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肾活血清利复方对HK2细胞TEMT过程中波形蛋白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孙伟 孙世竹 +2 位作者 赖仁胜 朱萱萱 刘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2期152-153,I0004,共3页
目的:利用人肾小管近端上皮细胞株(HK2),通过含药血清观察益肾清利活血复方对HK-2细胞株转分化过程中间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采取血清... 目的:利用人肾小管近端上皮细胞株(HK2),通过含药血清观察益肾清利活血复方对HK-2细胞株转分化过程中间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采取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以TGF-β1为诱导剂,与含药血清孵育后,观察HK-2细胞波形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HK2细胞经TGF-β作用48h后,失去原来形态,表现为不规则的多脚形态;并可见大量的波形蛋白表达。中药低、高剂量组对波形蛋白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优于苯那普利组。结论:益肾活血清利复方能显著下调HK2细胞波形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对HK2细胞EMT过程具有阻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近端上皮细胞 益肾清利活血复方 波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对中药皂苷类成分的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夏小燕 居文政 谈恒山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6-98,共3页
皂苷类成分主要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保肝、抗病毒、抗炎抗过敏等药理作用,特别是抗肿瘤作用,有巨大的开发前景。由于皂苷类成分在肠道内难以吸收,生物利用度低,使其在肠道内与肠道菌群作用滞留时间长,在体内以原形物显示药... 皂苷类成分主要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保肝、抗病毒、抗炎抗过敏等药理作用,特别是抗肿瘤作用,有巨大的开发前景。由于皂苷类成分在肠道内难以吸收,生物利用度低,使其在肠道内与肠道菌群作用滞留时间长,在体内以原形物显示药理活性的可能性较小,需经肠道菌代谢后被水解,生成苷元而发挥其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皂苷类 药物代谢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分析的芪葵颗粒化学成分系统筛选与识别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长印 陆明霞 +3 位作者 廖健城 黄莉吉 居文政 邹建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9,共13页
目的系统定性表征芪葵颗粒(黄芪、制首乌、黄蜀葵花)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联用分析方法对芪葵颗粒水提液进行分离检测,获取正、负离子模式下的原始分析数据;借助AB Sciex PeakVie... 目的系统定性表征芪葵颗粒(黄芪、制首乌、黄蜀葵花)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联用分析方法对芪葵颗粒水提液进行分离检测,获取正、负离子模式下的原始分析数据;借助AB Sciex PeakView软件,综合采用靶向和非靶向的筛选方法,对获得的原始分析数据进行处理,系统筛选鉴定芪葵颗粒中的化学成分;以不少于2个准分子离子的同时出现,排除碎片离子的干扰,锁定筛选所得目标化合物;依据准分子离子及特征二级子离子质谱信息,结合标准品比对,并参考数据库搜索匹配和文献数据比对,对锁定的化合物进行鉴定或合理归属。结果从芪葵颗粒中共筛选出89个化合物,鉴定出71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45个,皂苷类14个,蒽醌类4个,二苯乙烯苷类3个,多糖类2个,有机酸类3个。鉴定结果表明羟基化、糖基化、葡萄糖醛酸化、乙酰化、甲基化、丙二酰化等多种转化反应参与了芪葵颗粒多样化学成分的形成。结论基于UPLC-QTOF-MS/MS靶向和非靶向相结合的筛选鉴定方法可快速全面表征芪葵颗粒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涉及的转化反应,为深入探讨芪葵颗粒的质量控制、组方优化和药效物质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葵颗粒 UPLC-QTOF-MS/MS 系统筛选 成分鉴定 黄芪 制首乌 黄蜀葵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