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南丘陵旱地麦/玉米/秋作复合群体时空结构配置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卞新民 冯金侠 +1 位作者 刘景春 何有龙 《耕作与栽培》 1999年第5期14-15,29,共3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苏南丘陵地区以春玉米为主干作物的套作复合群体内作物时空配置问题。发现套作春玉米对播期、共生期和预留行宽度反应十分敏感,当春玉米与麦共生短于30 d 时,共生期对产量影响明显。秋季玉米和甘薯产量对与春玉米共... 通过试验研究了苏南丘陵地区以春玉米为主干作物的套作复合群体内作物时空配置问题。发现套作春玉米对播期、共生期和预留行宽度反应十分敏感,当春玉米与麦共生短于30 d 时,共生期对产量影响明显。秋季玉米和甘薯产量对与春玉米共生期的长短反应不明显,但套种于春玉米的大豆对播期反应较为强烈。扩大秋玉米行距对其间间作的甘薯产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套作 小麦 玉米 作物时空配置 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种植棉田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初报
2
作者 王平义 蔡蔚平 +1 位作者 庄道传 高效文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9-41,共3页
棉田立体种植,由于经济效益高已逐渐为棉农所接受。镇江市棉区自1985~1987年,在棉田套种西瓜、蔬菜等经济作物,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立体种植 棉花 病虫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制种使用“花调灵”增产效益好
3
作者 徐振明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9-29,共1页
为探索杂交稻制种对减轻不育系包颈、提早花时,提高异交结实,增加制种产量比喷施赤霉素更有效的激素配置。我们从1981年开始,连续6年对多种激素进行了不同的配置试验。虽有几个配置方案取得一些成效,但增产幅度都不太大。1986年我们引... 为探索杂交稻制种对减轻不育系包颈、提早花时,提高异交结实,增加制种产量比喷施赤霉素更有效的激素配置。我们从1981年开始,连续6年对多种激素进行了不同的配置试验。虽有几个配置方案取得一些成效,但增产幅度都不太大。1986年我们引进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花调灵”,进行了小面积的对比试验。当年,比单喷赤霉素的每亩增产23公斤。1987年在镇江市种子公司主持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水稻 制种 花调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稻栽培法——麦板稻
4
作者 黄振功 《上海农业科技》 1992年第2期14-15,43,共3页
“麦板稻”就是在不经过耕整的麦垄上撒播稻种而栽培水稻的新方法。丹徒县农业局所属的葛村试验站依据水稻自然落入田间或场头遇雨能长成秧苗,定田连续试验5年,获得成功。1990年,农民自发应用1057.1亩,均能获得增产增收,最高亩产690.22kg。
关键词 水稻 栽培 麦板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