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偶发癌病理分级与患者生存期的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素侠 王业勇 任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术后,前列腺偶发癌(IDPC)的特点,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探讨病理分级与治疗方法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2006年因BPH行前列腺摘除术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1510例资料中发现IDPC68例,...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术后,前列腺偶发癌(IDPC)的特点,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探讨病理分级与治疗方法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2006年因BPH行前列腺摘除术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1510例资料中发现IDPC68例,按Mostofi′s分级:Ⅰ级24例,Ⅱ级34例,Ⅲ级10例。睾丸切除术56例,睾丸切除加内分泌治疗48例,单纯内分泌治疗6例,观察等待6例。结果:65例随访1~10年,失访3例,因癌死亡9例,Mostofi′sⅢ级者5例,Ⅱ级者4例,平均生存期分别为20.8个月和28个月。非癌死亡30例,平均生存期52.6个月。结论:据国内外文献报告IDPC的发病率逐年增加。IDPC患者术后生存期与病理分级直接相关。本组Mostofi′sI级患者中未发现有因癌死亡者,5年生存期达50.0%,3年生存期达75.0%;Mostofi′sⅢ级患者中5例因癌死亡,5年生存期为0,3年生存期仅为40.0%;Mostofi′sⅠ级和Ⅱ级患者,其5年生存期分别为33.3%和29.0%,3年生存期分别为75.0%和74.2%。IDPC的后继治疗应考虑多种因素,其主要应是患者的病理分级与预期寿命,其次是患者的经济情况和心理因素。睾丸切除术应为首选治疗方法。对Mostofi′sⅢ级和Ⅱ级患者,预期寿命在5年以上者,可争取施行前列腺癌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偶发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