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市镇城市设计创新与实效研究——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朱东风
吴月静
李志明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6-84,共9页
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心城市外围新市镇发展的需要,南京市全面启动新市镇城市设计,期望新市镇成为新时期城乡发展一体化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承载空间。本轮新市镇城市设计试行了3个创新,包括在技术目标层面着力达成城镇功能和品质...
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心城市外围新市镇发展的需要,南京市全面启动新市镇城市设计,期望新市镇成为新时期城乡发展一体化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承载空间。本轮新市镇城市设计试行了3个创新,包括在技术目标层面着力达成城镇功能和品质的共同提升,在制度目标层面尝试以城市设计协同法定规划编制与实施,在组织目标层面致力于多元主体参与。以高淳区6个新市镇的城市设计为例,对城市设计技术、制度和组织创新的成效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城市设计的技术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使城市设计协同法定规划体系有路径可循,多元主体的参与度逐步提高。但就新市镇对城乡系统发展的能动作用要求而言,还应更多地推进政策联动和自下而上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市镇城市设计
功能品质提升
协同
自下而上
南京高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竹:赋予建筑持久生命力
2
作者
李竹
凌鑫
《中外建筑》
2025年第4期I0004-I0004,1-9,共10页
采访中,建筑师李竹分享了自己对建筑技术与功能平衡的不懈追求,对如何才能赋予建筑生命力长久的考虑,对建筑行业发展的极大信心和满腔抱负。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他对建筑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未来,期待他能带来更加“现象级”的作品,为行业...
采访中,建筑师李竹分享了自己对建筑技术与功能平衡的不懈追求,对如何才能赋予建筑生命力长久的考虑,对建筑行业发展的极大信心和满腔抱负。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他对建筑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未来,期待他能带来更加“现象级”的作品,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与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力
建筑师
功能平衡
建筑技术
建筑事业
李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市镇城市设计创新与实效研究——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朱东风
吴月静
李志明
机构
江苏省
城市发展
研究
所
江苏省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
南京市
规划
委员会办公室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城乡
规划
系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6-8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086
江苏省"333"工程基金项目:"基于人与空间耦合互动的江苏乡村发展研究"
+1 种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SJB049)
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5]311)
文摘
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心城市外围新市镇发展的需要,南京市全面启动新市镇城市设计,期望新市镇成为新时期城乡发展一体化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承载空间。本轮新市镇城市设计试行了3个创新,包括在技术目标层面着力达成城镇功能和品质的共同提升,在制度目标层面尝试以城市设计协同法定规划编制与实施,在组织目标层面致力于多元主体参与。以高淳区6个新市镇的城市设计为例,对城市设计技术、制度和组织创新的成效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城市设计的技术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使城市设计协同法定规划体系有路径可循,多元主体的参与度逐步提高。但就新市镇对城乡系统发展的能动作用要求而言,还应更多地推进政策联动和自下而上的治理。
关键词
新市镇城市设计
功能品质提升
协同
自下而上
南京高淳
Keywords
new town's city design
improvement of functional and spatial quality
synergy
bottom-up
Nanjing Gaochun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竹:赋予建筑持久生命力
2
作者
李竹
凌鑫
机构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
研究
院有限公司建筑技术与艺术(ATA)工作室
江苏省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
乡村规划
与设计专委会
《中外建筑》
出处
《中外建筑》
2025年第4期I0004-I0004,1-9,共10页
文摘
采访中,建筑师李竹分享了自己对建筑技术与功能平衡的不懈追求,对如何才能赋予建筑生命力长久的考虑,对建筑行业发展的极大信心和满腔抱负。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他对建筑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未来,期待他能带来更加“现象级”的作品,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与灵感。
关键词
生命力
建筑师
功能平衡
建筑技术
建筑事业
李竹
分类号
TU20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市镇城市设计创新与实效研究——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
朱东风
吴月静
李志明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李竹:赋予建筑持久生命力
李竹
凌鑫
《中外建筑》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