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中西医结合指南视角下的中医证据质量与推荐意见分级体系
1
作者 郭静 靳英辉 +4 位作者 毕桢干 谢颖兰 张聪 原萌谦 商洪才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227-3233,共7页
中医/中西医结合指南证据来源的广泛性和多源性凸显了证据分类和分级的重要性。中医药学有其证据特色,现代医学证据分级体系并不完全适合中医药学证据评价,国内众多学者对中医特色的证据质量和推荐意见分级体系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故从中... 中医/中西医结合指南证据来源的广泛性和多源性凸显了证据分类和分级的重要性。中医药学有其证据特色,现代医学证据分级体系并不完全适合中医药学证据评价,国内众多学者对中医特色的证据质量和推荐意见分级体系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故从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视角,梳理了中医多来源证据,回顾了证据质量和推荐意见分级依据和演进,分析和阐述中医证据质量和推荐意见分级的特点,提出中医特色证据结合真实世界研究和智能化分级的建议,希望引起研究者思考与讨论以促进科学合理的指南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西医结合 临床实践指南 证据质量 推荐意见 分级体系 中医特色证据 真实世界研究 GRADE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治疗高血压合并失眠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2
作者 王思佳 汪佩 +3 位作者 刘成勇 秦珊 王晓秋 吴文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2-589,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高血压合并失眠症患者失眠症状和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60例高血压合并伴失眠症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脱落2例,... 目的观察电针对高血压合并失眠症患者失眠症状和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60例高血压合并伴失眠症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脱落1例。2组患者均予睡眠、高血压健康宣教以及常规高血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加予电针干预,对照组加予假电针干预。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量表以及便携式多导睡眠仪(PPSG)评估2组患者睡眠质量变化;采用家庭自测血压(HBPM)评估2组患者血压水平变化。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患者血压水平与PPSG参数之间关系。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仅入睡潜伏期(SOL)和睡眠效率(SE)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PSQI、ISI评分以及清晨及夜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降低(P<0.01),优于对照组(P<0.05,P<0.01),PPSG各项睡眠参数明显改善(P<0.01),优于对照组(P<0.05,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患者清晨SBP水平与入睡后清醒时间(WASO)以及微觉醒(MAS)次数相关,治疗后患者清晨SBP的降低与MAS减少以及SOL的缩短相关。结论电针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失眠症状及血压水平,其疗效机制可能与减少患者MAS次数、改善睡眠碎片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失眠 电针 睡眠碎片化 入睡后清醒时间 微觉醒 清晨收缩压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卒中后康复期老年人跌倒现状调查 被引量:13
3
作者 孟凡嫣 王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了解社区卒中后康复期老年人跌倒情况,探讨引起跌倒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出院的卒中患者111例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其发病后1年内跌倒发生情况,并收集影响跌倒的相关资料。结果卒中后康复期老年人发病后1年... 目的了解社区卒中后康复期老年人跌倒情况,探讨引起跌倒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出院的卒中患者111例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其发病后1年内跌倒发生情况,并收集影响跌倒的相关资料。结果卒中后康复期老年人发病后1年内跌倒发生率为42.3%;躯体移动控制障碍是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OR=10.628),对跌倒知识需求是跌倒的主要保护因素(OR=0.462)。结论卒中后康复期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加强跌倒相关知识教育,指导康复期自我锻炼改善肢体活动情况,是预防和减少跌倒发生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卒中 康复期 老年人 跌倒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固疏方调控去卵巢大鼠氧化应激及骨代谢指标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孙振双 徐道明 +4 位作者 朱媛媛 陶文静 耿元卿 郭海英 沈蕴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0-744,750,共6页
目的观察温肾固疏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造模后,将4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温肾固疏方高、中、低剂量组、雌二醇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旁脂... 目的观察温肾固疏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造模后,将4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温肾固疏方高、中、低剂量组、雌二醇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旁脂肪组织。干预2月后,检测骨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骨密度,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PINP、BGP、TRACP5b、RANKL、OPG的含量。比色法检测血清中MDA、CAT、SOD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股骨近端和股骨总BMD均明显降低,模型组血清MDA活力明显升高(P<0.05),而CAT活力下降明显(P<0.01),血清TRACP5b、BGP、PINP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OPG、OPG/sRANKL比值下降(P<0.05),骨形态改变与骨质疏松症一致;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骨组织形态改善。雌激素组、温肾固疏方高、中剂量组BMD均明显增高(P<0.05)。雌激素组、温肾固疏高、中剂量组血清PINP、BGP含量下降(P<0.05)。雌激素组、温肾固疏中剂量组TRACP5b含量下降(P<0.05)。温肾固疏中、低剂量组血清OPG含量升高(P<0.05)。温肾固疏高、中剂量组OPG/sRANKL比值升高(P<0.05),低剂量组比值明显升高(P<0.01);雌激素组、温肾固疏中剂量组血清MDA活力降低(P<0.05),温肾固疏中、高剂量组血清CAT活力升高(P<0.05)。结论温肾固疏方可降低骨代谢高转换水平,增加骨形成,减少骨吸收而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抗氧化应激机制可能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固疏方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去卵巢大鼠 氧化应激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与保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9
5
作者 刘文贵 吕锦瑜 +4 位作者 孙建华 梁定 李志伟 王和生 郭山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4-918,共5页
目的:比较PVP与保守方法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8月来我院诊治且符合研究标准的胸腰椎OVCF患者共72例,纳入标准:影像表现与临床特征完全吻合,年龄≥55岁,视觉疼痛评分(VAS... 目的:比较PVP与保守方法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8月来我院诊治且符合研究标准的胸腰椎OVCF患者共72例,纳入标准:影像表现与临床特征完全吻合,年龄≥55岁,视觉疼痛评分(VAS)≥6分,病程在6周以内;排除标准:其他病变导致的椎体骨折或背部疼痛无法排除其他病变所致者,有中风、痴呆、恶性肿瘤、严重心肺疾病、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者,全身或穿刺局部感染者,椎体压缩75%以上者,无法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者。根据患者意愿进行前瞻性分组,PVP组39例,行PVP治疗;保守治疗组33例,采用保守治疗。两组年龄、性别、体重、病程、未骨折椎体CT值、骨折椎体数目、骨折椎体水平和治疗前骨折椎体压缩程度、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于治疗后1周和1、3、6、12及24个月时进行VAS和ODI评分,并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保守治疗组2例患者因止痛效果不佳而分别于治疗后2周、3周改行PVP治疗,数据纳入PVP组。两组患者均完成了治疗后6个月的随访,PVP组完成12、24个月随访的病例数分别为33、10例,保守治疗组分别为28、12例。治疗后1周PVP组的VAS、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保守治疗组治疗后1周VAS、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1个月VAS、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PVP组治疗后1周和1、3、6、12个月时的VAS、ODI评分均优于保守组(P<0.05);24个月时评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VP组的无痛患者比例(9/10,90.0%)明显高于保守组(8/12,66.7%)。PVP组与保守治疗组患者在随访期内分别出现1例1节和2例3节新发椎体骨折。结论:PVP和保守方法治疗胸腰椎OVCF均有效,但和保守治疗方法相比,PVP可快速改善OVCF患者的疼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保守治疗 骨质疏松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TLPR多态性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性Meta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伟 孙建华 +3 位作者 吴晓亮 陈璐 裴丽霞 焦黛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75-1779,共5页
目的 探讨5-HT转运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域(5-HT-TLPR)多态性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CNKI和万方等数据库,查找5-HTTLPR多态性与D-IBS发病风险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5-HT转运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域(5-HT-TLPR)多态性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CNKI和万方等数据库,查找5-HTTLPR多态性与D-IBS发病风险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9月.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4个研究,包括1044例患者及2 147例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白种人群中,5-HTTLPR与D-IBS发病存在相关性,携带LL基因型人群发生D-IBS风险较高[LLvsLS:OR=1.46,95% CI(1.15~ 1.86);LL vs LS+ SS:OR=1.26,95% CI(1.01 ~ 1.57)],而在亚洲人群中,5-HTTLPR与D-IBS发病无相关性.结论 基于本研究结果,5-HTTLPR多态性与D-IBS的易感性有人种差异,在白种人中,LL基因型携带者患D-IBS风险增高,但上诉结论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TLPR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方法治疗椎体骨折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文贵 吕锦瑜 +4 位作者 孙建华 梁定 李志伟 王和生 郭山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33-736,共4页
目的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保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初步对照研究结果,探讨OVCF的更有效治疗措施。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以相同的研究标准对来院接受PVP或保守治疗的OVCF患者进行前瞻性分组研究,以疼痛... 目的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保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初步对照研究结果,探讨OVCF的更有效治疗措施。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以相同的研究标准对来院接受PVP或保守治疗的OVCF患者进行前瞻性分组研究,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分别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1、3、6个月及1年时的状况进行评分,并随访患者治疗后的活动水平、并发症等其他信息。结果共有22例PVP和21例保守治疗患者入组,术前两组间的VAS、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3个月的组间VAS、ODI评分及随访的活动水平数据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出现1例再发骨折。结论与保守治疗方法相比,PVP治疗OVCF优势明显,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保守治疗 椎体骨折 骨质疏松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通路后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向哲 王红星 +6 位作者 谢财忠 吴勤峰 宋新建 曹雅娜 方露 丁洁 王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1-1337,1344,共8页
目的:探讨阻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opomyosin-related kinase B,TrkB)信号通路后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3... 目的:探讨阻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opomyosin-related kinase B,TrkB)信号通路后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32只雌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损伤+PBS组(Sed-PBS组)、运动+PBS组(TT-PBS组)、损伤+TrkB/Fc组(Sed-TrkB/Fc组)及运动+TrkB/Fc组(TT-TrkB/Fc组)。于SCI术前1周进行L3-4鞘内置管。置管1周后使用改良Allen法制作T10不完全性SCI模型。于SCI术后第7天植入渗透压泵,并在Sed-PBS组和TT-PBS组的渗透压泵中灌入0.01M PBS,Sed-TrkB/Fc组和TT-TrkB/Fc组的渗透压泵中灌入TrkB阻滞剂(TrkB/Fc)。SCI后第8天,对TTPBS组和TT-TrkB/Fc组进行减重平板训练。术后第1天、3天、7天、14天、21天、28天和35天进行BBB评分。实验结束后取材,使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分析检测突触后膜密度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95,PSD-95)及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表达情况。结果:术后14天,TT-PBS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术后21—35天,TT-PBS组BBB评分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01);术后28—35天,TT-TrkB/Fc组BBB评分高于Sed-PBS组及Sed-TrkB/Fc组(P<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TT-PBS组PSD-95及SYP相对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01);TT-TrkB/Fc组PSD-95及SYP相对蛋白表达量多于Sed-PBS组和Sed-TrkB/Fc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Sed-PBS组、Sed-TrkB/Fc组和TT-TrkB/Fc组相比,TT-PBS组的PSD-95相对蛋白密度明显增高(P<0.01、P<0.001、P<0.01),且SYP相对蛋白密度也明显增高(P<0.001);TT-TrkB/Fc组的PSD-95及SYP相对蛋白密度也高于Sed-TrkB/Fc组及Sed-PBS组(P<0.05)。结论:阻断BDNF-TrkB信号通路可明显抑制运动训练对不完全性SCI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和腰髓突触标记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运动训练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运动功能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针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大可 宁厚旭 孙建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64-1765,共2页
对近年来不同针灸方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进行综述。说明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优势和不足,并对将来的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展望。
关键词 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 针灸治疗方法 临床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黄芪、当归注射液提高机体抗病力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姚文龙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242-1242,共1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调理脾胃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机体抗病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穴位注射黄芪、当归注射液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感冒次数,以及体力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感冒...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调理脾胃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机体抗病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穴位注射黄芪、当归注射液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感冒次数,以及体力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感冒次数明显减少,体力改善明显(P〈0.05)。结论:该疗法不仅明显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明显的改善了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理脾胃 慢性萎缩性胃炎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Meta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赵婷婷 裴丽霞 +6 位作者 胡荣魁 陈昊 陈璐 郭静 易越 谢天琪 孙建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0-1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Central(The Cochrane Library 2018)、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7个数据库,收集整理针灸治疗早发性卵巢功...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Central(The Cochrane Library 2018)、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7个数据库,收集整理针灸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始至2018年9月16日,分别由两位评价者独立阅读筛选文献、提取数据,纳入文献偏倚风险评估。当两方出现分歧时,由第三方介入,进行协助裁定。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 2011)评价发表偏倚风险。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1357例患者,治疗组679例,对照组678例。16篇文献均未提及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显示:(1)血清促卵泡激素(FSH):MD=12.36,95%CI[8.99,15.73],P=0.05,Z=7.18(P<0.00001),I^2=46%<50%;(2)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MD=5.49,95%CI[3.28,7.71],P=0.26,Z=4.87(P<0.00001),I^2=21%<50%;(3)血清雌二醇(E2):MD=-31.89,95%CL[-47.60,-16.18],Z=3.98,P<0.00001,I^2=98%>50%;(4)有效率:MD=1.38,95%CI[1.29,1.47],P=0.93,Z=9.49(P<0.00001),I^2=0%<50%。结论针灸对于改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FSH、E2、有效率具有一定的疗效,且效果优于西药,而针灸对于改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LH效果与西药相比并不明显。亚组分析显示不同干预方式、不同西药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卵巢早衰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多轴悬吊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表面肌电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悦 潘伟超 +5 位作者 孙武东 徐亮 汤从智 赵祥虎 蔡倩 马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58-1061,共4页
目的通过表面肌电图探讨多点多轴悬吊训练对非特异性腰痛(NLBP)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24例单侧NLBP患者(NLBP组)随机分为动态组(n=12)和静态组(n=12);另选健康志愿者12例为对照组。NLBP组均采用多点多轴悬吊训练系... 目的通过表面肌电图探讨多点多轴悬吊训练对非特异性腰痛(NLBP)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24例单侧NLBP患者(NLBP组)随机分为动态组(n=12)和静态组(n=12);另选健康志愿者12例为对照组。NLBP组均采用多点多轴悬吊训练系统训练,动态组选择仰卧位骨盆上移训练,静态组选择仰卧位腰椎中立保持训练,共训练10 d。治疗前后测量痛侧多裂肌平均肌电值(AEMG)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照组测单侧多裂肌AEMG。结果治疗前,静息位及骨盆上移时NLBP组AEMG明显高于对照组(t>3.209, P<0.01),中立保持位NLBP组AEMG低于对照组(t=-2.364, P<0.05)。治疗后NLBP组各体位AEMG均改善(t>2.982, P<0.01),静息位和中立保持位AEMG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F<2.921, P>0.05),骨盆上移AEMG动态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静态组(P<0.001)。治疗后,静态组和动态组VAS均显著降低(t>10.416, P<0.001),静态组显著低于动态组(t=-4.389, P<0.001)。结论 NLBP患者疼痛肌肉出现特异性表面肌电改变;多点多轴悬吊训练通过改善腰部核心肌群产生治疗作用,且静态保持训练比动态上抬训练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痛 悬吊训练 核心肌群 表面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因素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13
作者 宋亚芳 裴丽霞 +1 位作者 赵婷婷 孙建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2-436,共5页
免疫异常是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的最终环节,因而只要能够影响免疫相关因素均可认为参与了UC的发病。UC患者肠壁内存在过度免疫激活,正是这些过度的免疫激活导致了UC的发生。目前UC的治疗目标在于抑制或调节免疫系统活性。文章主要对近... 免疫异常是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的最终环节,因而只要能够影响免疫相关因素均可认为参与了UC的发病。UC患者肠壁内存在过度免疫激活,正是这些过度的免疫激活导致了UC的发生。目前UC的治疗目标在于抑制或调节免疫系统活性。文章主要对近年来免疫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及机制发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免疫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固疏方对去势大鼠骨组织中Ⅰ型胶原及组织蛋白酶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媛媛 郭海英 +4 位作者 孙振双 徐道明 沈蕴茹 陶文静 孙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3-538,545,共7页
目的研究温肾固疏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方法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造模后,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雌激素组、温肾固疏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旁脂肪组织。干预2个月后... 目的研究温肾固疏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方法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造模后,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雌激素组、温肾固疏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旁脂肪组织。干预2个月后,通过HE染色观察骨组织、肾组织形态;ELISA法测定血清PICP、ICTP、CTX、NTX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Col I、Cath K表达率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CTP、NTX、CTX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骨组织形态改变与骨质疏松症一致,肾组织出现炎性改变,骨组织中Cath K含量明显增高(P<0.01),Col I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血清ICTP、NTX、CTX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温肾固疏方高剂量组比中、低剂量组表达明显。温肾固疏方中、高剂量组血清PICP含量显著增高(P<0.01)。各治疗组骨组织形态改善,肾组织炎性改变减轻。各治疗组骨组织Cath K蛋白的表达均降低(P<0.01),Col I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温肾固疏方能够通过下调破骨细胞Cath K的表达来抑制骨基质中Col I的分解,起到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固疏方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去卵巢大鼠 Ⅰ型胶原 组织蛋白酶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H-NLRP6-微生物轴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及其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陆高 孙建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6,共5页
既往关于CRH-CRH受体信号通路在生活压力/生活应激所致的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胃肠道感觉和动力异常有较多论述。最新研究表明CRH作为脑-肠轴信号通路中的启动因子可以通过外周通路调控NLRP6炎性小体的表达,而NL... 既往关于CRH-CRH受体信号通路在生活压力/生活应激所致的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胃肠道感觉和动力异常有较多论述。最新研究表明CRH作为脑-肠轴信号通路中的启动因子可以通过外周通路调控NLRP6炎性小体的表达,而NLRP6炎性小体本身对于维持肠道内稳态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肠道微生物提供了稳定的内环境。基于既往研究结论,文中着重分析CRH-NLRP6-肠道微生物信号通路在IBS的发病机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简要探讨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CRH NLRP 炎症小体 微生物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MRI探讨针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皮质脊髓束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静 刘永康 +4 位作者 厉励 周茂冬 侯思远 刘绍伟 祝新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在针刺结合基础治疗后对于受损皮质脊髓束结构的重塑特征。材料与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3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基础中西医治疗,针刺... 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在针刺结合基础治疗后对于受损皮质脊髓束结构的重塑特征。材料与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3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基础中西医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行针刺治疗。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侧皮质脊髓束全段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均值以及每100个节点上FA值的变化。结果(1)经治疗后(3个月末),针刺组与对照组患侧皮质脊髓束全段平均FA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虽然治疗后患侧皮质脊髓束全段平均FA值在针刺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基于100个节点的局部FA值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后针刺组患侧皮质脊髓束在局部节点上的FA值具有显著增高(P<0.05,FDR校正),差异段主要分布在纤维束中段(第50~60节点段)及顶段(第88~100节点段)。结论针刺能有效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皮质脊髓束结构重塑,为临床应用针刺改善偏瘫提供了较客观的影像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卒中 扩散张量成像 皮质脊髓束 结构重塑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