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干酪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肠道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印伯星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共4页
本研究对西藏传统乳制品中分离的35株乳酸菌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其中15株乳酸菌鉴定为干酪乳杆菌或副干酪乳杆菌群,通过recA基因序列分析后,进一步将其中5株归为副干酪乳杆菌。针对这5株副干酪乳杆菌进行耐受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5株... 本研究对西藏传统乳制品中分离的35株乳酸菌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其中15株乳酸菌鉴定为干酪乳杆菌或副干酪乳杆菌群,通过recA基因序列分析后,进一步将其中5株归为副干酪乳杆菌。针对这5株副干酪乳杆菌进行耐受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5株副干酪乳杆菌均具有较高的酸耐受性,其中副干酪乳杆菌KY1、KY2的耐受性最为突出。其在pH值为3.0的条件下处理3 h存活率可分别达到31.7%和30.9%,在高胆盐条件下处理4 h后存活率分别可达69.1%和64.9%,在人工胃液中3 h存活率可达15.1%和13.2%,人工肠液8 h存活率分别可达48.9%和48.3%,意味着这两株乳酸菌具有一定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副干酪乳杆菌 RECA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对肠道吸收短链脂肪酸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海燕 程月 +9 位作者 郭聪聪 夏滋涵 申菲菲 孔晨曦 印伯星 关成冉 张臣臣 顾瑞霞 郑英明 陈大卫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4-32,共9页
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是肠道微生物发挥益生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当肠道微生态发生紊乱时,会缺失或过多地吸收SCFAs,对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该文利用肠上皮Caco-2细胞建立肠道吸收混合SCFAs模型,探究植物乳... 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是肠道微生物发挥益生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当肠道微生态发生紊乱时,会缺失或过多地吸收SCFAs,对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该文利用肠上皮Caco-2细胞建立肠道吸收混合SCFAs模型,探究植物乳杆菌对肠道吸收SCFAs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培养至第21天时,肠上皮Caco-2细胞单层表面被微绒毛覆盖,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和完整性;当模型中混合SCFAs(乙酸∶丙酸∶丁酸=3∶1∶1,摩尔比)为5.0 mmol/L时,模型中的细胞存活率较高。植物乳杆菌f28、f2及f5均显著促进了细胞对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吸收(P<0.05);菌株f5促细胞吸收乙酸的作用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而菌株f16则起到显著抑制作用(P<0.05),但促细胞吸收丙酸和丁酸的作用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菌株f19显著抑制细胞对丁酸的吸收(P<0.05)。菌株f2和f19显著上调了细胞中单羧酸转运蛋白(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1,MCT 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而菌株f28和f5则起到显著下调作用(P<0.05);菌株f28、f5、f16和f19显著上调了Na^(+)耦合单羧酸转运蛋白-1(sodium-coupled 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SMCT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菌株f16显著上调了Na^(+)/H^(+)交换泵3(Na^(+)-H^(+)exchanger 3,NHE3)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而菌株f2、f5和f19则起到显著下调作用(P<0.05)。试验的植物乳杆菌能够通过上调或下调肠上皮Caco-2细胞SCFAs转运体的表达水平来调控其对SCFAs的吸收,研究为改善机体对SCFAs的生物利用度及相关制品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肠上皮Caco-2细胞 短链脂肪酸 转运体 表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源乳酸菌的低聚糖利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鹏 刚梦萱 +7 位作者 张臣臣 严浩东 潘丽娜 康文丽 汪家琦 戴智勇 顾瑞霞 陈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1-106,共6页
为探究母乳源乳酸菌对不同低聚糖的利用特性,比较了8株不同种属的乳酸菌在6种低聚糖及复配低聚糖培养基中的生长能力。结果表明,低聚果糖和菊粉对4株副干酪乳杆菌均具有促生长作用(生长量大于葡萄糖);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能明显促进植... 为探究母乳源乳酸菌对不同低聚糖的利用特性,比较了8株不同种属的乳酸菌在6种低聚糖及复配低聚糖培养基中的生长能力。结果表明,低聚果糖和菊粉对4株副干酪乳杆菌均具有促生长作用(生长量大于葡萄糖);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能明显促进植物乳杆菌M113的增长;鼠李糖乳杆菌M53对低聚半乳糖的利用情况优于其他低聚糖;2株双歧杆菌对低聚半乳糖和水苏糖的利用较强。所测母乳源乳酸菌均不能较好利用低聚木糖人乳中常见的2′-岩藻糖基乳糖。8株母乳来源的乳酸菌对低聚糖的利用具有菌株特异性。菌株在混合低聚糖中的生长能力取决于其偏爱低聚糖的含量。该实验结果能够为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益生菌和低聚糖的筛选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源乳酸菌 低聚糖 菊粉 利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保护菌种对低温发酵酸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仁琴 徐广新 +3 位作者 周炜 刘阳 吴连萍 印伯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7期5908-5914,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生物保护菌种对低温发酵酸乳品质的影响。方法将6组不同组合的生物保护菌种(RP80、LPRA、LRB、BG112、YM-C、GP101)应用于低温发酵搅拌型酸乳,比较不同生物保护菌种对酸乳发酵特性和品质的影响及对酵母菌、霉菌的抑制效果... 目的探究不同生物保护菌种对低温发酵酸乳品质的影响。方法将6组不同组合的生物保护菌种(RP80、LPRA、LRB、BG112、YM-C、GP101)应用于低温发酵搅拌型酸乳,比较不同生物保护菌种对酸乳发酵特性和品质的影响及对酵母菌、霉菌的抑制效果。结果6组生物保护菌种均对发酵剂的产酸能力没有影响;其中LPRA对霉菌菌抑制效果较好,RP80和LPRA对酵母菌抑制效果较好。相同发酵条件下接入生物保护菌种LPRA的低温长时间发酵酸乳品质指标略优。结论生物保护菌LPRA对霉菌和酵母菌具有较好抑制的作用,能够较高提高酸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乳 生物保护菌种 霉菌 酵母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品加工中超高压技术对乳品质量的影响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周炜 印伯星 +3 位作者 杨仁琴 吴慧 杨忠良 徐广新 《现代食品》 2019年第13期94-96,共3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饮食观念也由充饥变成注重粗细搭配、营养均衡。乳制品的营养含量高,口味独特,成为人们喜爱的营养食品,由于乳制品的制作过程过于繁杂以及保存时间过短,要有较高的食品加工技术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饮食观念也由充饥变成注重粗细搭配、营养均衡。乳制品的营养含量高,口味独特,成为人们喜爱的营养食品,由于乳制品的制作过程过于繁杂以及保存时间过短,要有较高的食品加工技术才能保证其质量安全。而超高压技术是目前食品加工中常见的新型技术,可将其应用到乳制品的加工中。本文将通过阐述超高压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分析其在乳制品加工中的优缺点、影响以及前景,旨在为提高食品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加工技术 超高压技术 食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长时间发酵搅拌型酸乳的工艺及其品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仁琴 徐广新 +2 位作者 周炜 刘阳 印伯星 《现代食品》 2022年第4期74-78,86,共6页
低温长时间发酵搅拌型酸乳品质较优,但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直投式发酵剂性能稳定但发酵时间较长。本文通过直投式发酵剂低温长时间发酵搅拌型酸乳工艺优化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分析不同的接种量、发酵温度、牛奶蛋白质... 低温长时间发酵搅拌型酸乳品质较优,但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直投式发酵剂性能稳定但发酵时间较长。本文通过直投式发酵剂低温长时间发酵搅拌型酸乳工艺优化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分析不同的接种量、发酵温度、牛奶蛋白质含量等发酵条件对直投式发酵剂低温发酵搅拌型酸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投式发酵剂Y436A低温长时间(18 h)发酵搅拌型酸乳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0 U·t^(-1),发酵温度为32℃,蛋白质含量为2.7%。该条件下制备的酸乳状态细腻且粘度适中、酸甜适中、持水率高、口感良好,可为城市区域型乳品企业加工酸乳过程中商业直投式发酵剂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长时间发酵 酸乳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微胶囊技术 增加乳制品更多可能性
7
作者 文周炜 印伯星 +3 位作者 杨仁琴 吴慧 杨忠良 徐广新 《中国食品》 2019年第19期124-124,共1页
微胶囊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合成、天然高分子包囊材料,能够将液体、固体以及气体等形状的微小囊核物质包覆在一定直径内的密封性、半透性的一种微型胶囊技术,其外形具有多样化,主要包括不规则性以及球状葡萄串形。现阶段,食品加工行业中主... 微胶囊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合成、天然高分子包囊材料,能够将液体、固体以及气体等形状的微小囊核物质包覆在一定直径内的密封性、半透性的一种微型胶囊技术,其外形具有多样化,主要包括不规则性以及球状葡萄串形。现阶段,食品加工行业中主要采取的包囊材料是一种海藻盐酸以及纤维素衍生物,较为常见的是酪蛋白纳、阿拉伯胶等;而囊心物质则主要以微生素类、酒类、酶类和食品防腐剂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微胶囊技术 纤维素衍生物 食品加工行业 天然高分子 食品防腐剂 微型胶囊 不规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胁迫和冷胁迫对鼠李糖乳杆菌的交叉保护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印伯星 车舒雅 +1 位作者 张臣臣 顾瑞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7-41,共5页
选用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hsryfm 1301为出发菌株,比较15℃低温和pH 4.0酸性条件下,对氧化、酸、渗透压和高温4种常见胁迫的耐受能力,探究低温预处理和酸性预处理对L.rhamnosus hsryfm 1301的交叉保护作用。结果表明,... 选用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hsryfm 1301为出发菌株,比较15℃低温和pH 4.0酸性条件下,对氧化、酸、渗透压和高温4种常见胁迫的耐受能力,探究低温预处理和酸性预处理对L.rhamnosus hsryfm 1301的交叉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经过低温预处理的L.rhamnosus hsryfm 1301比对照样品在7%NaCl渗透压胁迫下的存活率提高了约高20%;L.rhamnosus hsryfm 1301经过pH4的酸性预处理比对照样品在pH3的酸性胁迫下表现出高约11%的存活率;两种预处理手段对氧化胁迫和高温胁迫均无明显交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 交叉适应 酸胁迫 低温胁迫 耐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胆盐水解酶在发酵乳杆菌AR497中的异源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印伯星 石俊康 +3 位作者 孔令慧 杨仁琴 艾连中 熊智强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0,共5页
为提高发酵乳杆菌耐胆盐能力,将植物乳杆菌AR113来源的4种BSH基因(BSH1、BSH2、BSH3和BSH4)转化至发酵乳杆菌AR497中进行表达。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来源的4种BSH同功酶异源表达可提高发酵乳杆菌的耐胆盐能力。在2.0mg/mL甘氨脱氧胆酸钠... 为提高发酵乳杆菌耐胆盐能力,将植物乳杆菌AR113来源的4种BSH基因(BSH1、BSH2、BSH3和BSH4)转化至发酵乳杆菌AR497中进行表达。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来源的4种BSH同功酶异源表达可提高发酵乳杆菌的耐胆盐能力。在2.0mg/mL甘氨脱氧胆酸钠浓度下,表达BSH2的工程菌致死率最低,其他菌株生长被完全抑制;BSH酶活测定表明,BSH2表达菌株酶活最高,达57.74U/mL,比对照空质粒菌株提高了2.8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杆菌 胆盐水解酶 异源表达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氮源培养对鼠李糖乳杆菌胁迫耐受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岱 韩越眉 +4 位作者 桂亚 虞星彤 瓦云超 顾瑞霞 张臣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8-83,共6页
降低培养基中的氮源浓度有助于鼠李糖乳杆菌耐受热胁迫和氧化胁迫,但是氮源浓度的降低是否会影响菌株对其他胁迫的耐受尚不清晰。该文通过去除MRS培养基中的蛋白胨,研究低氮源环境下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的胁迫耐受能力。结果显示,... 降低培养基中的氮源浓度有助于鼠李糖乳杆菌耐受热胁迫和氧化胁迫,但是氮源浓度的降低是否会影响菌株对其他胁迫的耐受尚不清晰。该文通过去除MRS培养基中的蛋白胨,研究低氮源环境下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的胁迫耐受能力。结果显示,交叉适应和低氮源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菌株的热胁迫和氧化胁迫耐受能力。低氮源培养基中,指数期菌体在热胁迫和氧化胁迫下的存活率分别上升了129倍和40倍,而且对酸胁迫、胆盐胁迫、冷冻胁迫和渗透压胁迫的耐受能力未受影响。表明低氮源培养和交叉适应配合将有利于提高菌株在喷雾干燥等造成热胁迫和氧化胁迫的生产过程中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 低氮源 热胁迫 氧化胁迫 交叉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预处理和氧化预处理对鼠李糖乳杆菌喷雾干燥菌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臣臣 桂亚 +3 位作者 韩越眉 瓦云超 印伯星 顾瑞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2-137,共6页
喷雾干燥法是低成本、高效率的益生菌菌粉生产方法,但是容易导致严重的活性损失。本研究通过热预处理和氧化预处理提高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喷雾干燥菌粉的存活率、胃肠道耐受能力和耐贮藏能力。以未预处理菌体为对照,采用46℃1 h的... 喷雾干燥法是低成本、高效率的益生菌菌粉生产方法,但是容易导致严重的活性损失。本研究通过热预处理和氧化预处理提高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喷雾干燥菌粉的存活率、胃肠道耐受能力和耐贮藏能力。以未预处理菌体为对照,采用46℃1 h的热预处理条件或0.5 mmol/L H_(2)O_(2)1 h的氧化预处理条件处理菌体后进行喷雾干燥。结果显示,对照组喷雾干燥存活率仅为29%,而热预处理组和氧化预处理组喷雾干燥的存活率为98%和76%,分别提高到3.38和2.62倍。对照组菌粉的人工胃液耐受存活率为0.8%,而热预处理组和氧化预处理组菌粉的人工胃液存活率达到了76%和72%,分别提高到了原来的95.0和92.5倍。此外,热预处理组菌粉在-20℃下贮藏4个月,菌体存活率仍大于80%,氧化预处理组菌粉贮藏4个月的存活率则保持高于40%。本研究表明,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经过热预处理或氧化预处理后,菌体获得的热胁迫和氧化胁迫耐受能力,有助于其在喷雾干燥中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 热预处理 氧化预处理 喷雾干燥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5-7-3降解亚硝酸盐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晶 黄玉军 +4 位作者 陈大卫 关成冉 姚瑶 印伯星 杨仁琴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74,共6页
以从泡菜中筛选出的1株亚硝酸盐降解能力较高的植物乳杆菌5-7-3为研究对象,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提高亚硝酸盐的降解率。研究培养温度、发酵液起始pH、接种龄、接种量这些单因素对植物乳杆菌5-7-3降解亚硝酸盐效果的影响,并利用Box-Beh... 以从泡菜中筛选出的1株亚硝酸盐降解能力较高的植物乳杆菌5-7-3为研究对象,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提高亚硝酸盐的降解率。研究培养温度、发酵液起始pH、接种龄、接种量这些单因素对植物乳杆菌5-7-3降解亚硝酸盐效果的影响,并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设计植物乳杆菌5-7-3培养条件模型,得到亚硝酸盐降解率最高的培养条件:温度37℃,pH 6,接种量8%,接种龄21h。该培养条件下菌株的亚硝酸盐降解率达到89.94%,比优化前提高了4.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亚硝酸盐 降解 培养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多菌株益生菌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印伯星 瓦云超 +2 位作者 黄玉军 徐广新 顾瑞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16,共5页
为生产出具有降胆固醇功能特性的发酵乳,以酸度、黏度、游离氨基酸和活菌数为响应面研究L. rhamnosus LV108、L. casei grx12及L. fermentum grx08不同配比的发酵特性,以活菌数和感官评价优化多菌株人源益生菌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混... 为生产出具有降胆固醇功能特性的发酵乳,以酸度、黏度、游离氨基酸和活菌数为响应面研究L. rhamnosus LV108、L. casei grx12及L. fermentum grx08不同配比的发酵特性,以活菌数和感官评价优化多菌株人源益生菌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混合乳酸菌(L.rhamnosus LV108∶L. casei grx12∶L. fermentum grx08=2∶1∶1)发酵时间适当、后酸化较弱、黏度较强、游离氨基酸较多且产品活菌数高。按照该比例制备的酸奶,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5.0%,蔗糖添加量为8.0%,发酵温度为37℃,乳固形物含量为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胆固醇 人源益生菌 发酵特性 活菌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发酵酸奶体内和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广新 杨仁琴 +4 位作者 吴慧 周炜 杨忠良 刘阳 印伯星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4,共4页
研究了低温发酵酸奶抗氧化活性及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模型的抗氧化作用。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低温发酵酸奶抗氧化活性。另外通过测定实验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含量(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 研究了低温发酵酸奶抗氧化活性及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模型的抗氧化作用。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低温发酵酸奶抗氧化活性。另外通过测定实验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含量(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血清中IL-4、IL-6、IL-10、TNF-α的变化。结果显示,低温发酵酸奶比高温发酵酸奶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两组均能显著提高SOD、GSH、GSH-Px活性,降低MDS含量,且两组酸奶均能下调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上调血清中IL-4和IL-10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发酵 衰老小鼠模型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及其组合发酵芦笋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志美 马雁 +5 位作者 印伯星 鲁茂林 桑建 黄玉军 关成冉 顾瑞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28,共6页
以绿芦笋为原料,利用4株乳酸菌(发酵乳杆菌Xd、植物乳杆菌5-7-3、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Y430、副干酪乳杆菌Yd)及其6种双菌组合(Yd+Xd、Yd+Y430、Yd+5-7-3、Xd+Y430、Xd+5-7-3、Y430+5-7-3)进行发酵,比较发酵过程中pH值、总酸、抗坏血... 以绿芦笋为原料,利用4株乳酸菌(发酵乳杆菌Xd、植物乳杆菌5-7-3、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Y430、副干酪乳杆菌Yd)及其6种双菌组合(Yd+Xd、Yd+Y430、Yd+5-7-3、Xd+Y430、Xd+5-7-3、Y430+5-7-3)进行发酵,比较发酵过程中pH值、总酸、抗坏血酸、黄酮和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从而确定芦笋发酵的最佳乳酸菌及发酵时间。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芦笋优于自然发酵芦笋,Y430和Yd+Y430分别是芦笋发酵的最佳单菌和最佳双菌组合,最佳发酵时间为8 d,此时,两者的pH值分别为3.33和3.35,总酸含量分别为6.66 g/kg和6.58 g/kg,抗坏血酸含量分别为12.30 mg/100 g和11.93 mg/100 g,黄酮含量分别为63.17 mg/100 g和56.62 mg/100 g,亚硝酸盐含量分别为4.34 mg/kg和6.09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发酵 芦笋 黄酮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水解脱脂乳培养基的优化
16
作者 黄欣媛 苏剑波 +4 位作者 王志鹏 王俊杰 陆震 印伯星 关成冉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9年第6期55-59,77,共6页
为减少进口发酵剂的使用,降低国内乳制品的生产成本,国内需要自主研发发酵剂,水解脱脂乳培养基的优化是发酵剂制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制备有利于乳酸菌生长的水解脱脂乳培养基,本研究首先以发酵乳杆菌V9为试验菌种,筛选出水解脱... 为减少进口发酵剂的使用,降低国内乳制品的生产成本,国内需要自主研发发酵剂,水解脱脂乳培养基的优化是发酵剂制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制备有利于乳酸菌生长的水解脱脂乳培养基,本研究首先以发酵乳杆菌V9为试验菌种,筛选出水解脱脂乳最适的蛋白酶,再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对制备脱脂乳水解液的温度、时间、pH值、加酶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水解条件为:在p H为8.5的12%脱脂乳中按25 U/mL接入碱性蛋白酶,55℃水解1 h,以此水解脱脂乳为培养基培养乳酸菌活菌数达到2.5×10^9CFU/mL,较脱脂乳培养基中的活菌数提高了1.74倍。利用此优化培养基培养鼠李糖乳杆菌grx19和植物乳杆菌S7,得到的活菌数分别较脱脂乳培养基提高了1.50和1.6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蛋白酶 水解脱脂乳 培养基 乳酸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桂花酒酿酸奶制备工艺
17
作者 徐广新 杨仁琴 +4 位作者 周炜 张海霞 华惠 印伯星 王来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3期145-151,共7页
目的以蔗糖添加量、桂花酒酿添加量和稳定剂添加量为影响因子,优化桂花酒酿酸奶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蔗糖含量、桂花酒酿添加量及稳定剂添加量对酸奶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桂花酒酿酸... 目的以蔗糖添加量、桂花酒酿添加量和稳定剂添加量为影响因子,优化桂花酒酿酸奶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蔗糖含量、桂花酒酿添加量及稳定剂添加量对酸奶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桂花酒酿酸奶制备工艺。结果桂花酒酿酸奶最优制备工艺为蔗糖添加量8.82%,桂花酒酿添加量25.97%,稳定剂添加量1.69%,感官评分为95.79±1.56。结论本研究优化了桂花酒酿酸奶的制备工艺,可为丰富风味发酵乳品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酒酿 酸奶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蓝莓添加方式对益生菌慕斯品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陆丹丹 马昕怡 +3 位作者 王鹏 肖潇 邵童 陈霞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3,共8页
研究牛乳发酵前后添加蓝莓果浆或果汁对益生菌慕斯品质、活菌数、总酚含量、花色苷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发现添加蓝莓果浆或果汁可以显著提高益生菌慕斯在4℃贮存21 d期间的滴定酸度、活菌数、总酚含量、花色苷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降低... 研究牛乳发酵前后添加蓝莓果浆或果汁对益生菌慕斯品质、活菌数、总酚含量、花色苷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发现添加蓝莓果浆或果汁可以显著提高益生菌慕斯在4℃贮存21 d期间的滴定酸度、活菌数、总酚含量、花色苷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降低其pH,但不会对感官品质产生显著影响;添加蓝莓果浆的慕斯感官品质、总酚含量和花色苷含量均高于添加果汁的慕斯;发酵前添加蓝莓果汁或果浆比发酵后添加的慕斯的pH更低,滴定酸度、活菌数、总酚含量、花色苷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更高,其中发酵前添加蓝莓果浆的慕斯品质最佳,且在4℃贮藏21 d期间保持了较高的活菌数和抗氧化活性。表明蓝莓果浆与灭菌牛乳混合后发酵为益生菌慕斯的最佳蓝莓添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益生菌慕斯 酚类物质 花色苷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酸奶发酵工艺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广新 杨仁琴 +4 位作者 吴连萍 周炜 刘阳 贾若微 印伯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07-1312,共6页
目的以蔗糖添加量、蛹虫草浓缩液添加量和稳定剂添加量为影响因子优化蛹虫草酸奶制备工艺。方法以酸奶的组织状态、乳清析出状况、口感及风味等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蔗糖添加量、蛹虫草浓缩液添加量及稳定剂添加量等对酸奶感... 目的以蔗糖添加量、蛹虫草浓缩液添加量和稳定剂添加量为影响因子优化蛹虫草酸奶制备工艺。方法以酸奶的组织状态、乳清析出状况、口感及风味等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蔗糖添加量、蛹虫草浓缩液添加量及稳定剂添加量等对酸奶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确定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蛹虫草酸奶最佳制备工艺为蔗糖添加量8.11%、蛹虫草浓缩液添加量2.04%、稳定剂添加量0.69%,感官评分为94.79。结论蛹虫草酸奶具有较好的感官特性,丰富了现有的酸奶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酸奶 响应曲面法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链球菌grx90冻干保护剂的制备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萱 赵瑞峰 +6 位作者 陶志强 王丽 黄欣媛 陆震 印伯星 顾瑞霞 关成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14,30,共6页
嗜热链球菌grx90是由实验室分离、筛选和保存的专利菌株,其具有重要的益生特性。为提升嗜热链球菌grx90在冷冻干燥过程中细胞存活率,本研究对冻干过程中的离心条件以及冻干保护剂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实验将离心条件优化... 嗜热链球菌grx90是由实验室分离、筛选和保存的专利菌株,其具有重要的益生特性。为提升嗜热链球菌grx90在冷冻干燥过程中细胞存活率,本研究对冻干过程中的离心条件以及冻干保护剂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实验将离心条件优化为转速8000 r/min离心时间8 min。盐类、氨基酸类、醇类以及糖类保护剂的最佳添加物分别为乙酸钠、L-半胱氨酸后、山梨醇、乳糖后。进一步通过正交实验将保护剂的配方优化为:12%脱脂乳中添加0.1%乙酸钠、0.3%L-半胱氨酸、2%山梨醇、5%乳糖,菌液与保护剂1:2混合装液高度7 mm,预冻12 h后对嗜热链球菌grx90具有显著保护作用,细胞存活率为94.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链球菌 保护剂 冷冻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