有多种生理生化功能。为探究组氨酸、异亮氨酸和谷氨酸对嗜热链球菌937胞外多糖的调控机制,该研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了菌株胞外多糖合成途径,随后探究了3种氨基酸浓度提升对菌株生长、胞外多糖产量和性质以及epsABCD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该菌具有转运葡萄糖、蔗糖等特异性PTS转运系统和乳糖渗透酶;具有合成UDP-葡萄糖、UDP-半乳糖和dTDP-鼠李糖的潜力;染色体上存在由18个编码基因组成的eps基因簇。当3种氨基酸浓度提升至15 mmol/L时,菌株胞外多糖产量提升1.5倍、分子质量提升1.2倍、单糖组成摩尔比发生变化并且epsABCD转录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3种氨基酸通过调控epsABCD的表达,提升了胞外多糖产量并调节了化学性质,该研究结果在基因水平上为嗜热链球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提供了更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链球菌 胞外多糖 eps基因簇 氨基酸 转录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功能组分对哺乳期幼鼠免疫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夏滋涵 郭聪聪 +7 位作者 徐海燕 金雨诗 张臣臣 孙晗 关成冉 黄玉军 顾瑞霞 陈大卫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2,共8页
以婴幼儿配方乳粉为对照组,分别研究依据中国人乳比例混合的母乳低聚糖、来源于中国人乳的益生菌及乳脂肪球膜等3种母乳功能组分(FCs)对哺乳期Sprague Dawley幼鼠免疫能力的影响,并探究其对幼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与对... 以婴幼儿配方乳粉为对照组,分别研究依据中国人乳比例混合的母乳低聚糖、来源于中国人乳的益生菌及乳脂肪球膜等3种母乳功能组分(FCs)对哺乳期Sprague Dawley幼鼠免疫能力的影响,并探究其对幼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FCs均能使哺乳期幼鼠体质量稳定增长,其中,添加来源于中国人乳的益生菌(动物双歧杆菌M8和植物乳杆菌12)的婴配粉使幼鼠体质量高于其余3组;FCs均能显著提高哺乳期幼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肿瘤坏死因子-α等免疫因子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4含量(P<0.05),其中,混合母乳低聚糖对幼鼠免疫能力改善作用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FCs还显著降低幼鼠在水迷宫中的平台潜伏期时间(P<0.05),其中,益生菌组幼鼠潜伏期时间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混合母乳低聚糖和乳脂肪球膜还显著提高了哺乳期幼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s)含量(P<0.05),而混合母乳低聚糖组幼鼠粪便中总SCFAs含量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3种母乳功能组分,特别是按中国人乳比例混合的母乳低聚糖和来源于中国人乳的益生菌均有利于提高哺乳期幼鼠的体质量和增强其学习记忆能力,并可能通过提高肠道中SCFAs含量来增强其免疫。文章为开发适合中国婴幼儿的配方乳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乳比例 混合母乳低聚糖 中国人乳源益生菌 哺乳期幼鼠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品工程专业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路径探索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大卫 张臣臣 +3 位作者 关成冉 鲁茂林 陈霞 顾瑞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94-398,共5页
乳品工程专业是为培养应用型乳品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而专门设立的一类专业。为落实“立德树人”办学治校的根本任务,在高校乳品工程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对于培养富有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综合人才具... 乳品工程专业是为培养应用型乳品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而专门设立的一类专业。为落实“立德树人”办学治校的根本任务,在高校乳品工程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对于培养富有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综合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乳品工程专业思政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乳品工程专业开展思政教学的主要路径、思政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方式以及思政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为提高乳品工程专业思政育人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品工程专业 教学 思政元素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消费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顾瑞霞 陈旭娇 印伯星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0-14,共5页
围绕我国消费乳制品,包括国产和进口乳制品近年来出现的质量安全事故,在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消费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乳制品 消费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Kefir对植物乳植杆菌发酵胡萝卜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居子瑄 瞿恒贤 +3 位作者 钱易 李康宁 李文静 顾瑞霞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115,共8页
为探究添加Kefir对植物乳植杆菌(Lp.x2)发酵胡萝卜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两种菌株单独发酵和混菌发酵的胡萝卜理化性质、质构性质、感官评价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发酵10 d时,Lp.x2单独发酵总酸最低,亚硝酸盐含量较高;而Kefir单独发... 为探究添加Kefir对植物乳植杆菌(Lp.x2)发酵胡萝卜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两种菌株单独发酵和混菌发酵的胡萝卜理化性质、质构性质、感官评价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发酵10 d时,Lp.x2单独发酵总酸最低,亚硝酸盐含量较高;而Kefir单独发酵总酸最高,亚硝酸盐最低;混菌发酵介于两者之间。相较于Lp.x2单独发酵,Kefir的添加提高了18.46%~43.66%的总酸,最高降低了8.20%的亚硝酸盐。添加Kefir发酵胡萝卜的硬度下降,果胶酶活性增加,其中Lp.x2∶Kefir(50∶1)感官评分最高,为80.80分。挥发性风味结果显示,添加Kefir有利于风味物质的形成,当Lp.x2∶Kefir(50∶1)时共检出风味物质58种,比Lp.x2单独发酵多7种风味物质。因此Kefir的添加可以提高Lp.x2发酵胡萝卜的食用特性,有利于发酵胡萝卜品质的提升。本研究揭示了Kefir的添加对发酵胡萝卜品质的影响,确定了发酵胡萝卜的最佳接菌比例,填补了现有研究中的空白,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植杆菌 KEFIR 胡萝卜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糖与鼠李糖乳酪杆菌MP108协同调节大鼠免疫功能的研究
7
作者 严浩东 王鹏 +6 位作者 于俊娟 康文丽 潘丽娜 汪家琦 李意思 顾瑞霞 张臣臣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139,共6页
鼠李糖乳酪杆菌MP108是一株可以用于婴幼儿食品的益生菌菌株,为了验证其与低聚糖在免疫调节功能上是否具有协同作用,使用40 mg/kg BW的环磷酰胺腹腔注射3 d的方式对Wistar大鼠进行造模,构建免疫低下模型。造模成功后使用低聚糖和鼠李糖... 鼠李糖乳酪杆菌MP108是一株可以用于婴幼儿食品的益生菌菌株,为了验证其与低聚糖在免疫调节功能上是否具有协同作用,使用40 mg/kg BW的环磷酰胺腹腔注射3 d的方式对Wistar大鼠进行造模,构建免疫低下模型。造模成功后使用低聚糖和鼠李糖乳酪杆菌MP108进行干预,并观察其相关生理指标的恢复效果。结果显示,MP108组的脾脏指数的调节效果最好,与作为阳性对照的药物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2′-FL则有助于维持胸腺指数。在对分泌TNF-α能力的调节方面,2′-FL组、复配+MP108组和2′-FL+MP108组则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分泌IL-2能力上,除MP108组外,其他组均具有与阳性对照相似的调节效果。低聚糖与益生菌组合后对免疫球蛋白的分泌量影响较小。综上所述,鼠李糖乳酪杆菌MP108和低聚糖对免疫低下大鼠的各项指标的调节效果各有优势,呈现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酪杆菌 低聚糖 益生作用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菌落免疫印迹技术测定多菌株发酵乳中鼠李糖乳杆菌生长与存活特征
8
作者 杨振泉 贡湘磊 +3 位作者 叶平 徐同林 高璐 顾瑞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32,共4页
应用菌毛蛋白多克隆抗体建立了鼠李糖乳杆菌特异性菌落免疫印迹检测方法,并结合常规的MRS平板计数对鼠李糖乳杆菌grx19在多菌株发酵牛乳中的生长与存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菌落免疫印迹法能够对鼠李糖乳杆菌进行选择性计... 应用菌毛蛋白多克隆抗体建立了鼠李糖乳杆菌特异性菌落免疫印迹检测方法,并结合常规的MRS平板计数对鼠李糖乳杆菌grx19在多菌株发酵牛乳中的生长与存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菌落免疫印迹法能够对鼠李糖乳杆菌进行选择性计数。鼠李糖乳杆菌grx19与常规酸奶发酵菌保加利亚乳杆菌LB和嗜热链球菌ST在42℃混合发酵中,grx19活菌增殖速度显著低于LB和ST(P〈0.01),低接种量的grx19(106~107m L-1)对LB和ST增殖及产酸没有显著影响,但高接种量grx19(7×107m L-1)在发酵后期对LB和ST生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在4℃冷藏过程中,grx19呈缓慢下降趋势,第28 d存活率保持在30%~32%,显著高于LB和ST(7%~16%),结果表明grx19具有较强的耐低温冷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 菌落免疫印迹 选择性计数 生长 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驼乳生物资源与营养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石雪晨 印伯星 +4 位作者 孟茜 赵堂彦 瞿恒贤 江洪海 顾瑞霞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4年第4期22-26,共5页
骆驼是一种独特的动物,其艰难的生长环境赋予了骆驼乳独特的营养价值与功能特性。本文对骆驼乳组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骆驼乳营养丰富——蛋白质特别是保护性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都明显高于牛乳;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不含过敏原... 骆驼是一种独特的动物,其艰难的生长环境赋予了骆驼乳独特的营养价值与功能特性。本文对骆驼乳组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骆驼乳营养丰富——蛋白质特别是保护性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都明显高于牛乳;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不含过敏原β-乳球蛋白。目前我国对骆驼乳的研究还很有限,但随着消费者们对骆驼乳认识的深入,骆驼乳制品的全面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乳 营养 蛋白质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麻仁粕蛋白水解液对发酵乳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潇 王鹏 +3 位作者 邵童 马昕怡 顾瑞霞 陈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3-47,共5页
从火麻仁粕中提取蛋白质,并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不同时间后,得到水解度分别为8.45%、13.24%和16.62%的火麻仁粕蛋白水解液(hemp seed meal protein hydrolysate,HP)。比较了添加不同水解度HP对发酵乳品质、贮藏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从火麻仁粕中提取蛋白质,并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不同时间后,得到水解度分别为8.45%、13.24%和16.62%的火麻仁粕蛋白水解液(hemp seed meal protein hydrolysate,HP)。比较了添加不同水解度HP对发酵乳品质、贮藏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开发功能性发酵乳和提高火麻副产品利用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添加HP可以显著缩短发酵乳的凝乳时间,提高发酵乳的内聚性、弹性、感官品质、抗氧化活性以及贮藏期间的活菌数,降低发酵乳的胶黏性;在4℃21 d的贮藏期内,HP可以减缓发酵乳贮藏后期的酸度上升,H-4组和H-8组的持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H-12组;H-8组的感官评分最高,为88.0分,且在贮藏期内稳定性较好。综合上述结果表明,添加水解度为13.24%的HP可以更好的改善发酵乳的品质和贮藏稳定性,提高发酵乳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仁粕 蛋白水解液 发酵乳 品质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沙星残留量对嗜热链球菌grx02发酵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霞 吴琳楠 +2 位作者 黄玉军 陈大卫 顾瑞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76-179,共4页
研究不同环丙沙星残留量对S.thermophilus grx02发酵乳的感官性状、酸度、组织状态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环丙沙星的残留量高于0.4μg/mL时,会对发酵乳的感官质量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当发酵乳中环丙沙星残留量高于0.2μg... 研究不同环丙沙星残留量对S.thermophilus grx02发酵乳的感官性状、酸度、组织状态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环丙沙星的残留量高于0.4μg/mL时,会对发酵乳的感官质量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当发酵乳中环丙沙星残留量高于0.2μg/mL时会显著降低发酵乳的黏度,增大其脱水收缩性;且环丙沙星残留量为0.1μg/mL时就会降低发酵乳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总含量。可见,用于发酵乳制品生产的原料乳中环丙沙星的残留限量应该控制在0.1μg/m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发酵乳 嗜热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发酵豆乳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丹枫 连新月 +4 位作者 黄文馨 陆紫妍 沈芸 易宇文 陈霞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3,共6页
以活菌数、水分含量、感官品质、消化特性、贮藏稳定性、干燥能耗和得率为指标,探究发酵豆乳粉的最佳干燥方式。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发酵豆乳粉具有较高的乳酸菌活菌数、抗性淀粉含量和贮藏稳定性,并具有较好的色泽、外观和冲调... 以活菌数、水分含量、感官品质、消化特性、贮藏稳定性、干燥能耗和得率为指标,探究发酵豆乳粉的最佳干燥方式。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发酵豆乳粉具有较高的乳酸菌活菌数、抗性淀粉含量和贮藏稳定性,并具有较好的色泽、外观和冲调性,但其能耗高,生产效率较低;喷雾干燥处理的发酵豆乳粉具有较好的色泽、外观和冲调性,且水分含量低,其乳酸菌活菌数和贮藏稳定性略低于真空冷冻干燥,贮藏6个月后的活菌数仍能保持在7.31 lg CFU/g,且其干燥速度快,能耗小,适于发酵豆乳粉的规模化生产;与其他两种方式相比,45℃热风干燥处理的发酵豆乳粉冲调性和贮藏稳定性最差。综上,考虑到生产效率、能耗优势和产品质量,建议在发酵豆乳粉生产中运用喷雾干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乳粉 干燥方式 贮藏期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液对面团发酵特性及面包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怡芸 王兴奔 +4 位作者 韩文 吴佳欣 徐妮妮 顾瑞霞 陈霞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选用从扬州富春茶社老酵面团和西藏奶酥中筛选的3株乳酸菌作为发酵菌,等质量比复配后分别制备乳酸菌发酵液和酸面团,并探讨这两种发酵基质对面团特性及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G)相比,添加乳酸菌发酵液(LF)和酸面团(SD)的... 选用从扬州富春茶社老酵面团和西藏奶酥中筛选的3株乳酸菌作为发酵菌,等质量比复配后分别制备乳酸菌发酵液和酸面团,并探讨这两种发酵基质对面团特性及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G)相比,添加乳酸菌发酵液(LF)和酸面团(SD)的面团发酵力和酸度均显著提高,pH值显著降低(P<0.05);其中LF组在发酵4 h后的pH值最低(4.48),酸度(TTA)最高(5.47 mL),体积变化率最大(3.28倍)。与CG组面包相比,LF和SD组面包的比容和感官评分均显著提高,硬度和咀嚼性显著降低(P<0.05),且都能改善面包的内部组织,其中LF组整体效果最好;相同的贮藏时间,SD组和LF组面包的老化焓值均显著低于CG组,其中LF组最低(2.017 J/g)。综上可知,添加乳酸菌发酵液能提高面团的发酵速度,改善面包的感官品质、质构和内部组织,延缓面包的老化速度,是可以替代酸面团的新型乳酸菌发酵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发酵液 发酵特性 面包品质 酸面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糖对植物乳杆菌AUH2103抑菌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严浩东 张臣臣 +6 位作者 徐晶晶 陈大卫 康文丽 潘丽娜 唐溶雪 李威 顾瑞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121,共6页
对致病菌的抑制能力是评价益生菌功能特性的重要指标。该文使用单层平板扩散法和细胞黏附法测试了植物乳杆菌AUH2103的抑菌能力。结果显示,将碳源替换为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与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 对致病菌的抑制能力是评价益生菌功能特性的重要指标。该文使用单层平板扩散法和细胞黏附法测试了植物乳杆菌AUH2103的抑菌能力。结果显示,将碳源替换为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与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后,植物乳杆菌AUH2103的抑菌能力与在MRS中的结果无显著差异;而将碳源替换为2′-岩藻糖基乳糖(2′-focusllactose,2′-FL)后,由于生长能力变弱导致抑菌效果不明显。在低聚糖存在的情况下,植物乳杆菌AUH2103对于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变强;在植物乳杆菌AUH2103与低聚糖存在的情况下,致病菌与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出现明显下降。该研究表明,在低聚糖存在的情况下,植物乳杆菌AUH2103可以通过抑制致病菌对于Caco-2细胞的黏附产生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糖 益生菌 抑菌 细胞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胡萝卜工艺与人类健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居子瑄 王文琼 +5 位作者 钱易 李文静 刘敏 瞿恒贤 郭胜 顾瑞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33-339,共7页
乳酸菌发酵胡萝卜可以延长胡萝卜的保质期,提高胡萝卜的营养价值、安全性,并带来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该文归纳了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不同乳酸菌发酵对胡萝卜感官特性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从乳酸菌发酵方式包括单一菌种和... 乳酸菌发酵胡萝卜可以延长胡萝卜的保质期,提高胡萝卜的营养价值、安全性,并带来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该文归纳了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不同乳酸菌发酵对胡萝卜感官特性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从乳酸菌发酵方式包括单一菌种和复合菌种发酵,胡萝卜的发酵形态,以及胡萝卜的前处理工艺对发酵胡萝卜的感官品质和功能性营养因子释放的影响。综合分析了不同发酵工艺对发酵胡萝卜产品品质的影响。从乳酸菌发酵胡萝卜产品与人类健康的角度,总结了发酵胡萝卜在调节肠道菌群结构、调节血糖以及改善睡眠等方面的生理作用机制。并对产业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乳酸菌发酵胡萝卜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乳酸菌 发酵 营养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对肠道吸收短链脂肪酸的调控作用
16
作者 徐海燕 程月 +9 位作者 郭聪聪 夏滋涵 申菲菲 孔晨曦 印伯星 关成冉 张臣臣 顾瑞霞 郑英明 陈大卫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4-32,共9页
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是肠道微生物发挥益生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当肠道微生态发生紊乱时,会缺失或过多地吸收SCFAs,对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该文利用肠上皮Caco-2细胞建立肠道吸收混合SCFAs模型,探究植物乳... 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是肠道微生物发挥益生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当肠道微生态发生紊乱时,会缺失或过多地吸收SCFAs,对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该文利用肠上皮Caco-2细胞建立肠道吸收混合SCFAs模型,探究植物乳杆菌对肠道吸收SCFAs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培养至第21天时,肠上皮Caco-2细胞单层表面被微绒毛覆盖,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和完整性;当模型中混合SCFAs(乙酸∶丙酸∶丁酸=3∶1∶1,摩尔比)为5.0 mmol/L时,模型中的细胞存活率较高。植物乳杆菌f28、f2及f5均显著促进了细胞对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吸收(P<0.05);菌株f5促细胞吸收乙酸的作用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而菌株f16则起到显著抑制作用(P<0.05),但促细胞吸收丙酸和丁酸的作用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菌株f19显著抑制细胞对丁酸的吸收(P<0.05)。菌株f2和f19显著上调了细胞中单羧酸转运蛋白(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1,MCT 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而菌株f28和f5则起到显著下调作用(P<0.05);菌株f28、f5、f16和f19显著上调了Na^(+)耦合单羧酸转运蛋白-1(sodium-coupled 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SMCT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菌株f16显著上调了Na^(+)/H^(+)交换泵3(Na^(+)-H^(+)exchanger 3,NHE3)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而菌株f2、f5和f19则起到显著下调作用(P<0.05)。试验的植物乳杆菌能够通过上调或下调肠上皮Caco-2细胞SCFAs转运体的表达水平来调控其对SCFAs的吸收,研究为改善机体对SCFAs的生物利用度及相关制品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肠上皮Caco-2细胞 短链脂肪酸 转运体 表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酸联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计晴阳 王文琼 +3 位作者 钱易 严浩东 瞿恒贤 顾瑞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47,共6页
有机酸在抑制致病菌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以大肠杆菌ATCC25922为指示菌,使用微量稀释法和棋盘格法确定多种有机酸及其组合的最小抑菌浓度,半数有效抑菌浓度和联合抑菌指数。并通过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电位和微观形态的观察,研究不... 有机酸在抑制致病菌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以大肠杆菌ATCC25922为指示菌,使用微量稀释法和棋盘格法确定多种有机酸及其组合的最小抑菌浓度,半数有效抑菌浓度和联合抑菌指数。并通过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电位和微观形态的观察,研究不同有机酸组合的联合抑菌效应。结果表明,乙酸、乳酸和丁酸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60μg/mL,柠檬酸和苹果酸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120μg/mL;乙酸、乳酸、丁酸、柠檬酸和苹果酸的半数有效抑菌浓度分别为1004.90、1497.50、964.32、1406.02、1727.72μg/mL。乙酸和乳酸联用表现为相加作用,乙酸、乳酸和第3种有机酸(丁酸、柠檬酸、苹果酸)联用表现为协同作用;有机酸及其组合会导致大肠杆菌膜电位下降,多数菌体出现收缩、弯曲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大肠杆菌 最小抑菌浓度 协同抑菌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干燥对益生菌传代稳定性的影响
18
作者 徐凡 张臣臣 +4 位作者 黄玉军 康文丽 潘丽娜 汪家琦 李威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0,共6页
益生菌随着传代的进行,菌株的产酸能力、耐胆盐能力、耐酸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产生变化。冷冻干燥是菌株常用的保藏方法,对菌体转录水平影响较大,能够临时改变菌株的多种特性。文章以植物乳杆菌M547、M621、M748、戊糖乳杆菌M750为研究对象... 益生菌随着传代的进行,菌株的产酸能力、耐胆盐能力、耐酸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产生变化。冷冻干燥是菌株常用的保藏方法,对菌体转录水平影响较大,能够临时改变菌株的多种特性。文章以植物乳杆菌M547、M621、M748、戊糖乳杆菌M750为研究对象,探究冷冻干燥对菌株传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影响菌株的耐胆盐稳定性,对产酸能力、耐酸能力、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稳定性 冷冻干燥 耐胆盐能力 耐酸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链球菌grx02化学限定增殖培养基及变温培养策略的研究
19
作者 彭奎耀 关成冉 +1 位作者 瓦云超 顾瑞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1,19,共8页
文章研究了能够促进嗜热链球菌grx02生长的化学限定培养基成分、浓度及其变温培养方法。通过单一成分扣除实验确定化学限定培养基的碳源、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组成,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化学限定培养基组分浓度、变温... 文章研究了能够促进嗜热链球菌grx02生长的化学限定培养基成分、浓度及其变温培养方法。通过单一成分扣除实验确定化学限定培养基的碳源、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组成,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化学限定培养基组分浓度、变温培养方法进行优化,以提高嗜热链球菌grx02的活菌数。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grx02化学限定增殖培养基由1种碳水化合物、16种氨基酸、6种维生素、3种矿物质、4种无机盐、2种有机盐组成;培养初始温度、延滞末期及对数末期温度分别为39、37、39℃。最终嗜热链球菌grx02生物量达到1.40,较优化前提高了1.63倍,活菌数达到9.04 log CFU/mL。可为嗜热链球菌生产及其代谢与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链球菌 化学限定培养基 变温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粘附性戊糖片球菌的筛选、标记及其表面疏水与自凝聚性特征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振泉 靳彩娟 +3 位作者 张咪 王晓霖 高璐 顾瑞霞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6-934,共9页
通过常规乳酸菌分离技术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 DNA同源性分析等方法,从臭豆腐发酵卤水中分离获得7株戊糖片球菌分离株,并通过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构建了不同菌株的特征指纹图谱;以Caco-2细胞和固定化肠黏液蛋白质作... 通过常规乳酸菌分离技术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 DNA同源性分析等方法,从臭豆腐发酵卤水中分离获得7株戊糖片球菌分离株,并通过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构建了不同菌株的特征指纹图谱;以Caco-2细胞和固定化肠黏液蛋白质作为体外模型,研究了菌株的粘附能力,并探讨了菌株粘附能力与基因型以及表面疏水性、自凝聚能力等表型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发酵卤水中的戊糖片球菌存在高度分子多样性,7个分离株中存在6种不同的指纹图谱模式,其中A5型菌株(F28-8和Y27-4)对Caco-2细胞和肠黏液蛋白质的粘附性最强,并显示了高度的疏水性(﹥90%)和较强的自凝聚能力(﹥25%)。相关性分析表明,戊糖片球菌表面疏水率和自凝聚率与Caco-2细胞粘附率测定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900和0.792,P﹤0.05),但是与肠黏液蛋白质粘附率测定结果相关性不显著(r=0.426和0.700,P﹥0.05)。研究成果为建立高粘附性戊糖片球菌快速筛选方法及其体内定植和分布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糖片球菌 粘附性 表面疏水性 自凝聚能力 DNA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