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现状、优势及策略
1
作者 袁伟琛 周红光 +3 位作者 李文婷 李黎 李沐涵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7-720,共14页
总结古今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研究现状,指出中医药防治肿瘤具有立足整体观和倡导治未病的认识优势。提出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策略:要明确在肿瘤不同分期中的主导或辅助治疗作用,发扬特长优势;寻找肿瘤辨治的优劣势人群特征和微观标志... 总结古今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研究现状,指出中医药防治肿瘤具有立足整体观和倡导治未病的认识优势。提出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策略:要明确在肿瘤不同分期中的主导或辅助治疗作用,发扬特长优势;寻找肿瘤辨治的优劣势人群特征和微观标志物,促进精准辨治;以把握核心病机为手段提高肿瘤整体辨治水平,保障临床疗效;将现代医学疗法因素纳入中医肿瘤辨治体系,以期截断病势;在四位一体整体辨证观基础上加用中医心理干预,实现形神同调;通过多法并用完善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养生保健体系,促进疾病向愈。以此不断提高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临床疗效,真正实现中医药防治肿瘤、造福全人类的伟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恶性肿瘤 癌毒 现状 优势 策略 整体观 治未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复发的核心病机及防治策略
2
作者 耿雪尘 张钦畅 +1 位作者 李柳 程海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1-566,共6页
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后复发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复发有据可循,但其临床辨治尚缺乏核心病机理论的指导。论文对恶性肿瘤复发病机古今述要进行回顾,基于癌毒病机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初步归纳恶性肿瘤复... 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后复发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复发有据可循,但其临床辨治尚缺乏核心病机理论的指导。论文对恶性肿瘤复发病机古今述要进行回顾,基于癌毒病机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初步归纳恶性肿瘤复发的核心病机包括“正气亏虚,余毒复燃”和“痰瘀蕴结,癌毒复萌”两个方面,提出以扶正固本为根本,重在脾肾同调,内束邪毒;化痰祛瘀,重在宣达疏逐,兼清遗邪;抗癌解毒,重在明辨位、性,分类用药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毒病机理论 恶性肿瘤 复发 核心病机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系统综述/Meta分析的现状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陶李蕙苹 沈政洁 +2 位作者 李柳 沈卫星 程海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126-3130,共5页
目的:了解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系统综述/Meta分析的现状,评价其方法学质量。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论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各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8月。根据研究目的提取相关信息... 目的:了解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系统综述/Meta分析的现状,评价其方法学质量。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论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各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8月。根据研究目的提取相关信息,将发表年份、期刊、作者地区、作者数、发表篇数、肿瘤分类、干预措施、文献的方法学质量(AMSTAR)作为结局指标。结果:最终纳入288篇符合标准的文献,2008年—2016年间发文量呈快速递增趋势;除会议、学位论文外的221篇文献发表在125种期刊上;作者分布于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篇文献作者数在1~11人不等;涉及的恶性肿瘤类别按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共15种;干预措施为药物者274篇(占94.8%),中药注射剂130篇(占45.0%);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多数文献质量中等,且与发表时间无关(P=0.426)。结论:国内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系统综述/Meta分析的文献总量较高,但总体质量欠佳,今后需努力完善中医领域中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强调规范的系统评价流程。在保持中医药诊疗特点的同时,参照循证医学评价方法,加快中医肿瘤临床诊疗体系的构建,推动中医肿瘤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恶性肿瘤 系统综述 META分析 现状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夏玲 惠逸帆 +2 位作者 范旻旻 肖君 程海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0-494,共5页
本文参阅了近5年来有关中医药防治结直肠腺瘤方面的相关文献,从中医病因病机、体质辨识、辨证论治、临床研究、药理研究等方面对结直肠腺瘤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发现结直肠腺瘤的主要病机为脾气亏虚,湿热痰瘀互结,阳虚质、气虚质、... 本文参阅了近5年来有关中医药防治结直肠腺瘤方面的相关文献,从中医病因病机、体质辨识、辨证论治、临床研究、药理研究等方面对结直肠腺瘤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发现结直肠腺瘤的主要病机为脾气亏虚,湿热痰瘀互结,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人群易感,临床主要证型为湿郁肠腑证、脾虚湿热证、痰湿瘀阻证、痰湿瘀毒证、肝郁脾虚证等。中医药在防治腺瘤复发和癌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何规范地运用中医药防治结直肠腺瘤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中医药 防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生物学:未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要战略资源和竞争热点 被引量:5
5
作者 陆茵 韦忠红 +1 位作者 邹伟 宋梦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1-336,共6页
中医药现代化在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障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科学领域研究中的应用(包括蛋白结构解析、新药研发等),或许可以为突破制约中医药现代化的障碍带来新的研究思路和策略。中医药临床数据及研... 中医药现代化在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障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科学领域研究中的应用(包括蛋白结构解析、新药研发等),或许可以为突破制约中医药现代化的障碍带来新的研究思路和策略。中医药临床数据及研究数据的不断积累,也为开展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的融合研究提供了基础。该文分析了人工智能助力中医药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大家学术思想传承与创新、中医证候治则治法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中药物质基础及起效机制等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的推动作用,这可能是未来中医药现代化的战略资源和竞争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物学 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黑箱 功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述评 被引量:5
6
作者 程海波 沈卫星 +1 位作者 吴勉华 孙东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1-404,共4页
转化医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理念及实践模式,代表的是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要求,其倡导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双向快速转化。就中医药学与转化医学的相互关系,中药复方在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并围绕如何... 转化医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理念及实践模式,代表的是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要求,其倡导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双向快速转化。就中医药学与转化医学的相互关系,中药复方在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并围绕如何服务临床转化,提出中药复方基础研究的思路与策略的重点在于中医理论的创新、临床有效药物的开发、疾病防治新机制的发现、复方配伍的机理和规律的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中药复方 现状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在抗肿瘤药物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璘 邱蓉丽 +2 位作者 魏凯峰 程海波 孙东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1-566,共6页
斑马鱼作为独具特点的新兴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人类多种疾病的研究。斑马鱼具有发育迅速、基因组与哺乳类动物高度同源、基因编辑操作简便和成本低廉等优势,目前已成为肿瘤研究不可或缺的模式动物之一。本文对斑马鱼抗肿瘤药物和临床治... 斑马鱼作为独具特点的新兴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人类多种疾病的研究。斑马鱼具有发育迅速、基因组与哺乳类动物高度同源、基因编辑操作简便和成本低廉等优势,目前已成为肿瘤研究不可或缺的模式动物之一。本文对斑马鱼抗肿瘤药物和临床治疗肿瘤研究的应用特点进行概述,以期为斑马鱼在抗肿瘤药物筛选、药物效应、毒副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等方面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抗肿瘤 药物 筛选 耐药性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周仲瑛辨治肺癌的中医药本体构建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松 李正钧 +4 位作者 杨涛 叶放 李柳 胡晨骏 胡孔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5-501,共7页
目的构建国医大师周仲瑛辨治肺癌的中医药本体,实现中医药肺癌领域知识的共享和推理。方法以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肺癌门诊医案为知识源,采用protégé5.5.0工具,以OWL为本体的描述语言,借鉴“七步法”构建国医大师周仲瑛教... 目的构建国医大师周仲瑛辨治肺癌的中医药本体,实现中医药肺癌领域知识的共享和推理。方法以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肺癌门诊医案为知识源,采用protégé5.5.0工具,以OWL为本体的描述语言,借鉴“七步法”构建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肺癌领域本体,实现肺癌中医诊疗知识表示和领域建模。结果肺癌中医药本体较为全面展示周仲瑛教授病机辨证知识体系,共有类74个,实例206个,对象属性8个,数据属性5个,为从概念层次上掌握周仲瑛教授病机辨治肺癌知识体系奠定基础。结论本体的构建对肺癌的中医诊疗经验的知识表示、知识共享、未来知识库及知识图谱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肺癌 本体 知识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放射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青峰 李文婷 +1 位作者 李沐涵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5-920,共6页
放射性肺损伤(RILI)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中医药干预能减少RILI发生率及减轻严重程度,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ILI临床研究量多,而实验研究量少且缺乏系统综述。通过整理和总结目前中医药干预RILI实验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 放射性肺损伤(RILI)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中医药干预能减少RILI发生率及减轻严重程度,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ILI临床研究量多,而实验研究量少且缺乏系统综述。通过整理和总结目前中医药干预RILI实验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从靶细胞、免疫平衡、炎症因子、纤维化因子4个方面展开综述,探讨中医药干预RILI的机制,以期为RILI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放射性肺损伤 作用机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肺转移前微环境形成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鸿宽 陶睿智 +4 位作者 王爱云 吴媛媛 李晓曼 韦忠红 陆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75-979,共5页
乳腺癌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临床上大部分乳腺癌患者往往因发生远端转移而死亡。在转移这一复杂的级联反应过程中,转移前微环境(PMN)的形成近年来被认为在肿瘤发生远端转移过程中至关重要。原发部位的肿瘤通过分泌肿瘤来源的分... 乳腺癌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临床上大部分乳腺癌患者往往因发生远端转移而死亡。在转移这一复杂的级联反应过程中,转移前微环境(PMN)的形成近年来被认为在肿瘤发生远端转移过程中至关重要。原发部位的肿瘤通过分泌肿瘤来源的分泌因子(TDSF)、细胞外囊泡(EV)等至转移靶器官,从而改变靶器官的微环境以适应之后的肿瘤远端转移。乳腺癌是一种具有多器官转移倾向性的癌症,近年来,大量研究揭示了乳腺癌PMN形成机制,并表明抑制乳腺癌PMN的形成过程能够减少乳腺癌转移。中医药多靶点,多成分的作用特点目前已被报道可以有效干预PMN形成。该文综述了乳腺癌肺PMN形成的机制以及中医药干预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转移 转移前微环境(PMN) 机制 中医药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知识图谱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2
11
作者 王松 李正钧 +1 位作者 杨涛 胡孔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2-278,共7页
知识图谱研究在中医药领域迅速发展,已经应用于中医药的基础理论、临床辅助、方剂用药等多个方面。对知识图谱的概念、关键技术及中医药知识图谱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中医药知识图谱研究面临的问题,包括中医术语标准统一问题、知识图... 知识图谱研究在中医药领域迅速发展,已经应用于中医药的基础理论、临床辅助、方剂用药等多个方面。对知识图谱的概念、关键技术及中医药知识图谱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中医药知识图谱研究面临的问题,包括中医术语标准统一问题、知识图谱模式层构建问题、中医知识融合技术规范问题、推理方法设计和选择问题等,并对中医药知识图谱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中医药知识图谱研究应切实解决中医临床中的实际问题,要结合中医药体系自身特点,加强对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和技术的探索,研究如何能够更加精准地建模中医药知识,为实现辅助决策、智能问答等服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知识图谱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地参连方调节肠道菌群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型转换发挥抗结直肠癌效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洪立 陈海彬 +3 位作者 庄育培 邱雯莉 梁雨薇 周红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2-455,共14页
目的探究补地参连方对结直肠癌(CRC)小鼠肠道菌群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表型转换的调节作用。方法4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奥沙利铂)组、补地参连方高剂量组、补地参连方低剂量组,每组8只。通过皮下注射CT2... 目的探究补地参连方对结直肠癌(CRC)小鼠肠道菌群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表型转换的调节作用。方法4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奥沙利铂)组、补地参连方高剂量组、补地参连方低剂量组,每组8只。通过皮下注射CT26细胞构建CRC荷瘤模型。此外,取1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补地参连方粪菌移植组(BFMT)以及模型粪菌移植组(MFMT),每组5只,通过四联抗生素混合溶液清除小鼠肠道定植菌,然后通过皮下注射CT26细胞构建伪无菌CRC荷瘤小鼠。收集上述模型组和补地参连方高剂量组的小鼠粪便用于制备粪菌液。BFMT组灌胃补地参连方高剂量治疗后CRC小鼠的粪菌液,MFMT组灌胃模型组CRC小鼠的粪菌液。观察记录小鼠肿瘤体积变化,HE染色评估小鼠肿瘤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并通过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丰度和结构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染色评估肿瘤组织中M1/M2型TAMs的比例,ELISA法检测肿瘤组织中TNF-α和IL-10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补地参连方高、低剂量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均生长缓慢(P<0.01)。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补地参连方各给药组肿瘤组织均出现坏死灶,且病理性核分裂象减少。16S rRNA测序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补地参连方高剂量组的Chao1、ACE无统计学意义,而PCoA分析显示,空白组与模型组之间的菌群落结构明显不同,补地参连方组CRC小鼠的菌群结构更接近空白组,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中Muribaculaceae、Muribaculum、Alloprevotella、Prevotellaceae_UCG-001的比例均明显减少,而模型组中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Bacteroides、Helicobacter的比例均明显增加。而在给予CRC小鼠补地参连方后,可以观察到部分小鼠的群落结构向空白组小鼠的水平恢复。转录测序发现上调基因所涉及的生物学过程(BP)中Negative regulation of macrophage migration最为显著,揭示了补地参连方可以减少巨噬细胞的迁移。此外,与模型组比较,补地参连方组肿瘤组织中TAMs比例明显降低(P<0.001),M1型TAMs比例则明显升高(P<0.0001),M2型TAMs比例明显降低(P<0.05)。免疫荧光则显示出与流式细胞术相同的趋势。补地参连方组肿瘤组织中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01),IL-10含量明显降低(P<0.001)。另一方面,与MFMT比较,BFMT组的肿瘤体积生长缓慢(P<0.0001)。HE染色显示BFMT组肿瘤组织内坏死面积增多,细胞排列变稀疏,病理性核分裂象减少。与MFMT组比较,BFMT组肿瘤组织中TAMs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1),而BFMT组肿瘤组织中M1型TAMs细胞比例增加(P<0.0001),M2型TAMs细胞比例降低(P<0.01),免疫荧光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补地参连方粪菌移植可以促进TAMs从M2型向M1型转换,减少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结论补地参连方可以改善CRC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并且可以通过减少TAMs的肿瘤浸润水平和调节TAMs的表型转换来发挥抗CRC作用,且二者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结直肠癌 补地参连方 癌毒 温滋解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火周流理论探讨温滋解毒法辨治恶性肿瘤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雨甜 周红光 +4 位作者 李浩 戴心妍 邵焱 杨欢 袁伟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7-575,共9页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构建人体相火周流的理论模型。提出癌毒是引发相火妄动、阻碍相火周流的关键因素,相火妄动、周流不畅是癌毒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运用温滋解毒法治疗肿瘤,起到温滋同用、阴阳并调、消解癌毒的...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构建人体相火周流的理论模型。提出癌毒是引发相火妄动、阻碍相火周流的关键因素,相火妄动、周流不畅是癌毒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运用温滋解毒法治疗肿瘤,起到温滋同用、阴阳并调、消解癌毒的重要作用。温法、滋法、解毒法联用能促进相火归位,使人体生化有源,为中医辨治寒毒为主或寒热错杂型的肿瘤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火理论 相火妄动 相火周流 癌毒理论 一气周流 温滋解毒法 扶正祛邪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查永嫱 孙东东 潘立群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67-770,共4页
食管癌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手术及放化疗为食管癌的主要方式。中医药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及放化疗产生的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改善症状,增效减毒,提高患者免疫力及生活质量等优势。综述了中西医对食管癌术后的认识及治疗现状,重点对中... 食管癌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手术及放化疗为食管癌的主要方式。中医药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及放化疗产生的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改善症状,增效减毒,提高患者免疫力及生活质量等优势。综述了中西医对食管癌术后的认识及治疗现状,重点对中医药治疗食管癌术后并发症、术后综合治疗及术后康复3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食管癌术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食管癌术后 术后并发症 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预防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5
作者 耿雪尘 程海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270-3275,共6页
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显示中医药在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预防方面有着良好疗效。本文从临床研究入手,针对疾病不同分期,从结直肠癌术后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及中医药预防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临床... 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显示中医药在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预防方面有着良好疗效。本文从临床研究入手,针对疾病不同分期,从结直肠癌术后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及中医药预防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临床试验研究两方面展开论述,发现问题并给出未来临床研究方向的建议。本文旨在为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中医药预防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把控好中医药在结直肠癌全过程防治中关键环节,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结直肠癌 复发转移 临床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匮要略》水气病探讨铂类化疗后水肿的中医证治
16
作者 孙昕 程海波 张晓春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19,共5页
基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诊疗思维体系,探讨肿瘤患者使用铂类化疗药物后机体出现不同程度水肿的中医辨治思路。铂类用药后寒毒伤阳,阳气亏虚,水停不化导致机体水肿,可从中医肾、脾阳气受损后气化不利,水气内停的角度进行思辨。从“... 基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诊疗思维体系,探讨肿瘤患者使用铂类化疗药物后机体出现不同程度水肿的中医辨治思路。铂类用药后寒毒伤阳,阳气亏虚,水停不化导致机体水肿,可从中医肾、脾阳气受损后气化不利,水气内停的角度进行思辨。从“水气病”立论,治疗上立足“温脾肾以助阳气,利小便以祛水邪”的治疗原则,运用扶正与祛邪并重的思维方法,注重温阳化气与利小便并重的治疗大法,随证处方,据症加减,为构建肿瘤患者使用铂类药物后机体水肿的中医辨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病 《金匮要略》 铂类药物 温阳利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神经网络在中医诊疗领域的应用思路探析
17
作者 张舒雅 杨涛 胡孔法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1,I0003,共5页
图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之一,具有处理图结构数据的强大能力。在中医诊疗领域,辨证论治涉及复杂的辨证推演、方药配伍等,表现为“病-证-症-方-药”之间的复杂联系,呈现显著的图结构特征。通过分析中医诊疗数据的图结构特征,讨论... 图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之一,具有处理图结构数据的强大能力。在中医诊疗领域,辨证论治涉及复杂的辨证推演、方药配伍等,表现为“病-证-症-方-药”之间的复杂联系,呈现显著的图结构特征。通过分析中医诊疗数据的图结构特征,讨论中医诊疗数据的图结构转化,以及中医诊疗图神经网络应用场景等,初步探析了图神经网络在中医药领域应用思路。将图神经网络用于中医诊疗领域,需要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应用场景进行建模,解决初始图构建、知识学习和特征学习等,进而为下游的证候预测、方药推荐等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疗 辅助诊疗 图神经网络 图结构数据 应用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癌毒病机理论浅谈鼻咽癌中医辨治
18
作者 郭天灏 王俊壹 +2 位作者 魏小曼 李柳 程海波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5,共4页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首倡“癌毒”学说,其弟子程海波教授带领团队不断丰富发展该学说,逐步构建形成癌毒病机理论体系,并进一步构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临床指导肿瘤辨证论治。文章基于癌毒病机理论探讨鼻咽癌的核心病机、病理因素...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首倡“癌毒”学说,其弟子程海波教授带领团队不断丰富发展该学说,逐步构建形成癌毒病机理论体系,并进一步构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临床指导肿瘤辨证论治。文章基于癌毒病机理论探讨鼻咽癌的核心病机、病理因素、治则治法等,提出鼻咽癌的核心病机是痰瘀热毒、气阴两虚,主要病理因素为热、痰、瘀、毒等,基本治则为祛邪解毒、扶正固本,常用治法包括化痰解毒、化瘀解毒、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等,并结合临床典型病案阐述临床实践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毒病机理论 鼻咽癌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活性成分及其协同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文婷 戴紫函 +2 位作者 程海波 周红光 吴勉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3期670-674,共5页
中草药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和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临床应用表明该中草药对恶性肿瘤和炎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研究论文,本文从活性成分以及抗肿瘤作用方面进行总结。... 中草药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和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临床应用表明该中草药对恶性肿瘤和炎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研究论文,本文从活性成分以及抗肿瘤作用方面进行总结。结果显示其抗肿瘤作用确切,抗肿瘤机制可能与多种分子机制相关,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活性成分 抗肿瘤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中医学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涛 任海燕 +2 位作者 周作建 朱学芳 胡孔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5-1290,共6页
中医学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医学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有望为中医学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提供强力动能。通过聚焦智能中医预警与诊断、智能中医治疗与康复、智能中医科研与教学三大方向,梳理人工智能赋... 中医学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医学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有望为中医学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提供强力动能。通过聚焦智能中医预警与诊断、智能中医治疗与康复、智能中医科研与教学三大方向,梳理人工智能赋能中医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在智能中医预警与诊断方面存在着中医理论本身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开放优质的大规模中医标注数据资源不足,智能方法设计缺乏中医理论及思维指导等问题;在智能中医治疗与康复方面,存在着反馈和调节机制尚未健全,多学科协同创新深度不足,技术安全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问题;在智能中医科研与教学方面,存在中医隐性知识的挖掘和阐释不足,中医专家思维的学习和模拟不足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为“人工智能+中医学”交叉学科领域研究开拓思路,为中医学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人工智能 高质量发展 问题与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