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一博 张雪 +10 位作者 梁君雅 花木莲 张思奇 高云 陈超 赵熙璇 何姗姗 王新月 周天娜 何安霞 刘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1-498,510,共9页
目的:在江苏丹阳社区人群中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 IMT)与亚临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在江苏省丹阳市车站社区招募的受试者。使用GE Vivid E90超声仪测量分析c IMT;二维斑点追踪技... 目的:在江苏丹阳社区人群中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 IMT)与亚临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在江苏省丹阳市车站社区招募的受试者。使用GE Vivid E90超声仪测量分析c IMT;二维斑点追踪技术采集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LVGLS)作为评估亚临床收缩功能的指标,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和组织多普勒成像采集e’和E/e’比值作为评估亚临床舒张功能的指标。结果:研究共计纳入561例,年龄(58.2±11.7)岁,其中女339例(60.4%)。首先使用三分位法将cIMT作为分类变量分析,在单因素分析中,除了左心室射血分数外,LVGLS,E/A和e’均随着cIMT三分位数从低到高下降,而E/e’比值随着cIMT三分位数从低到高增加(均P_(trend)≤0.002)。然而,进一步进行多因素校正分析后,只有LVGLS仍随着c IMT三分位数从低到高下降(P<0.05)。进一步将c IMT自然对数转换后进行连续变量分析,结果与分类变量分析结果类似,仅有LVGLS与cIMT显著负相关(r=-0.087,P=0.041);并且在回归分析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β=-1.12,P=0.041)。结论:在江苏丹阳社区人群中,cIMT增厚与GLS减低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 整体纵向应变 左心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平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抗氧化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洪兵 李七一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45-1547,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平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抗氧化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冠心平片,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服用心可舒片,2组均治疗4周。于... 目的探讨冠心平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抗氧化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冠心平片,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服用心可舒片,2组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2组患者的抗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及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结果用药前,2组患者各项指标无组间差异;用药后,试验组患者SOD、GSH较治疗前升高,CRP、IL-6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SOD较治疗前升高,GSH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CRP、IL-6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组患者治疗后,试验组在CRP、IL-6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SOD、GSH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冠心平片可以较好地抑制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炎症反应,改善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平片 冠心病心绞痛 抗氧化酶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磺酸钠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如升 陈晓虎 陈建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18-1819,共2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21例PCI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硝酸酯类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同时,应用生理盐水250mL加入丹参酮...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21例PCI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硝酸酯类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同时,应用生理盐水250mL加入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80mg静脉输注,1次/日,连续14d。用药前后观察心绞痛发作、检测血流变。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85.2%,优于对照组的71.7%(P<0.05);治疗组血流变中的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后,可减缓PCI术后心绞痛发作;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改善血流变学大多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 心绞痛 丹参酮ⅡA磺酸钠 血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力衰竭颗粒对舒张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苗梦露 李七一 +2 位作者 严士海 朱波 戴海云 《医学研究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37-940,共4页
目的心肌纤维化是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的重要机制,文中观察抗心力衰竭颗粒对DHF大鼠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胶原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对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治疗DHF的机制。方法... 目的心肌纤维化是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的重要机制,文中观察抗心力衰竭颗粒对DHF大鼠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胶原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对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治疗DHF的机制。方法用腹主动脉缩窄法的方法建立压力超负荷型舒张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抗心力衰竭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和假手术组,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心肌TNF-α及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并以Masson染色观察胶原沉积。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TNF-α及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贝那普利组及抗心力衰竭颗粒大剂量组TNF-α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贝那普利组和抗心力衰竭颗粒中、大剂量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sson染色见贝那普利组及抗心力衰竭颗粒各组胶原沉着较模型组轻。结论抗心力衰竭颗粒能够降低压力超负荷型DHF大鼠心肌TNF-α、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有抑制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力衰竭颗粒 舒张性心力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α I型胶原 Ⅲ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平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研究
5
作者 李七一 朱萱萱 +1 位作者 严士海 符蕊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平片对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探讨冠心平片治疗冠心病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ECV304,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和冠心平大、中、小剂量组。除正常对... 目的观察冠心平片对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探讨冠心平片治疗冠心病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ECV304,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和冠心平大、中、小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用100μmol.L-1过氧化氢(H2O2)制作内皮细胞损伤模型。血清药理学方法给药,继续培养后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检测MDA与SOD。结果 100μmol.L-1H2O2对ECV304有损伤作用。冠心平能显著增加细胞SOD分泌,显著抑制H2O2诱导的MDA的产生。结论冠心平片可减轻H2O2对ECV304的损伤程度,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平 冠心病 过氧化氢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治疗劳力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6
作者 石磊 汤粉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63-263,共1页
关键词 劳力型心绞痛 参麦注射液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七一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经验
7
作者 赵惠 李七一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69-1070,共2页
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七一教授从医数十载,学验俱丰,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诊治有其独到的见解和经验,兹将其简介如下,以飨同道。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护理30例肝肾阴虚型眩晕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卓小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对肝肾阴虚型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包括穴位按摩及耳穴埋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穴位按摩及耳穴埋籽治疗肝...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对肝肾阴虚型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包括穴位按摩及耳穴埋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穴位按摩及耳穴埋籽治疗肝肾阴虚型眩晕,有明显的降压作用.结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肝肾阴虚型眩晕患者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穴位按摩 耳穴埋籽 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诊断及措施和结局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8
9
作者 杨亚 戴新娟 +1 位作者 翟晓萍 徐中芹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6期88-91,共4页
目的了解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分类、护理结局分类及三者链接的应用现状。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国内外有关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分类、护理结局分类和三者链接相关的文献。结果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分类、护理结局分类及三者链接在我国知晓率、应... 目的了解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分类、护理结局分类及三者链接的应用现状。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国内外有关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分类、护理结局分类和三者链接相关的文献。结果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分类、护理结局分类及三者链接在我国知晓率、应用率均较低。结论需通过促进护理学科发展、加强护理教育改革及护理信息系统开发等措施,推进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分类、护理结局分类及其链接在我国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制护理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分类 护理结局分类 NNN链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箭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晓虎 蒋卫民 唐蜀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88-790,共3页
目的 :观察针箭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血压和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 ,IR)的影响。方法 :取 13周龄SHR大鼠 2 4只随机分为针箭颗粒大、小剂量治疗组及模型对照组 3组 ,另取WKY大鼠 6只为正常对照组 ,治疗 8周后进行血压... 目的 :观察针箭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血压和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 ,IR)的影响。方法 :取 13周龄SHR大鼠 2 4只随机分为针箭颗粒大、小剂量治疗组及模型对照组 3组 ,另取WKY大鼠 6只为正常对照组 ,治疗 8周后进行血压、空腹血糖 (G)、胰岛素 (I ,放免法测定 )、G/I、血脂的前后及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前各组SHR大鼠空腹G虽与WKY大鼠无显著差异 ,但空腹I明显高于、G/I明显低于WKY大鼠 (P <0 .0 1) ,治疗后两治疗组空腹I、CHO、TG较模型组和 /或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G/I、HDL C较模型组则明显升高 (P <0 .0 1~ 0 .0 5 ) ,大剂量组空腹G较治疗前也有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针箭颗粒降低SHR大鼠血压的同时能够显著改善其伴随的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针箭颗粒 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 血压 胰岛素抵抗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A观察肾动脉起源、形态及变异 被引量:5
11
作者 缪晓帆 唐立钧 +2 位作者 徐怡 陈明龙 杨兵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6期377-380,共4页
目的采用MSCTA观察肾动脉起源、形态及变异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MSCTA检查未见异常的308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肾动脉开口位置、两侧肾动脉开口高度差、肾动脉开口距腹主动脉分叉的距离、肾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α夹角)、肾动脉形态及... 目的采用MSCTA观察肾动脉起源、形态及变异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MSCTA检查未见异常的308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肾动脉开口位置、两侧肾动脉开口高度差、肾动脉开口距腹主动脉分叉的距离、肾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α夹角)、肾动脉形态及肾动脉变异情况。结果 97.73%(301/308)肾动脉开口位于L1椎体上1/3至L2椎体下1/3;48.70%(150/308)右肾动脉开口高于左肾动脉,42.53%(131/308)右肾动脉开口与左肾动脉开口持平,8.77%(27/308)右肾动脉开口低于左肾动脉开口。左侧肾动脉开口与腹主动脉分叉的距离[(9.79±1.11)cm]小于右侧[(10.23±1.09)cm,P<0.001]。左侧α夹角[(63.74±13.24)°]大于右侧α夹角[(52.54±13.82)°,P<0.001]。肾动脉形态以下斜型最常见,左、右侧分别占35.71%(110/308)和52.60%(162/308)。以研究对象为单位,肾副动脉及过早分支发生率分别为36.04%(111/308)和34.42%(106/308);以肾脏为单位则分别为20.78%(128/616)和20.29%(125/616)。结论肾动脉起源及走行具有一定规律;MSCTA可为肾脏相关手术,尤其是肾动脉介入治疗提供解剖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解剖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康胶囊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以及ABCA1、ABCG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俊 蒋卫民 +4 位作者 钟勇 顾萍 王立军 宫剑滨 江时森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及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和G1(ABCG1)介导的胆固醇外流的影响。方法将THP-1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再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生长的THP-1细胞),ox-LDL组(100mg/L ox-LDL),血脂康组...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及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和G1(ABCG1)介导的胆固醇外流的影响。方法将THP-1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再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生长的THP-1细胞),ox-LDL组(100mg/L ox-LDL),血脂康组(100mg/L ox-LDL+100μg/ml血脂康),溶媒组(100mg/L ox-LDL+100μg/ml DMSO),培养48h后测定各组细胞内脂质含量,检测ABAC1和ABCG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并测定胆固醇外流率。结果用ox-LDL与THP-1巨噬细胞共孵育后,细胞质内有大量脂滴存在,符合泡沫细胞的形态特点。血脂康组泡沫化程度明显减轻。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媒组比较,血脂康组细胞内脂质含量明显减少(P<0.01),ABCA1和ABCG1表达水平增加(P<0.05),胆固醇流出率增加(P<0.05)。结论血脂康可通过上调ABCA1和ABCG1的表达来促进胆固醇外流,从而有效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康 泡沫细胞 胆固醇 ATP结合匣式转运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测序分布及其与血脂谱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钱杰 蒋卫民 +2 位作者 陈晓虎 朱长乐 谢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40-842,共3页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分布及其与血脂谱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全序列基因测序法检测212例高脂血症患者(高脂血症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ApoE基因型,检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并分析其与Apo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分布及其与血脂谱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全序列基因测序法检测212例高脂血症患者(高脂血症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ApoE基因型,检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并分析其与Apo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人群共检出6种基因型,分别是E2/2、E3/3、E4/4、E2/3、E2/4和E3/4;高脂血症患者E3/3基因型及ε3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健康体检者,E3/4基因型及ε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E3/4+E4/4基因型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E3/3和E2/2+E2/3基因型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E2/2+E2/3基因型者,E3/3基因型患者的LDL-C水平明显高于E2/2+E2/3基因型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E基因型多态性与高脂血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含ε4等位基因者具有更为明显的脂代谢紊乱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类 多态性 单核苷酸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万进 王光耀 +4 位作者 何安霞 朱蕾 王志翔 杨宗美 江磊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20-1224,1233,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平板运动试验(TET)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有胸痛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为MS组(n=96)和非MS组(n=88)。另设立健康对照组(n=96)。比较分...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平板运动试验(TET)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有胸痛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为MS组(n=96)和非MS组(n=88)。另设立健康对照组(n=96)。比较分析三组TET有关指标。腹围增加程度和ST段下移程度的相关性研究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年龄和性别匹配。三组TET结果显示:试验阳性率MS组最高,非MS组较低,对照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腹围增加者的试验阳性率也是MS组最高,非MS组较低,对照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腹围增高程度和ST段下移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男性r=0.766,P<0.01;女性r=0.617,P<0.01)。结论 TET表明多数2型糖尿病合并MS者运动时存在不同程度心肌缺血以及诸多指标的异常,提示在无条件行CAG的医院MS者应常规行TET以早期发现心肌缺血和评估其程度;MS的腹围增加者多数心肌缺血程度增加,提示MS者必须控制和减小腹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运动试验 2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痹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磊磊 刘福明 梅晓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488-1490,共3页
目的:探讨胸痹证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为胸痹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心内科确诊为胸痹且行冠状动脉造影的84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观察胸痹各证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结果:经统计学检验,不同证型在阻滞支数... 目的:探讨胸痹证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为胸痹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心内科确诊为胸痹且行冠状动脉造影的84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观察胸痹各证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结果:经统计学检验,不同证型在阻滞支数上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在阻塞程度上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3)。3支阻塞比例最高者为痰瘀互结组,其次为气虚血瘀组;冠脉造影阳性者中,比例最高者亦为痰瘀互结组,其次为气虚痰瘀组。结论:痰瘀互结证为胸痹最危险证型,其次为气虚血瘀和气虚痰瘀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辨证分型 冠状动脉造影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