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升清降浊方干预糖尿病肾病小鼠蛋白尿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冯慧 凌云 +2 位作者 夏子琪 朱晓云 朱鹏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目的探讨健脾升清降浊方对糖尿病肾病(DKD)db/db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32只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达格列净(1.0 mg·kg^(-1)·d^(-1))],健脾升清降浊低、高剂量组(19.63、58.89 g·kg^(-1)&#... 目的探讨健脾升清降浊方对糖尿病肾病(DKD)db/db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32只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达格列净(1.0 mg·kg^(-1)·d^(-1))],健脾升清降浊低、高剂量组(19.63、58.89 g·kg^(-1)·d^(-1)),每组8只。8只db/m小鼠作为正常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10周。观察小鼠一般生存状况,动态监测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FBG)、24 h尿量;检测尿肌酐(Ucr)、尿微量白蛋白,计算尿微量白蛋白排泄(UAE)及蛋白肌酐比(ACR)。末次干预结束后,禁食12 h,麻醉取血,分离肾脏组织;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肾脏内脂滴沉积情况,采用Image J进行定量分析;ELISA检测肾组织TNF-α、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SIRT1、SREBP-1、PPAR-α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FBG、Scr、TG、TC、HDL-C、LDL-C、尿量、UAE及ACR显著升高(P<0.05,P<0.01),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肾脏纤维化改变,肾脏脂滴沉积增多(P<0.01),TNF-α、IL-1β、SREBP-1表达增加(P<0.01),SIRT1、PPAR-α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第5、10周,西药组FBG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干预结束后,西药组与健脾升清降浊高剂量组Scr、UAE与ACR均显著降低(P<0.05,P<0.01),而健脾升清降浊高剂量组血清TG水平亦显著降低(P<0.01);西药组与健脾升清降浊高剂量组肾脏病理变化、脂质沉积改善(P<0.05,P<0.01),TNF-α、IL-1β水平降低(P<0.05,P<0.01),SIRT1、PPAR-α蛋白表达增加(P<0.05,P<0.01);健脾升清降浊高剂量组SREBP-1表达降低(P<0.01)。结论健脾升清降浊方能改善DKD蛋白尿、肾损伤、肾脏脂质沉积与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1/SREBP-1/PPAR-α通路而调节脂稳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健脾升清降浊方 异位脂质沉积 脂稳态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中医慢病管理App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2
作者 徐慧文 杨莉 +1 位作者 陈玉凤 梁晓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中医慢病管理App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9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糖尿病教育与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糖尿病中医慢病管理App进行管理。干预6个月后,比... 目的探讨糖尿病中医慢病管理App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9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糖尿病教育与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糖尿病中医慢病管理App进行管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糖脂代谢、心理痛苦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理痛苦发生率、心理痛苦总分及人际关系相关痛苦、医生相关痛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心理维度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手机App的糖尿病中医综合护理管理方案有利于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手机App 中医护理 慢病管理 心理痛苦 生活质量 信息化管理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炎症的中医病机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沙 余江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3-374,共2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炎症病机 中医病机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利湿化瘀通络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和肾脏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田瑞娜 周悦欣 +2 位作者 朱琳 娄妍 安晓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246-249,共4页
目的2型糖尿病肾病(T2DKD)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该文旨在探讨中医利湿化瘀通络治法对T2DKD中期(G3A2期)临床蛋白尿和肾脏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文献回顾近年来中医理论对T2DKD"湿瘀阻络"重要病机的认识,... 目的2型糖尿病肾病(T2DKD)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该文旨在探讨中医利湿化瘀通络治法对T2DKD中期(G3A2期)临床蛋白尿和肾脏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文献回顾近年来中医理论对T2DKD"湿瘀阻络"重要病机的认识,分析总结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探讨中医利湿化瘀通络法对T2DKD中期患者和DKD小鼠模型蛋白尿和肾脏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蛋白尿和肾脏损伤不仅是T2DKD中期主要的诊断指标和临床表现,也是关键的治疗靶点,目前西医缺乏理想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T2DKD中期患者体现了良好疗效和独特优势,积累了丰富经验,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利湿化瘀通络治法和方药对T2DKD中期患者蛋白尿和肾脏损伤有显著疗效,实验研究也证实该治法对DKD小鼠蛋白尿和肾脏损伤也具有保护作用。结论中医利湿化瘀通络法在防治T2DKD中期临床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的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应用价值,对今后T2DKD患者的分期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医药 蛋白尿 分期治疗 湿瘀阻络 利湿化瘀通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规律运动行为的阶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树光 严杰 +2 位作者 孙玉娇 孟凡嫣 陈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57-961,共5页
目的中青年人群已为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群体,且规律运动的依从性较差,临床亟需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其行为的改变。文中基于态度-社会影响-自我效能模型,探讨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规律运动行为的阶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 目的中青年人群已为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群体,且规律运动的依从性较差,临床亟需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其行为的改变。文中基于态度-社会影响-自我效能模型,探讨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规律运动行为的阶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南京市2所三甲医院内分泌科的430例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规律运动行为阶段问卷、糖尿病运动行为态度、社会影响量表及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规律运动行为各阶段的分布比例为意图前期14.9%、意图期25.8%、准备期15.8%、行动期12.3%、维持期31.2%。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示,在职(OR=1.77)、接受健康教育(OR=0.49)、Hb A1c水平(OR=0.78)、态度(OR=5.32)、主观规范(OR=2.43)、社会支持(OR=1.87)和自我效能(OR=1.28)是影响患者规律运动行为阶段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大多数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规律运动行为处于行动前阶段,有待进一步提高;规律运动行为阶段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临床医务人员应基于可干预因素,针对患者不同行为阶段的特征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运动 行为阶段 态度 社会影响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微量注射泵在临床持续静脉给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苏晓飞 马建华 +3 位作者 余江毅 付丽媛 李倩 王英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059-1061,共3页
目的便携式微量注射泵是一种微电脑控制下的活塞泵;无需交流电,输液袋规格有多种选择(50~500ml),具有便携和支持大量输液特点,弥补了现有产品的不足。文中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评价活塞型便携式微量注射泵在持续静脉给药方面的有... 目的便携式微量注射泵是一种微电脑控制下的活塞泵;无需交流电,输液袋规格有多种选择(50~500ml),具有便携和支持大量输液特点,弥补了现有产品的不足。文中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评价活塞型便携式微量注射泵在持续静脉给药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3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6例,使用便携式微量注射泵),对照组(66例,使用WZ-50C2型微量注射泵),经过4 h比较2组输液总量准确性,即输液精度、输液速度稳定性、合格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输液精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别比较2组用药0.5、1、3、4 h后血糖与胰岛素量,间接推断2组输液速度的稳定性相似;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者综合评价2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活塞型便携式微量注射泵与对照组微量注射泵在持续静脉给药方面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综合评价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微量注射泵 持续静脉给药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中药穴位贴敷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秦慷 陈璇 +1 位作者 陶艳 张旋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3期69-70,73,共3页
目的探讨温度对中药穴位贴敷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60例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 目的探讨温度对中药穴位贴敷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60例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治疗、饮食和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中药穴位贴敷,观察组患者采用取暖贴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症状的改善情况、首次排便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为(4.5±1.2)h,观察组患者为(3.6±1.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皮肤发红者5例,皮肤瘙痒者3例,出现小水疱者1例;观察组患者皮肤发红者8例,皮肤瘙痒者2例。结论温度能影响中药穴位贴敷的疗效,暖宝宝贴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中药穴位贴敷 糖尿病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王志全 戴芳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55-1458,1476,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57例,男性79例,女性78例,其中分为合并骨质疏松组(OP)74例,未合并骨质疏松组(NOP)83例。分析比较这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57例,男性79例,女性78例,其中分为合并骨质疏松组(OP)74例,未合并骨质疏松组(NOP)83例。分析比较这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5羟基维生素D的差异。结果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性别、病程、BMI、HBA1c、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25羟基维生素D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而Ca、P、ALP、FBG、Tg、Tc、HDL-C、LDL-C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BMI、HBA1c、25羟基维生素D与OP有关。结论病程、BMI、HBA1c、25羟基维生素D是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25羟基维生素D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虚与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戴芳芳 岳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7-70,共4页
中医认为"肾主骨""肾为先天之本",人体经历着生长壮老已,骨骼亦遵循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的规律。随着年龄增长,肾气渐虚而发骨质疏松,肾虚证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证型。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肾虚与骨质疏松症... 中医认为"肾主骨""肾为先天之本",人体经历着生长壮老已,骨骼亦遵循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的规律。随着年龄增长,肾气渐虚而发骨质疏松,肾虚证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证型。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肾虚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的理论与临床研究作一综述,为研究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肾虚 补肾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血糖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雷 杨宁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648-650,654,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MS患者108例,并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片降糖、阿托伐他汀降脂...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MS患者108例,并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片降糖、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利湿化浊汤治疗,1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糖的变化,并计算平均体重指数(BMI)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DL-C较治疗前升高,BMI、TC、TG、LDL-C及FPG、2 h PG、Hb A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HDL-C显高于对照组,BMI、TC、TG、LDL-C及FPG、2 h PG、Hb Alc均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MS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脂水平,降低B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 血脂 血糖 健脾利湿化浊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方对实验性AITD SD大鼠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志峰 余江毅 曹晓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37-1038,共2页
目的:研究温肾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SD大鼠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R IA方法观察SD大鼠发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时自身抗体滴度的改变及通过观察甲状腺组织病理变化,以及使用TUNEL法观察甲状腺细胞的凋亡程度,了解温肾方对自身... 目的:研究温肾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SD大鼠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R IA方法观察SD大鼠发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时自身抗体滴度的改变及通过观察甲状腺组织病理变化,以及使用TUNEL法观察甲状腺细胞的凋亡程度,了解温肾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细胞凋亡的程度明显高于温肾方各组、及雷公藤治疗组。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肾方可能通过抑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细胞的凋亡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细胞凋亡 温肾方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9
12
作者 叶儒佳 王光耀 +1 位作者 王兴华 孙心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312-3314,共3页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7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成2组。予治疗组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照组安慰剂联合阿卡波糖。12周后,观察相关指标与低血糖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糖...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7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成2组。予治疗组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照组安慰剂联合阿卡波糖。12周后,观察相关指标与低血糖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以及餐后2 h血糖(2 h PG)明显降低(P<0.05),而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CP)、空腹胰岛素(FINS)和餐后2 h胰岛素(2 h INS)水平较前增长(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FBG、HbA1c降低,空腹C肽、餐后2 h C肽、FINS、2 h INS升高(P<0.05)。但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有明确肝肾损伤指标(P>0.05),均无低血糖反应。结论 :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临床疗效优于安慰剂联合阿卡波糖,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维格列汀 阿卡波糖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黄芩苷通过上调SIRT1表达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细胞和组织损伤 被引量:13
13
作者 邵晓丽 余江毅 倪卫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3-472,共10页
目的探究汉黄芩苷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功能障碍的作用和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的损伤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hRMECs常规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5 mmol/L葡萄糖)、渗透对照组(5 mmol/L葡萄... 目的探究汉黄芩苷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功能障碍的作用和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的损伤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hRMECs常规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5 mmol/L葡萄糖)、渗透对照组(5 mmol/L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给药组(30 mmol/L葡萄糖+10、20、30、40μmol/L汉黄芩苷)。通过CCK-8与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小管形成与单层细胞膜通透性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成管能力和细胞膜通透性,ROS、NO、GSH-ST试剂盒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水平,qRT-PCR和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IL-1β、IL-6的表达水平和含量,Western blot检测VEGF、HIF-1α和SIRT1蛋白表达。选取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STZ组)、汉黄芩苷组(Wog组)和汉黄芩苷治疗组(STZ+Wog组),10只/组。模型组和汉黄芩苷治疗组腹腔注射0.1 mol/L柠檬酸缓冲液(pH=4.5)溶解的STZ,剂量为60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与单独的汉黄芩苷组给予等剂量的柠檬酸缓冲液。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1周后给予汉黄芩苷治疗,对照组、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连续6周。比较4组大鼠视网膜组织损伤、HIF-1-α、ROS、VEGF、TNF-α、IL-1β、IL-6水平以及sirt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诱导hRMECs异常增殖和迁移,提高了hRMECs小管形成能力及细胞膜通透性(P<0.05),同时高糖诱导的hRMECs炎症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上升(P<0.05)。而与高糖组相比,汉黄芩苷可浓度依赖性抑制高糖诱导的hRMECs细胞增殖、迁移、小管形成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P<0.05),此外汉黄芩苷可降低高糖诱导的hRMECs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P<0.05)。SIRT1在高糖诱导的hRMECs中低表达,30μmol/L剂量汉黄芩苷处理后高糖诱导的低SIRT1表达部分恢复(P<0.01),干扰SIRT1表达可逆转汉黄芩苷对高糖诱导hRMECs异常增殖、迁移、小管形成、细胞膜通透性、炎症及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TZ组视网膜组织厚度增加(P<0.05),而汉黄芩苷治疗后能缓解糖尿病引起的大鼠视网膜增厚(P<0.05)。同时STZ处理提高了VEGF、HIF-1α、IL-1β、IL-6和ROS的水平(P<0.001),汉黄芩苷的处理降低了STZ诱导的大鼠视网膜损伤且上调了SIRT1的表达(P<0.001)。结论汉黄芩苷通过上调SIRT1的表达缓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苷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异常增殖 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ApoB/ApoA1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婷 余江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 :探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10 mg/d+10 mg/d)与阿托伐他汀(20 mg/d)单药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ApoB/ApoA1的影响。方法 :90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42例,在常规... 目的 :探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10 mg/d+10 mg/d)与阿托伐他汀(20 mg/d)单药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ApoB/ApoA1的影响。方法 :90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依折麦布和阿托伐他汀各10 mg/d;他汀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共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poB/ApoA1、血脂、血糖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只有联合组ApoB/ApoA1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联合组较他汀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肌酐(S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肌酸激酶(CK)无明显变化。结论: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更好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可能较他汀单药治疗更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折麦布 阿托伐他汀 2型糖尿病 ApoB/Apo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健骨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春凤 戴芳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44-945,931,共3页
目的了解近3年来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患者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发生情况,制定预防措施。验证中医益肾健骨法在治疗骨质疏松中的疗效。方法通过对南京地区骨质疏松症及骨量减少的筛选,设定对照组(阿法骨化醇0.5μg,qd)、治疗组(阿... 目的了解近3年来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患者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发生情况,制定预防措施。验证中医益肾健骨法在治疗骨质疏松中的疗效。方法通过对南京地区骨质疏松症及骨量减少的筛选,设定对照组(阿法骨化醇0.5μg,qd)、治疗组(阿法骨化醇0.5μg,qd+健骨丸5 g,bid),观察患者临床表现,监测血钙、磷及骨密度两年。结果治疗1年时,中药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明显;第2年时中药治疗组的跟骨骨密度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血钙、血磷由于自身代谢及合理饮食改变不明显。结论中药制剂健骨丸对骨质疏松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健骨丸 阿法骨化醇 骨密度 补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分析的芪葵颗粒化学成分系统筛选与识别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长印 陆明霞 +3 位作者 廖健城 黄莉吉 居文政 邹建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9,共13页
目的系统定性表征芪葵颗粒(黄芪、制首乌、黄蜀葵花)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联用分析方法对芪葵颗粒水提液进行分离检测,获取正、负离子模式下的原始分析数据;借助AB Sciex PeakVie... 目的系统定性表征芪葵颗粒(黄芪、制首乌、黄蜀葵花)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联用分析方法对芪葵颗粒水提液进行分离检测,获取正、负离子模式下的原始分析数据;借助AB Sciex PeakView软件,综合采用靶向和非靶向的筛选方法,对获得的原始分析数据进行处理,系统筛选鉴定芪葵颗粒中的化学成分;以不少于2个准分子离子的同时出现,排除碎片离子的干扰,锁定筛选所得目标化合物;依据准分子离子及特征二级子离子质谱信息,结合标准品比对,并参考数据库搜索匹配和文献数据比对,对锁定的化合物进行鉴定或合理归属。结果从芪葵颗粒中共筛选出89个化合物,鉴定出71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45个,皂苷类14个,蒽醌类4个,二苯乙烯苷类3个,多糖类2个,有机酸类3个。鉴定结果表明羟基化、糖基化、葡萄糖醛酸化、乙酰化、甲基化、丙二酰化等多种转化反应参与了芪葵颗粒多样化学成分的形成。结论基于UPLC-QTOF-MS/MS靶向和非靶向相结合的筛选鉴定方法可快速全面表征芪葵颗粒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涉及的转化反应,为深入探讨芪葵颗粒的质量控制、组方优化和药效物质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葵颗粒 UPLC-QTOF-MS/MS 系统筛选 成分鉴定 黄芪 制首乌 黄蜀葵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