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国家-社会”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海军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5,共8页
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实践不断推陈出新,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意蕴。从“国家-社会”关系角度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全社会生产力提升和生产关系优化,通过扩大就业、提高收入等举措来增进人民福祉,为实现人的... 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实践不断推陈出新,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意蕴。从“国家-社会”关系角度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全社会生产力提升和生产关系优化,通过扩大就业、提高收入等举措来增进人民福祉,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社会关系改变会对国家制度、治理体系等政治形式产生“冲击”,推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交互作用和相互适应。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系,从更加具象化的“场景”维度切入,理解两者相互作用机理,有利于锚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从理论与实践双重层面深化对有关问题的辩证性反思,则可催生更多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场景创新,源源不断地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国家-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新的文化使命中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海燕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4,共4页
国际传播能力是中国对外工作的重要部分,本文就国际传播能力的时代意义、根本遵循和实践路径做出了界定。国际传播能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活水源头,以数字媒介为技术特征,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中华文明... 国际传播能力是中国对外工作的重要部分,本文就国际传播能力的时代意义、根本遵循和实践路径做出了界定。国际传播能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活水源头,以数字媒介为技术特征,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实践指向。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应分别从传播主体、传播受体、传播途径、传播内容切入,促进传播主体向多元化方向演进、助力对外话语体系实现分众化建设、加速对外传播渠道的全面拓展、推进对外传播内容迈向高品质升级,以推动国际传播能力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能力 话语权 国际传播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球共济”精神的文化逻辑与文明新形态意蕴
3
作者 郭慧慧 陆永胜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19,共9页
“同球共济”是全球文明倡议背景下的中国叙事,蕴含着深刻的文化逻辑和文明新形态意蕴。“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及其打开的话语创新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实践的当代展开、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现状共同构筑了“同球共济”精神生成的... “同球共济”是全球文明倡议背景下的中国叙事,蕴含着深刻的文化逻辑和文明新形态意蕴。“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及其打开的话语创新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实践的当代展开、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现状共同构筑了“同球共济”精神生成的文化语境,其内在蕴含着三重递进的“文化—价值”逻辑:从“文化—价值”的生成来看,“同球共济”精神既继承了“同舟共济”的文化基因,又超越了其作用的广度、深度及效度,实现了“文化—价值”的跃升;从“文化—价值”的转换来看,“同球共济”精神既超越了因同球而共济的朴素价值观,又强化了命运与共的价值共识,筑牢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了“文化—价值”的深化;从“文化—价值”的展开来看,“同球共济”精神立足同球交往的事实,提倡价值共济的生存之道,增强了全球发展的价值动能,助力了中国价值的世界性彰显。“同球共济”命题源于中国,但面向全球、锚定未来,在文明的“古今中西”论争中,回应了文明秩序重建的时代命题,引领着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球共济 文化逻辑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其他方法”:基于客观解释的立场与实质解释的限度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弘毅 程骋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139,共8页
近年来,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删除网络服务器数据、计算机程序数据,攻击网络服务器以及妨害、破坏电子商务三类新型破坏生产经营行为。学界对上述行为的定性存在较大争议。网络时代,为赋予传统罪名新活力,应当坚持客观解释的立场,采取实质... 近年来,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删除网络服务器数据、计算机程序数据,攻击网络服务器以及妨害、破坏电子商务三类新型破坏生产经营行为。学界对上述行为的定性存在较大争议。网络时代,为赋予传统罪名新活力,应当坚持客观解释的立场,采取实质解释的限度,对破坏生产经营罪中的“其他方法”进行扩大解释。以目的解释为指引,以同类解释为路径,可将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客观行为界定为“以对生产、经营活动具有直接重要作用的人或物为对象,通过对其施加影响,造成生产、经营活动部分或全部无法进行,并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行为”。在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适当扩大本罪在网络时代的适用范围,能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刑法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生产经营罪 网络时代 其他方法 客观解释 实质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标识性概念及其结构化演进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琲 赵宬斐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6-144,共9页
在不断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被界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逐渐成为一个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标识性概念。这一概念通过历时性与共时性聚合,以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呈现出结构化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正是... 在不断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被界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逐渐成为一个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标识性概念。这一概念通过历时性与共时性聚合,以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呈现出结构化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正是通过持续的结构化演进,被赋予新的内涵与意义,从而始终保持其时代性与生命力。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还为其伟大征程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与政治引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独特优势与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标识性概念 结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