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茯苓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1
作者 沈玉萍 李军 贾晓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综述了2005年以来茯苓化学成分的研究情况,共计报道了从茯苓中分离得到的58个化合物,包括萜类37个、甾体类2个、多糖类11个、蛋白质1个和7个其它类别化合物。认为茯苓的化学成分研究以三萜类、多糖类化合物为主导;同时茯苓中活性蛋白质... 综述了2005年以来茯苓化学成分的研究情况,共计报道了从茯苓中分离得到的58个化合物,包括萜类37个、甾体类2个、多糖类11个、蛋白质1个和7个其它类别化合物。认为茯苓的化学成分研究以三萜类、多糖类化合物为主导;同时茯苓中活性蛋白质的研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方向。另外建议将三萜单体和总多糖联合作为茯苓的含量测定指标,并需对其相应的测定方法进行建立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化学成分 茯苓三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黄酮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贾晓斌 钱浅 +1 位作者 孙娥 崔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93-2197,共5页
淫羊藿为我国临床常用补益中药,在心血管和癌症的治疗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本文从淫羊藿的单一成分、提取液以及复方药三个方面首次对淫羊藿黄酮代谢产物研究和药物动力学模型研究的研究近况进行总结,分析淫羊藿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问题以及... 淫羊藿为我国临床常用补益中药,在心血管和癌症的治疗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本文从淫羊藿的单一成分、提取液以及复方药三个方面首次对淫羊藿黄酮代谢产物研究和药物动力学模型研究的研究近况进行总结,分析淫羊藿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黄酮 药代动力学 补益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斑马鱼模型研究补骨脂肝损伤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0
3
作者 吴豪 宋捷 +4 位作者 仲青香 韦英杰 封亮 汪晶 贾晓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采用斑马鱼模型探究补骨脂提取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根据斑马鱼幼鱼在不同浓度的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中的存活数和死亡数,计算出幼鱼死亡率初步评估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毒性大小。药浴后的斑马鱼幼鱼进行组织匀浆,通过生化... 目的采用斑马鱼模型探究补骨脂提取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根据斑马鱼幼鱼在不同浓度的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中的存活数和死亡数,计算出幼鱼死亡率初步评估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毒性大小。药浴后的斑马鱼幼鱼进行组织匀浆,通过生化仪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酶活。斑马鱼成鱼给药24h后冰浴处死,进行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成鱼肝脏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1)以及微粒体甘油三脂转移蛋白(MTP)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补骨脂药浴组的斑马鱼幼鱼在2dpf时出现死亡。并且补骨脂对幼鱼的毒性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相同浓度下,醇提`物的毒性大于水提物。HE染色结果可观察到补骨脂醇提和水提给药组的成鱼中肝脏发生脂变,同时给药组的斑马鱼幼鱼匀浆组织液中ALT,AST和LDH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通过qPCR实验发现,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给药组的斑马鱼肝脏中SREBP-1c,FAS,ACC1的表达升高,MTP的表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qPCR结果一致。结论浓度为300μg/mL和600μg/mL的补骨脂水提物和浓度为40μg/mL和80μg/mL的补骨脂醇提物药浴给药48h会导致斑马鱼的肝脏产生病变,甚至死亡,且机制可能与肝脂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补骨脂 肝脂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评价微乳提取灵芝有效组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贺俊杰 陈彦 +2 位作者 杜萌 曹伟 袁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9-482,共4页
目的探索以微乳为溶剂同时提取灵芝中灵芝三萜和多糖的可行性。方法以灵芝酸A、灵芝三萜、灵芝多糖及固形物含有量为指标,比较微乳回流、微乳温浸、微乳超声、乙醇回流及水煎煮对于灵芝中灵芝三萜和灵芝多糖的提取效率。结果用微乳作为... 目的探索以微乳为溶剂同时提取灵芝中灵芝三萜和多糖的可行性。方法以灵芝酸A、灵芝三萜、灵芝多糖及固形物含有量为指标,比较微乳回流、微乳温浸、微乳超声、乙醇回流及水煎煮对于灵芝中灵芝三萜和灵芝多糖的提取效率。结果用微乳作为溶剂提取灵芝,可同时提取灵芝中的脂溶性三萜组分及水溶性多糖组分,且微乳温浸法及微乳超声法较佳。微乳超声提取液中三萜的含有量相当于乙醇回流液的96.43%,多糖的含有量相当于水煎煮液的77.63%;微乳温浸提取液中三萜的含有量相当于乙醇回流液的80.96%,多糖的含有量相当于水煎煮液的85.36%。结论微乳可同时提取灵芝中脂溶性和水溶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 提取 灵芝 灵芝酸A 总三萜 总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酰富马酸钠应用于当归提取液喷雾干燥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宁青 蒋艳荣 +1 位作者 张振海 贾晓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24-1426,共3页
目的研究硬脂酰富马酸钠在当归提取液喷雾干燥中的应用特性。方法在当归水提液中添加硬脂酰富马酸钠,进行共喷雾干燥研究,考察不同用量硬脂酰富马酸钠的抗粘壁效果及共喷雾粉体流动性、粒径分布和有效成分阿魏酸的溶出度。结果硬脂酰富... 目的研究硬脂酰富马酸钠在当归提取液喷雾干燥中的应用特性。方法在当归水提液中添加硬脂酰富马酸钠,进行共喷雾干燥研究,考察不同用量硬脂酰富马酸钠的抗粘壁效果及共喷雾粉体流动性、粒径分布和有效成分阿魏酸的溶出度。结果硬脂酰富马酸钠抗粘壁效果显著,共喷雾粉体流动性提高、粒径增大、阿魏酸体外溶出度无明显变化。结论硬脂酰富马酸钠应用于中药提取液喷雾干燥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酰富马酸钠 喷雾干燥 流动性 体外溶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包衣颗粒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振海 贾晓斌 +1 位作者 陈彦 吕慧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04-1806,共3页
目的考察丹皮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包衣颗粒的稳定性。方法以丹皮酚含有量为考察指标,对颗粒进行高温、高湿度和强光照射试验。结果在热、湿、光等因素影响下,颗粒中丹皮酚含有量降低较少,而丹皮酚混合物的含有量大幅度下降。结论颗粒中... 目的考察丹皮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包衣颗粒的稳定性。方法以丹皮酚含有量为考察指标,对颗粒进行高温、高湿度和强光照射试验。结果在热、湿、光等因素影响下,颗粒中丹皮酚含有量降低较少,而丹皮酚混合物的含有量大幅度下降。结论颗粒中的丹皮酚的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颗粒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与脱氧胆酸钠分子自组装胶束的形成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贺俊杰 张振海 陈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1-946,共6页
目的研究甘草酸与脱氧胆酸钠分子自组装胶束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粒径、PDI和Zeta电位为指标,考察了甘草酸与脱氧胆酸钠分子自组装胶束形成的最佳摩尔比,考察了不同温度、不同pH等条件下胶束的稳定性;运用扫描电镜法、差示扫描量... 目的研究甘草酸与脱氧胆酸钠分子自组装胶束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粒径、PDI和Zeta电位为指标,考察了甘草酸与脱氧胆酸钠分子自组装胶束形成的最佳摩尔比,考察了不同温度、不同pH等条件下胶束的稳定性;运用扫描电镜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分析方法对胶束的物相进行表征,并应用HPLC法测定胶束溶液中甘草酸的量。结果当甘草酸与脱氧胆酸钠分子的摩尔比为1∶2时,所形成的胶束的载药量质量分数为49.30%,平均粒径为(103.6±2.9)nm,PDI为(0.059±0.002),Zeta电位为-(45.5±0.4)mV。该胶束在4~37℃温度范围内及pH2.0~5.5时稳定。结论本研究发现甘草酸与脱氧胆酸钠能够自组装形成胶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脱氧胆酸钠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粉化对姜黄色素粉体学性质及溶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仝萌 于翔羽 +3 位作者 李淑坤 胡子奇 汪晶 舒娈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1-236,共6页
目的针对姜黄色素进行微粉化处理,系统考察分析微粉化对姜黄色素粉体学性质及溶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温行星球磨机制备4种不同粒径的姜黄色素粉末,通过扫描电镜法(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等方法分析比较姜... 目的针对姜黄色素进行微粉化处理,系统考察分析微粉化对姜黄色素粉体学性质及溶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温行星球磨机制备4种不同粒径的姜黄色素粉末,通过扫描电镜法(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等方法分析比较姜黄色素普通粉和微粉的微观区别,测定其粉体学参数,考察其溶出度的区别,同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经过微粉化后,姜黄色素粉末的粒径逐渐减小,微粉化对姜黄色素的熔点及吸湿性无显著影响,但是微粉的压缩度却逐渐增加,休止角增大,微粉更易出现团聚现象;在pH1.2及pH6.8溶出介质中,微粉化后的姜黄色素中姜黄素及去甲氧基姜黄素溶出速率及累计溶出率均明显提升,与粒径大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粒径微粉在3个月加速稳定性条件下溶出率略有降低。结论微粉化技术对于改善姜黄色素性质,促进姜黄色素吸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色素 微粉化 粉体学性质 溶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制备系统联合自动纯化系统制备淫羊藿中的朝藿定A、B、C对照品 被引量:5
9
作者 崔莉 孙娥 +2 位作者 王静静 贾晓斌 吴伏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采用中压制备系统联合自动纯化系统从淫羊藿原药材中分离制备朝藿定A、B、C 3种成分。方法淫羊藿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粗分离获得相应的组分后,利用中压制备系统联合自动纯化系统完成精制纯化。结果从4.5kg淫羊藿原药材(总黄酮含量... 目的采用中压制备系统联合自动纯化系统从淫羊藿原药材中分离制备朝藿定A、B、C 3种成分。方法淫羊藿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粗分离获得相应的组分后,利用中压制备系统联合自动纯化系统完成精制纯化。结果从4.5kg淫羊藿原药材(总黄酮含量约5%)中获得朝藿定A 2.4g、朝藿定B 14.8g和朝藿定C 1.7g,纯度均达到98%以上。结论此方法通过三步分离即可实现朝藿定A、B、C 3种成分的完全分离,具有高效快速、产品纯度高的特点,适于淫羊藿中朝藿定A、B、C系列对照品的规模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制备系统 自动纯化系统 朝藿定A 、B、 C 淫羊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儿茶酸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家全 王慧 +2 位作者 李冬玉 翟小婷 朱粉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1-564,共4页
目的分析原儿茶酸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方法大鼠灌胃原儿茶酸-0.5%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后,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法分析该成分在大鼠血浆、尿液、胆汁、粪便中的代谢产物。结果在大鼠血浆、尿液、胆汁... 目的分析原儿茶酸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方法大鼠灌胃原儿茶酸-0.5%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后,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法分析该成分在大鼠血浆、尿液、胆汁、粪便中的代谢产物。结果在大鼠血浆、尿液、胆汁中,分别发现了9、4、1个原儿茶酸代谢产物,而粪便中未发现。结论原儿茶酸在大鼠体内吸收入血代谢,不经粪便原形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儿茶酸 代谢产物 血浆 尿液 胆汁 粪便 大鼠 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PDA-QTOF/MS分析肌注胆木注射液后大鼠血浆中的分布 被引量:5
11
作者 杜迎翔 殷蓉 +3 位作者 朱粉霞 徐金娣 贾晓斌 王慧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39-2344,共6页
目的分析并鉴定大鼠肌肉注射胆木注射液后的主要入血的成分,初步探究其药效物质。方法采用UPLCPDA-QTOF/MS分析空白血浆、含胆木注射液血浆、胆木注射液和对照品,对比图谱中色谱峰保留时间以及离子碎片信息,解析成分的归属。结果以胆木... 目的分析并鉴定大鼠肌肉注射胆木注射液后的主要入血的成分,初步探究其药效物质。方法采用UPLCPDA-QTOF/MS分析空白血浆、含胆木注射液血浆、胆木注射液和对照品,对比图谱中色谱峰保留时间以及离子碎片信息,解析成分的归属。结果以胆木注射液11个化学成分为参照,从大鼠血浆中鉴定了8个原形入血成分,分别是naucleamide A-10-O-β-D-glucopyranoside、短小蛇根草苷、3-表短小蛇根草苷、3α,5α-tetrahydrodeoxycordifoline lactam、naucleoxoside A、naucleoxoside B、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喜果苷。结论 8个入血成分均为生物碱类成分,提示生物碱是胆木注射液可能的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木注射液 胆木 大鼠血浆 UPLC-PDA-QTOF/MS 药效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法同时测定炒苍耳子配方颗粒中5种酚酸类成分 被引量:6
12
作者 秦泗涟 马利华 +3 位作者 王振中 陈斌 谢东浩 贾晓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93-1395,共3页
目的建立炒苍耳子配方颗粒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和1,3-二咖啡酰奎宁酸(洋蓟素)5种酚酸类成分测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Waters,Milford,MA,USA),流动相为甲醇-... 目的建立炒苍耳子配方颗粒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和1,3-二咖啡酰奎宁酸(洋蓟素)5种酚酸类成分测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Waters,Milford,MA,USA),流动相为甲醇-0.1%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5 nm,柱温40℃。结果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和洋蓟素分别在0.959 0~95.90μg/mL,0.940 8~94.08μg/mL,0.163 8~16.38μg/mL,0.674 4~67.44μg/mL,0.471 2~47.12μg/m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9%、99.98%、101.7%、99.83%和99.63%。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分离度高,可有效控制炒苍耳子配方颗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苍耳子配方颗粒 酚酸 U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透骨灵橡胶膏中槲皮素、原儿茶酸和乌头碱 被引量:4
13
作者 贾晓斌 朱静 +1 位作者 黄洋 郑智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27-1930,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透骨灵橡胶膏(透骨草、天南星、鸡血藤等)中槲皮素,原儿茶酸和乌头碱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0 nm...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透骨灵橡胶膏(透骨草、天南星、鸡血藤等)中槲皮素,原儿茶酸和乌头碱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0 nm,体积流量为1 mL/min。结果槲皮素在0.158 8~2.540 8μg,原儿茶酸在0.177 6~2.841 6μg/mL,乌头碱在0.212 8~3.404 8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100.8%、97.7%,RSD分别为1.66%、2.58%、1.09%。结论能准确分析透骨灵橡胶膏中3种主要成分,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来控制透骨灵橡胶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骨灵橡胶膏 RP-HPLC 槲皮素 原儿茶酸 乌头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