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植物标本馆数字化发展的缩影——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NAS)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启新 褚晓芳 +2 位作者 董晓宇 惠红 周义峰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71-86,共16页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NAS)是中国最早的植物标本馆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开展植物标本数字化的标本馆,其标本数字化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尝试的标本文字信息数字化的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的标本图像数字化和...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NAS)是中国最早的植物标本馆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开展植物标本数字化的标本馆,其标本数字化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尝试的标本文字信息数字化的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的标本图像数字化和文字信息数字化规范阶段;2004年以后的标本批量数字化与信息网络共享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后的标本数字化信息维护与优化阶段。这一过程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植物标本数字化的发展历程。此外,近年来开始了发掘和利用江苏植物标本的数字化信息工作,包括建设江苏省级数字植物标本馆、开发江苏省维管植物标本时空分布可视化系统、开展标本采集-入库过程数字化等。今后,将不断深化标本数字化的工作,以期形成有NAS特色的数字化植物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植物标本 标本图像 标本信息 数字化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中山植物园宿根花卉筛选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虹 刘科伟 杨军 《现代园艺》 2018年第7期13-16,共4页
通过对专类园现有宿根花卉进行栽培繁殖研究及新引种花卉进行引种栽培,繁殖及应用研究,筛选出在专类园露天栽培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大力推广的宿根花卉29种,为扩大优质宿根花卉种类在南京其他公园和全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范围... 通过对专类园现有宿根花卉进行栽培繁殖研究及新引种花卉进行引种栽培,繁殖及应用研究,筛选出在专类园露天栽培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大力推广的宿根花卉29种,为扩大优质宿根花卉种类在南京其他公园和全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范围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根花卉 筛选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科植物原球茎和类原球茎研究进展
3
作者 邹俊燕 王筠竹 +3 位作者 赵婉秋 尹志浩 杜建科 孙崇波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72-1389,共18页
原球茎和类原球茎作为兰科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中间繁殖体,不仅是重要的再生器官,部分种属还含有丰富的药用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与应用潜力。然而,目前对其发生机制的认识仍不够深入,在产业化开发与资源化利用方面也存在... 原球茎和类原球茎作为兰科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中间繁殖体,不仅是重要的再生器官,部分种属还含有丰富的药用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与应用潜力。然而,目前对其发生机制的认识仍不够深入,在产业化开发与资源化利用方面也存在明显局限。本文系统综述了原球茎和类原球茎在兰科植物育种、种苗繁育和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重点从形态建成与发育过程的细胞学特征、内源与环境影响因素、分子调控机制、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发生机理不明、技术开发不足等关键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展望了其在种苗规模化生产、新种质创制与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兰科植物原球茎和类原球茎的深入研究与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原球茎 类原球茎 生长发育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中山植物园外来入侵植物分布特征及其入侵途径 被引量:5
4
作者 殷茜 汪洪江 刘兴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34,163,共8页
为了了解南京中山植物园中外来入侵植物的状况,采用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的方法,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原产地、生活型、频度、危害度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南京中山植物园共有外来入侵植物65种,其中菊科植物最多,占总数的32.31%,其次是... 为了了解南京中山植物园中外来入侵植物的状况,采用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的方法,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原产地、生活型、频度、危害度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南京中山植物园共有外来入侵植物65种,其中菊科植物最多,占总数的32.31%,其次是禾本科,占总数的9.23%;构成严重危害的有7种,原产地为美洲的入侵植物最多,共有44种,并且以一年生草本为主(46.15%),荒地和管理粗放的草地是最容易遭到入侵的生境类型,部分入侵植物的引入与植物园引种活动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危害 南京中山植物园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中山植物园引种蕨类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和平 刘兴剑 孙起梦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0-142,共3页
对南京中山植物园引种蕨类植物的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方式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南京中山植物园引种的蕨类植物分为5种生态类型,在叶形、叶色、孢子囊群等方面有独特观赏价值。根据其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蕨类植物有绿地种植、盆栽、石景... 对南京中山植物园引种蕨类植物的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方式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南京中山植物园引种的蕨类植物分为5种生态类型,在叶形、叶色、孢子囊群等方面有独特观赏价值。根据其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蕨类植物有绿地种植、盆栽、石景配置和水面绿化等多种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观赏特性 应用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中山植物园温室蕨类植物引种与景观配置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彦红 孙起梦 +4 位作者 刘兴剑 高福洪 胡乾军 赵春沛 曹仁洪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3-265,共3页
对温室内引种蕨类植物的表现和观赏价值进行总结和分析,大多数蕨类植物在温室内表现优秀,有不同的观赏价值。在应用中有地栽、悬垂生长等多种应用形式,还可根据其耐阴程度不同在不同位置加以应用。并对部分种类在温室内的具体应用进行探... 对温室内引种蕨类植物的表现和观赏价值进行总结和分析,大多数蕨类植物在温室内表现优秀,有不同的观赏价值。在应用中有地栽、悬垂生长等多种应用形式,还可根据其耐阴程度不同在不同位置加以应用。并对部分种类在温室内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对其在温室内的自然繁殖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蕨类 引种表现 观赏价值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种子植物新记录3种1亚种2变种
7
作者 李晓红 孙向阳 +5 位作者 马海军 汪祥 丁百林 方宏明 邵剑文 刘坤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12,共3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查阅确定了安徽省种子植物新记录3种1亚种2变种,隶属于6科6属,分别为白花堇菜(Viola lactiflora Nakai)、腺枝毛葡萄[Vitis heyneana var.adenoclada(Hand.-Mazz.) Z. H. Chen, Feng Chen et W. Y. Xie]、东方野扇花(...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查阅确定了安徽省种子植物新记录3种1亚种2变种,隶属于6科6属,分别为白花堇菜(Viola lactiflora Nakai)、腺枝毛葡萄[Vitis heyneana var.adenoclada(Hand.-Mazz.) Z. H. Chen, Feng Chen et W. Y. Xie]、东方野扇花(Sarcococca orientalis C. Y. Wu ex M. Cheng)、刚毛腹水草(Veronicastrum villosulum var.hirsutum T. L. Chin et D. Y. Hong)、橿子栎(Quercus baronii Skan)、中华景天(Sedum tosaense subsp.sinense K. T. Fu et G. Y. Rao)。此外,野扇花属(Sarcococca Lindl.)为安徽省新记录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种子植物 地理分布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苣叶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抗植物病原菌活性分析
8
作者 刘洋 孟秀花 +5 位作者 吕寒 卢昊 张志伟 牛冠婷 任冰如 陈剑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1,共4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inn.)叶分离内生真菌,结合平板对峙法筛选对9种常见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内生真菌,联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并检测活性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从菊苣叶中分离得到2...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inn.)叶分离内生真菌,结合平板对峙法筛选对9种常见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内生真菌,联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并检测活性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从菊苣叶中分离得到24株内生真菌,筛选到1株对9种植物病原菌均有较好拮抗活性的内生真菌菌株CIY4,鉴定其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的损毁链格孢(Alternaria destruens)。500μg·mL^(-1)的菌株CIY4发酵产物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J.G.Kühn)的抑制率达到86.31%,其后依次为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85.45%)、枸杞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 J.H.Simmonds)(77.87%)、橡胶树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71.12%),对其他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低于70%。本研究首次分离筛选了菊苣叶中内生真菌菌株CIY4,该链格孢属真菌具有普遍抑制常见植物病原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 内生真菌 植物病原菌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结缕草属植物的生长速度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宣继萍 刘建秀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9期98-100,共3页
以盆栽法对中国结缕草属4个种的64份野生种源的匍匐茎生长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缕草属植物不同种源利用匍匐茎进行营养繁殖时,变异很大,匍匐茎总长度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8.97%和33.00%;不同种间的匍匐茎总长度存在... 以盆栽法对中国结缕草属4个种的64份野生种源的匍匐茎生长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缕草属植物不同种源利用匍匐茎进行营养繁殖时,变异很大,匍匐茎总长度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8.97%和33.00%;不同种间的匍匐茎总长度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差异;结缕草Zoysiajaponica的种内变异最大,细叶结缕草Z.tenuifolia的种内变异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缕草属 生长速度 匍匐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野生药食兼用地被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金平 任全进 黄毅恒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1-493,共3页
药食兼用地被植物的利用在我国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以民间应用为主,利用的植物种类相对单一,科技含量较低,资源特别是野生资源没能充分合理开发和利用。江苏省野生药食兼用地被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主要就江苏省野生药食兼用地被植物可... 药食兼用地被植物的利用在我国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以民间应用为主,利用的植物种类相对单一,科技含量较低,资源特别是野生资源没能充分合理开发和利用。江苏省野生药食兼用地被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主要就江苏省野生药食兼用地被植物可利用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地被植物 开发利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椴树属植物资源的分布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汤诗杰 李和平 +1 位作者 郑贵鸣 汤庚国 《江苏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45-47,54,共4页
全世界有椴树属植物25种,中国有19种,江苏有7种,2变种,1栽培种。该文从椴树属的广泛用途和江苏省林业发展目标阐述了发展应用椴树属植物资源的必要性。从资源和气候的优势、已有的研究基础和研究实力阐述了发展应用椴树属植物资源的可... 全世界有椴树属植物25种,中国有19种,江苏有7种,2变种,1栽培种。该文从椴树属的广泛用途和江苏省林业发展目标阐述了发展应用椴树属植物资源的必要性。从资源和气候的优势、已有的研究基础和研究实力阐述了发展应用椴树属植物资源的可能性。提出了江苏发展应用椴树属植物资源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椴树属 植物资源 分布 应用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外来入侵水生植物及其在污染水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键 彭颖 +5 位作者 周阳 钱燕萍 李金凤 李健 赵淑颖 姚东瑞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随着社会经济与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加剧,外来生物以及以氮、磷为主的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正不同程度威胁中国水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及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价格高、工程量大和二次风险高的物理和化学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与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加剧,外来生物以及以氮、磷为主的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正不同程度威胁中国水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及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价格高、工程量大和二次风险高的物理和化学措施,以水生植物为核心的生物-生态法在水生态修复中备受青睐和广泛应用。中国外来入侵水生植物物种多,虽然这些物种入侵程度不同,但其分布相对集中在东部平原区和云贵高原区。过去30年来,中国在防控外来入侵水生植物的同时,挖掘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inn.)等在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方面的功能和实际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发现外来入侵水生植物在不同水体和不同污染物类别间有一定的修复差异,且部分物种表现出与本土植物间的比较优势;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机制主要包括植物吸收与同化、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互作以及植物降解与挥发等。本文全面梳理了中国外来入侵水生植物物种及地理分布,分析了凤眼蓝、喜旱莲子草和大薸等典型外来入侵水生植物修复污染水体的效果与机制,指明外来入侵水生植物的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未来在利用外来入侵植物进行水生态修复时,应兼顾防控和资源高值化综合利用及科普教育的协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来入侵水生植物 富营养化 重金属 有机污染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明城墙典型段维管植物调查
13
作者 刘彩霞 王心童 +4 位作者 王天文 王南南 王羿 王珊珊 华建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09,共4页
对南京明城墙典型段(太平门—解放门段、中山门—富贵山段)的维管植物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记录到维管植物52科100属113种(含变种,下同),其中菊科(Asteraceae)种数最多(14种)。草本、藤本和木本植物种数分别占总种数的43.4%、17.7%... 对南京明城墙典型段(太平门—解放门段、中山门—富贵山段)的维管植物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记录到维管植物52科100属113种(含变种,下同),其中菊科(Asteraceae)种数最多(14种)。草本、藤本和木本植物种数分别占总种数的43.4%、17.7%和38.9%。矛叶荩草〔Arthraxon prionodes(Steud.)Dandy〕和薜荔(Ficus pumila Linn.)分别为草本和藤本植物的优势种;构〔Broussonetia papyrifera(Linn.)L Hér.ex Vent.〕和牡荆〔Vitex negundo var.cannabifolia(Siebold et Zucc.)Hand.-Mazz.〕的重要值在木本植物中相对较高。另外,还记录到8种外来入侵植物,隶属于6科7属。综上,南京明城墙太平门—解放门段、中山门—富贵山段的植物种类较为丰富,需及时清理相关植物以保护城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明城墙 维管植物 外来入侵植物 城墙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有植物地涌金莲的化学成分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唐靓 李丕睿 +2 位作者 冯博雅 赵万里 陈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15-22,36,共9页
地涌金莲是芭蕉科多年生大型丛生草本植物,为我国特有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用作当地草药历史悠久。地涌金莲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二芳基庚酮类、脂肪类、甾醇类等。药理作用研究发现,地涌金莲具有止血、消炎、抗菌、抗肿瘤以及抗... 地涌金莲是芭蕉科多年生大型丛生草本植物,为我国特有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用作当地草药历史悠久。地涌金莲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二芳基庚酮类、脂肪类、甾醇类等。药理作用研究发现,地涌金莲具有止血、消炎、抗菌、抗肿瘤以及抗氧化等作用。对地涌金莲的化学成分和应用价值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国特有植物地涌金莲的植物化学研究提供参考,加强对其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涌金莲 特有植物 化学成分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重金属镉(Cd^(2+))吸收、运输、积累及耐性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5
作者 仇硕 张敏 +1 位作者 孙延东 黄苏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615-2621,共7页
本文从植物对Cd2+吸收、运输及积累机制,以及Cd2+对植物的伤害、植物对Cd2+的耐性机制等三个层面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 吸收 伤害 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结缕草属(Zoysia spp.)植物抗寒性评价 被引量:47
16
作者 李亚 谢晓金 +1 位作者 宣继萍 刘建秀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0-245,共6页
在广泛收集结缕草属(ZoysiaWild.)种质资源基础上,按照形态类型和地理分布,选取40份种质,采用电导法(EL)对其抗寒性进行初步评价。以半致死温度(LT50)为评价指标,在参试材料中除大穗结缕草和来自台湾岛海边沙地的沟叶结缕草外,其它种质... 在广泛收集结缕草属(ZoysiaWild.)种质资源基础上,按照形态类型和地理分布,选取40份种质,采用电导法(EL)对其抗寒性进行初步评价。以半致死温度(LT50)为评价指标,在参试材料中除大穗结缕草和来自台湾岛海边沙地的沟叶结缕草外,其它种质都较天堂-419(对照)抗寒;在结缕草属内,抗寒性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耐寒性依次为日本结缕草>中华结缕草>沟叶结缕草>细叶结缕草>长花中华结缕草>大穗结缕草,其中细叶类型的沟叶结缕草和细叶结缕草抗寒性变异较大;日本结缕草和中华结缕草抗寒性变异与地理分布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但分布在海边的种类和种质抗寒性明显较低;结缕草属及其中华结缕草的抗寒性与叶长、叶宽以及叶背面被毛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不体现在日本结缕草上。实验结果还表明,EL方法是评价结缕草属抗寒性较为可靠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学 结缕草属植物 种质资源 电导法 抗寒性 半致死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部分鸢尾属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原海燕 张永侠 +3 位作者 刘清泉 杨永恒 苗金 黄苏珍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5-170,共6页
【目的】比较部分鸢尾属观赏植物对夏季及冬季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方法】通过温室静态水培实验和人工湿地动态流水实验研究了花菖蒲(Iris ensata var.hortensis)、黄菖蒲(I.pseudacorus)、路易斯安那鸢尾(Louisiana iris... 【目的】比较部分鸢尾属观赏植物对夏季及冬季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方法】通过温室静态水培实验和人工湿地动态流水实验研究了花菖蒲(Iris ensata var.hortensis)、黄菖蒲(I.pseudacorus)、路易斯安那鸢尾(Louisiana iris)、红籽鸢尾(I.foetidissima)、鸢尾(I.tectorum)和蝴蝶花(I.japonica)6种鸢尾属观赏植物对夏季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以及路易斯安那鸢尾(Louisiana iris)、红籽鸢尾(I.foetidissima)、德国鸢尾(I.germanica)和蝴蝶花(I.japonica)4种常绿鸢尾属植物对冬季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黄菖蒲、花菖蒲和路易斯安那鸢尾对夏季富营养化水体TN、TP的去除量与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TN、TP含量呈正相关,显著降低了水体TN、TP含量,另外,对降低水体COD含量也基本上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供试植物中黄菖蒲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最好,在高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其对TN、TP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5.5%和93.1%,因此最适合作为夏季水体净化材料;其次为花菖蒲和路易斯安那鸢尾;红籽鸢尾、鸢尾和蝴蝶花因在夏季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不良均不适宜于作为夏季富营养化水体净化。冬季供试鸢尾属植物中对水体TN、TP净化效果最佳的为路易斯安那鸢尾,其对TN净化效果显著(P<0.05),种植20 d后水体TN含量为0.925 mg/L,去除率为92.1%,达国家Ⅲ类水质标准(TN≤1 mg/L),水体TP去除率达91.6%;红籽鸢尾、德国鸢尾和蝴蝶花对水体净化效果相对较弱。冬季人工湿地动态流水净化模拟试验研究也表明:路易斯安那鸢尾净化效果最好,其TN去除率为46.0%~67.8%,TP去除率为54.3%~67.9%;红籽鸢尾TN去除率为39.5%~55.9%,TP去除率为28.6%~52.5%。【结论】供试植物中黄菖蒲对夏季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最好,路易斯安那鸢尾对冬季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富营养化 鸢尾属植物 总氮 总磷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原植物薯蓣及其近缘种的分子鉴别和亲缘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郑玉红 夏冰 +3 位作者 杭悦宇 王筱璐 周义峰 吴宝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59,共5页
采用CTAB法提取总DNA,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山药原植物薯蓣及其近缘种共10个种和1个变种的trnL-F和rbcL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薯蓣及其近缘种trnL-F序列长689-834 bp,当空位始终作缺失处理时,有变异位点67个,其中信息位点11个... 采用CTAB法提取总DNA,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山药原植物薯蓣及其近缘种共10个种和1个变种的trnL-F和rbcL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薯蓣及其近缘种trnL-F序列长689-834 bp,当空位始终作缺失处理时,有变异位点67个,其中信息位点11个,占序列总长度的1.43%;种间碱基差异百分率为1.6%,其中转换率为0.6%,颠换率为1.0%;序列的G+C含量为32.5%。薯蓣及其近缘种rbcL序列长1 096-1 160 bp,存在变异位点42个,其中信息位点10个,占序列总长度的0.93%;种间碱基差异百分率为0.6%,其中转换率为0.3%,颠换率为0.3%;序列G+C含量为44.1%。基于2个序列分别重建了薯蓣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2个系统树的结构基本一致,均支持经典分类方法对薯蓣及其近缘种的亲缘关系的划分。同时,本研究也证实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测定是鉴定山药原植物薯蓣及其近缘种的快速、可靠、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 TRNL-F RBCL 分子鉴别 亲缘关系 近缘种 山药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多年生禾草作为能源植物潜力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宗俊勤 郭爱桂 +1 位作者 陈静波 刘建秀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9-813,共5页
以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为对照,对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芒(Miscanthus sinensis)、芦竹(Arundo donax)、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斑叶芒(M.sinensis‘Zebrinus’)以及甜茅(Glyceria maxima)7种高大禾草的表型特性及... 以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为对照,对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芒(Miscanthus sinensis)、芦竹(Arundo donax)、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斑叶芒(M.sinensis‘Zebrinus’)以及甜茅(Glyceria maxima)7种高大禾草的表型特性及生物质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芒和荻的干物质年产量、燃烧值、折合标准煤均是所有材料中最高的,而灰分是所有材料中最低的,其干物质年产量分别达到了32.11、29.96t.hm-2,燃烧值分别为17.692、18.202MJ.kg-1,折合标准煤分别为19.42、18.64t.hm-2,而灰分分别为29.7、23.8g.kg-1,所有测定的指标中除燃烧值、含水量以及半纤维素含量外,其他指标与柳枝稷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原产中国的芒属植物是较柳枝稷更适合我国的优良的生物质能源植物。灰分与生物质能源植物的燃烧值呈线性回归关系,灰分越少则燃烧值越高。将生物质产量、灰分及热值结合分析是筛选合适的生物质能源植物科学有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大禾草 能源植物 生物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中药白芍原植物分类鉴定及根形态解剖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杭悦宇 陈丙銮 +1 位作者 黄春洪 周义锋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1-225,共5页
对我国主产地的白芍(RadixPaeoniaalba)原植物10个居群进行调查及标本采集,植物鉴定结果为川白芍原植物粉红花居群为原变种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白花居群为芍药变种毛果芍药P.lactifloravar.trichocarpa(Bunge)Stern;亳白芍原植... 对我国主产地的白芍(RadixPaeoniaalba)原植物10个居群进行调查及标本采集,植物鉴定结果为川白芍原植物粉红花居群为原变种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白花居群为芍药变种毛果芍药P.lactifloravar.trichocarpa(Bunge)Stern;亳白芍原植物线条居群和蒲棒居群均为芍药;杭白芍原植物红花、白花、粉红花居群均为毛果芍药;陕西韩城、江苏东海、山东荷泽白芍均为芍药,各居群在花色及形态上有明显而稳定的变异。根横切面解剖结构显示,按木质部的排列方式可将白芍原植物10个居群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有呈两个不相连的扇形中央导管群,并且有狭长、具分枝的从形成层到根中央部分连续排列的木质部,基本上是原植物芍药的植物特征,其中亳白芍线条居群兼有毛果芍药和芍药的特征;第二类为具有不明显的根中央扇形导管束,导管束呈环状围绕中央排列,并且有粗短不分枝的靠近形成层处成群的导管,与原植物毛果芍药的特征基本一致,其中杭白芍红花居群与川白芍白花居群根中央导管群呈现较明显的2个分离扇形排列,类似芍药。白芍原植物的种分类定位与花色无密切关联,但由于性状的稳定,可以考虑作为变种或变型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芍药 毛果芍药 分类鉴定 根解剖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