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对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
作者 韩雨薇 张媛媛 +2 位作者 赖秀英 刘晗 寇俊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5,共8页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人体重要的信使分子,由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催化而成,合成后的一氧化氮迅速跨膜扩散释放,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许多生理系统具有...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人体重要的信使分子,由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催化而成,合成后的一氧化氮迅速跨膜扩散释放,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许多生理系统具有重要调节功能。血管系统的内源性一氧化氮可增强血管系统功能、舒张血管、增强血管内皮细胞存活、抑制血小板积聚和抑制白细胞浸润。然而,病理情况下一氧化氮过量产生可能通过细胞毒性作用与细胞抑制作用导致组织损伤。本文从中药调节NOS/NO系统介导相关疾病出发,综述了近五年有关中药调节NOS/NO系统及相关通路作用的研究,以期为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新的线索或参考,为临床合理、有效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中药 心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申凯 寇俊萍 余伯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2-540,共9页
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调控途径主要包括NF-κB通路、p53通路、MAPK通路、PI3K/Akt通路、Nrf2通路等信号通路。大量文献报道,中药有效成分具有显著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 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调控途径主要包括NF-κB通路、p53通路、MAPK通路、PI3K/Akt通路、Nrf2通路等信号通路。大量文献报道,中药有效成分具有显著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生物活性。本文综述近5年来中药有效成分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阐释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更有效地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 神经细胞 氧化应激 凋亡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显微组织化学定位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黄雍 史胜朝 +1 位作者 张剑 张朝凤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571,共6页
通过优化黄芪显微组织化学定位方法,比较根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为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富集提供参考。采用水合氯醛透化技术,结合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试剂对黄酮染色方法进行改进;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和高效液相色... 通过优化黄芪显微组织化学定位方法,比较根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为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富集提供参考。采用水合氯醛透化技术,结合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试剂对黄酮染色方法进行改进;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黄芪根木质部、韧皮部,以及周皮各组织部位的总皂苷、总黄酮及黄芪甲苷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显色方法优化后有效消除了黄芪固有颜色的干扰,使组织分布更加清晰;在黄芪根部各组织中,韧皮部总皂苷含量可达6.92%;周皮中总黄酮含量达0.876%;而黄芪甲苷类皂苷特异性富集于周皮,含量高达0.850%。显微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可对黄芪根不同组织部位化学成分分布进行高效表征,可为黄芪有效成分的定性提取和富集提供指导,为黄芪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显微组织化学定位 皂苷 黄酮 黄芪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药有效成分的防治血栓性疾病的靶标发现
4
作者 寇俊萍 余伯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29-129,共1页
中药作为中医治则指导下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蕴涵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其作用特点可能有别于基于现代医学理论的化学药.基于上述思考,课题组综合利用系列亲和色谱技术,识别出麦冬皂苷抗炎抗血栓的活性成分母核- 鲁斯可皂苷元的特异性结合... 中药作为中医治则指导下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蕴涵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其作用特点可能有别于基于现代医学理论的化学药.基于上述思考,课题组综合利用系列亲和色谱技术,识别出麦冬皂苷抗炎抗血栓的活性成分母核- 鲁斯可皂苷元的特异性结合蛋白为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ⅡA(Non-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ⅡA,NMMHCⅡA),并利用抑制剂和RNA干扰技术和基因过表达技术,在细胞分子与整体动物水平上,证实NMMHCIIA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相互作用,调节Akt/GSK3β-NF-κB信号通路,调控组织因子表达,参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采用分子对接、亲和色谱、干扰、过表达等多种手段,确证麦冬皂苷D39通过干预NMMHCIIA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的解离,抑制相关信号通路活化,发挥调节内皮组织因子表达防治静脉血栓的作用.上述研究为静脉血栓的防治提供潜在靶标和可能的候选化合物,也为体现中药特点的中药药理研究提供一定思路和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理 血栓性疾病 防治 有效成分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 NF-ΚB信号通路 靶标 RNA干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防治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韩晗 张媛媛 +4 位作者 潘立 陈正东 薛漓轩 余伯阳 寇俊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9-285,共7页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阶段对于OA的药物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和镇痛药...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阶段对于OA的药物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和镇痛药,虽能改善OA症状,但不能阻止OA的进展。中药有效成分在治疗OA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从中药有效成分抑制炎症相关因子的分泌、改善软骨基质合成及分解代谢失衡、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促进软骨细胞增殖、调节雌激素水平等方面综述了近五年来国内外期刊报道的中药有效成分防治OA的研究进展,以期为OA的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骨性关节炎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节内质网应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华娜 姜楠 +1 位作者 韩雨薇 寇俊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5-392,共8页
内质网是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折叠与分泌的重要细胞器,内质网内稳态失衡时,即发生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调节细胞内质网应激是防治多种疾病的重要途径和策略之一。本文综述了近3年中药调节肿瘤、心血管疾... 内质网是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折叠与分泌的重要细胞器,内质网内稳态失衡时,即发生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调节细胞内质网应激是防治多种疾病的重要途径和策略之一。本文综述了近3年中药调节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相关细胞的内质网应激的研究进展,为阐释中药防治相关重大疾病的作用特点和可能机制提供线索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中药 肿瘤 心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药传统功效的现代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原创性研究的源泉 被引量:13
7
作者 龚普阳 戚进 余伯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9期1413-1418,共6页
中药的传统功效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对其临床疗效的高度总结,对中药的临床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现代医药体系相比,中医药体系的诊疗模式与西医不同,且相对于西药,中药作用的疾病靶标可能更加广泛。基于中药的传统功... 中药的传统功效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对其临床疗效的高度总结,对中药的临床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现代医药体系相比,中医药体系的诊疗模式与西医不同,且相对于西药,中药作用的疾病靶标可能更加广泛。基于中药的传统功效,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疾病治疗中新靶点、新机制和新物质的发现及中药新药的二次研发,对于阐释中药传统功效的现代科学内涵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基于中药传统功效的现代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原创性研究的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传统功效 物质基础 新药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多元多息指纹图谱探索中药一法通识品种鉴定新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周炳文 朱丽丽 +6 位作者 朱林 赵爽利 李任时 刘秀峰 刘吉华 戚进 余伯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11,共6页
该文建立了一种基于中药多元多息指纹图谱联合人工智能识别的中药一法通识品种鉴定新方法,方法先通过对同一味药材采用不同处理手段得到具有不同性质的化学成分信息,并构建一种集反相色谱法、亲水色谱法以及分子排阻色谱法为一体的具有... 该文建立了一种基于中药多元多息指纹图谱联合人工智能识别的中药一法通识品种鉴定新方法,方法先通过对同一味药材采用不同处理手段得到具有不同性质的化学成分信息,并构建一种集反相色谱法、亲水色谱法以及分子排阻色谱法为一体的具有普适性的多元多息指纹图谱采集方式,实现了药材中小极性小分子、大极性小分子及大分子类化合物的全面表征,再对采集的多元多息指纹图谱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采用卷积神经网络识别不同品种中药材,获得了准确率达92%的识别模型。该方法能够对中药品种进行快速、准确、高效地鉴定,克服了传统中药品种鉴别中的主观色彩,能够更加客观精准地给出鉴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法通识 卷积神经网络 中药品种鉴定多元多息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性疾病对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琼珍 吕文婷 +2 位作者 蔡旻煊 吴华丽 尚靖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7-858,共12页
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代谢性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对大脑功能有不良影响,会引起情绪障碍和认知损伤。代谢性疾病诱导情绪障碍和认知损伤涉及多种中枢功能异常,并与外周信号的介导密切相关。这些异常的... 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代谢性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对大脑功能有不良影响,会引起情绪障碍和认知损伤。代谢性疾病诱导情绪障碍和认知损伤涉及多种中枢功能异常,并与外周信号的介导密切相关。这些异常的中枢功能包括大脑萎缩和神经营养功能削弱、中枢胰岛素抵抗、中枢氧化应激、中枢瘦素抵抗、多巴胺奖赏环路失调等,外周介导信号涉及高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血症、炎症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失调等。另一方面,初步研究表明,抑郁症会增加代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精神应激会影响机体糖脂代谢。代谢性疾病和大脑功能的相互影响已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重点讨论肥胖及相关的代谢性疾病诱导情绪障碍和认知损伤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代谢性疾病 抑郁症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葶山麦冬皂苷DT-13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媛媛 宁华蓉 +2 位作者 戚进 寇俊萍 余伯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3-598,共6页
短葶山麦冬[Liriope muscari(Decne)Baily]为山麦冬的基原植物之一。短葶山麦冬皂苷DT-13为其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转移、增强免疫、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对短葶山麦冬皂苷DT-13的化学结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药理活性和安... 短葶山麦冬[Liriope muscari(Decne)Baily]为山麦冬的基原植物之一。短葶山麦冬皂苷DT-13为其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转移、增强免疫、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对短葶山麦冬皂苷DT-13的化学结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药理活性和安全性评价等进行综述,进一步阐明短葶山麦冬皂苷DT-13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葶山麦冬 麦冬皂苷 DT-13 药理活性 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对白癜风病因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尹海明 符梦思 +3 位作者 李胜存 万仁玲 尚靖 刘志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从中西医两方面探讨白癜风发病发展的原因。方法: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白癜风临床诊断标准,选择35例白癜风患者为A组,健康体检者12例为B组,采用统一制定的流行病学调查表,调查员对白癜风患者... 目的:从中西医两方面探讨白癜风发病发展的原因。方法: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白癜风临床诊断标准,选择35例白癜风患者为A组,健康体检者12例为B组,采用统一制定的流行病学调查表,调查员对白癜风患者就其性别、年龄、职业、最近一次白斑变化与情绪相关性等情况进行调查,并由专业中医师对A,B两组进行中医分型诊断;由专业西医师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A、B两组进行精神因素评分。结果:中医方面,A组35例白癜风患者中,肝气郁结型患者15(43%)例,肝胃不和型患者8(17%)例。西医方面,A组22例(62.9%)可能存在焦虑状态,其中5例(14.2%)肯定有焦虑状态,6例(17.1%)肯定有明显焦虑状态。B组中,仅1例(0.08%)可能存在焦虑状态;A组13例(37.1%)可能存在抑郁状态,其中6例(17.1%)肯定有抑郁状态,B组无人存在抑郁状态;经统计学分析白癜风患者中医分型诊断和焦虑抑郁精神因素之间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西医的精神因素在中医表现为肝气郁结,从中西医两方面分析,精神因素是反应白癜风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中医诊断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筛选玄参中清除过氧亚硝基活性成分的在线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莹 陈佑华 +1 位作者 戚进 余伯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0-565,共6页
建立柱后HPLC-DAD-(Luminol-ONOO^-)-CL(方法 1)和柱前ONOO^--HPLC-DAD(方法 2)两种简单、快速在线检测清除ONOO^-的方法,将这两种方法应用于从玄参中筛选具有清除ONOO^-作用的活性物质,并结合HPLC-ESI-Q-TOF MS/MS对主要的活性成分进... 建立柱后HPLC-DAD-(Luminol-ONOO^-)-CL(方法 1)和柱前ONOO^--HPLC-DAD(方法 2)两种简单、快速在线检测清除ONOO^-的方法,将这两种方法应用于从玄参中筛选具有清除ONOO^-作用的活性物质,并结合HPLC-ESI-Q-TOF MS/MS对主要的活性成分进行鉴定。方法 1从玄参中共筛选出了P1(decaffeoylacteoside)、P9(acteoside)、I6(6″-O-feruloylharpagide)、P11(cis-acteoside)、P13(angoroside)等5个具有清除ONOO^-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 2从玄参中筛选出了P9和P13两个具有清除ONOO^-作用的活性成分。两种筛选方法各具特点:方法 1需要的仪器系统较为复杂,操作简单检测灵敏度高;方法 2需要的仪器简单,操作相对方法 1繁琐且灵敏度低。但是筛选结果表明,方法 1和方法 2均可以从复杂体系中快速地筛选出具有清除ONOO^-作用的活性物质,这两种方法可以为中药复杂体系中天然ONOO^-清除剂的快速发现提供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亚硝基 化学发光 玄参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樨草素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抑制脂代谢和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邹小艳 范香成 +1 位作者 田友清 尚靖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0-386,共7页
目的探讨香青兰中木樨草素、山奈酚和木樨草苷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抑制脂代谢相关酶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11β-HSD1)、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PAATs)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磷酸酯酶和张力蛋白同系... 目的探讨香青兰中木樨草素、山奈酚和木樨草苷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抑制脂代谢相关酶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11β-HSD1)、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PAATs)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磷酸酯酶和张力蛋白同系物(PTEN)、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HIP-2)的作用,探讨中药多成分、多靶点抗MIRI的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装置,以洛-林二氏溶液为灌流液,通过停灌和复灌心脏建立MIRI模型,检测心率(HR)、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dp/dt)/(+dp/dt)、冠脉流量(CF)、乳酸脱氢酶(LDH)、心肌梗死面积。ELISA法测定LPAATβ和11β-HSD1活性。分光光度法测定PTEN和SHIP-2活性。结果木樨草素、山奈酚和木樨草苷保护HR,降低LDH过量释放,升高LVEDP、LVDP和(-dp/dt)/(+dp/dt),恢复CF,降低心肌梗死面积。LPAATβ、11β-HSD1、PTEN、SHP-2等蛋白活性受木樨草素等的抑制。结论木樨草素、山奈酚和木樨草苷具有通过抗脂代谢紊乱和抗细胞凋亡分子机制保护大鼠离体心脏MIRI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樨草素 山奈酚 木樨草苷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11β-HSD1 LPAATβ PTEN SHI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胶囊及其成分组合物抗子宫收缩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兰 周军 +4 位作者 宗绍波 丁岗 王振中 萧伟 寇俊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2期274-278,共5页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及成分组合物(14个成分)对子宫平滑肌收缩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前列腺素F_(2α)(Prostaglandin,PGF_(2α))诱导的子宫平滑肌收缩模型,检测PGF_(2α)诱导后的子宫组织p42/44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42/44MAPK)...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及成分组合物(14个成分)对子宫平滑肌收缩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前列腺素F_(2α)(Prostaglandin,PGF_(2α))诱导的子宫平滑肌收缩模型,检测PGF_(2α)诱导后的子宫组织p42/44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42/44MAPK)磷酸化及间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水平,考察其抑制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桂枝茯苓胶囊及成分组合物抑制子宫幅值50%浓度(IC_(50))分别为130.40、46.67μg·mL^(-1);桂枝茯苓胶囊及其组合物能抑制PGF_(2α)诱导的子宫组织p42/44MAPK磷酸化和Cx43水平升高。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及成分组合物抑制PGF_(2α)诱导的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子宫组织p42/44MAPK磷酸化水平、抑制Cx43蛋白表达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胶囊 成分 前列腺素F_(2α) 子宫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防治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俞苏岚 余秀 寇俊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7-403,共7页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症,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增高,其本质为炎症反应失衡,引发弥漫性肺泡及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肺组织水肿及肺不张等病理特征。其调控途径涉及NF-κB、MAPK等信号通路和TLRs、PPARγ...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症,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增高,其本质为炎症反应失衡,引发弥漫性肺泡及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肺组织水肿及肺不张等病理特征。其调控途径涉及NF-κB、MAPK等信号通路和TLRs、PPARγ、腺苷A2A等主要相关受体。天然产物在防治ALI方面日益受到关注,其作用机制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综述近3年来天然产物对ALI病理特征的改善作用及其所涉及的信号通路和相关受体,以期为研制防治ALI的创新药物提供一定线索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急性肺损伤 病理特征 信号通路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血栓相关治疗靶点及新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龙 寇俊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1-258,共8页
动脉血栓(arterial thrombosis,AT)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并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AT形成过程中涉及到内皮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多种因素的参... 动脉血栓(arterial thrombosis,AT)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并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AT形成过程中涉及到内皮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多种因素的参与。积极寻找AT形成过程中可干预进程的治疗靶点,并根据靶点开发相关治疗药物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就近5年来防治AT形成和抗栓治疗涉及到的相关靶点研究现状,及针对上述靶点研发的抗栓药物进展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研制治疗AT的创新药物提供可能线索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栓 动脉粥样硬化 治疗靶点 受体 新药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清蛋白致过敏性腹泻小鼠血清和胃组织中5-羟色胺系统的代谢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振江 徐艳 +6 位作者 韩吉春 何强强 董金金 邹小艳 杜玉枝 尚靖 魏立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0-326,共7页
目的探讨卵清蛋白(OVA)致过敏性腹泻小鼠5-羟色胺(5-HT)信号系统的变化。方法 7~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分为模型组、色甘酸钠处理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和色甘酸钠处理组分别在0 d和14 d,腹腔注射OVAⅠ(50μg/只)。28 d后,隔天对小鼠进行口... 目的探讨卵清蛋白(OVA)致过敏性腹泻小鼠5-羟色胺(5-HT)信号系统的变化。方法 7~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分为模型组、色甘酸钠处理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和色甘酸钠处理组分别在0 d和14 d,腹腔注射OVAⅠ(50μg/只)。28 d后,隔天对小鼠进行口服灌胃OVAⅡ(50 mg/只)激发(共8次)。色甘酸钠处理组从28 d开始,隔天(口服灌胃激发前)给予色甘酸钠(78.0 mg/kg)(共8次)。OVA口服灌胃后对小鼠进行综合评分、粪便评分及测定体温变化。43 d后,处死动物。摘眼球取血离心取血清并取胃组织。ELISA检测血清OVA特异性Ig E(OVA-SIg E)。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测定血清中的5-HT及其上下游代谢产物犬尿酸(KYN)、色氨酸(TRP)、5-羟色胺酸(5-HTP)和5-羟基吲哚乙酸(5-HIAA)含量,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过敏小鼠胃组织5-HT代谢相关基因色氨酸羟化酶1(TPH1)、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单胺氧化酶A(MAO-A)、5-HT选择性再摄取转运体(SERT)及其受体5-羟色胺1A受体(HTR1A)、HTR3A、5-羟色胺4受体(HTR4)的mRNA水平。结果 OVA致敏后,小鼠产生严重的过敏性腹泻,血清中的OVA-SIg E明显升高。血清中的KYN显著上升,5-HT、5-HIAA和5-HTP显著下降。胃组织IDO1及其受体HTR1A、HTR3A的mRNA水平增加,TPH1、MAO-A mRNA水平降低。给予色甘酸钠后综合评分、粪便评分、体温及OVA-SIg E明显降低,并且腹泻率也低于模型组,血清中的5-HIAA及胃组织中MAO-A mRNA水平升高,胃组织IDO1、5-HT1A、5-HT3A mRNA水平降低。结论 OVA致过敏性腹泻小鼠5-HT信号系统激活,给予色甘酸钠后,缓解过敏症状并使5-HT代谢相关产物、代谢基因和受体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5-HT) 卵清蛋白(OVA) 过敏性腹泻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文婷 吴华丽 +1 位作者 裴思然 尚靖 《湖北畜牧兽医》 2016年第6期12-14,共3页
应激动物模型已经成为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手段,尤其在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当中,应激模型是主要造模手段。目前存在多种抑郁造模方法,且每种造模方法对动物的影响存在差异,有些造模方法不能够完全反映人类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因此建立一种... 应激动物模型已经成为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手段,尤其在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当中,应激模型是主要造模手段。目前存在多种抑郁造模方法,且每种造模方法对动物的影响存在差异,有些造模方法不能够完全反映人类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因此建立一种合适的应激抑郁模型十分重要。对常用的应激抑郁模型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缚应激 CUMS 孤养 社交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调节性T细胞在雷公藤甲素诱导肝损伤中作用
19
作者 王欣之 江振洲 +1 位作者 孙丽新 张陆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57-58,共2页
调节性T细胞(Treg)缺乏被认为参与了多种肝脏病理过程,如胆道闭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但Treg在药源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少有研究.雷公藤甲素为传统中药雷公藤提取得到的有效活性成分,有研究报道雷公藤甲素能通过调节Treg对肾移植模... 调节性T细胞(Treg)缺乏被认为参与了多种肝脏病理过程,如胆道闭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但Treg在药源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少有研究.雷公藤甲素为传统中药雷公藤提取得到的有效活性成分,有研究报道雷公藤甲素能通过调节Treg对肾移植模型起到药效治疗作用.随着剂量升高,雷公藤甲素显现出明显肝毒性,而免疫因素在其肝毒性中作用并不明确.为了阐明雷公藤甲素是否通过干扰Treg影响肝脏免疫系统诱发肝毒性,探讨雷公藤甲素的肝毒性机理,采用了雷公藤甲素与Treg过继转输合用或者与抗CD25抗体合用,观察雷公藤甲素诱发C57BL/6雌性小鼠肝脏毒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给以雷公藤甲素后,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肝细胞坏死,肝脏Treg比例降低,脾脏Treg比例变化不明显,Treg转录因子和IL-10的mRNA水平降低;Treg过继转输外源性补充Treg后,能降低雷公藤甲素引起的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减轻肝脏病变程度;而给予抗CD25抗体清除Treg后,能进一步升高雷公藤甲素诱导的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肝脏病变程度加重.综上所述,Treg参与了雷公藤甲素干扰肝脏免疫介导的肝损伤,雷公藤甲素可削弱IL10的免疫抑制和免疫耐受的作用,Treg可能成为潜在的保护雷公藤甲素肝毒性的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雷公藤甲素 肝毒性 过继转输 抗CD25抗体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斯可皂苷元抑制脑卒中模型炎症小体活化的研究
20
作者 姜楠 周科成 寇俊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24-124,共1页
目的考察鲁斯可皂苷元(ruscogenin,RUS)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炎症小体活化的调控作用,以期为阐明麦冬皂苷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子机制,扩展麦冬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灌胃给予RUS10mg·kg^-1,1h后,线栓法制备小... 目的考察鲁斯可皂苷元(ruscogenin,RUS)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炎症小体活化的调控作用,以期为阐明麦冬皂苷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子机制,扩展麦冬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灌胃给予RUS10mg·kg^-1,1h后,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缺血1h,再灌24h后,测定脑血流量、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伊文思蓝渗漏等指标;采用蛋白印迹技术,测定脑组织中NLRP3、Caspase-1、IL-1β等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0mg·kg^-1的RUS可明显降低脑梗死率,降低大脑含水量,改善脑血流量,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伊文思蓝渗漏,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同时,明显抑制NLRP3、Caspase-1、IL-1β等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论鲁斯可皂苷元(RUS)可明显改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小体的活化和保护血脑屏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斯可皂苷元 脑缺血/再灌注 小鼠 脑组织 NLRP3炎症小体 CASPAS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