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磁共振成像(synthe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yMRI)是一种新型快速定量MRI技术,能通过短时间扫描获得多种定量图谱和对比加权图像,无创性地获得组织客观定量参数,从微观角度提供更多组织成分信息。该技术获得的纵向弛豫时间T...集成磁共振成像(synthe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yMRI)是一种新型快速定量MRI技术,能通过短时间扫描获得多种定量图谱和对比加权图像,无创性地获得组织客观定量参数,从微观角度提供更多组织成分信息。该技术获得的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弛豫时间T2和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在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侵袭性预测和预后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阐述SyMRI技术基本原理,就现有文献对SyMRI在前列腺癌中的相关应用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并为前列腺癌治疗提供额外信息。此外,本文就该技术在前列腺癌的应用现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平均值(mean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ean)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对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平均值(mean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ean)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对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3分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linical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4年8月期间我院行前列腺MRI检查PI-RADS评分≥3分且有病理组织学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选择最高PI-RADS评分且最大病灶的最大层面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病灶的ADCmean和表观扩散系数最小值(min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in)。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csPCa的最佳临床和影像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比较最佳临床和影像预测模型及两者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行DeLong检验。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csPCa患者75例(48.39%),非csPCa患者80例(51.61%)。csPCa组的年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PSAD大于非csPCa组,csPCa组的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fPSA和tPSA比值(f/t)、ADCmin、ADCmean均小于非csPC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和ROC曲线分析,获得预测csPCa的最佳临床指标为PSAD和影像指标ADCmean,AUC分别为0.846、0.898,PSAD诊断阈值为0.307 ng/mL2,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91.25%,ADCmean诊断阈值为773.5 mm2/s,敏感度为86.67%,特异度为85.00%,两者联合模型的AUC高达0.925。DeLong检验比较联合模型与单一模型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模型预测csPCa的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为86.67%和88.75%。结论 ADCmean对PI-RADS≥3分csPCa的预测效能优于ADCmin,与PSAD的联合模型能进一步提高对PI-RADS≥3分csPCa的预测价值,对临床诊疗具有指导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经皮腰椎间盘切割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远期疗效与生活质量,探讨影响PLD远期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查阅原始病案、信函、电话与走访相结合的随访方式,对2000年1月-2002年3月在我院接受PLD治疗的129例患者进行远期随...目的分析经皮腰椎间盘切割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远期疗效与生活质量,探讨影响PLD远期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查阅原始病案、信函、电话与走访相结合的随访方式,对2000年1月-2002年3月在我院接受PLD治疗的129例患者进行远期随访研究。收集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的患者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JOA腰痛疗效评定标准以及SF-36量表进行问卷评分,对未回信者通过电话或走访进行问卷评分,使用Wilcoxon’s rank sum test、Chi-squaretest等统计方法对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随访到108例患者(随访率83.7%),有效问卷104份;平均随访期为(6.6±0.7)年,远期ODI均分为6.97分(总分45分),疗效优良率(ODI<20%)为71.2%;回信患者的JOA均分为(23.66±5.72)分(总分29分);所有患者的SF-36总均分为(75.88±25.57)分(总分100分),其中部分纬度的评分与ODI评分具有相关性;随访期内共有9例(8.3%)患者因疗效差而接受外科手术,未见与PLD相关的并发症;年龄、病程、出院时疗效等可能是影响远期疗效的因素。结论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且稳定的特点,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受较多因素的影响。展开更多
文摘集成磁共振成像(synthe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yMRI)是一种新型快速定量MRI技术,能通过短时间扫描获得多种定量图谱和对比加权图像,无创性地获得组织客观定量参数,从微观角度提供更多组织成分信息。该技术获得的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弛豫时间T2和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在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侵袭性预测和预后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阐述SyMRI技术基本原理,就现有文献对SyMRI在前列腺癌中的相关应用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并为前列腺癌治疗提供额外信息。此外,本文就该技术在前列腺癌的应用现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文摘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平均值(mean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ean)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对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3分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linical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4年8月期间我院行前列腺MRI检查PI-RADS评分≥3分且有病理组织学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选择最高PI-RADS评分且最大病灶的最大层面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病灶的ADCmean和表观扩散系数最小值(min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in)。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csPCa的最佳临床和影像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比较最佳临床和影像预测模型及两者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行DeLong检验。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csPCa患者75例(48.39%),非csPCa患者80例(51.61%)。csPCa组的年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PSAD大于非csPCa组,csPCa组的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fPSA和tPSA比值(f/t)、ADCmin、ADCmean均小于非csPC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和ROC曲线分析,获得预测csPCa的最佳临床指标为PSAD和影像指标ADCmean,AUC分别为0.846、0.898,PSAD诊断阈值为0.307 ng/mL2,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91.25%,ADCmean诊断阈值为773.5 mm2/s,敏感度为86.67%,特异度为85.00%,两者联合模型的AUC高达0.925。DeLong检验比较联合模型与单一模型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模型预测csPCa的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为86.67%和88.75%。结论 ADCmean对PI-RADS≥3分csPCa的预测效能优于ADCmin,与PSAD的联合模型能进一步提高对PI-RADS≥3分csPCa的预测价值,对临床诊疗具有指导意义。
文摘目的分析经皮腰椎间盘切割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远期疗效与生活质量,探讨影响PLD远期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查阅原始病案、信函、电话与走访相结合的随访方式,对2000年1月-2002年3月在我院接受PLD治疗的129例患者进行远期随访研究。收集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的患者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JOA腰痛疗效评定标准以及SF-36量表进行问卷评分,对未回信者通过电话或走访进行问卷评分,使用Wilcoxon’s rank sum test、Chi-squaretest等统计方法对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随访到108例患者(随访率83.7%),有效问卷104份;平均随访期为(6.6±0.7)年,远期ODI均分为6.97分(总分45分),疗效优良率(ODI<20%)为71.2%;回信患者的JOA均分为(23.66±5.72)分(总分29分);所有患者的SF-36总均分为(75.88±25.57)分(总分100分),其中部分纬度的评分与ODI评分具有相关性;随访期内共有9例(8.3%)患者因疗效差而接受外科手术,未见与PLD相关的并发症;年龄、病程、出院时疗效等可能是影响远期疗效的因素。结论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且稳定的特点,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受较多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