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创新思维的生成逻辑、历史经验及时代启示
1
作者 杨宇 高军 《领导科学论坛》 2025年第5期37-41,共5页
创新思维贯穿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始终,是党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从生成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创新思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孕育萌芽,在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支撑下得以系统形成,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的锻造下... 创新思维贯穿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始终,是党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从生成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创新思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孕育萌芽,在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支撑下得以系统形成,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的锻造下得以验证完善,在对不同历史时期时代课题的应答下得以丰富发展。从历史经验上看,中国共产党在创新思维方面坚持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重视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勇于自我革命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注重了战略谋划与统筹布局,并善于将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从时代启示上看,中国共产党在创新思维方面展现了卓越的智慧,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创新以及国际合作与竞争五个关键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创新思维 生成逻辑 历史经验 时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党内请示报告制度建设论析
2
作者 花冬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6-18,共3页
请示报告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的一项核心政治制度,贯穿于建党、管党、治党的全过程,是确保我们党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的重要制度。新时代党内请示报告制度建设有助于党顺应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解决我国主要矛盾和问题,应对... 请示报告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的一项核心政治制度,贯穿于建党、管党、治党的全过程,是确保我们党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的重要制度。新时代党内请示报告制度建设有助于党顺应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解决我国主要矛盾和问题,应对党内重大风险挑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但新时代党内请示报告制度在制度思想理论、制度体制机制、制度执行力度以及制度运行成效等方面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因此,新时代新征程需要从加强制度思想教育、健全制度体制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力度、提升制度运行成效四个方面持续推进党内请示报告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党内请示报告制度建设 优化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视角下革命老区村落公共空间感知研究——以西柏坡为例
3
作者 刘子恒 宗晓萌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5年第1期98-103,共6页
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在构成要素,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与行动方略,运用空间句法的可达性、穿行性、可视性和可理解性分析,可以探究区域的在地性特点,解释空间与人活动之间的关系。河北省石家庄市西柏坡地区的城... 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在构成要素,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与行动方略,运用空间句法的可达性、穿行性、可视性和可理解性分析,可以探究区域的在地性特点,解释空间与人活动之间的关系。河北省石家庄市西柏坡地区的城镇文化具有独一性,尤以西柏坡红色景区的空间结构最为独特。以空间句法作为定性量化的原理,搭建由狭至广的空间场域量化场景,分析景点对游客的空间感知影响,以及与四周空间的逻辑关系,探究传统红色乡村景区的景观结构,以期为优化游览线路与旅行体验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红色村落 空间感知 西柏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的传播及其治理 被引量:3
4
作者 吴頔 穆文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86,共3页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以其传播速度迅捷,隐蔽性、渗透性强等特点,蕴含着造成高校师生历史观弱化、政治观扭曲、价值观不正、人生观偏向的风险。对此,高校要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师生网络媒体素养、提高...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以其传播速度迅捷,隐蔽性、渗透性强等特点,蕴含着造成高校师生历史观弱化、政治观扭曲、价值观不正、人生观偏向的风险。对此,高校要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师生网络媒体素养、提高网络监管和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 高校 传播 治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5
作者 赖继年 《江苏教育》 2023年第42期28-30,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改革与现代化建设中创造出来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理想。红色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改革与现代化建设中创造出来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理想。红色文化有丰富的价值意蕴,有利于涵养高尚的品德,增强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大力推进红色文化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构建“三位一体”的融入模式,形成学校、红色文化场馆、社区联动的融入机制,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报告 红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三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