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高中气候变化教育:意蕴、应然及跨学科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树民 过健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6,共6页
气候变化教育作为新型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形态,是一种使命化教育,同时也是新时代普通高中生态文明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必然要求。这一教育模式深度融合敬畏自然与尊重自然理念,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强调探索发现与... 气候变化教育作为新型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形态,是一种使命化教育,同时也是新时代普通高中生态文明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必然要求。这一教育模式深度融合敬畏自然与尊重自然理念,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强调探索发现与主动创造相结合,注重价值坚守与责任担当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气候变化教育以学生为原点、以问题为导向、以素养为锚点、以项目为载体、以进阶为方法,引导学生在体系化、跨学科的体验探究中认知气候变化。该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未来思维和社会情感能力,以更好赋能和培养学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教育 跨学科实践 高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理念下的灾害地理教育校本化实践策略--以“海啸灾害”主题学习活动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廖苗 李树民 《地理教学》 2021年第11期17-19,24,共4页
本文依托江苏省减灾教育课程基地,以“海啸灾害”主题学习为例,通过多情境、多课程、多学科“融合”的方式探究灾害地理教育校本化的实践策略,链接学生经验和新技术,让学生经历“基于情境”“基于学科”“基于主题”的实践过程,以期实... 本文依托江苏省减灾教育课程基地,以“海啸灾害”主题学习为例,通过多情境、多课程、多学科“融合”的方式探究灾害地理教育校本化的实践策略,链接学生经验和新技术,让学生经历“基于情境”“基于学科”“基于主题”的实践过程,以期实现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灾害意识、减灾能力、责任担当等优良品格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理念 海啸灾害教育 主题学习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生态文明教育的高中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探索——以“无锡河长制认知”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树民 过健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5,共4页
生态文明教育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理念,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人地协调是地理学本质和核心。“无锡河长制认知”实践探究活动是以地理学科为主体,融合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学科,以学生考察、实验和调查为真实性学习经历的综合教... 生态文明教育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理念,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人地协调是地理学本质和核心。“无锡河长制认知”实践探究活动是以地理学科为主体,融合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学科,以学生考察、实验和调查为真实性学习经历的综合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在学科实践中,嵌入真实情境,产生真情实感,产生生态认知与体悟,在体验、探究中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并逐步掌握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养成生态文明意识、落实生态文明行为,培育生态人格,实现高中地理课堂结构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 高中地理 跨学科主题学习 河长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教育视域下的"自然灾害"教学
4
作者 廖苗 李树民 《地理教学》 2023年第20期21-25,共5页
循证教育是实现教、学、评有效衔接的主要方式,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措施。本文以“自然灾害”为例,让学生以“研究者”视角进行循证学习,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让教学真实地发生在学生身上。本文通过搭建学习... 循证教育是实现教、学、评有效衔接的主要方式,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措施。本文以“自然灾害”为例,让学生以“研究者”视角进行循证学习,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让教学真实地发生在学生身上。本文通过搭建学习评价工具、描述灾害地理教育行为表现和开展核心素养发展过程性评价,真正落实课堂的教书与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教育 循证学习 自然灾害 地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