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电子商务系统建设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华周 黄德安 +1 位作者 孙益林 周军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4,共4页
简要介绍了电子商务及其优越性、农业电子商务的两种模式 ,电子商务与传统营销的联合 ,并且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作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电子商务系统 网上营销 传统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不同覆盖物水稻旱管栽培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易杰忠 尹建义 +2 位作者 刘芹 王松松 李克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5期14-17,共4页
通过不同覆盖物与不同氮肥运筹试验 ,探讨了中粳稻 CY- 6在旱管栽培条件下 ,不同覆盖物、不同促花肥用量比例对群体茎蘖动态、植株性状、干物质生产、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旱管栽培采用地膜覆盖具有保肥、增产优势。本试验... 通过不同覆盖物与不同氮肥运筹试验 ,探讨了中粳稻 CY- 6在旱管栽培条件下 ,不同覆盖物、不同促花肥用量比例对群体茎蘖动态、植株性状、干物质生产、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旱管栽培采用地膜覆盖具有保肥、增产优势。本试验条件下最适促花肥施用比例 :覆膜为2 1.6 7% ,铺草为 2 7.3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覆盖物 水稻 旱管栽培 产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地区小麦超高产形成及其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洪程 许轲 +17 位作者 戴其根 霍中洋 钱晓晴 陈庆明 段藏禄 周基泽 陈辛牛 韩宣文 潘山成 任灵枝 宋晓银 崔男 王有亮 孙启善 张玉勤 尹兰福 赵新华 李本良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6,共5页
本文通过1996~1997年在河南与江苏黄淮地区的小麦超高产综合试验,初步论述了亩产600kg的产量结构特征,并分析了超高产形成的苗、株特征与群体动态特征。与此同时,提出了小麦超高产形成研究向纵深突破的两个观点:(1... 本文通过1996~1997年在河南与江苏黄淮地区的小麦超高产综合试验,初步论述了亩产600kg的产量结构特征,并分析了超高产形成的苗、株特征与群体动态特征。与此同时,提出了小麦超高产形成研究向纵深突破的两个观点:(1)必须突出超高产群体中期生育规律及调控的研究;(2)必须突出超高产生育形态生理方面实用诊断指标系统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超高产 产量结构 调控 诊断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地区小麦超高产主要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许轲 张洪程 +17 位作者 戴其根 霍中洋 钱晓晴 陈庆明 段藏禄 周基泽 陈辛牛 韩宣文 潘山成 任灵枝 宋晓银 王有亮 崔男 孙启善 张玉勤 尹兰福 赵新华 李本良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共5页
经1996~1997年于河南、江苏两地小麦超高产综合试验,初步论述了在合理选用品种基础上的超高产栽培调控技术:(1)明确栽培途径,建立高质量群体起点;(2)以合理叶蘖动态为直观指标,全面构建超高产群体结构;(3)强化... 经1996~1997年于河南、江苏两地小麦超高产综合试验,初步论述了在合理选用品种基础上的超高产栽培调控技术:(1)明确栽培途径,建立高质量群体起点;(2)以合理叶蘖动态为直观指标,全面构建超高产群体结构;(3)强化苗株保健,提高超高产群体抗逆安全生产能力。并据本次试验实践与体会,提出了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突破的关键问题:(1)必须突出超高产品种生产力本质特征与因种栽培的研究;(2)必须突出保健栽培,增强超高产群体的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超高产 栽培技术 黄淮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粳CY-6覆膜旱作栽培适宜密度的探讨
5
作者 易杰忠 李克武 +2 位作者 尹建义 刘芹 王松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4期422-423,425,共3页
通过不同栽插密度试验研究 ,探讨中粳CY 6覆膜旱作的适宜密度。结果表明 ,栽插密度为 16 .36万~ 2 0万穴 /hm2 时 ,植株节间配置合理 ,后期功能叶面积大 ,群体增长快 ,成穗足 ,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高 ,产量结构协调。产量与密度呈抛物线关... 通过不同栽插密度试验研究 ,探讨中粳CY 6覆膜旱作的适宜密度。结果表明 ,栽插密度为 16 .36万~ 2 0万穴 /hm2 时 ,植株节间配置合理 ,后期功能叶面积大 ,群体增长快 ,成穗足 ,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高 ,产量结构协调。产量与密度呈抛物线关系 ,密度为 2 0 .36万穴 /hm2 时 ,理论最高产量为 7817.3kg/hm2 。综合分析 ,中粳CY 6覆膜旱作最适宜密度为 2 0万穴 /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粳CY-6 覆膜旱作 适宜密度 旱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棉23号棉花的特征特性与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江桂华 纵瑞收 李家运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苏棉23号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瓦罐的人工栽培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高素兰 汪彩云 《蔬菜》 2002年第5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米瓦罐 人工栽培技术 麦田杂草 特征特性 野菜 食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白蒜生产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明 杨建海 +2 位作者 张爱民 温荣夫 渠立强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5年第5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太仓白蒜 生产技术 出口 土壤类型 欧盟市场 江苏省 沙壤土 东南亚 沙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麦13的优化同步灌浆及增加粒重技术
9
作者 孙启若 高维忠 +2 位作者 丁维合 姜春英 侯本民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3-16,31,共5页
经过田间试验,对豫麦13生长后期光合产物积累运转和灌浆时间、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明确其优化同步灌浆、稳增粒重的关键是提高灌浆物质源和优化后期养分、水分供应条件。提出了增加粒重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小麦 豫麦13 灌浆 粒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茬水稻旱种亩产稳定500公斤配套栽培技术
10
作者 尹建义 侯本民 姜德忠 《中国稻米》 1995年第6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麦茬水稻 旱作栽培 高产栽培 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播种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棉连作双高产配套技术
11
作者 许正玉 李维荣 +1 位作者 安应喜 高继业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9-9,共1页
我县位于苏、鲁、豫、皖边陲,人均耕地1.3亩,粮棉争地矛盾突出,影响棉花发展。1988年起我们研究了麦棉两熟连作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蓍效果,1990年秋,我县棉场500亩耕地全部实行了麦棉两熟连作种植,平均亩产小麦410.9公斤,皮棉78.6公斤... 我县位于苏、鲁、豫、皖边陲,人均耕地1.3亩,粮棉争地矛盾突出,影响棉花发展。1988年起我们研究了麦棉两熟连作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蓍效果,1990年秋,我县棉场500亩耕地全部实行了麦棉两熟连作种植,平均亩产小麦410.9公斤,皮棉78.6公斤,年亩产值超过于元,为本地区稳粮增棉创出了一条新路。其具体措施如下: 一、合理进行品种搭配正确的品种搭配是夺取麦棉两熟双高产的关键。三年试验示范表明:小麦新品种徐州8785和中棉16号轮作配套可以发挥各自的高产优势。徐州8785耐迟播,分蘖生长势强,10月下旬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棉花 连作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四熟制经济效益显著
12
作者 孙启善 蒋冬侠 +1 位作者 丁运苍 田永兰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5,共1页
1990年以来,我们在搞好立体种植、提高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中,实行小麦—西瓜—两菜种植模式,使单楼乡田楼村10亩示范田平均亩产小麦317公斤,越冬青菜527公斤,西瓜3312公斤,大白菜7650公斤,合计年亩产值2096元,主要技术措施: 一、种植规... 1990年以来,我们在搞好立体种植、提高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中,实行小麦—西瓜—两菜种植模式,使单楼乡田楼村10亩示范田平均亩产小麦317公斤,越冬青菜527公斤,西瓜3312公斤,大白菜7650公斤,合计年亩产值2096元,主要技术措施: 一、种植规格小麦、西瓜、两菜种植共分三个时期,其规格: (一)小麦和青菜(或菠菜)间作 10月中旬,整地时每3.6米宽作畦,沿畦埂两侧各播种3行小麦,行距20厘米,畦正中播种6行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西瓜 蔬菜 间作 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生育与季节同步优化栽培技术
13
作者 孙启善 丁维合 +4 位作者 高维忠 姜春英 侯本民 陈听兴 张广思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5-7,共3页
为使小麦生长发育各关键时期与最佳季节达到同步,于1990年秋,我们在全县百万亩小麦全面推广了同步优化栽培技术。在小麦生育期中,虽遇干旱、阴湿、低温、风雨、病虫诸害,但百万亩小麦仍获丰收,亩产达251.1公斤,比1990年亩增产61公斤,比... 为使小麦生长发育各关键时期与最佳季节达到同步,于1990年秋,我们在全县百万亩小麦全面推广了同步优化栽培技术。在小麦生育期中,虽遇干旱、阴湿、低温、风雨、病虫诸害,但百万亩小麦仍获丰收,亩产达251.1公斤,比1990年亩增产61公斤,比前4年平均亩产增35公斤,初步打破了连年徘徊的局面。主要措施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分蘖发育 季节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薯夺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14
作者 孙秀英 丁维合 江桂华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8-9,共2页
我县夏栽甘薯用的是苏薯三号是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育成的。1987年引入我县,它具有耐肥水、切干率高等优点,鲜薯产量和切干率均高于徐薯18号,是较理想的接班品种。近几年来,我们进行了苏薯三号的密度。
关键词 甘薯 配套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鲜芦笋生产技术
15
作者 杨建海 张爱民 +2 位作者 渠立强 孟雷 温荣夫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5年第5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生产技术 绿芦笋 出口 多年生草本植物 天门冬属 黄河沿岸 欧盟市场 农民收入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美牌高效液体复合肥增产显著
16
作者 王荣华 刘敬仁 +4 位作者 李义超 蒋冬侠 孟玉兰 邱兆彬 刘尊英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28-28,共1页
禾美牌高效液体复合肥是经技术转让给江苏省丰县复合肥厂享有专利权的产品,共10个品种。各专用型是根据各种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规律,经科学配方和先进的络合工艺而成的高浓度悬浊液,含氮、磷、钾、锰、硼、锌、钼、镁、铁、钙、硫等多种元... 禾美牌高效液体复合肥是经技术转让给江苏省丰县复合肥厂享有专利权的产品,共10个品种。各专用型是根据各种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规律,经科学配方和先进的络合工艺而成的高浓度悬浊液,含氮、磷、钾、锰、硼、锌、钼、镁、铁、钙、硫等多种元素,既可解决各种作物后期根系老化吸肥不足的矛盾,又可防止各种作物的综合缺素症,加快体内代谢和物质的积累运转。自1989年来,分别在果树、蔬菜、西瓜、小麦、棉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肥料 复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控制黄金梨果锈——兼答河北读者李国华
17
作者 陈寒 张美玉 《山西果树》 2010年第4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黄金梨 果锈 李国华 读者 河北 控制 代森锰锌 乳油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专用甘薯与培育特色产业
18
作者 刘海洪 李翠芹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9X期91-91,共1页
甘薯是我县的主要杂粮作物之一,是集粮、经、饲于一体的高效作物,近几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330hm^2左右,平均单产在5850kg/hm^2(薯干),总产1952万千克左右。我县甘薯消费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鲜食,主要包括烘烤、蒸煮、菜用、调剂... 甘薯是我县的主要杂粮作物之一,是集粮、经、饲于一体的高效作物,近几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330hm^2左右,平均单产在5850kg/hm^2(薯干),总产1952万千克左右。我县甘薯消费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鲜食,主要包括烘烤、蒸煮、菜用、调剂食物结构。二是深加工综合利用,主要是加工淀粉、粉丝、粉皮、酒精、酿酒、果脯等。三是用于饲料发展畜牧业。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种植甘薯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高,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甘薯生产,加大了优质专用甘薯的产业化开发,逐步形成了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生产 产业化开发 特色产业 农业结构调整 杂粮作物 种植面积 食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