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茯苓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1
作者 沈玉萍 李军 贾晓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综述了2005年以来茯苓化学成分的研究情况,共计报道了从茯苓中分离得到的58个化合物,包括萜类37个、甾体类2个、多糖类11个、蛋白质1个和7个其它类别化合物。认为茯苓的化学成分研究以三萜类、多糖类化合物为主导;同时茯苓中活性蛋白质... 综述了2005年以来茯苓化学成分的研究情况,共计报道了从茯苓中分离得到的58个化合物,包括萜类37个、甾体类2个、多糖类11个、蛋白质1个和7个其它类别化合物。认为茯苓的化学成分研究以三萜类、多糖类化合物为主导;同时茯苓中活性蛋白质的研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方向。另外建议将三萜单体和总多糖联合作为茯苓的含量测定指标,并需对其相应的测定方法进行建立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化学成分 茯苓三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赛北紫堇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惟思 汪晶 +5 位作者 杨忠辉 项欠本 索果佳 曹鹏 黄一平 彭毛才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1期116-119,共4页
目的建立藏药赛北紫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原阿片碱为对照品,测定10批赛北紫堇样品,并对其水分、灰分和浸出物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X-BridgeC18(250.0mm×4.6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三乙胺醋酸溶液(20∶... 目的建立藏药赛北紫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原阿片碱为对照品,测定10批赛北紫堇样品,并对其水分、灰分和浸出物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X-BridgeC18(250.0mm×4.6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三乙胺醋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对赛北紫堇中原阿片碱进行含量测定;同时建立指纹图谱,计算相似度。结果10批赛北紫堇药材的薄层色谱图有一个特征斑点。原阿片碱在质量浓度11.71~585.8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4%,RSD为2.75%。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分析,确立14个共有特征峰,相似度达到0.9以上。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赛北紫堇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赛北紫堇 原阿片碱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斑马鱼模型研究补骨脂肝损伤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9
3
作者 吴豪 宋捷 +4 位作者 仲青香 韦英杰 封亮 汪晶 贾晓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采用斑马鱼模型探究补骨脂提取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根据斑马鱼幼鱼在不同浓度的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中的存活数和死亡数,计算出幼鱼死亡率初步评估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毒性大小。药浴后的斑马鱼幼鱼进行组织匀浆,通过生化... 目的采用斑马鱼模型探究补骨脂提取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根据斑马鱼幼鱼在不同浓度的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中的存活数和死亡数,计算出幼鱼死亡率初步评估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毒性大小。药浴后的斑马鱼幼鱼进行组织匀浆,通过生化仪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酶活。斑马鱼成鱼给药24h后冰浴处死,进行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成鱼肝脏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1)以及微粒体甘油三脂转移蛋白(MTP)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补骨脂药浴组的斑马鱼幼鱼在2dpf时出现死亡。并且补骨脂对幼鱼的毒性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相同浓度下,醇提`物的毒性大于水提物。HE染色结果可观察到补骨脂醇提和水提给药组的成鱼中肝脏发生脂变,同时给药组的斑马鱼幼鱼匀浆组织液中ALT,AST和LDH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通过qPCR实验发现,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给药组的斑马鱼肝脏中SREBP-1c,FAS,ACC1的表达升高,MTP的表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qPCR结果一致。结论浓度为300μg/mL和600μg/mL的补骨脂水提物和浓度为40μg/mL和80μg/mL的补骨脂醇提物药浴给药48h会导致斑马鱼的肝脏产生病变,甚至死亡,且机制可能与肝脂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补骨脂 肝脂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硫磺熏蒸前后HPLC特征色谱图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平 蒋俊 +4 位作者 汤坚 汪华君 顾丽亚 李昊天 贾晓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85-87,共3页
目的对比硫磺熏蒸前后生姜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构差异,探讨硫磺熏蒸对生姜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ZORBAX SB-C18柱(4.6 mm×150 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柱温25℃,检测波... 目的对比硫磺熏蒸前后生姜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构差异,探讨硫磺熏蒸对生姜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ZORBAX SB-C18柱(4.6 mm×150 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建立硫磺熏蒸前后生姜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对硫磺熏蒸前后的HPLC图谱进行成分分析,并采用外标法对活性成分6-姜酚进行定量检测。结果经过比较3批生姜硫熏品与3批生姜非硫熏品的指纹图谱,建立了17个共有色谱峰,3号色谱峰的峰面积下降了50.68%,10号峰下降了64.41%,11号峰下降了67.68%,17号下降了21.23%。主要活性成分6-姜酚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生姜经过硫磺熏蒸后,其化学成分组成结构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均发生改变,其安全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硫磺熏蒸 6-姜酚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灵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丁妍 丁敏 +4 位作者 贾晓斌 张勇妹 郭贵宾 孙锐 林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康复灵颗粒可用于治疗辐射损伤,但其质量标准并未建立,文中旨在建立康复灵颗粒的质量标准,以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芪、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xt... 目的康复灵颗粒可用于治疗辐射损伤,但其质量标准并未建立,文中旨在建立康复灵颗粒的质量标准,以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芪、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xtend-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85%磷酸水(17∶83),检测波长:320 nm;流速:1.0 m L/min;柱温:35℃。结果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芪、当归时,供试品的色谱图中,与对照品色谱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为0.030 6~0.612 0 mg/m L,R2=0.999;稳定性试验RSD为2.17%;精密度试验RSD为1.89%;重复性试验RSD为1.5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6%。阿魏酸的线性范围为0.24~4.80μg/m L,R2=0.999;稳定性试验RSD为1.37%;精密度试验RSD为0.83%;重复性试验RSD为1.1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9%。暂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每克含黄芪甲苷(C41H68O14)不得少于0.19mg,阿魏酸(C10H10O4)不得少于0.08 mg。结论文中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康复灵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灵颗粒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粉化对姜黄色素粉体学性质及溶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仝萌 于翔羽 +3 位作者 李淑坤 胡子奇 汪晶 舒娈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1-236,共6页
目的针对姜黄色素进行微粉化处理,系统考察分析微粉化对姜黄色素粉体学性质及溶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温行星球磨机制备4种不同粒径的姜黄色素粉末,通过扫描电镜法(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等方法分析比较姜... 目的针对姜黄色素进行微粉化处理,系统考察分析微粉化对姜黄色素粉体学性质及溶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温行星球磨机制备4种不同粒径的姜黄色素粉末,通过扫描电镜法(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等方法分析比较姜黄色素普通粉和微粉的微观区别,测定其粉体学参数,考察其溶出度的区别,同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经过微粉化后,姜黄色素粉末的粒径逐渐减小,微粉化对姜黄色素的熔点及吸湿性无显著影响,但是微粉的压缩度却逐渐增加,休止角增大,微粉更易出现团聚现象;在pH1.2及pH6.8溶出介质中,微粉化后的姜黄色素中姜黄素及去甲氧基姜黄素溶出速率及累计溶出率均明显提升,与粒径大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粒径微粉在3个月加速稳定性条件下溶出率略有降低。结论微粉化技术对于改善姜黄色素性质,促进姜黄色素吸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色素 微粉化 粉体学性质 溶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瑙膏质量标准研究
7
作者 李筱婧 韦英杰 +4 位作者 汪晶 许欢 黄一平 江阿古丽·艾山 陈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1期133-136,F0004,共5页
目的建立玛瑙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五灵脂、延胡索、大黄、补骨脂、三七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延胡索乙素进行含量测定,以乙腈-0.1%磷酸三乙胺体系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 目的建立玛瑙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五灵脂、延胡索、大黄、补骨脂、三七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延胡索乙素进行含量测定,以乙腈-0.1%磷酸三乙胺体系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结果薄层色谱法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延胡索乙素在2.022~20.22μg/mL(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7%(RSD=2.39%)。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玛瑙膏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瑙膏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延胡索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制备系统联合自动纯化系统制备淫羊藿中的朝藿定A、B、C对照品 被引量:5
8
作者 崔莉 孙娥 +2 位作者 王静静 贾晓斌 吴伏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采用中压制备系统联合自动纯化系统从淫羊藿原药材中分离制备朝藿定A、B、C 3种成分。方法淫羊藿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粗分离获得相应的组分后,利用中压制备系统联合自动纯化系统完成精制纯化。结果从4.5kg淫羊藿原药材(总黄酮含量... 目的采用中压制备系统联合自动纯化系统从淫羊藿原药材中分离制备朝藿定A、B、C 3种成分。方法淫羊藿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粗分离获得相应的组分后,利用中压制备系统联合自动纯化系统完成精制纯化。结果从4.5kg淫羊藿原药材(总黄酮含量约5%)中获得朝藿定A 2.4g、朝藿定B 14.8g和朝藿定C 1.7g,纯度均达到98%以上。结论此方法通过三步分离即可实现朝藿定A、B、C 3种成分的完全分离,具有高效快速、产品纯度高的特点,适于淫羊藿中朝藿定A、B、C系列对照品的规模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制备系统 自动纯化系统 朝藿定A 、B、 C 淫羊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丁妍 周向毅 +5 位作者 崔莉 陈海江 张勇妹 郭贵宾 孙锐 陈邦元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辐射可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文中旨在探讨灵芝多糖对受60Coγ射线损伤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为灵芝多糖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剂量60Coγ射线全身照射雌性小鼠,制成放射损伤动物模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 目的辐射可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文中旨在探讨灵芝多糖对受60Coγ射线损伤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为灵芝多糖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剂量60Coγ射线全身照射雌性小鼠,制成放射损伤动物模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灌胃对照组、辐射对照组、灵芝多糖高剂量保护组、灵芝多糖低剂量保护组。灵芝多糖保护组小鼠在照射前3 d及照射后,以不同剂量的灵芝多糖连续灌胃14 d。观察受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小鼠的30 d存活率及生存时间长短。同时,检测用药后外周血指标、脾指数、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束时,灵芝多糖组小鼠的30 d生存期[(23.7±6.8)、(28.3±5.9)d]显著高于辐射对照组[(18.3±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灵芝多糖组小鼠的外周血WBC[(2.89±0.67)×109/L、(2.77±0.72)×109/L]显著高于辐射对照组[(2.54±0.63)×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灵芝多糖组PLT数[(487.20±165.77)×109/L、(716.36±223.44)×109/L]显著高于辐射对照组[(387.45±154.2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芝多糖高剂量组脾指数显著高于辐射对照组[(0.005 4±0.002 1)vs(0.003 2±0.000 7),P<0.05)];灵芝多糖组小鼠的血清SOD含量[(401.27±35.26)、(369.02±29.70)U/m L]明显高于辐射对照组[(311.32±23.71)U/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芝多糖具有较强的抗辐射作用,能显著提高受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小鼠的存活率,降低辐射对小鼠外周血WBC和PLT的损伤作用,并提高SOD活性,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辐射损伤 辐射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