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管周脂肪炎性微环境的黄芩汤调控NEK7-NLRP3/IL-1β保护肥胖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旋 赵福森 +5 位作者 徐启耀 张蒙 郭灿 陈兆阳 沈建平 王新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6-905,共10页
目的 探讨黄芩汤通过调控NEK7-NLRP3/IL-1β炎症轴改善肥胖高血压大鼠管周脂肪炎性微环境,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方法 选取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选取10只为对照组,另40只喂高盐高脂饲料构建肥胖高血压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20只)随... 目的 探讨黄芩汤通过调控NEK7-NLRP3/IL-1β炎症轴改善肥胖高血压大鼠管周脂肪炎性微环境,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方法 选取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选取10只为对照组,另40只喂高盐高脂饲料构建肥胖高血压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芩汤正常剂量组、高剂量组和IL-1β抑制剂组,每组5只。中药治疗组从第12周起,正常剂量组灌胃黄芩汤2.835 g·kg^(-1),高剂量组灌胃5.67 g·kg^(-1),IL-1β抑制剂组腹腔注射1.5 mg·kg^(-1) AS101,每周3次,干预8周。末次给药12 h后称质量并采血,分离胸主动脉及管周脂肪组织。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含量,观察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检测eNOS表达,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NEK7、NLRP3、Caspase-1、ASC、IL-1β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增加,管周脂肪脂滴面积增大,内皮损伤严重;模型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IL-1β、IL-6和TNF-α显著升高,eNOS表达显著降低,NEK7、NLRP3、Caspase-1、ASC和IL-1β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黄芩汤和IL-1β抑制剂组大鼠体质量降低,内皮损伤减轻,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血清IL-1β、IL-6和TNF-α降低,eNOS表达升高。黄芩汤高剂量组和IL-1β抑制剂组NEK7、NLRP3、Caspase-1、ASC和IL-1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另外,黄芩汤可保护肥胖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其中高剂量组效果较为明显。结论 黄芩汤能通过调节NEK7-NLRP3/IL-1β炎症轴,改善血管周围脂肪炎性微环境,保护肥胖高血压大鼠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高血压 黄芩汤 NEK7 NLRP3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律平悸颗粒对心房颤动心肌纤维化干预效应的CMR T1 mapping定量评估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新东 孙雪梅 方祝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7-312,共6页
目的运用心脏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CMR T1 mapping)定量评估稳律平悸颗粒对心房颤动气阴两虚证患者左心室心肌纤维化的干预效应。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房颤气阴两虚证患者43例(持续性房颤17例、阵发性房颤26例),... 目的运用心脏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CMR T1 mapping)定量评估稳律平悸颗粒对心房颤动气阴两虚证患者左心室心肌纤维化的干预效应。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房颤气阴两虚证患者43例(持续性房颤17例、阵发性房颤26例),随机分为西药治疗对照组(20例)和经验方稳律平悸颗粒治疗中药组(23例),治疗及观察周期24周。采用CMR T1 mapping成像定量评估治疗后左心室心肌纤维化,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肝激酶B1(LKB1)水平和纤维化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以评估房颤纤维化上游氧化炎症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中药组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的复发次数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T1值和ECV均明显下降(P<0.01),血清MMP-2、PⅢNP、IL-18、TNF-α、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SOD和LKB1水平显著升高(P<0.01),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稳律平悸颗粒有助于阵发性房颤患者窦律维持、减少复发,可抑制房颤气阴两虚证患者心肌纤维化,机制可能与抑制上游氧化炎症级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律平悸颗粒 心房颤动 气阴两虚证 心肌纤维化 心脏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伏毒损脉病机理论与应用浅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王新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2,共5页
在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病因、发病机制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病机理论、冠心病的临床特征,提出冠心病伏毒损脉病机假说,认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饮食结构、人群体质等较以往有很大不同,脏腑功能失调酿生伏毒之邪(包括脂... 在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病因、发病机制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病机理论、冠心病的临床特征,提出冠心病伏毒损脉病机假说,认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饮食结构、人群体质等较以往有很大不同,脏腑功能失调酿生伏毒之邪(包括脂毒、糖毒、痰毒、瘀毒、热毒),具有虚实夹杂、顽固难愈、病变复杂、骤发性烈、凶险善变等致病特点。伏毒蓄积蕴结,损伤心脉,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提出从伏毒论治的祛毒之法,包括通腑泄浊,健脾除湿,芳香辟毒,祛痰涤毒,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攻毒散浊,扶正托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胸痹心痛 伏毒损脉 病机 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榆敛疮膏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压力性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琪 孙雪梅 +2 位作者 林艳 王新东 胡政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8-462,共5页
目的观察金榆敛疮膏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压力性损伤(P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9年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重症心衰患者30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2例)和中药组(157例),常规清创、抗菌处理基础上,中药组给予金榆敛疮... 目的观察金榆敛疮膏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压力性损伤(P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9年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重症心衰患者30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2例)和中药组(157例),常规清创、抗菌处理基础上,中药组给予金榆敛疮膏外敷,对照组给予美皮康银离子敷料外敷,治疗21 d后观察2组患者压力性损伤愈合评分(PUSH评分)、创面愈合时间、21 d创面愈合率、疼痛和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利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中药组Ⅰ期重症心衰PI患者进展为Ⅱ~Ⅳ期的人数明显降低(P<0.05),Ⅱ、Ⅲ期PI患者的21 d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创面PUSH评分和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6、hsCRP和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金榆敛疮膏预防和治疗重症心衰患者PI疗效显著,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疼痛,有助于炎症控制和心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榆敛疮膏 心衰 压力性损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