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新技术产业化实证分析与对策措施——武进市乡镇企业调查
1
作者 赵彭生 王新农 +2 位作者 侯波 朱国宝 "高新技术产业化"课题组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43,共3页
江苏省武进市乡镇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调查表明,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发展高新技术的热情空前高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经济格局正在这一地区逐步形成。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化 实证分析 对策措施 武进市 调查 乡镇企业 高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税制下的乡镇企业发展问题
2
作者 施福元 张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3-35,共3页
新税制下的乡镇企业发展问题施福元,张瑛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新的税收体制,这是我国税制的又一次重要改革,是税制建设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必将对乡镇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次税制改革,对大部分税种进行了调整和... 新税制下的乡镇企业发展问题施福元,张瑛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新的税收体制,这是我国税制的又一次重要改革,是税制建设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必将对乡镇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次税制改革,对大部分税种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增设了一些新税种,使原有的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发展 税收制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企业负担过重情况的成因及对策
3
作者 杨富荣 《江苏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5-37,共3页
乡镇企业负担过重,其实以乡村集体企业为最。乡村集体企业,乡办乡有、村办村有。这一所有制形式固然照顾了全体乡民、村民的利益,兼顾了公平;但是集体乡村企业的产权关系是模糊的,人人有份的结果,导致人人都不承担最终的责任,企业的兴... 乡镇企业负担过重,其实以乡村集体企业为最。乡村集体企业,乡办乡有、村办村有。这一所有制形式固然照顾了全体乡民、村民的利益,兼顾了公平;但是集体乡村企业的产权关系是模糊的,人人有份的结果,导致人人都不承担最终的责任,企业的兴衰与企业领导人的利益并没有严格的相关关系。于是,当各种摊派之手伸向企业时候,就不会拒绝,尤其是当各种摊派与权力部门相关联的时候,摊派便更加容易如愿以偿。这是乡村集体企业负担屡减不下的重要原因。 在江苏乡镇企业中,乡村集体企业所占比重高达90%以上。过去与乡镇企业竞争的主要是国营企业,由于具有比较优势,过重的负担还不至于导致严重后果:虽然企业的自我积累能力一直较低(1993年江苏乡村工业企业利润用于企业发展基金权占利润总额的29%),但是借助于借贷经营和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庇护,乡镇企业依然能够持续快速的发展。从1994年开始,情况将有所不同,一方面,经过多年的改革与调整,国有企业机制趋活,且主要分布于能源、原材料、矿山和交通等基础产业,乡镇企业很难与其竞争;另一方面,三资企业日趋增多,个体私营企业迅速崛起,成为与乡镇企业争夺市场的主要对手。与这些对手相比,乡村集体企业不仅机制上不具有比较优势,而且客观负担也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企业负担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乡镇工业产业结构宏观调控的研究
4
作者 蔡秋明 黄耀中 施福元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2期29-32,共4页
调整乡镇工业产业结构,要涉及到产品、行业、技术、组织等结构,要涉及到产品、行业、技术、组织等结构的优化问题,这是一项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的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在分析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在全面了解... 调整乡镇工业产业结构,要涉及到产品、行业、技术、组织等结构,要涉及到产品、行业、技术、组织等结构的优化问题,这是一项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的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在分析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在全面了解国家产业政策和预测未来市场变化大体趋势的基础上.确定产业结构的期望目标;在分析乡镇工业企业行为特征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产业结构 乡镇工业企业 宏观调控 产业结构现状 社会系统工程 江苏乡镇企业 国营企业 国家产业政策 乡村工业 出口产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体制改革新思路
5
作者 杨富荣 韩毅 +1 位作者 张军森 赵成钢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5-19,共5页
物价的持续高涨已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并已构成对整个经济、政治改革的威慑。改革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这集中表现在旧的行政性办法已失去了原有的稳定物价的作用,当前的物价形势尤如决堤之大河,一发而不可收拾。问题在于:旧的平... 物价的持续高涨已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并已构成对整个经济、政治改革的威慑。改革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这集中表现在旧的行政性办法已失去了原有的稳定物价的作用,当前的物价形势尤如决堤之大河,一发而不可收拾。问题在于:旧的平衡必须打破,而比打破更加重要、更加困难的是要建立新的平衡,要继续深入地进行改革。然而,如何继续深入地进行改革呢?是沿着业已形成的改革思路(或者根本就不存在某种确定的思路)继续走下去?还是另辟蹊径,反思一下,再确定新的更加系统、现实可行的改革思路呢?这正是当前改革面临的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本文拟就后一种选择作一番探讨。一、现行改革思路的缺陷不管人们的主观愿望怎样,根据实践的结果,现行的改革思路可以概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锅饭 物价上涨 财政体制 改革思路 新思路 经济体制改革 资产经营责任制 承包者 责任体系 财政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